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乌维·伯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88.79.126.69留言2009年8月17日 (一) 13:3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Uwe Böning (烏維• 伯寧 , 1947年12月7日- ),是一位德國企業教練, 管理咨詢師及著作人。他被認為是德國企業教練界的先驅之一,深刻地影響了該行業在研究和實踐方面的進程。[1]

生平

烏維• 伯寧在美因茨大學攻讀心理學哲學社會學,并取得心理學碩士(德國學制Diplom)學位。

自1974年起,伯寧在自己的私人診所擔任臨床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同時是美因茨大學的一個研究項目的研究助理。從1978年起,他任職于兩家慕尼黑的管理咨詢公司,開始了他的管理者培訓師生涯。1984年,他開始從事管理咨詢師和企業教練的工作。至今,其咨詢及教練服務主要面向企業高層管理者。1985年,伯寧和布里吉特•弗里齊勒 (Brigitte Fritschle)一起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創立了伯寧咨詢公司,是公司的兩位經理之一。與此同時,伯寧于1992年到1995年間擔任慕尼黑博西家用電器公司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的人事部經理。

伯寧與布里吉特•弗里齊勒以及約爾格•維爾特根 (Jörg Wirtgen) 同為歐洲企業教練公司 (European Coaching Company, E.C.C.)的創立者。該公司自2005年起為有志成為國際企業教練者提供資格培訓。 伯寧是德國企業教練聯會 ( Deutscher Bundesverband Coaching e.V., DBVC) 的創辦者和發起人之一。他是2004到2006年該聯會的主席。此外,伯寧是國際企業教練組織 (Worldwide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Coaches, WABC)的成員。

伯寧曾在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和弗萊堡大學擔任助教。 他更曾任比勒費爾德大學曼海姆商學院 (Mannheim Business School, MBS)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titut Européen d'Administration des Affaires,INSEAD)的客座講師,講授企業教練、領導力等課題。伯寧是艾克貝爾格教練活動日 (Ekeberger Coaching Tage)的發起人和組織者。另外兩位發起人和組織者分別是 Siegfried Greif 和布里吉特•弗里齊勒。此活動日采取年度學術會議的形式,論題涉及教練業的方方面面,為學者和企業教練從業人員提供一個交流的機會,并推動教練業的進一步專業化。伯寧是眾多教科書文章和專業文章的作者,其著作主要涉及企業教練、變革管理、領導力和并購后組織融合。

伯寧已婚,育有四名子女。他居住在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和艾克貝爾格/石勒苏益格 (Ekeberg/ Schleswig)

著作

至今,伯寧已著有7本專著,發表超過30篇文章。他的專業見解對多本學術期刊和書籍的內容亦有貢獻。

  • Böning, Uwe & Fritschle, Brigitte: Coaching fürs Business. Was Coaches, Personaler und Manager über Coaching wissen müssen. ManagerSeminare Verlag, Bonn 2005, ISBN 978-3-936075-27-4.
  • Böning, Uwe & Fritschle, Brigitte: Herausforderung Fusion. Die Integration entscheidet. FAZ-Verlag, 2001, ISBN 3-89843-012-X.
  • Böning, Uwe (Hrsg.): Interkulturelle Business-Kompetenz. FAZ-Verlag, 2000, ISBN 3-933180-44-9.
  • Böning, Uwe & Fritschle, Brigitte: Veränderungsmanagement auf dem Prüfstand. Eine Zwischenbilanz aus der Unternehmenspraxis. Haufe-Verlag, 1997, ISBN 3-448-03512-2.

资料来源

  1. ^ Stenzel, S. (2008). Coaching und Supervision. In R. Bröckermann & M. Müller-Vorbrüggen (Eds.), Handbuch Personalentwicklung. Die Praxis der Personalbildung, Personalförderung und Arbeitsstrukturierung (pp. 369-370). Stuttgart: Schäffer-Poeschel Verlag.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