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
项羽 | |||||||||
---|---|---|---|---|---|---|---|---|---|
西楚霸王 | |||||||||
姓 | 项 | ||||||||
名 | 籍 | ||||||||
字 | 羽 | ||||||||
出生 | 前232年 楚國下相 | ||||||||
逝世 | 前202年 楚國烏江 | ||||||||
| |||||||||
項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以字行。古代中國軍事統帥及秦朝滅亡後天下共主西楚之統治者,楚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戰國末期楚名將項燕孫兒,七歲後隨叔父項梁遷吳中(非今江蘇蘇州市,實為烏程,在今浙江湖州吳興)。秦末時被楚懷王封為「魯公」,在前207年秦朝覆亡的決定性戰役鉅鹿之戰中統率楚軍大破秦軍,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楚漢戰爭時於垓下之战為劉邦所敗,最後突圍至長江北岸烏江江邊自刎而死。
相傳项羽性情銳志霸狂,其勇武氣概堪稱千古无匹[1](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2]),被譽為中國历史上最以猛勇聞名之军事家。[3][4]「霸王」一词,通常专指项羽。
經歷
家世出身
項羽的祖父項燕是楚國名將,在秦滅楚的戰爭中自刎身亡,其祖先項氏多人也是楚國將領。项羽本人据载是重瞳,[5]即双眼各有两个相叠瞳孔,是中国传统上认为的圣人异相,傳說舜就是重瞳。
项羽身长八尺有余(《汉书》中记载为八尺二寸),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少有大志
《史記·項羽本紀》說項羽「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其叔父項梁因此不滿他,羽說:「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不教他讀書與劍術,改教他兵法,但項羽略知大意以後,便不肯全部學完。
後來項梁因故殺人,躲避仇家,攜項羽逃亡到吳(烏程,今浙江湖州[6]定居。秦始皇巡遊会稽郡吳中時,項羽跟項梁一起旁觀皇帝出巡,羽說「彼可取而代之」,嚇得項梁急掩其口,從此對項羽另眼相看。該處名掩浦,一名項浦[7],位於湖州府城東北十六里弁山東,兩名皆與此典故有關[8]。
起兵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起兵反秦,到了九月,會稽太守殷通打算反秦,找項梁商議,但項梁和項羽殺了殷通。史書記載當時項羽在殷通府中殺了數十到一百人左右。項梁在吴中(今湖州)自行舉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項梁自任為會稽守,項羽則任裨將。
後來項梁率領八千乌程兵(即是那八千江东子弟兵)渡過長江,得到一些反秦軍隊的歸附,兵力增至六、七萬人,進駐下邳。項梁採納范增的建議,在民間找到楚懷王嫡孫熊心,立他為楚王,仍號“楚懷王”,以爭取楚地民心,並消滅了自立為楚王的景駒勢力。
鉅鹿之戰
項梁後來在定陶之戰中被秦將章邯殺死,章邯其後率軍攻趙國,大敗趙軍,趙王趙歇退至鉅鹿。楚懷王遷都至彭城,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並封項羽为长安侯,鲁为采地,故项羽又称魯公。懷王與諸將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5]
宋義軍到達安陽後停止前進,在當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項羽建議進兵,但宋義不接納,項羽便矯詔殺了宋義,楚軍諸將擁立羽為假上將軍。項羽派桓楚稟報懷王,懷王被迫任命項羽為上將軍。前207年,項羽進兵鉅鹿,先遣英布、蒲將軍兩將率二万人渡河擊秦軍甬道,項羽隨後率其餘4萬楚軍渡河,命令部下在渡河後砸碎鍋子與鑿沈船隻,表明自絕退路,若不得勝便有死無生(後世稱之為「破釜沉舟」,意謂豁出一切的意思);全軍僅攜帶三日乾糧,餘者焚之。最后项羽九战九胜,據司馬遷《史記》記述,楚軍無不以一敵十,大破秦军四十万。當時帶領援兵的諸侯僅作觀戰(即成语“作壁上觀”),项羽辕门召见时,諸侯全部吓得跪行,无一敢抬头看项羽(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成為「諸侯上將軍」,為各路諸侯軍隊的統帥。
次年6月,秦將軍章邯率所部向項羽投降,項羽擔心降兵生變(亦有一說謂降兵中曾發生嘩變[9]),於是命楚軍在一夜間在新安城南坑殺掉秦降兵二十餘萬人。
進入關中
鉅鹿之戰後,項羽繼續向關中進軍,但劉邦已經搶先佔領秦都咸陽,並派軍在函谷關阻止楚軍入關,楚軍以英布為先鋒乃破關直入。劉邦大懼,乃退出咸陽,紮營灞上。劉邦的部下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向項羽說「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當時項羽統率四十萬軍隊,而劉邦只得十萬人。[5]范增遊說項羽鏟除劉邦,項羽在鴻門宴請劉邦,席間項莊借表演劍術為名,意欲刺殺劉邦[10],事敗後劉邦平安地離去,後世稱此宴為「鴻門宴」。前206年,項羽進入咸陽後,殺秦降王子嬰,焚燒秦宫(不是阿房宫),大火維持三個月,他經過的地方「無不一片废墟」,關中人民對他大為失望。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了項羽对平民與降卒的六次大屠殺,全部都是戰勝之後駭人聽聞的屠杀與殺降:第一次襄城屠杀,坑殺全城平民;第二次城陽大屠殺,处决了此前輔齐郡的秦軍抵抗的全城平民;第三次新安大屠殺,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第四次咸陽大屠殺,殺戮關中平民無計,大燒大殺大劫掠大掘墓;第五次破齊大屠殺,坑殺田榮降卒數目不詳,大劫掠大燒殺,逼反復辟後的齊國; 種種大規模暴行之外,項羽又恢復了戰國大煮活人的烹殺,後來又有殺楚懷王、殺秦王子嬰並嬴氏皇族、大掘秦始皇陵等暴行。項羽頻頻大規模施暴,使大屠殺的酷烈惡風在秦末之亂中驟然暴長。
自立為王
這時韓信勸說項羽留駐關中,可成就霸業,兩人的對話引出了一些後世常用的成語。
錦衣夜行
項羽沒有留在關中的打算,他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此为成語衣錦還鄉和錦衣夜行的由來。
沐猴而冠
韓生因為項羽不留關中,批評項羽:「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羽聽說後烹殺了他。[5]
之後,項羽尊懷王為楚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統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他把華夏大地分封給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軍將領,故秦關中之地,封給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位秦朝降將,將劉邦封到漢中郡、巴郡、蜀郡、武都郡、广汉郡當汉王。(詳見項羽十八諸侯)
不久項羽把義帝徙至長沙国郴縣,暗中命人在半途殺死他。同年齊相田榮起兵自立為齊王,又派兵支援陳餘擊敗常山王張耳,陳餘復立代王趙歇為趙王。
楚漢戰爭
前206年,漢王劉邦終於反叛,出兵佔領關中,項羽因為正在討伐田榮,因而無暇分兵。前205年,漢軍聯合五國諸侯軍隊共五十六萬人进攻楚國,佔領彭城,項羽闻讯自齊地率三萬精兵回救,在彭城之戰大敗漢軍,漢軍阵亡士兵二十餘萬人,睢水中的屍體甚至堵住了江流,劉邦被楚將丁公放走,僥倖逃脫。
項羽率兵向西追擊,漢軍堅守滎陽,令楚軍無法再向西前進。前204年,滎陽危急,漢將紀信扮成劉邦出城投降,劉邦趁機西逃,項羽知道中計後大怒,燒死紀信,楚軍不久攻佔滎陽。佔領滎陽後,項羽捕獲城守周苛,向之勸降,惟其對漢王劉邦忠心不二拒之,因而遭項羽下令烹殺。
项羽百战百胜,所向披靡,但这些仅算作战术上的胜利。在战略上,刘邦采纳袁公的建议,采取正确的战略,成功以自己吸引楚兵主力,派出将领不断的侵袭楚军后方,实行了“疲楚”之计。同时派韩信别领一支汉军消灭北方列国,分化拉笼项羽阵营的九江王英布等,完成了对楚的战略包围。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糧草殆盡,故项羽虽百战百胜,但是形势越来越不利。
前203年,楚、漢訂立《鴻溝和約》,以鴻溝為界,西歸漢,東歸楚。是為楚河漢界,止干戈,罷紛爭。和約訂立後,項羽率軍東歸。后劉邦接受张良、陈平建议,撕毀和約出兵攻楚。劉邦約定韓信及彭越合擊項羽,可是二人卻按兵不動,結果劉邦在固陵被項羽打得大敗。劉邦一方面固守,另一方面以事成後裂土封王利誘韓信及彭越出兵,終於使他們帶兵會合劉邦。
烏江自刎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
前202年初,漢軍三方约六十万在垓下与糧食不足的楚軍(约10万)展开决战,并在会战胜利后包围了楚军,而后让士兵以楚地方言唱歌,让楚军误以为漢軍已渡江佔領了他们的家乡,楚國已亡。这“四面楚歌”心理战术,使项羽的军队军心涣散。項羽和他愛人虞姬在此際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後,项羽率精锐骑兵决定突围。
項羽率八百餘人突圍,漢將灌嬰帶五千騎兵緊追不捨。渡過淮水以後,項羽的騎兵只剩下百多人。項羽在陰陵迷路,向路邊的農夫問路,農夫謊報路徑,使項羽軍迷失在大澤當中。
項羽到達東城時只剩28騎,被漢軍騎兵追至。項羽對部下表示戰敗乃天意,並非是自己作戰不力的責任,然後帶領騎兵突擊,殺死了漢軍的一個將領,漢軍的騎將「人馬俱驚,辟易數里」。由於項羽把騎兵分成三隊,漢軍不知道項羽真正的位置,只能分散軍隊包圍。項羽又突然衝下去,殺死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傷近百人,自己的二十八人只損失两个,以此作為自己強悍戰力的證明。
項羽突至長江北岸的烏江渡,烏江亭長預備了船給他渡江,但項羽說他以前帶領江東八千子弟兵渡江,如今竟無一人生還,無顏見江東父老,因此拒絕渡江。項羽命令士兵全部下馬步戰,最後楚軍全部戰死,項羽獨自力戰漢軍,殺數百人,身受十餘創。這時他看到故將呂馬童,便說「聽說劉邦用千金的價格、萬戶侯的地位懸賞我的人頭,我就做個人情給你罷!」,然後自刎而死。項羽的屍體為呂馬童、王翳等五人所得,他們各自得到獎賞。
因項羽曾封魯公,故魯地(今山東曲阜一帶)不肯降漢,直到漢軍出示了項羽首級,並答允禮葬項羽才肯投降。之後,漢王劉邦在穀城(今山東省濟南平陰縣)以魯公禮安葬項羽,並親為發哀,哭之而去。
部下
- 項伯,項籍的叔父,刘邦称帝赐姓刘,改名为刘缠,封射阳侯。公元前192年去世,其嗣子有罪,不得继承其爵位,国除。射阳位于今江苏宝应射阳湖镇一带。
- 項莊,項籍堂弟。
- 項聲,九江王英布为汉,与龙且将楚军破九江,尽有九江。楚汉战争末斯,汉将灌婴攻楚略地至淮,进至广陵。项羽令项声率军复定淮北。及灌婴回师复渡淮,大破其军于下邳。
- 項它,项羽败亡后归汉,赐姓刘,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封平皋侯,孝惠五年(公元190)年去世,谥炀侯,子共侯刘(项)远嗣。汉武帝元鼎五年,侯项胜坐酹金免。
- 項悍
- 項冠,曾被汉将灌婴破于鲁下,其所部下五楼烦将五人、连尹一人为灌婴军斩杀。
- 项襄,项氏亲,汉二年从起定陶,以大谒者击布,功,封桃侯。孝文帝十年去世,谥“安侯”,子哀侯舍嗣。景帝时哀侯舍历任太仆、御史大夫,周亚夫罢相,继任丞相,景帝后元年免。
- 項嬰,被項籍派往張耳當監察官,後被張耳所殺。
- 范增,項籍的幕謀軍師,項尊其為「亞父」,後來不受項籍信任而離開。
- 龍且,項籍麾下大將,潍水之战为韩信所败,与留公逃至假密,为汉灌婴部下所斩。
- 英布,項籍麾下大將,被封為九江王,後來投靠劉邦。
- 陳平,本魏王咎的太仆,屡次劝谏魏王咎而不被采用,离去。项羽过来后投项羽,随项羽入关,赐爵平爵卿。楚汉战争开始,殷王反楚,陈平率军平定。不久,汉军再次进攻殷王,殷王再次降汉,项羽大怒,迁怒于当初平定殷王的人并要杀他们。陈平于离开项羽投奔劉邦。
- 韓信,項籍麾下執戟郎,不被重用而投靠劉邦。
- 鍾離昧,項籍麾下大將,西楚滅亡後為回家乡,后投奔故交韓信,及汉购求其首,自杀,韩信持其首献之陈下。。
- 季布,項籍麾下大將,西楚滅亡後由夏侯嬰推薦仕漢。高后时期阻止朝中的主战派对匈奴用兵,被吕后采纳。汉文帝初任河东太守,河东郡时为天下第一大郡,汉长安东部屏障。
- 蒲將軍
- 桓楚,故秦寿春令。秦时项梁犯法,及由他疏通关系找到司马欣释放项梁,故为项氏所亲信。
- 周殷,項籍信任的親信,任大司馬,垓下之戰前倒戈於劉邦。
- 呂馬童,項籍的同鄉,後來投靠劉邦。
- 叔孫通,於彭城之戰後投靠劉邦。
- 郑君,项羽败,高祖令故项羽臣下名籍,郑君不从,见逐,孝文时去世。子郑当时武帝时任大司农。
- 武涉,項籍麾下的論客,曾往韓信處勸降,事不成。
- 丁公,項籍麾下騎將,季布和季心的母弟,於彭城之戰放走劉邦,西漢時被劉邦斬首。
- 利几,陈公,项羽败亡,降汉,封颖川侯。汉五年六月反,高祖亲征,汉将灵常击破之;
- 萧公角,彭越反梁地,受田荣将军印。项羽派其征彭越,反为彭越打败;
- 留公,姓名不详,与龙且共救齐,为韩信所败。
- 薛公,姓名不详,楚汉战争后期与项声共复定淮北,灌婴回师,战于下邳,为灌婴军所斩。
- 薛公,姓名不详。项羽败后投奔滕公夏侯婴。英布反,在刘邦亲征前为其分析形势,为刘邦所采纳。
- 周兰,亚将,从龙且救齐,为灌婴所俘。灌婴占领彭城后进攻苦、谯,再次为灌婴所俘。
歷史爭議
由於《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及《漢書·灌嬰傳》有提及項羽「身死東城」、「追殺項羽東城」等,有人認為項羽是在東城自刎而不是烏江,[11]但其觀點沒有被廣泛接受。
文化影响
项羽的英勇及其品格为華夏民族千古流传,其宁死不愿愧对江东父老,以及他与虞姬悲壮美丽的爱情,为中國历史所追思。[12][13][14][15][16][17]
中国传统戏曲中多有与项羽有关的内容,如近代京剧中有名剧霸王别姬。
由於項羽在江邊自盡,世人感念,建廟奉祀,陳朝時甚至尊封為帝。後人則尊為諸「水仙王」之一,希望項羽的英靈可以保佑漁民及水上運輸、貿易的安全。
評價
《史記》作者司馬遷在書中批評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仍然把项羽的传记列为本纪,与历代中国最高统治者平级,是唯一一个享此殊荣而无帝王(皇帝)衔头的人。少数史学家甚至有提出司马迁可能在影射秦汉之间还存在一个楚朝,可因为存在时间太短以及被汉朝文禁而被慢慢淡出历史,当然这些推测因为缺少其他佐证而无法成为主流。
项羽的主要军事对手韓信曾批評項羽為:“遇強則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則憐的婦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賢能將帥,又曾遷逐楚義帝,用兵趕盡殺絕。雖名為霸王,其實民心盡失。”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本纪》
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陈丞相世家》
“项王...於人之功无所记,於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郦生陆贾列传》
韩信曰:“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淮阴侯列传》
唐代才子杜牧有詩《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唐汪遵《項羽》卻道: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擬力爭?隔岸故鄉歸不得,十年空負拔山名。
宋代的陳洎在其《過項羽廟》中詠嘆道:八千子弟已投戈,夜帳猶聞怨楚歌。學敵萬人成底事,不思一個范增多。
宋朱淑真詠:蓋世英雄力拔山,豈知天意主西關。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嘆身亡頃刻間。
宋蘇轍《虞姬墓》的詠嘆是: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
北宋王安石與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在《題烏江亭》說:「百戰疲勞壯士衰,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宋陸游《項羽》嘆曰:八尺將軍千里騅,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盡無施處,路到烏江君自知。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過江東。」
宋有無名氏《題項羽廟》詠嘆:嬴秦久矣酷斯民,羽入關中又火秦。父老莫嗟遺廟毀,咸陽三月是何人。
後世嚴遂成《烏江項羽廟題壁》嘆:雲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劍舞鴻門能赦漢,船沉巨鹿竟亡魂。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
後世王曇《西楚霸王墓》中聲淚俱下的詠嘆: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頭顱贈馬童。天意何曾袒劉季,大王失計戀江東。早摧函谷稱西帝,何必鴻門殺沛公。徒縱咸陽三月火,讓他婁敬說關中。
又其一:黃土心香一掬塵,英雄兒女共沾巾。生能白版為天子,死剩烏江一美人。壁里沙蟲親子弟,烹來功狗舊君臣。戚姬脂粉虞姬血,一樣君恩不庛身。
後世孫原湘《題仲瞿西楚霸王之墓詩後》的詠嘆又所別開生面:一杯熱血奠幽宮,空祭靈旗颯楚風。死有人爭分五體,生無天命枉重瞳。范增不解留韓信,項伯徒知翼沛公。百戰河山成底事,誰將成敗論英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有词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项羽战败的三个错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当时叫彭城)。[18][19][20]
参考文献
出处
- ^ 王立群,《百家讲坛·汉代风云人物·项羽·四面楚歌》:“项羽从二十四岁起兵,历时八年征战,在战场上纵横驰骋,从无敌手”。
- ^ (清)李晚芳,《读史管见》:“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暗哑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
- ^ 王建利. 红军何以绝地突围?毛泽东"死里求生"现辉煌. 人民网. 2011-10-21 [2013-3-24].
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天骄——楚霸王项羽,在推翻暴秦的农民起义风暴当中,一马当先,身经百战,勇武古今无双,屡破秦军主力,立下盖世功勋,无人可敌,而一旦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也陡然心灰意冷,斗志消沉,徒叹奈何……
- ^ 前有楚汉双雄后有学界翘楚. 《生活日报》. 2013-2-7: T27.
项籍(公元前232年),字羽,通常被称作项羽,中国古代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 ^ 5.0 5.1 5.2 5.3 《史記·項羽本紀》
- ^ 據南宋《嘉泰吳興志》卷五
- ^ 據南宋《嘉泰吳興志》卷五
- ^ 據顧長生《三吳土地記》、清雍正《浙江通志》卷十二《山川》引《名勝志》
- ^ 按《史记·项羽本纪》和《汉书·陈胜项籍传》所記,於坑殺前雙方曾發生戰鬥。
- ^ 後世稱此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 《專家稱項羽並非自刎烏江民間傳說不可信(圖)》
- ^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 李德裕,《项王亭赋》序:“自湯武以幹戈創業,後之英雄,莫高項氏。感其伏劍此地,因作賦以吊之。”
- ^ 龚相,《项王亭赋并叙》:“想追骑云集,王以短兵接战,英勇不衰,谢亭长,顾吕马童之时,其视死生为何如?雄烈之气,凛凛而在,邑人庙祀,至于今不怠者,岂以王之亡秦兴汉之功大而得失自我,不为奸诈篡窃,真磊落大丈夫也哉?”
- ^ 西楚遗迹美人巷. 徐州史志. 2010-12-29 [2013-3-24].
徐州人为表达虞美人对项羽爱情的忠贞,为项羽西楚王朝事业献身精神的赞誉,彰显后人对虞姬的敬悼和怀念,将虞姬住过的巷子称作美人巷。
- ^ 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 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09-7-14 [2013-3-24].
由这21个地名承载的相对独立又紧密关联的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在浦口地区妇孺皆知、广为流传,表达了世代浦口民众对项羽英雄人格的敬仰与推崇,以及“不以成败论英雄”宽仁的传统道德理念。
- ^ 王立群.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 重庆出版社. 2008: 202. ISBN 9787536693722.
在一个盛行“胜者王侯败者寇”的观念的国度里,竟然还有一个失败的项羽受到后人如此的礼赞,反复的评述。他让人叹息,让人感慨,让人伤感,让人敬佩。他的血性,他的柔情,让人挥之不去,咏之不足。他虽然像一颗流星,在历史的长河中一闪而过;但他却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被人们无数次地品评着。这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项羽的人格魅力。
- ^ 《毛泽东点评历代帝王纣王能文能武很有本事》. 凤凰网. [2007年11月15日] (简体中文).
- ^ 《毛泽东妙语评点历代帝王》. 中国网. [2007-08-22] (简体中文).
- ^ 《毛泽东对历代帝王的评说》. 新华网. [2007年11月15日] (简体中文).
书目
外部連結
統治者頭銜 | ||
---|---|---|
前任: 無 |
西楚霸王 前206-前202 |
繼任: 無 |
前任: 秦王子婴 楚义帝 |
中國君主 前206-前202 |
繼任: 漢高祖 刘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