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港鐵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Nthgd對話 | 貢獻2009年7月20日 (一) 09:06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港鐵
Mass Transit Railway (MTR)
File:MTR (logo with text).svg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商標
概覽
營運範圍 香港特別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服務類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機場聯絡軌道系統
過境服務、城際鐵路
鐵路貨運、巴士運輸、
輕軌運輸纜車系統
主要路線

其他路線
技術數據
路綫長度250公里以上(總體規劃)[1]
營運長度211.6公里(運營中路綫)
正線數目本地中重型鐵路綫
  市區綫 - 9[2]
  機場鐵路 - 1
其他路綫
  輕鐵路綫 - 12
  城際客運路綫 - 3
  巴士路綫 - 22
  纜車系統路綫 - 1
車站數目港鐵站:82個
列全球第24位
輕鐵站:68個
軌距1,435毫米標準軌[3][4]
營運資訊
開通營運1979年10月1日
修正早期系統(觀塘綫)
通車
日乘客量日均 [5]
 -綜合系統(周日):430萬人次
 -本地鐵路(周日):350萬人次
 -過境服務:27.5萬人次
 -機場快綫:2.8萬人次
 -輕鐵(周日):38萬人次
營運者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港交所0066
OTCBBMTRJY
總部香港九龍灣偉業街33號
德福廣場港鐵總部大樓[6]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9916號)
重要人物錢果豐(董事局成員兼公司非執行主席)
周松崗(董事局成員兼行政總裁)
網站www.mtr.com.hk

港鐵,意指「香港鐵路」,英文為Mass Transit RailwayMTR[8],是香港最大一個以鐵路為基礎的交通運輸系統[9]。港鐵由9條市區綫[2],連同1條連接機場及香港市中心的機場快綫、1個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1個旅遊纜車系統昂坪360,組成合共211.6公里、共82個港鐵車站及68個輕鐵車站的鐵路網,貫通市區及多個新市鎮[5]。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城際客運及中國鐵路貨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10]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是於2007年12月2日地鐵系統[11]九鐵系統[12]合併而成[13]。其中東鐵綫[7]始建於1906年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廣東省主要的鐵路綫;而以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史的里程碑。其後港鐵經多年不斷擴展,更成為「國際都市鐵路聯會(CoMET)」的創會會員之一[14][15]。於2008年8月,港鐵並成為唯一提供「2008年奧運會馬術比賽鐵路運輸服務」的交通運輸系統[16]

2008年4月,港鐵本地鐵路路綫過去12個月的累積載客量已超過10億人次[5],位列全球第7位。現時,綜合港鐵系統[10]的平均周日載客量也達430萬人次[5],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

儘管地鐵九鐵已經合併,但有些香港市民仍沿用合併前的稱謂,將港鐵的不同部份稱呼為「地鐵」(指原屬地鐵的路綫) 、「馬鐵」(指馬鞍山綫)、「西鐵」(指西鐵綫)、「東鐵」/「火車」(指東鐵綫)。

歷史

殖民地初期

1920年代前九廣鐵路尖沙咀站

19世紀末,因香港及廣州貿易頻繁,港英政府與當時的滿清政府商議興建連接香港與廣州的鐵路,並在1898年達成協議,興建一條連接九龍廣州的鐵路,專營權歸英方所有。而鐵路按地域分成中英兩段,並分別由兩國政府興建。1905年9月,立法局通過興建九廣鐵路。1910年10月1日,耗資130萬英鎊的九廣鐵路(英段)[7]落成啟用,總站設於尖沙咀。其後,1911年10月5日,來往香港與廣州的港穗直通車也隨華段建造完成而正式投入服務。沙頭角支線則在1912年4月1日正式落成通車,後來因沿綫興建了公路而客量大跌,在1928年廢止。早期列車由蒸汽機車推動,直至1962年柴油機車取代。

戰前發展

1930年,中國的內戰導致九廣鐵路直通車中斷運作。1935年大圍車公廟增設停車點,但於翌年停用。1937年8月,九廣鐵路增加九龍至汕頭的直通車服務。直到抗日戰爭開始,九廣鐵路(華段)因些經常受到日軍空襲,九廣鐵路只能維持有限度服務。1938年10月廣州淪陷,使九廣鐵路(華段)停止運作。香港淪陷後,日方於1943年完成修理整段九廣鐵路,重新復辦來往香港至廣州的直通車。

戰後發展

1947年於尖沙咀站剛卸下的蒸汽機車

1949年10月14日,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廣州,來往九龍和廣州的直通車便在政治原因下停駛。華段改以深圳火車站為終點站,成為其後的廣深鐵路。而英段則改以羅湖站為終點站。另一方面,香港政府興建了粉嶺和合石墳場和合石支線,並於每年的清明節重陽節提供客運服務,平時則用作運送屍體的用途。1955年9月5日,2輛柴油機車開始投入九廣鐵路(英段)的服務,蒸汽機車終於在1961年8月全部被取代。

經濟急速發展

1960年代香港經濟急速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公共交通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港英政府1964年邀請了來自英國香港交通未來發展進行研究,並在1967年發表《香港乘客運輸研究[17]。研究指出1986年香港人口將達至6,868,000人,有必要優化現有的交通網絡,以解決人口增長所出現的交通問題。

九廣鐵路現代化及電氣化

顧問公司於1967年建議將九廣鐵路(英段)[7]南面終點站由尖沙咀縮短至紅磡,以及九廣鐵路(英段)展開全綫現代化及電氣化計劃,以便改善市區與新界近郊的聯繫。1975年11月30日,位於紅磡九龍車站正式啟用,更於1979年成為剛恢復通車的港穗直通車的新終點站。至於耗資35億港元的九廣鐵路(英段)[7]全綫現代化及電氣化工程於的電氣化計劃於1978年開展,1983年中完工,並於7月15日通車。

1981年香港政府打算將營運九廣鐵路(英段)[7]九廣鐵路局由政府部門改為公共法團,以讓新公司可以商業原則運作。1982年12月24日,九廣鐵路公司根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正式成立。

地下鐵路的誕生
File:MIS route map.png
前地鐵修正早期系統路綫圖

由於顧問公司於1967年指出香港有必要興建集體運輸系統,因此分別於1967年1970年分別提出兩套集體運輸系統,而香港政府1972年成立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原則上同意先行興建興建的首4期共長20公里路綫的早期系統[18][19][20]

1975年初,負責興建的日本財團因中東石油危機問題而決定退出,引致香港政府將早期系統略予縮減至15.6公里,為修正早期系統[18][19][20],連接觀塘站中環站,於1975年11月動工興建,總工程費用為60億港元[19][20],有鐵路在1979年10月1日1980年2月12日期間分段通車,成為香港第一條過海鐵路[20]。香港政府亦於1975年9月撥出共11.5億港元,成立全資擁有的地下鐵路公司,取代臨時管理局監督工程,在通車後以審慎商業原則負責經營鐵路[19][20]

香港整體交通研究

1976年《香港整體交通研究》[21]指出,連接荃灣站太子站的一段荃灣支綫在需求量、必要性、技術上的要求進行的,因此全長約10.5公里的荃灣支綫於1978年11月動工。荃灣站荔景站太子站(月台)於1982年5月10日率先開放。5月17日,荃灣綫餘下的美孚深水埗及太子站(大堂及出口)沿途各站亦開放使用。[19]。荃灣綫通車後,並取代修正早期系統,經尖沙咀直達中環,修正早期系統餘下路段改名為觀塘綫及縮短至油麻地。《香港整體交通研究》[21]曾建議的港島綫於1980年12月被香港政府正式批准,並在1982年3月動工[20],由上環柴灣,將地下鐵路之路綫增至37公里[20]。港島綫金鐘至柴灣段在1985年5月31日通車,並於1986年5月23日延長至上環站[20]

1984年初,日本財團提出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建造-營運-移交)形式興建鐵陸兩用的東區海底隧道,有關隧道於1985年12月開始動工興建,在1989年8月6日竣工,觀塘綫觀塘站經東區海底隧道延長至香港島的鰂魚涌站,中途站藍田站亦在同年10月1日啟用。

輕便鐵路系統

1984年10月17日,九廣鐵路公司接受政府邀請,在新界西北屯門區元朗區建造和營運九廣輕鐵[7],並於1988年9月18日通車。

機場核心計劃──機場鐵路
東涌綫列車(於欣澳站附近)

機場鐵路於1994年11月動工,為連接香港國際機場至九龍及香港島的快速鐵路,是機場核心計劃一重要部份。機場鐵路包括東涌綫機場快綫,其中東涌綫於1998年6月22日通車,成為第一條延伸到大嶼山的鐵路。1998年7月6日,機場快綫於香港國際機場啟用當日通車,成為香港第一條來回機場至市區的鐵路。

鐵路發展策略

將軍澳支綫及鰂魚涌站轉綫通道紓緩工程

1998年,政府落實將將軍澳綫交由地鐵興建,同時間,地鐵進行「鰂魚涌站轉綫通道紓緩工程」,以解決鰂魚涌站的擠塞情況,暫時將觀塘綫總站由鰂魚涌站延伸到北角站[22][23],並於2001年9月27日啟用[23]。翌年將軍澳綫落成,將軍澳綫油塘站和油塘至寶琳段分別在8月4日8月18日啟用,取代觀塘綫過海路段,觀塘綫的總站則從北角站改為調景嶺站[23]

九廣西鐵

在鐵路發展策略中,稱為西部走廊鐵路的九廣西鐵是一條包含本地客運、跨境客運及貨運的三個角色的鐵路綫,來往新界西北至九龍西部。1998年特區政府批准九廣鐵路公司興建西鐵由屯門站南昌站的第一期工程,於1998年10月開始施工,2003年12月20日通車。同時積極擴展輕鐵網絡,將之轉型為九廣西鐵的主要接駁交通工具。九廣鐵路公司為配合香港興建西部鐵路走廊第一期,把九廣鐵路(英段)改名為九廣東鐵輕便鐵路則改名為九廣輕鐵

尖沙咀支線馬鞍山鐵路

馬鞍山鐵路為鐵路發展策略另一條優先發展的鐵路綫,連接大圍城門河東岸至馬鞍山。馬鞍山鐵路於2001年2月12日動工,並於2004年12月21日通車。為紓緩東鐵和地鐵唯一的轉綫站九龍塘站的擠迫情況,東鐵尖沙咀支綫在2004年10月24日開通,東鐵的總站由紅磡站伸延至尖東站,經歷29年後東鐵又重回到尖沙咀。尖東站設有連接尖沙咀站的行人隧道以便轉乘。

合併前發展

迪士尼站出口

為配合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的發展,地鐵興建了迪士尼綫,並在東涌綫上加設欣澳站方便市民和遊客前往。欣澳站及來往欣澳站和迪士尼站的迪士尼綫分別於2005年6月1日8月1日啟用。機場快綫博覽館站則於同年12月20日開始投入服務,以配合亞洲國際博覽館落成啟用。

2006年9月18日,往返東涌昂坪之觀光纜車昂坪360投入服務。2007年6月11日,一輛沒有載客的昂坪360纜車在赤鱲角的轉向站附近墜毀,昂坪360即時停駛。停止運作半年後,昂坪360獲機電工程署取消禁載令,於同年12月22日12月29日舉行試搭及模擬多種延誤,並在12月31日上午十時重開。

2007年8月15日,歷時3年多建成的東鐵落馬洲支線正式通車,當中落馬洲站為香港第二個連接中國大陸的鐵路口岸。落馬洲支線曾計劃以高架橋的型式穿越塱原濕地,但這個計劃遭到各環保團體強烈反對,指興建高架橋時將會嚴重破壞塱原濕地的生境及地貌。在得不到環境許可證及上訴失敗後,九鐵改以隧道形式興建塱原濕地一段,獲大多數人的支持及接受。

兩鐵合併

港鐵公司的互動遊戲,宣傳兩鐵合併為乘客帶來的「好處」。

2006年4月11日香港政府地鐵有限公司達成有關地鐵九廣鐵路合併的共識,其後行政會議通過兩鐵合併方案,政府和地鐵亦簽署了兩鐵合併諒解備忘錄。備忘錄內容包括地鐵租用九鐵網絡50年的服務經營權、購入九鐵公司的物業資產發展權,並會對車務結構進行調整、提供更方便的轉綫安排等。兩鐵合併曾引起廣泛爭議,有人認為合併後產生的協同效應可節省成本及營運開支,並能取消轉乘車費。反對者則認為會失去競爭造成壟斷,並擔心合併後會以上市公司名義遠離監管。

2007年6月8日,《兩鐵合併條例草案》獲香港立法會三讀通過,為兩鐵合併提供了法律基礎[24][25]10月9日,地鐵公司股東在特別股東大會以八成支持率,投票通過兩鐵合併方案。政府當局在2007年10月18日公佈兩鐵合併日期為12月2日[26]

2007年12月2日九廣鐵路系統正式結束其長達97年的服務,並與有28年歷史的地鐵系統合併成港鐵。原屬九鐵的東鐵、西鐵、馬鐵分別易名為東鐵綫西鐵綫馬鞍山綫,而東鐵的旺角站改稱旺角東站。由當日起整體票價獲得調低,轉乘車費亦同時取消,但由於票務系統整合需時,至2008年9月28日方統一單程車票的使用。合併後的港鐵同時改善兩鐵原有轉車站的設施,並拆除九龍塘站美孚站南昌站原來的轉綫用閘機以方便乘客轉乘。

合併後發展

2008年4月9日,港鐵自兩鐵合併後,首次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2008年度鐵路大獎」中,獲全球知名的獨立軌道及交通專家評選為「亞太區最佳鐵路[27]

2008年5月19日中國國務院為哀悼四川大地震的死難者,宣佈該日為全國哀悼日。港鐵自通車以來,首次利用列車響號形式為是次地震中的遇難者致哀[28]。當日,港鐵網絡透過廣播及報告板呼籲乘客,於下午2時28分默哀3分鐘以作悼念。在默哀開始時,全港的港鐵列車響號10秒致哀。

2008年8月13日,香港鐵路公司將在銅鑼灣站推出數碼扶手電梯廣告牌,由多個32吋高清液晶體顯示屏幕構成,可播放流動影像。港鐵預計,數碼廣告費較平面廣告貴兩倍,並計劃在明年初試月台數碼平面廣告 [29]

服務項目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將原有的地鐵系統[11]及九鐵系統[12]合併為綜合港鐵系統[10],使港鐵現時共有10條重型及中型鐵路系統路綫(包括9條市區綫[2]及1條機場聯絡軌道系統)、12條輕鐵系統路綫及往返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服務,以及多條港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機場快綫穿梭巴士路綫等巴士服務。

現時港鐵所經營鐵路路綫[30]全長211公里,當中的輕鐵系統則長36.2公里。整個網絡共有150個車站,其中68個為輕鐵車站[9]。位於市區的車站大多設於地底,建於距離地面12至37米之下。而位於新界的車站,很多都以地面或高架形式建造。

除了以上鐵路及巴士路綫外,港鐵公司亦經營來往東涌昂坪的旅遊纜車系統──昂坪360

所有列車服務由港鐵公司車務部負責,而列車維修則由鐵道車輛維修部負責[31]

重型及中型鐵路系統

港鐵市區綫為連接香港各區的主要鐵路網,在大部份日子提供每日約19小時的服務,其中東鐵綫及馬鞍山綫為19.5小時[9],大約由香港時間上午5時28分至翌日凌晨1時30分,服務時間是在中國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中最長,而且末班車時間也是最遲(較中國其他的鐵路系統遲達兩小時)。非行車時間則進行鐵路沿綫結構、路軌及其他固定裝置的維修保養,由港鐵公司基建維修部負責[31]。在一些節日,例如平安夜大除夕、中秋節及農曆新年前夕,或大型活動進行(如2008年奧運會馬術比賽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港鐵競步賽香港馬拉松等),港鐵會作出特別服務安排,部分路綫甚至會提供通宵列車服務(迪士尼綫通常只會延長服務時間,東鐵綫過境路段則不會延長服務)。

港鐵路綫的命名與世界上其他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不同,都不是以數字或字母來命名,而是利用特定的站名(如觀塘綫荃灣綫將軍澳綫東涌綫馬鞍山綫)、地理位置(如東鐵綫港島綫西鐵綫)或用途(如機場快綫迪士尼綫)等來命名的。

兩鐵合併前的地鐵[32]2006年12月22日冬至日,創下單日乘客量超過294萬人次[33]的新高,2007年11月的平均每日乘客量有266.5萬,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而最繁忙的五個地鐵車站依次序為尖沙咀站銅鑼灣站中環站旺角站九龍塘站[34]。如以合併後計算,每周日的乘客量為340萬人次[9]

機場快綫為香港第一個專為機場而設的鐵路系統,連接市區至香港國際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

File:MTR System Map 2008.png
路綫名稱 通車日期 起點站/終點站 站數 長度
(公里)[9]
行駛時間
(分鐘)[9]
車廠 控制中心[9]
市區綫
東鐵綫[7] 1910年10月1日 尖東 羅湖 15 42.5 42 何東樓車廠 火炭
落馬洲 44
觀塘綫 1979年10月1日 油麻地 調景嶺 15 11.2 27 九龍灣車廠 青衣
荃灣綫 1982年5月10日 中環 荃灣 16 16 30 荃灣車廠 青衣
港島綫 1985年5月31日 上環 柴灣 14 13.3 25 柴灣車廠 青衣
東涌綫 1998年6月22日 香港 東涌 8 31.1 25 小濠灣車廠 青衣
將軍澳綫 2002年8月18日 北角 寶琳 7 8.8 15 將軍澳車廠 青衣
西鐵綫[7] 2003年12月20日 南昌 屯門 9 30.5 30 八鄉車廠 錦田
馬鞍山綫[7] 2004年12月21日 烏溪沙 大圍 9 11.4 16 大圍車廠 火炭
迪士尼綫 2005年8月1日 欣澳 迪士尼 2 3.3 4.5 小濠灣車廠 欣澳
機場聯絡軌道系統
機場快綫 1998年7月6日 香港 博覽館 5 35.2 28 小濠灣車廠 青衣


昂坪纜車站外觀

輕型鐵路及旅遊纜車系統

輕型鐵路系統:
旅遊纜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