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台灣大蟋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olyma留言 | 贡献2012年5月23日 (三) 11:39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直翅目; 已移除{{uncategorized}})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臺灣大蟋蟀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綱: 昆蟲綱 Insecta
目: 直翅目 Orthoptera
總科: 蟋蟀總科 Grylloidea
科: 蟋蟀科 Gryllidae

蟋蟀亞科

大蟋屬 Tarbinskiellus

臺灣大蟋蟀(英語:Formosan giant cricket),学名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台語俗稱肚猴、肚伯仔。台灣地棲性蟋蟀約有50多種,只有台灣大蟋蟀是挖地穴,並居住於地穴中,因此台灣人的童年時光常有“灌肚猴”的記憶。

習性

臺灣大蟋蟀普遍分布於台灣全島平原到低海拔山區。一年發生一代,成蟲於每年5月開始羽化,7月開始產卵於地穴底部的卵室,產卵約100~200粒,卵期約30天。

幼蟲孵化後將會從地穴爬出,另築新地穴。幼蟲期約10個月,成蟲期約2~3個月。

外型

體長約4公分,身體呈暗褐色,觸角鞭狀,背部中央有縱溝,翅膀黑褐色。

外部連結

参考资料

台灣大蟋蟀 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htenstein, 1796 )

臺灣大蟋蟀 - 台灣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