柏烈伟:修订间差异
外观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小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波尔塔瓦省人 |
小 使用HotCat已移除Category:南京大学人物; 已添加Category:南京大学教师 |
||
第15行: | 第15行: | ||
[[Category:波尔塔瓦州人]] |
[[Category:波尔塔瓦州人]] |
||
[[Category:在中華民國的俄羅斯人 (1949年前)]] |
[[Category:在中華民國的俄羅斯人 (1949年前)]] |
||
[[Category:南京大学 |
[[Category:南京大学教师]] |
||
[[Category: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校友]] |
[[Category: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校友]] |
||
[[Category:波尔塔瓦省人]] |
[[Category:波尔塔瓦省人]] |
2024年12月19日 (四) 14:18的版本
柏烈伟,或鲍立维,全名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波列沃依(俄语: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Полевой,1886年9月2日—1971年9月16日)俄罗斯汉学家,曾先后在中国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任教,编有中俄和中英词典。
生平
柏烈伟生于俄罗斯帝国乌克兰皮里亚廷,幼时家境贫困,因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的安徒生童话《夜莺》而对中国产生强烈兴趣。柏烈伟在莫斯科就读高中并毕业。1906年前往海参崴东方学院求学,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宗教、习俗以及满语和蒙古语等。1913年发表毕业论文并成名。此后,柏烈伟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一战爆发时因心脏问题未被征召入伍。1915年获硕士学位并因外语才能被军队征召为审查官。就职期间与未来夫人结识。1916年,柏烈伟向时任教育大臣写信,请求资助前往中国并撰写博士论文获得批准。[1]
1917年11月,俄罗斯爆发十月革命,卢布贬值,柏烈伟因此生活拮据。在朋友的介绍下在南京大学任教俄语。后收到北京大学邀请任教,多次往返北京和南京。1919年,他积极参与五四运动并因此受到北洋政府监视。因薪水被中断,柏烈伟开始在家中开办俄语班。1936年,俄裔法国学者叶理绥前往北京时与柏烈伟结识并邀请他前往美国任教。柏烈伟开始仍决定留在中国。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柏烈伟的多名学生被日本人逮捕或处决。同年12月,柏烈伟也被日本当局逮捕入狱并遭受严刑拷打。1939年在承诺离开中国后获释。柏烈伟于是前往美国哈佛大学东方学院任教。1956年退休前往迈阿密定居,1971年逝世火化。1988年他的友人将其骨灰带回家乡乌克兰。[1]
参考来源
- ^ 1.0 1.1 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Полевой. Гуманитарный центр - библиотека имени семьи Полевых. [202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