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族:修订间差异
Panda~zhwiki(留言 | 贡献) 小 interwiki |
无编辑摘要 |
||
第8行: | 第8行: | ||
參見:[[拉魯島]] |
參見:[[拉魯島]] |
||
==歷史== |
|||
邵族在[[清朝]]初年曾經擁有強大族勢,是[[水沙連]]地區的領導族群,後因被清廷官方武力圍剿([[骨宗事件]]),加上漢族墾民不斷侵墾、瘟疫侵襲原因,造成社地大量流失、人口萎縮的局面,清末被歸為「水沙連化番」,日本統治時期又因「化番」之名而被視為「平埔熟番」,未被列為高山族調查之列。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歸併於鄒族之中,戶籍登錄的族別為「[[曹族]]平地山胞」,享有原住民的身分和待遇。其實以學術的觀點看,邵族的生物性遺傳基因(粒腺體DNA)、語言、祭儀、風俗習慣等文化特質均與[[鄒族]]有別,邵族亦主觀地認為自己是獨立的一個族群,經過長久的正名運動爭取,終於獲得各界認同,於2001年9月21日由[[陳水扁]]總統正式宣達為臺灣第十族原住民,族稱為「邵族」。 |
|||
==姓氏== |
|||
邵族的姓氏有七個,分別是Lhnavanan(音譯為「袁」姓);Lhkatafatu(意譯為「石」姓);Lhkapamumu(音譯為「毛」姓);Lhkatamarutaw(意譯為「高」姓);Kahihian(音譯為[[閩南語]]的「響」,再意譯為「陳」姓);Tanakyuvan(音譯為「丹」姓);Shapit(音譯為「白」姓)。其他還有姓「謝」者,並非原姓如此,而是1945年以後,戶政單位重新登錄原住民姓名時之誤登,本姓應為Kahihian(陳)。邵族同姓不婚,採嚴格的父系族外婚制,以目前邵族最大聚落Barawbaw(德化社)來看,似乎也有氏族分工的現象:袁和石姓為頭目系統的氏族,分別召喚及主持部落的重大祭典;毛姓負責某些祭祀的儀式;陳姓負責祭場和八月祭典的部分儀式並且為祭祀歌謠的教唱者;高姓也是八月祭典的儀式引導者和祭祀歌謠的教唱者;丹姓和白姓屬頭社系統,在德化社沒有固定職務。 |
|||
==邵族傳統祭儀== |
|||
邵族的傳統歲時祭儀首先是農曆3月初的「播種祭」,清晨天色微朧,家中的長輩就帶著播種的小孩出發到山上的旱園去,一路上要禁聲,也不可以攀折樹枝花木。小孩把陸稻的種籽播下,然後祝禱、彈灑祭酒敬祖,隨即折返回家,家中婦女也已備妥祭飯,取下掛在牆壁上的公媽籃到部落祭場去祭拜祖先。以前在播種祭之後的三天裡,所有的人都只能吃不加鹽的清淡食物,言行也都要自我約束,務求潔靜莊重,希望有個平安順利的兆頭。農曆3月12、3日左右,播下的陸稻已經有大約10公分的高度,這時為「移苗祭」,一如象徵性播種,把稻苗移種到其他的墾地,各家的公媽籃也要集中在祭場做祭儀。移苗祭的時候,以盪鞦韆來預祝山園裡的陸稻能長得粗壯,將來稻穗纍纍、飽滿結實,迎風招展就像擺盪中的鞦韆一樣。農曆7月初為「狩獵祭」,以麻糬捏成的白鰻當做供祭物。狩獵祭完成後,男人就陸陸續續地分批結隊上山打獵,準備8月祭典要用到的大量肉類。農曆8月是邵族傳統祭儀最密集的時段,要以飯和甜酒對祖靈獻祭、也有擦手禳祓、除穢祈福的儀式,還必須到每個族人家中喝酒祈福。若有人願意擔任祭主,則整個8月裡更是熱鬧非凡:要搭建祖靈屋給祖靈歇宿,每個晚上還得在祖靈屋前的祭場唱歌跳舞,族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溫習古傳的祭歌和舞步,氣氛溫馨感人。八月祭典的最後一天,幾乎所有的族人都盛裝穿戴,成群結隊、挨家挨戶,輪流到每個族人的家中歌舞慶賀。 |
|||
==邵族聚落== |
|||
目前邵族的聚落僅剩二處,一為位於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德化社),另一為水里鄉頂崁村的大平林社區,前者是受水力發電工程影響,集合水社系統邵族人形成的聚落;後者則是生存競爭劣勢下集體遷移的頭社系統邵族人,此二聚落都形成於日本統治時代,然而由文獻中仍可以發現,水沙連內山的「中港」部分應該都是邵族的勢力範圍,已知的舊社有:集集社、社仔社、頭社、水社、卜吉社、猫蘭社、沈鹿社、木屐蘭社等,雖然日治時期學者普遍認為埔社屬[[布農族]]系統,唯從地緣分布關係和互動密切的情形,對照布農族的遷徙年代來看,埔社或許也是早昔邵族的一個大社。 |
|||
==外部連結== |
==外部連結== |
2005年8月23日 (二) 13:10的版本
邵族(Ita Thao, 原義是「人」) 為台灣原住民的一支。聚居於南投日月潭一帶。 根據邵族的口傳歷史, 據說祖先是追逐白鹿翻越阿里山而來。人口甚少,因此學界對於該族是否應該歸屬於鄒族(Tsou)的一支, 一直有爭議; 另一方面由於和漢族接觸較早, 也曾被歸類為平埔族,但該族到底是屬於「高山族」或者是「平埔族」學界並無定見。從文化, 服飾, 體質等特徵來看, 邵族均和鄒族人不同, 卲族族人自己不但否認他們是鄒族且發起正名運動。在2001年政府正式承認邵族為原住民部族之一。
邵族人深受祖靈信仰之影響, 敬畏自然, 但近百年來受到日治時期日本人以及漢人的移入, 使原有的土地以及文化風貌受到了很大的改變。九二一大地震後族群人數由數千銳減至300人左右, 是台灣人口最少的原住民族群,地震後獲台北市市長馬英九安排全族暫時遷往台北市明水路居住。
卲族曾經是水沙連地區最有勢力的族群。水社是日治時期的主要聚落之一。現在則以德化社(Braw-baw,日月村)為中心。
參見:拉魯島
歷史
邵族在清朝初年曾經擁有強大族勢,是水沙連地區的領導族群,後因被清廷官方武力圍剿(骨宗事件),加上漢族墾民不斷侵墾、瘟疫侵襲原因,造成社地大量流失、人口萎縮的局面,清末被歸為「水沙連化番」,日本統治時期又因「化番」之名而被視為「平埔熟番」,未被列為高山族調查之列。第二次世界大戰,被歸併於鄒族之中,戶籍登錄的族別為「曹族平地山胞」,享有原住民的身分和待遇。其實以學術的觀點看,邵族的生物性遺傳基因(粒腺體DNA)、語言、祭儀、風俗習慣等文化特質均與鄒族有別,邵族亦主觀地認為自己是獨立的一個族群,經過長久的正名運動爭取,終於獲得各界認同,於2001年9月21日由陳水扁總統正式宣達為臺灣第十族原住民,族稱為「邵族」。
姓氏
邵族的姓氏有七個,分別是Lhnavanan(音譯為「袁」姓);Lhkatafatu(意譯為「石」姓);Lhkapamumu(音譯為「毛」姓);Lhkatamarutaw(意譯為「高」姓);Kahihian(音譯為閩南語的「響」,再意譯為「陳」姓);Tanakyuvan(音譯為「丹」姓);Shapit(音譯為「白」姓)。其他還有姓「謝」者,並非原姓如此,而是1945年以後,戶政單位重新登錄原住民姓名時之誤登,本姓應為Kahihian(陳)。邵族同姓不婚,採嚴格的父系族外婚制,以目前邵族最大聚落Barawbaw(德化社)來看,似乎也有氏族分工的現象:袁和石姓為頭目系統的氏族,分別召喚及主持部落的重大祭典;毛姓負責某些祭祀的儀式;陳姓負責祭場和八月祭典的部分儀式並且為祭祀歌謠的教唱者;高姓也是八月祭典的儀式引導者和祭祀歌謠的教唱者;丹姓和白姓屬頭社系統,在德化社沒有固定職務。
邵族傳統祭儀
邵族的傳統歲時祭儀首先是農曆3月初的「播種祭」,清晨天色微朧,家中的長輩就帶著播種的小孩出發到山上的旱園去,一路上要禁聲,也不可以攀折樹枝花木。小孩把陸稻的種籽播下,然後祝禱、彈灑祭酒敬祖,隨即折返回家,家中婦女也已備妥祭飯,取下掛在牆壁上的公媽籃到部落祭場去祭拜祖先。以前在播種祭之後的三天裡,所有的人都只能吃不加鹽的清淡食物,言行也都要自我約束,務求潔靜莊重,希望有個平安順利的兆頭。農曆3月12、3日左右,播下的陸稻已經有大約10公分的高度,這時為「移苗祭」,一如象徵性播種,把稻苗移種到其他的墾地,各家的公媽籃也要集中在祭場做祭儀。移苗祭的時候,以盪鞦韆來預祝山園裡的陸稻能長得粗壯,將來稻穗纍纍、飽滿結實,迎風招展就像擺盪中的鞦韆一樣。農曆7月初為「狩獵祭」,以麻糬捏成的白鰻當做供祭物。狩獵祭完成後,男人就陸陸續續地分批結隊上山打獵,準備8月祭典要用到的大量肉類。農曆8月是邵族傳統祭儀最密集的時段,要以飯和甜酒對祖靈獻祭、也有擦手禳祓、除穢祈福的儀式,還必須到每個族人家中喝酒祈福。若有人願意擔任祭主,則整個8月裡更是熱鬧非凡:要搭建祖靈屋給祖靈歇宿,每個晚上還得在祖靈屋前的祭場唱歌跳舞,族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溫習古傳的祭歌和舞步,氣氛溫馨感人。八月祭典的最後一天,幾乎所有的族人都盛裝穿戴,成群結隊、挨家挨戶,輪流到每個族人的家中歌舞慶賀。
邵族聚落
目前邵族的聚落僅剩二處,一為位於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德化社),另一為水里鄉頂崁村的大平林社區,前者是受水力發電工程影響,集合水社系統邵族人形成的聚落;後者則是生存競爭劣勢下集體遷移的頭社系統邵族人,此二聚落都形成於日本統治時代,然而由文獻中仍可以發現,水沙連內山的「中港」部分應該都是邵族的勢力範圍,已知的舊社有:集集社、社仔社、頭社、水社、卜吉社、猫蘭社、沈鹿社、木屐蘭社等,雖然日治時期學者普遍認為埔社屬布農族系統,唯從地緣分布關係和互動密切的情形,對照布農族的遷徙年代來看,埔社或許也是早昔邵族的一個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