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金音創作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cuk1203留言 | 贡献2022年11月5日 (六) 18:39 外部連結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金音創作獎
Golden Indie Music Awards
第13屆金音創作獎
授予对象獎勵優秀音樂創作人才,發展多元音樂類型,奠定臺灣華語流行音樂創作中心的地位[1]
日期詳見每年公布
地点 臺灣(詳見舉辦地點
国家/地区 中華民國臺灣
主办单位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主持人詳見主持人
奖励金音獎座與獎金
首次颁发2010年11月13日
最近颁发2022年
應屆得主
官方网站gima.tavis.tw
电视/电台转播
電視網詳見轉播單位

金音創作獎(英語譯名:Golden Indie Music Awards),簡稱金音獎GIMA),是台灣金曲獎之後的另一項特殊性質的音樂獎英语Music award,與金曲獎流行音樂類一樣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但其主要面向獨立音樂領域。除了設置單曲獎項外(亦接收數位發表的音樂作品),同時權衡國內音樂生態,創設出搖滾民謠電音爵士嘻哈節奏藍調及另類流行等七種不同樂風之獎項。

歷史沿革

行政院新聞局民國99年(2010年)起設置「金音創作獎」,以創作為主導,鼓勵臺灣音樂的「創作力」,著重臺灣多元類型音樂的發展,並透過獎項肯定臺灣樂團與創作者的原創能量,打造其專屬的榮耀。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在民國101年(2012年)成立後,從當時即將解散的行政院新聞局手中接續主辦。

此外,金音創作獎於獎項設計亦有多項突破與創新,除了設置單曲獎項並接受數位發表的音樂作品外,亦創設搖滾、民謠、電音及嘻哈等4類不同音樂風格的獎項。

第2屆起,增設爵士及節奏藍調兩類音樂風格獎項,第5屆增設最佳風格類型(取消節奏藍調類型),讓金音創作獎能涵跨更多元之樂風種類;另外,為順應現今流行音樂現場展演蓬勃發展之潮流,設置「最佳現場演出獎」及「最佳樂手獎」演出技術相關之獎項,並為獎勵海外華語創作,設置「海外創作音樂獎」。

邁入第9個年度的金音創作獎,已啟動為期三年的金音獎轉型計畫,目標在打造出國際的亞洲音樂品牌,發展臺灣成為亞洲流行音樂創作中心,並於今年擴大舉辦為期兩週的音樂盛事「亞洲音樂大賞」(Asia Rolling Music Festival),邀請亞洲各國及臺灣超過50組優質創作音樂人演出,讓擁有豐富多元創作個性的各國音樂人共聚一堂,展現屬於亞洲獨特的音樂風貌與創作精神。[2]

歷屆頒獎典禮概況

屆數 頒獎日期 主持人 舉辦地點 承辦/轉播單位
1 2010年11月13日 黃子佼黃韻玲 台北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台灣音協年代電視
2 2011年11月5日 黃子佼路嘉怡 台北南港101 台灣音協MTV
3 2012年11月3日 天心馬念先 台北世貿二館 Hit FM聯播網街聲東風衛視
4 2013年10月26日 黃子佼路嘉怡 台大綜合體育館 新秘藝術Hit FM聯播網街聲新浪微博東風衛視
5 2014年12月6日 黃子佼、盧春如(Ruby) 新莊體育館 新視紀整合行銷三立都會台
6 2015年11月7日 黃子佼Mami 台大綜合體育館 新視紀整合行銷緯來綜合台MTV
7 2016年10月29日 黃子佼蔡黃汝 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 新視紀整合行銷東森超視
8 2017年10月28日 黃子佼、二本貓、J.Sheon、十九兩樂團樂園、美秀集團、馬詠恩與農男樂團、李權哲 台大綜合體育館 新視紀整合行銷東森超視
9 2018年10月27日 異鄉人、莊雨潔 台大綜合體育館 相知音樂三立都會台
10 2019年11月16日 Mami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必應創造KKBOXYouTubeFacebookLINE17
11 2020年10月31日 阿爆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必應創造KKBOXYouTubeFacebookLINE街聲
12 2021年11月6日 李霈瑜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新視紀整合行銷YouTubeFacebookLINE街聲
13 2022年11月5日 李毅誠、張家倫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必應創造

現行獎項

類別 獎項
不分類型獎項(7獎項) 最佳專輯獎
最佳樂團獎
最佳創作歌手獎
最佳新人獎
最佳樂手獎
最佳現場演出獎
海外創作音樂獎
類型音樂獎項(14獎項) 最佳搖滾專輯獎
最佳搖滾歌曲獎
最佳民謠專輯獎
最佳民謠歌曲獎
最佳嘻哈專輯獎
最佳嘻哈歌曲獎
最佳電音專輯獎
最佳電音歌曲獎
最佳爵士專輯獎
最佳爵士歌曲獎
最佳節奏藍調專輯獎
最佳節奏藍調歌曲獎
最佳另類流行專輯獎
最佳另類流行歌曲獎
評審團獎 評審團獎
傑出貢獻獎 傑出貢獻獎

爭議

類型定義

第五屆金音創作獎入圍名單公布,大象體操獲得六項入圍,堪稱最大贏家。但,他們卻因為單曲〈身體〉入圍「最佳爵士單曲獎」,而引發爭議。

網友質疑為什麼大象體操可以入圍此獎項,因為他們並不是真正的爵士樂團,對他們而言爵士只是一種創作所運用的「元素」,而真正該入圍的爵士樂創作人,反而沒有入圍,認為十分不公平。此外,也有爵士樂手直接抨擊,認為這是評審對於台灣爵士樂環境的不夠尊重,這樣辦再多的爵士音樂節,或是請再多國外的大師來台演出,也不會有太大的意義。

大象體操的貝斯手張凱婷在臉書上表示,很難去真正定義何謂爵士樂,畢竟所謂數字搖滾本身就融合了許多曲風,她說:「我們當然不認為自己是爵士樂團,否則我們就會去報爵士專輯,但就單一歌曲而言,這首歌我們認定是可以去報爵士單曲的,至於他到底是否有資格被稱做爵士單曲,就是非常主觀的認定,我們決定交由評審決定。」而有些網友也替大象體操做緩頰,認為這只獎項設計機制的問題,畢竟本次金音獎沒有提供「最佳後搖滾單曲」之類的名額,讓這類樂團找不到合適的曲風報名。[3]

現場演出時音場發生異狀

第六屆金音創作獎中,王榆鈞與時間樂隊現場演出時外場喇叭未作用。「最佳現場演出獎」一直都是金音獎的一大特色,參賽者除了要寄送現場演出紀錄作為初審依據,入圍者更要在頒獎典禮上 live 演出,當場一決勝負。就在「巨大的轟鳴」異軍突起獲獎後,與獎項擦身而過的「王榆鈞與時間樂隊」主唱王榆鈞,週日於 Facebook發表了一篇長文,提到演出當下發現自己的vocal 聲音很小,但心想外場有專業PA掌控,不必擔心;直到演出完畢、評審主動詢問,才知道自己和樂團表演時,外場是沒有人聲的。無法完整呈現辛苦準備的表演令她十分難過,對硬體廠商所給予說法更是不能諒解。此狀況讓本次評審林貓王、鄭皓文等人同樣不滿,人在台下的THE WALL 執行長傅鉛文也留言表示聲音明顯發生異狀。

具有十五年硬體工程背景的鄭皓文公開表示,希望負責金音獎音響工程單位「穩立音響」出面說明;穩立業務部經理劉若喬則回應,王榆鈞團隊於正式表演時進入音控台,有違反比賽規定之嫌在先,但隨即招致鄭皓文反駁,他提到,硬體狀況造成評審評斷困難實為廠商疏失,且王榆鈞團隊是發覺演出狀況才至音控台反應,再來「關閉Vocal製造空靈感」說辭出自音控人員並非參賽者要求,且依照經驗此狀況應屬非人為操作的意外,要求穩立音響應該負起連帶責任,並強調:「金音獎是國家級的音樂性比賽,重大疏失可能會影響評審團評分。」此番爭執更讓本屆金音獎製作人梁序倫出面滅火,表示自己「難辭其咎」,願負起責任。[4]

評選方式討論

金音獎由文化部負責邀請評審,往往充滿不確定性,若當屆組成貼近獨立樂圈生態,交出來的入圍名單或許會很漂亮,可倘若組成品味衝突,名單恐怕會調性匹變、與前屆無法連貫。曾擔任數屆金音評審的陳玠安感嘆道:「每年評完、開檢討會、修改賽制,到後來就變得越來越自我矛盾。金音獎雖然一直在改變,但很難成長。」[5]

2018金音獎邁入第九屆,陳珊妮首度擔綱評審團主席 透過三項改變重新定義「金音獎」,力圖實踐她在今年金曲獎上的引言「我們必須不斷重新定義流行音樂」。音樂人陳珊妮第一次擔任音樂獎評審,就手接主席棒。過去的她總推辭金曲評審的工作,也不曾報名金音獎,原因是她認為金音獎的本質在於讓新世代的音樂能受到肯定。可正因為未報名過,才能更客觀擔任主席。今年最重大的改變在於,金音評審團改為「主席制」,取消往年由文化部邀請評審的方法,改將由主席組成評審團,像歐洲影展一樣,展現當屆主席的觀點。此外,金音獎在今年打響「金音 GIMA」名號,嘗試連結亞洲周邊各國的當代音樂場景、觀點,往國際走。例如今年的評審團就納入了多位海外評審,而 10 月 27 日,金音獎典禮前的系列音樂節「Asia Rolling Music Festival」,也將邀請亞洲各國的音樂人前來演出[6]

參見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第3屆金音創作獎報名開始! 新聞稿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2-06-07
  2. ^ 金音創作獎簡介.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7). 
  3. ^ 大象體操入圍爵士獎項爭議 引發網路熱烈討論-欣音樂-欣傳媒音樂頻道. 欣傳媒.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中文(臺灣)). 
  4. ^ 第六屆金音創作獎賽後事件整理. Blow 吹音樂. 2015-11-12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中文(臺灣)). 
  5. ^ 金音九年為何轉型?一個獨立音樂獎的金鎖記. Blow 吹音樂. 2018-10-26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中文(臺灣)). 
  6. ^ 陳珊妮首度擔綱評審團主席 透過三項改變重新定義「金音獎」. Blow 吹音樂. 2018-09-19 [201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31)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