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科幻小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Mysky留言 | 贡献2005年2月7日 (一) 21:29 美洲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File:2001-1SH-A.jpg
英国科幻作家克拉克作品,由美国电影导演库布里克于1968年摄制的经典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

科学幻想小说(英语Science Fiction,又称Scientifiction,简称Sci-FiSF),简称科幻小说,是一种描写社会或个人在现实的影响,或想象的科学(或技术)中发生的故事的小说类型。最早在汉语中也译为“科学小说”。

虽然从科幻史的角度来看,暂时还没有一个能被所有研究者所公认的定义标准,但是对于某时期的读者来说,总是存在一个能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暂时定义。科幻小说的定义中总是反复出现一些词语,例如:想象科学人类变化影响等。从这些关键词中可以看到科幻小说所涉及的范畴。而不同的定义强调不同的关键词,比如以下几种定义方式:

  • “科幻小说是将全人类作为一个种族看待的小说”
  • “科幻小说是描述科学或想象中的科学对人类影响的小说”
  • “科幻小说是描绘对象处于未知范畴中的小说”

从不同的方面分别解释了科幻小说的属性,但这些属性难以被完全综合。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伊哈布·哈桑曾说:“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历史

渊源

在哲学主题上,科幻小说和人类上古的神话传说有着相似的精神基础,即对人类与宇宙关系的解释、人类社会未来命运的关注与猜测。

在文学样式上,浪漫主义小说应该是科幻小说最直接文学母体。早期的科幻小说往往带有恐怖小说冒险小说奇幻小说的痕迹,主人公往往经历了奇异的冒险,遇见了不可思议的人物。

时代背景

科幻小说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而这种表现,在工业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而科幻小说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它赋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来得以实现的极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学幻想”在多年以后,的确在科学上成为了现实。因此,科幻小说就具有了某种前所未有的“预言性”。法文中,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最早就被称为“anticipation”,即“预测”。这样的文学作品基于科学的可信性是必要条件,应当说这种“科学至上”的精神是科幻小说有别于其它幻想类型作品的根本所在。

19世纪末:诞生与初创

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女作家玛丽·雪莱1787年1851年)最早将科学幻想元素引进小说创作中来。她在1918年发表的《弗兰肯斯坦》被后世“追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

其后,美国诗人爱伦·坡1809年1849年)也相继发表了一些具有科幻性质的小说作品。

但科幻小说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体裁广为人知,并最终确立,要归功于两位欧洲小说家: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和英国人H.G.威尔斯

儒勒·凡尔纳的贡献
H.G.威尔斯的贡献

20世纪初:二战前的科幻小说

20世纪中:英美科幻小说的“黄金时期”

20世纪末:现、当代作品

题材范围

科幻小说题材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大,以至于难以列出单独的清单——除非另开一本百科全书。 以下将粗疏地对目前出现的科幻小说主题做一个简单罗列:

人类社会

社会形态与反乌托邦
科学和技术
机器、电脑和机器人
异化的人

外星球和外星人

外星球
星际旅行
外星人

时间

近未来的预测
控制时间与时间悖论

分类

要严格地区分科幻小说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有时候科幻小说和奇幻小说、恐怖小说都界限模糊,对某一部作品来说,很可能兼有这几种风格。不过,还是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硬科幻”和“软科幻”。

硬科幻小说

硬科幻小说(英语Hard Science Fiction,简称Hard SF)是一种科幻小说的分支类型,其核心思想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和推崇。在手法上,硬科幻以追求科学的细节或准确为特性,着眼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不过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一些作者小心翼翼地避开例如难以置信的超光速旅行;而另一些则允许这些在他们的故事中重要的设备出现,并对其构筑的世界进行细致的阐述来显示这项技术可能实现。在这种小说中,天文探索或物理现象常常比角色重要的多,但作者有时也会在故事中围绕人物表现环境。

总之,硬科幻的共同主题是故事情节由技术来推动和解决。作者也会尽量让他们故事中的科技与出版时所知的科学相一致。这是科幻界尤其是读者对硬科幻的主要看法,但是在科幻史中的硬科幻概念要复杂而广阔的多。

软科幻小说

软科幻小说(英语Soft Science Fiction,简称Soft SF)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小说分支,其中科学技术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为它所涉及的题材被归类为软科学或人文学科,所以它被称为“软”科幻小说。

例如,小说《沙丘》中,法兰克·赫伯特通过创造一个全新世界的手法,抛弃了智能机器,而回到了封建社会。赫伯特借对当前社会政治现实的逼真模拟,以沙丘的传奇对人类的情况进行批判。软科幻小说也探索社会对事件的反应或单独由自然现象或技术发展造成的问题,但技术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不是目的本身。

有趣的是,软科幻的定义争议很少,或许这正是因为其界限似乎比硬科幻更为模糊。

其它

当然还有很多作品有别于以上分类的情况,它们使用外太空的设定,并使用看上去有少许未来样子的科技,但更多的是冒险故事、传奇小说和其它典型的戏剧性主题的作品。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星球大战》,许多顽固保守份子常因为其中“原力”(Force)的设定而认为它不属于科幻,而只能算奇幻小说,或归于好莱坞太空电影。一部分硬科幻小说的爱好者把这些电影看作奇幻;相反的是,公众很可能直截了当地把它们归为科幻类。

为了解决上述混乱,近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SF变为代表“Speculative Fiction”,即推理小说的缩写。这个“SF”的定义比较宽容,涵盖了奇幻小说恐怖小说科幻小说这三种关系密切的小说类型。

世界各地的科幻小说

不同地区的科幻小说发展很不均衡,也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渊源和艺术风格。

以下就罗列出世界各国(及地区)重要的科幻小说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欧洲

法国

  • 儒勒·凡尔纳 (Jules Verne) 《海底两万里》 《神秘岛》
  • 布勒 《荒诞的故事》《人猿星球》 《E=mc2

英国

  • 威尔斯 (H.G.Wells) 《月球上最早的人》 《时间机器》(The Time Machine)、《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
  • 阿瑟·克拉克 (Arthur C. Clarke) 《枪眼》 《地球之光》 《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又译:2001宇宙奥德赛)《与拉玛相会》
  • 阿尔迪斯 《温室》 《审判》 《唾液树》 《隐生代》

俄罗斯(前苏联)

  • 叶菲列莫夫 《恒星飞船》 《仙女座星云》 《安全刀片》 《丑时》
  • 别列亚耶夫 《沉船岛》 《永生粮》 《水陆两栖人》 《跃入虚空》
  • 卡赞采夫 《水下太阳》 《月亮的路》 《太空神曲》 《风暴世界》
  • 亚米扎京 《我们》


捷克

  • 卡雷尔·恰佩克 《万能机器人》(首创的“ROBOTO”一词是英文“robot”的原词)《鲵鱼之乱》 《母亲》

美洲

美国

加拿大

亚洲

日本

中国

台湾地区

香港地区

重要国际奖项

外部连接

中文:

英文:

参考文献

  1. Brian W. AldissDavid Wingrove, Trillion Year Spree: The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Atheneum, 1986) ISBN 0-689-11839-2
  2. Thomas M. Disch, The Dreams Our Stuff Is Made Of (Touchstone, 1998) ISBN 0-864-82405-1
  3. Jutta Weldes, ed., To Seek Out New Worlds: Science Fiction and Politics (Palgrave Macmillan, 2003) ISBN 0-312-2955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