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修订间差异
小 →文化 |
小 →文化 |
||
第246行: | 第246行: | ||
*[[1961年]],蘇聯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宇宙飞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
*[[1961年]],蘇聯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宇宙飞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
||
*[[1962年]],蘇聯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因凝聚態特別是液氦的先驅性理論,被授予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1962年]],蘇聯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因凝聚態特別是液氦的先驅性理論,被授予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
*[[1964年]],蘇聯物理學家[[尼古拉·根納季耶維奇·巴索夫]]、[[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普羅霍羅夫]]和[[美國]]科學家[[查爾斯·湯斯]]共同獲[[諾貝爾物理獎]]。表彰他們分別獨立製成[[微波]]激射器,並導致了[[激光器]]的發展。 |
*[[1964年]],蘇聯物理學家[[尼古拉·根納季耶維奇·巴索夫]]、[[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普羅霍羅夫]]和[[美國]]科學家[[查爾斯·哈德·湯斯]]共同獲[[諾貝爾物理獎]]。表彰他們分別獨立製成[[微波]]激射器,並導致了[[激光器]]的發展。 |
||
*[[1978年]],蘇聯物理學家[[彼得·卡皮查]]因從事低溫學方面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1978年]],蘇聯物理學家[[彼得·卡皮查]]因從事低溫學方面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
*[[1986年]],蘇聯發射了[[和平號太空站]],在2001年墜毀以前,它是人類最大的飛行器。 |
*[[1986年]],蘇聯發射了[[和平號太空站]],在2001年墜毀以前,它是人類最大的飛行器。 |
2009年4月26日 (日) 11:19的版本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 |||||||||||||||||||||||||||||||||||||||||||
---|---|---|---|---|---|---|---|---|---|---|---|---|---|---|---|---|---|---|---|---|---|---|---|---|---|---|---|---|---|---|---|---|---|---|---|---|---|---|---|---|---|---|---|
1922年—1991年 | |||||||||||||||||||||||||||||||||||||||||||
格言: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соединяйтесь! 俄語: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
国歌:國際歌 (1922–1944) 牢不可破的聯盟 (1944-1991) | |||||||||||||||||||||||||||||||||||||||||||
地位 | 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 | ||||||||||||||||||||||||||||||||||||||||||
首都 | 莫斯科 | ||||||||||||||||||||||||||||||||||||||||||
常用语言 | 俄語 | ||||||||||||||||||||||||||||||||||||||||||
政府 | 社会主义共和国 | ||||||||||||||||||||||||||||||||||||||||||
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 | |||||||||||||||||||||||||||||||||||||||||||
• 1922–1946(首) | 加里宁 | ||||||||||||||||||||||||||||||||||||||||||
• 1985–1991(末) | 戈尔巴乔夫 | ||||||||||||||||||||||||||||||||||||||||||
部长会议主席 | |||||||||||||||||||||||||||||||||||||||||||
• 1923–1924(首) | 列宁 | ||||||||||||||||||||||||||||||||||||||||||
• 1991(末) | 西拉耶夫 | ||||||||||||||||||||||||||||||||||||||||||
历史 | |||||||||||||||||||||||||||||||||||||||||||
• 建立 | 1922年1922年12月30日 | ||||||||||||||||||||||||||||||||||||||||||
• 终结 | 1991年1991年12月26日 2 | ||||||||||||||||||||||||||||||||||||||||||
面积 | |||||||||||||||||||||||||||||||||||||||||||
1939年 | 22,403,000平方公里 | ||||||||||||||||||||||||||||||||||||||||||
1970年 | 22,402,200平方公里 | ||||||||||||||||||||||||||||||||||||||||||
1989年 | 22,402,200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39年 | 170467186 | ||||||||||||||||||||||||||||||||||||||||||
• 1970年 | 241720134 | ||||||||||||||||||||||||||||||||||||||||||
• 1989年 | 286730817 | ||||||||||||||||||||||||||||||||||||||||||
货币 | 盧布 (SUR) | ||||||||||||||||||||||||||||||||||||||||||
时区 | UTC+2 to +13 | ||||||||||||||||||||||||||||||||||||||||||
电话区号 | 7 | ||||||||||||||||||||||||||||||||||||||||||
互联网顶级域 | .su | ||||||||||||||||||||||||||||||||||||||||||
|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СССРⓘ,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6日),简称苏联,曾是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22,402,200 平方公里),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根据苏联宪法,苏联是邦联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首都为莫斯科,武装力量名称为红军。
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勝國,故在解體前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並對議案擁有否決權。
歷史
列寧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帝國爆發二月革命,導致沙皇下台,俄羅斯帝國解體[註 1]。出現了由市民階級組織的臨時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的蘇維埃(俄語意為「大會」)並存的局面。最後以列寧為首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左翼(布爾什維克)聯合其它左翼政黨在聖彼得堡發動起義,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史稱十月革命。革命後改國名為蘇維埃社會主義俄國,簡稱蘇俄,其後與德國及其盟國簽訂和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英國、法國、日本、波蘭、美国等國因不滿蘇俄單方面退出對德戰爭,以及沙皇俄國債務等問題,對俄國革命進行了武裝干涉。國內忠於沙皇的势力以及富農、地主和資產階級力量組織白軍发起了反對蘇維埃政權的战争。經過俄国内战,蘇維埃紅軍擊敗了白軍和眾多國家的聯合武裝干涉,鞏固了政權。
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南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正式成立。
国庆日为每年的11月7日。
历任苏共最高领导人 |
---|
列宁 1917-1922 |
File:Joseph Stalin.jpg 史達林 1922-1953 |
File:Georgy malenkov.jpg 马林科夫 1953-1955 |
赫鲁晓夫 1955-1964 |
File:Brezhnev.jpg 勃列日涅夫 1964-1982 |
File:Andropov1.jpg 安德罗波夫 1982-1984 |
File:Konstantin Chernenko.jpg 契尔年科 1984-1985 |
戈尔巴乔夫 1985-1991 |
1924年,列寧逝世,史達林獲得最高權力。蘇聯進入史達林時期。
斯大林时期
很多人认为,斯大林为了巩固个人地位,通过残酷的手段打击政治对手,以肃反的方式展开了大清洗。据称,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甚至遭到屠杀。虽然,斯大林被西方国家的大多数人和部分苏联人视为一位残酷且犯下严重罪行的独裁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
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方采用「绥靖政策」安抚希特勒,并姑息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同意纳粹德国在东欧和中南欧自由行动,使得苏联觉得西方国家企图将法西斯「祸水东引」[註 2]。
苏联在多次提出和英法结盟而不果,英法却相继同德国发表了带有互不侵犯性质的《英德宣言》和《法德宣言》;与此相反,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却多次向苏联提出希望改善彼此关系。此后,在1939年,苏联采取「祸水西推」的策略和德国结盟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战爆发后,按照该条约划分的势力范围,苏联以「建立防止德国入侵的东方战线」的名义,出兵与德国瓜分波兰,攻打芬兰并占领东欧部分地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被强行并入苏联,此举加速了其周边国家向法西斯轴心的靠拢,也使得苏联在二战初期颇不得人心。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进攻,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严重失利,苏军遭受重大军事损失,在开始的头一周苏军就损失了九百架飞机、几千门火炮、一千多辆坦克与几十个正规师。之后,苏德战场成为欧洲大陆的主战场。1943年初,苏军经过浴血奋战,获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苏军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到了1945年5月,包括苏联红军的盟军攻占了纳粹德国全境,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8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全歼日本关东军。
1941年秋天,德国大军攻到莫斯科西北近郊,当时苏联政府与各国使节转到南方现在的萨马拉市。11月7日当天,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抵达被围困的莫斯科市并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所有校阅部队在典礼后立即开赴战场。此活动振奋人心。当年苏联政府将此悲壮仪式拍成记录片在各地播放,在二战时对团结国家民心发挥了极大效果,为苏联争取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4年10月,苏联吞并中国外蒙古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地区。
1945年,苏联与中华民国代表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造成外蒙古独立.
战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令苏联倍感威胁,因此针锋相对地成立华沙公约组织。冷战时期开始。
赫魯雪夫時期
1953年,史達林逝世。蘇聯共產黨高層領導人之間進行了幾年的政治鬥爭,最後赫鲁雪夫成為了蘇聯最高領導人。此後,蘇聯進入赫鲁雪夫時期。
赫魯雪夫結束了警察恐怖,釋放了數百萬政治犯,為近2000萬人恢復了名譽。但赫魯雪夫全面批判史達林也一度引發東歐社會主義盟國的政治動盪。
此後,蘇聯和很多國家爆發政治衝突。但在航天領域,蘇聯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
勃列日涅夫時期
1964年,赫魯雪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成為最高領導人,蘇聯進入勃列日涅夫時期。
在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對外推行擴張政策,多次引發武裝衝突,並進一步擴大了社會主義陣營。一方面來說,蘇聯的軍事實力已經到了趕超美國的程度;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蘇聯的整體經濟水平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還是很大。勃列日涅夫通過推行蘇聯式的福利體系來提高蘇聯民眾的生活水平,但由於沒有強大的經濟基礎作後盾,這種福利體系為日後蘇聯的崩潰埋下了伏筆。
戈爾巴喬夫時期
1982年,勃列日涅夫去世,其後繼任的安德羅波夫及契爾年科皆在上任不到兩年便病逝。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蘇聯進入戈巴契夫時期。
戈巴契夫屬於改革派。戈巴契夫在經濟改革受挫,進展緩慢的情況下轉向政治改革,在國內實行经济重建和开放性政策,對歷史錯誤進行清算。但他的改革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後果。隨著中央權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人開始尋求更大的自主權力。隨著「开放性」的日益深入,蘇共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時,逐漸失去了民心。
隨著東歐劇變,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傚法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佈獨立。蘇聯聯盟開始走向解體。
之後,俄羅斯總統叶利钦下令宣佈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約,成立獨立國家联合体,從建立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契夫宣佈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12月26日,最高蘇維埃自我解散,標誌著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結束其存在。
行政區劃
蘇聯名義上是實行邦聯制,而在實際操作上則更多地表現出聯邦制甚至是單一制的國家特點。根據蘇聯憲法,每個“加盟共和國”皆為主權獨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國家”,“加盟共和國”同其他“蘇維埃共和國”聯合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邦聯”(在中文裡,習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加盟共和國擁有自己的憲法,還有同外國發生關係、同外國締結條約及交換外交和領事代表、參加國際組織的活動的權利。加盟共和國下轄的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簡稱自治共和國Автономн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ССР)也擁有較大的權利,擁有自己的憲法。各加盟共和國間的疆界,須經有關共和國彼此協商並經蘇聯批准始可予以變更,自治共和國的領土未經其同意也不得予以變更。
解體之前(1989年),全聯盟共有15個加盟共和國,加盟共和國下設邊疆區和州,全國共有155個州(область)和6個邊疆區(Края),在一些加盟共和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按各民族人數多少分別成立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和自治專區,全聯盟共設有20個自治共和國,8個自治州(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10個自治專區(автономная район)。
這15個加盟共和國和其下轄的自治共和國分別是:
-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Федеративн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РСФСР)
- 巴什基爾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Башкирская АССР,Башкирия)
- 布里亞特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Бурятская АССР,Бурятия)
- 達吉斯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Дагестанская АССР,Дагестан)
-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Кабардино-Балкарская АССР,Кабардино-Балкария)
- 卡爾梅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Калмыщкая АССР,Калмыкия)
- 卡累利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Карельская АССР,Карелия)
- 科米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Коми АССР,Коми)
- 馬里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Марийская АССР,Мария)
- 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Мордовская АССР,Мордовия)
- 北奧塞梯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Северо-Осетинская АССР,Северная Осетия)
- 韃靼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Татарская АССР,Татария)
- 圖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Тувинская АССР,Тува)
- 烏德穆爾特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Удмуртская АССР,Удмуртия)
- 車臣-印古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Чечено-Ингушская АССР,Чечено-Ингушетия)
- 楚瓦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Чувашская АССР,Чувашия)
- 雅庫特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Якутская АССР,Якутия)
- 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Украи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УССР)
- 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Белорус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БССР )
- 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Эсто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ЭстССР)
-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Латвий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втССР)
-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Лито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ЛитССР)
- 摩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Молдав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МолдССР)
- 格鲁吉亚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Грузи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ГрузССР)
- 阿布哈茲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Абхазская АССР,Абхазия)
- 阿扎爾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Аджарская АССР,Аджария)
- 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Армя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рмССР)
- 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Азербайджа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АзербССР)
- 納希切萬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Нахичеванская АССР)
- 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lang|ru|Казах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КазССР)
-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Узбек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УзбССР)
- 卡拉卡爾帕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Каракалпакская АССР,Каракалпакия)
-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Киргиз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КиргССР)
- 土庫曼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Туркме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ТуркмССР)
- 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Таджикистиче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ТаджССР)
經濟
蘇聯在冷戰期間,一直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但其經濟模式是按照高度集權的社會主義中央計劃經濟模式發展的,國家壟斷生產資料。國家通過五年計劃的方式對經濟實行控制和調整。在1928年至1932年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後,蘇聯的工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比重由48%上升到70%,蘇聯成為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但是蘇聯的工業發展不平衡。事關國防的軍事工業、重工業、化學工業和航空太空工業非常發達,其水平在世界上處於領先的地位,但是事關民生的輕工業和農業則相對落後。
蘇聯的主要工業地帶集中在莫斯科、列寧格勒、頓巴斯、烏拉爾山脈等地區。次要的工業地區包括波羅的海沿岸、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河(窩瓦河)中下游。蘇聯的工業部門實行集中管理和國家調控,工廠生產的產品、種類、規格和價格都由隸屬於中央和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的國民經濟委員會規定。
在沙俄時代,俄羅斯是歐洲的主要糧食出口國之一。但是由於20世紀30年代推行農業集體化和消滅「富農」的政策對農業生產的毀滅性破壞,蘇聯的糧食一直不能自給自足。蘇聯在第二個五年計劃末期完成了農業集體化,農業生產以集體農莊為基本單位,通過隸屬於集體農莊機械站的拖拉機、汽車和聯合收割機實行機械化播種與耕作。
蘇聯的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其他重要作物還有甜菜、棉花、馬鈴薯、玉米、煙草。高加索地區有咖啡和甘蔗等經濟作物。
通過經濟互助委員會,蘇聯對其東歐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殖民地的掠奪性貿易,低價進口原材料,高價出售製成品。這也是導致東歐國家的人民對蘇聯產生不滿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化
蘇聯的教育普及率非常高,在全國實行十年制義務教育,並基本消除了文盲。蘇聯著名的大學有莫斯科大學、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列寧格勒大學、哈爾科夫大學、基輔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等。蘇聯的文學、藝術、電影、出版工作由蘇聯共產黨控制,在避免批評政治、作品經過審查的情況下允許自由創作。但是所謂「消極」、「頹廢」的作品(相當於西方的先鋒派藝術)受到限制和被禁止。
儘管如此蘇聯時代一些文學家和藝術家仍然取得了偉大成就,例如,詩人葉塞寧,阿赫瑪托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小說家和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小說家肖洛霍夫,導演塔可夫斯基,音樂家肖斯塔科維奇,舞蹈家烏蘭諾娃等等,他們中許多人不僅在蘇聯國內,而且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蘇聯科學研究中心是蘇聯科學院。作家機構為蘇聯作家協會。官方通訊社為塔斯社。蘇聯共產黨機關報為真理報,其他主要報刊還有消息報、共青團真理報、文學報、勞動報、紅星報等。
蘇聯科學技術取得了許多重要成就:
- 1922年,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前蘇聯科學家亞歷山大·弗里德曼指出,宇宙依然處在膨脹之中。
- 1934年,蘇聯科學家帕維爾·阿列克謝耶維奇·切倫科夫發現,運行速度接近光速的粒子,當它穿過液體或半透明物體時發光。這種現象被後來物理學界稱為"切倫科夫輻射"。隨後這個原理被廣泛應用於高能物理中,用於檢測帶電粒子並測量它的速度。
- 1954年,蘇聯在奧勃寧斯克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核電站,標誌著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開端。
- 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此標誌著人類活動進入太空。
- 1959年,蘇聯空間探測器月球2号回第一張月球背面的圖片。人類第一次瞭解到月球背面的景象。
- 1961年,蘇聯英雄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宇宙飞船進入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 1962年,蘇聯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因凝聚態特別是液氦的先驅性理論,被授予196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1964年,蘇聯物理學家尼古拉·根納季耶維奇·巴索夫、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普羅霍羅夫和美國科學家查爾斯·哈德·湯斯共同獲諾貝爾物理獎。表彰他們分別獨立製成微波激射器,並導致了激光器的發展。
- 1978年,蘇聯物理學家彼得·卡皮查因從事低溫學方面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 1986年,蘇聯發射了和平號太空站,在2001年墜毀以前,它是人類最大的飛行器。
政治
根據蘇聯憲法的第六條,蘇聯共產黨及其2000萬黨員是國家的統治核心。每個工廠和集體農莊都要建立黨的支部。整個系統的核心是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員。在斯大林時代以後,為了避免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蘇共實行集體領導的原則,誰能夠掌握中央委員會的多數票,誰就能掌握黨和國家的領導權。
黨的政治局成員屬於國家的特權階級。他們享受專門的醫療保健,可以去特供商店購買免稅低價的西方進口奢侈品,住上國家提供的公寓和別墅,有專用的車隊和位於馬路中央的專用快車道,還有專用的狩獵林區和療養海灘。他們的子女可以輕易地入黨,進入國際關係學院這樣的名牌大學深造,並在外交部、外貿部和駐外使館這些地方找到最好的工作。這個階層還包括軍隊、КГБ的首腦,以及各加盟共和國的領導官員。次一等的階級為工廠廠長、銀行經理、地方領導和黨支部書記這樣的人物。他們控制物資的分配和地方的特權。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在斯大林時代最低。這也是和當時蘇聯的國內外處境有關的。赫魯雪夫時代,蘇聯與美國展開了和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競賽,民眾的生活開始有所好轉。布里茲涅夫提出了「全民黨」、「全民國家」的概念,國內的政治鬥爭不再牽涉到普通民眾,並且提高了民眾的生活水平。政府提供免費醫療和免費教育。房租非常便宜,每月只需幾盧布,其中還包括了供熱費、電話費和水費。很多人都能去黑海度假,或者領著政府補貼在療養院裡休養。這是蘇聯模式的福利國家概念。雖然沒有多少消費品可賣,但是物價也比較低。但是與北歐的福利國家不同,蘇聯的福利政策並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作為其財政保障,因此造成了後布里茲涅夫時代的經濟困難。蘇聯憲法為就業提供了保障,因此人們覺得不一定非得去上班不可。貪污、盜竊和將國家財產據為己有的現象非常普遍,行賄成風,生產效率低下。布里茲涅夫時代的後半部分被稱為蘇聯的「停滯期」和「僵化期」。
史達林之後的黨內鬥爭採取了比較文明的方式。失敗者不再被槍決,而是左遷到邊遠地區擔任無足輕重的職務。對於持不同政見者也不再採取肉體消滅的措施,而是視其影響力的高低,採取流放出國或者關入特殊精神病醫院的懲罰。普通民眾中的政治犯則像刑事罪犯一樣關入監獄和勞改營。克格勃是蘇聯恐怖統治的代名詞,它有70多萬僱員,和差不多同等數目的告密者。КГБ的勢力在國內滲透到了各個階層和各個部門。事實上,「КГБ」這個詞如今已經成了秘密警察恐怖統治的代名詞。
蘇聯政治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戈巴契夫擔任蘇共中央書記後有顯著變化,戈巴契夫提出了改革與新思維,力圖從根本上用全新的思路審視社會主義道路,並擺脫史達林模式留給蘇聯的一切不合理的遺產。1987年戈巴契夫在蘇共中央一月全會的報告中指出,「改革的實質是把社會主義和民主結合起來」,「社會全面民主化」是蘇聯「現行政治制度變革的綱領」;改革的目的是「使社會主義具有最現代化的社會組織形式,最充分地揭示我們制度的人道主義性質」。1990年7月蘇共二十八大通過「綱領性聲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一般認為,戈巴契夫的政治思想跟民主社會主義非常接近,並且從原則上摒棄了史達林主義。
隨著蘇聯解體,戈巴契夫的政治改革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它標誌了蘇聯共產黨最終擺脫了史達林主義的束縛,並且為其它的現實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改革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
軍事
蘇聯在其存在期間,軍事實力強大,是二戰後世界上唯一能和美國一爭高下國家,1988年,蘇聯紅軍的總兵力達到513萬(不含安全和內衛部隊)。蘇聯武裝力量的最高領導是蘇共中央、最高蘇維埃和部長會議。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海軍服役3年,其他軍兵種2年。
蘇軍分為6個軍種:
蘇聯是華沙公約的創始國,在前東德、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匈牙利、蒙古等國擁有駐軍。在越南、古巴及其他一些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也駐有軍隊顧問或軍事顧問和技術人員。
蘇聯的名稱
「蘇聯」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中文簡稱。由於蘇聯是由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每個加盟共和國都有自身主體民族的語言,蘇聯國徽上的綬帶文字是15個加盟共和國文字寫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國家格言:「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俄文:Пролетарии всех стран, соединяйтесь!)。
這15國的蘇聯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寫法如下:
- 俄語: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 烏克蘭語:Союз Радянських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их Республік
- 白俄羅斯語:Саюз Савецкіх Сацыялістычных Рэспублік
- 立陶宛語:Tarybinių Socialistinių Respublikų Sąjunga
- 拉脫維亞語:Padomju Sociālistisko Republiku Savienība
- 愛沙尼亞語:Noukogude Sotsialistlike Vabariikide Liit
- 格魯吉亞語:საბჭოთა სოციალისტური რესპუბლიკების კავშირი
- 亞美尼亞語:Սովետական Սոցիալիստական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ների Միություն
- 亞塞拜然語:Sovet Sosialist Respublikaları İttifaqı / Совет Сосиалист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ы Иттифагы
- 哈薩克語:Кеңестік Социалисті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Одағы / Keṅestîk Socialistîk Respublikalar Odaġy / Советтік Социалисті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Одағы / Sovettîk Socialistîk Respublikalar Odaġy
- 烏茲別克語:Sovet Sotsialistik Respublikalari Ittifoqi / Совет Социалис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и Иттифоқи
- 吉爾吉斯語:Советтик Социалисттик Республикалар Союзу
- 塔吉克語:Иттифоқи Республикаҳои Советии Сотсиалистӣ/ اتفاق ریسپوبلیکههای ساویتی ساتسیلیستی
- 土庫曼語:Союз Радянських Соціалістичних Республік
- 摩爾多瓦語:Uniunea Republicilor Sovetice Socialiste / Униуня Републичилор Советиче Сочиалисте
另外,卡累利阿曾經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故卡累利阿語(芬蘭語)的寫法為:
- 芬蘭語:Sosialististen Neuvostotasavaltojen Liitto
備註
蘇聯和中國的領土糾紛
参见
參閱
- Armstrong, John A. The Politics of Totalitarianism: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from 1934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1.
- Brown, Archie, et al, eds.: The Cambridge Encyclopedia of Russia and the Soviet Un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 Gilbert, Martin: The Routledge Atlas of Russian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2002).
- Goldman, Minto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Connecticut: Global Studies, Dushkin Publishing Group, Inc., 1986).
- Howe, G. Melvyn: The Soviet Union: A Geographical Survey 2nd. edn. (Estover, UK: MacDonald and Evans, 1983).
- Katz, Zev, ed.: Handbook of Major Soviet Nationaliti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75).
- Lina, Jüri: Under the Sign of the Scorpion: the Rise and Fall of Soviet Empire (Stockholm : Referent, 1998).
- Moore, Jr., Barrington. Soviet politics: the dilemma of power.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0.
- Rizzi, Bruno: "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the world : the first English ed. of the underground Marxist classic that analyzed class exploitation in the USSR" , New York, NY : Free Press, 1985.
- Schapiro, Leonard B. The Origin of the Communist Autocracy: Political Opposition in the Soviet State, First Phase 1917-1922.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1966.
参考资料
- 沈志華主編:《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苏联兴亡史论》,姜长斌、徐葵、李静杰,人民出版社,ISBN:7010035539
- 《苏联的最后一年》,罗伊·麦德维杰夫,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ISBN:7801902637
- 《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沈志华,北京大学出版社,ISBN:730109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