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63.18.29.115留言2009年9月29日 (二) 02:4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第二次世界大戰
二战时的联盟
日期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地点
结果 同盟國勝利。美國蘇聯發展成為超級大國,形成冷戰的局勢。 歐洲霸權時代結束,歐洲走向合作
参战方

同盟國
中國
英國
法國
美國(1941年後)
蘇聯(1941年後)

以及其他

軸心國
大德意志帝國
大日本帝国
意大利王國

以及其他
指挥官与领导者

富蘭克林·羅斯福
蔣介石
溫斯頓·邱吉爾
夏爾·戴高樂
約瑟夫·史達林

以及其他

阿道夫·希特勒
東條英機
贝尼托·墨索里尼

以及其他
伤亡与损失
士兵死亡
14,000,000人
平民死亡
36,000,000人
合計死亡
50,000,000人
士兵死亡
8,000,000人
平民死亡
4,000,000人
合計死亡
12,000,00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是至今為止,人類社會所進行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破壞性最大的全球性戰爭[1]交戰雙方是以中華民國美國英國自由法國蘇聯等為主的政府組織組成同盟國,與以納粹德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等為主的軍國主義國家組成軸心国集團。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結束。

儘管在1939年9月之前,埃塞俄比亞的抗意戰爭,中國的抗日戰爭(有人認為起始於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也有人認為起始於1931年的瀋陽事變[2][3]等反軍國主義的抵抗已經開始,但普遍持有歐洲中心觀的學者認為戰爭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4][5],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國投降而告結束。這場戰爭總計造成了約7千2百多萬人死亡[6],佔了當時世界總人口(約19億7千萬)約3.71%。據估計,大戰期間,錢財損失約13850億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壞。工廠、農莊、鐵路和橋樑的損壞,則難以估計。

戰事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分为歐洲亞洲兩大主戰場。在歐洲,戰爭的原因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一戰的結果造就納粹主义在德國興起,使德國成為了二戰的主要策源地。在東亞,日本軍國主义勢力抬頭,使得日本走向了侵略擴張之路,以求擴大大和民族生存空間。

德國:第三帝國的迅速崛起

超重的賠款

1935年的德軍閱兵
德國的V2火箭

德國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後起的資本主义國家。19世紀中期,普魯士王國發起了德意志统一战争1871年普魯士統一了整個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工業化發展速度超過了同期的主要工業化國家,成為世界最主要的工業國之一。20世紀初期,德國對以老牌資本主义國家英國和法國為主建立的世界秩序感到越來越不滿,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殖民地。德國、奧匈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組成了同盟國集團,而英國法國俄國意大利則組成了協約國集團,加上俄國與奧匈在巴爾幹的紛爭、法國在普法戰爭後欲奪回阿爾薩斯-洛林、英德之間的海軍競賽等,導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在一戰中,同盟國集團被協約國集團擊敗。1918年11月,戰爭結束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退位,1919年6月28日,德國簽署《凡爾賽條約》,承認戰敗。[7]1919年8月11日,國民議會在德國南部小城威瑪的德意志民族劇院通過了一部憲法,宣告一個新的共和國——威瑪共和國成立。[8]由於法國曾在1870年普法戰爭中受到普魯士的重創,因此一戰結束後,法國希望能夠對德國在經濟上進行報復,並最終削弱這個強大的鄰國。《凡爾賽條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條件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德國失去了13.5%的國土[9]和12%的人口,德國被解除武裝,陸軍被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准擁有空軍,也要承擔超高額的賠款。德國雖然在一戰中戰敗,但元氣並未受到過多的傷害,工業體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本土並未受到戰火波及。《凡爾賽條約》一面倒地只考慮戰勝國的利益分配,完全沒有考慮戰敗國的利益,加上條約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奪本質,使得德國國民對強加給他們的《凡爾賽條約》極為反感,引發了德國普通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情緒。日耳曼民族為了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桎梏,各派政治勢力、各種政治思想在德國你爭我奪,顯得尤為激烈,這為德國成為新的大戰策源地創造了條件。

威瑪共和的無力

一战后期的德国国内政局动荡,实际上由保罗·冯·兴登堡为首的军事独裁最高陸軍指揮 (Oberste Heeresleitung;简称OHL) 所统治。在多派政党的政治活动影响下,德国放弃建立君主立宪制,改而建立威瑪共和國。國會由全比例代表制產生,小黨林立,內閣離離合合,政府無法穩定。

1919年,魏玛政府与协约国签署凡尔赛条约,接受割地赔款、削减军备与军队,并承认了极具争议性的战争罪责条款。另一方面,原来的军队名义上变成共和国军队,实际上却掌握实权。

战后由于社民党缺乏经验,未能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德国工业出口量比战前产量大幅下跌、原材料及食品之产量因阿尔萨斯-洛林、东部部分省份及殖民地之割让而减少,以及巨额战争赔款与长期负债。虽然政府限制撤军令失业人数持续达一百万人,但军事工业几乎停止运作。政府为改善财政和安抚工人大量发行货币,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国内动荡,经常发生骚乱事件。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在1923年担任德国总理,后来从该年到1929年就任外长。在他当政期间,通货膨胀暂时得以解决,德国国际地位有所恢复,社会相对稳定。施特雷泽曼在1929年病逝,国内又趋向动荡。1929年华尔街股灾引发的大萧条,令共和国深受其害。萧条以及其后的经济不景加重德国对其债主美国的财政负担。纳粹势力逐渐抬头。

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政權的崛起

前述事件讓德國極端右翼勢力的興起提供了良機。由阿道夫·希特勒所領導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納粹黨,簡稱國社黨,NSDAP)就是其中之一,他宣稱德國的困境之根源來自於戰後強加給德國的嚴厲條款、懦弱的威瑪共和國以及被指稱握有國家經濟命脈的猶太人。他的理論受到越來越多德國人的支持,到1933年時納粹黨已經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黨一躍成為國會內第一大黨。1933年1月30日,威瑪共和國年邁的總統興登堡元帥正式任命希特勒為共和國總理。與此同時,希特勒政府通過行使憲法賦予總統在緊急情況下的特殊權力來執行公務,這些權力令希特勒可越過聯邦議會進行實際獨裁統治。此時,威瑪共和國走到了其政治生命的終點,取而代之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為了擺脫英法等國對德國的束縛,希特勒在上台之初就因擴軍備戰計劃受到限制而於1933年10月宣佈退出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1934年8月2日興登堡去世後,希特勒又依據憲法繼任了總統,成為了第三帝國唯一的真正擁有實權的領袖,在德語中稱為「元首」。

第三帝國的擴張

希特勒他上台後迅速重建了德國的秩序,讓社會底層的勞動階級也能享有過去所沒有的福利,因而德國人對希特勒的支持率大幅提升。此時的德國內部已經政局穩定,納粹黨人穩固了自己的政權後,開始將重心放到外交方面,並採取了多個冒險的行動。

1935年1939年歐洲局勢,納粹德國迅速崛起,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地區在納粹運動的狂熱浪潮中併入第三帝國捷克其餘地區也在不久後被德國佔領(斯洛伐克保持獨立),立陶宛克萊佩達地區(德國稱默麥爾地區)併入德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在德國的保護下獨立;捷克斯洛伐克其他部分被匈牙利波蘭瓜分;法西斯意大利在歐洲局勢不穩的時候佔領了阿爾巴尼亞西班牙則處於內戰狀態,內戰的結果以親法西斯的叛軍獲得勝利而告終。

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宣佈德國軍隊將重整軍備,並實行徵兵制,從而突破了《凡爾賽條約》所規定的德國軍隊人數不得超過10萬的最高限額[10](其實在希特勒上台時就已經將十萬人的軍隊限額秘密擴展成30萬人),把10萬陸軍迅速擴充至60萬,但是這些行動僅僅遭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正式抗議(當時希特勒宣稱這只是尋求德國的正當自衛能力,使得當時各國的輿論都偏於同情德國,英法無法有大動作反對)。1936年3月7日,希特勒藉口法蘇訂立《互助協定》,違反國聯規定,因而進兵萊茵河非武裝地區(希特勒稱其目的僅在求取自衛的平等權利),並宣佈廢除《洛迦诺公约》和《巴黎和約》。而根據《凡爾賽條約》,德國在萊茵河東岸50公里內不得設防[11](這使得德國西部門戶洞開法國隨時可長驅直入,為德國的致命傷)。但是這次行動就像上次一樣,並沒有遭到英法的阻止(法國雖然有一些人主張用軍事行動來對付德國,但是又恐引發全面性戰爭,加上當時的義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使得與義大利交惡的英國反對法國入侵德國),接著希特勒以法拒絕與其簽訂不侵犯公約等建議為由,在西線興建堅強的防禦工事,於是德國的國防置於磐石之安,成為希特勒發動二次大戰的先決條件。

另外,希特勒在其政治主張中強烈反對共產主义1933年2月,納粹黨通過製造國會縱火案嫁禍給德國共產黨,並在德國境內取締共產黨。1936年11月25日,德國和日本簽訂了《反共產國際協定》,[12]一年後,意大利加入該協定,[13]該協定是在反對共產主義基礎上企圖建立一個政治軍事同盟,有史學家分析,德國的矛頭主要是指向共產主義的蘇聯,這是德意日軸心的初步形成。

英法的绥靖政策

之後德國就開始進行實際的領土擴張活動,第一個目標便是同文同種的奥地利。20世纪30年代中期,納粹運動已經波及到了奧地利,在得到了盟友意大利保證不會介入後,德國就在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佈兼併奧地利,當德軍開進奧地利的時候,在「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元首」(Ein Volk, ein Reich, ein Fuhrer!)的口號下,奧地利人走上街頭,瘋狂地擁護「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帝國」軍隊的到來,奧地利終於成了第三帝國下轄的一個省。

在奧地利加入第三帝國後,希特勒的注意力轉到捷克斯洛伐克。他提出的領土要求是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與德國接壤日耳曼人佔多數的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必須併入德國。在繁瑣的談判後,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與法國領導人達拉第(Edouard Daladier)對納粹德國採取了縱容姑息的绥靖政策,通過犧牲小國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來保持自己的最大利益。在慕尼黑會議上英法放棄蘇台德,而捷克代表甚至沒有被邀請參加會議,只是在做出決定後他們才被告知。雖然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抗議,但在德國的武力脅迫與英法兩國拒絕出兵干預的情況下只能最終妥協。慕尼黑會議也被史學家譏諷為「慕尼黑陰謀」。幾個月後的1939年3月,希特勒又破壞了原先的承諾,佔領了餘下的捷克領土。3月14日,剩餘的斯洛伐克部分領土宣佈獨立並獲德國、英國與法國的承認,其他部分領土被併入匈牙利波蘭等國。

開戰的準備

德國本身就是一個工業化的強國,一戰後,德國的經濟瀕於崩潰的邊緣,一個6600萬人口的大國,失業人數竟然高達1000萬,德國幾乎有一半人在飢餓和貧困線上掙扎。納粹黨上台後,將猶太人的資本悉數收歸國有,並加強和擴大了國家所有制度,德國的經濟迅速恢復了活力,納粹黨還採取多種強而有力的措施促進德國經濟的發展,1937年,德國的國民生產比1933年納粹黨上台時增長了102%,國民所得也增加了一倍,失業率則降低到1.2%,遠低於同時代的其他工業化國家。而且經過一系列擴張行動後,世界前十的經濟強國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德國的控制、富庶的中歐國家奧地利併入德國,使得德國的經濟能力達到了空前強大的地步,1930年代末,德國經濟規模已遠超英法,越升至歐洲第二,世界第三(當時第一和第二的分別是美國和蘇聯)。由於蘇聯的工業體系是封閉性質的粗放型經濟,雖然數量上擁有一定優勢,但德國的經濟質量則遠比蘇聯好,國民生活水平也遠比蘇聯高,是當時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德國開始有步驟地實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大力發展重工業,特別是軍火工業,政府把原料、勞動力資金和設備等都優先供應與軍事生產有關的部門,使德國在為打一場世界性戰爭提前做好了經濟軍事化的準備。總之,這時的德國,不但在軍事上、而且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思想上都已經做好了打一次世界性戰爭的準備了。

贝尼托·墨索里尼

意大利:法西斯勢力掌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意大利的形勢和德國一樣嚴峻。中央政府無法控制地方,全國面臨無政府狀態,共產黨人與社會黨人控制著工會,很多人擔心布爾什維克式的共產革命將席捲意大利。

在幾個自由政府無法解決這些威脅後,國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1922年10月30日邀請右翼政客贝尼托·墨索里尼以及他所領導的国家法西斯党組成政府。法西斯黨人上台後依然保留自己的非正規武裝,用以打擊無政府主義者、共產黨人和社會主義者。在幾年時間內,墨索里尼就鞏固了自己的獨裁地位,意大利也淪為一個警察國家

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蕭條嚴重衝擊了意大利,墨索里尼斷定殖民地擴張是減輕國內經濟壓力所必需的,進而走向了擴張的道路。1935年1月7日,墨索里尼與法國外長皮埃爾·賴伐爾(Pierre Laval)簽署了意法條約。10月3日,意大利軍團入侵獨立的非洲王國阿比西尼亞(現在的埃塞俄比亞),在經過一場長達7個月的戰役之後,阿比西尼亞被征服。1937年,意大利加入日本和德國簽署的《反共產國際協定》,[13]由此,德意日三國軸心初步形成。同年,意大利和德國一同支持西班牙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發動叛亂,西班牙內戰爆發,1939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被顛覆。在眼見德國把歐洲局勢推向戰爭邊緣的時候,墨索里尼趁火打劫,於1939年4月7日,佔領阿爾巴尼亞

在遭到國際聯盟譴責侵略阿比西尼亚後,1937年意大利也退出了國際聯盟。意大利與同樣退出國聯的納粹德國在1939年5月締結了《鋼鐵條約》,從而加強了羅馬—柏林軸心。1940年9月27日,德國和意大利又接受了日本加入軸心國,簽署《三國公約》,柏林—羅馬—東京軸心正式形成。

日本:軍國主義抬頭

進攻武漢的日本兵
航母上的零式戰機

太平洋地區,戰爭的硝煙從1930年代早期就開始瀰漫。日本擴大了其在朝鮮半島的勢力範圍,逐漸向中國擴張。日本鼎承其大陸政策,圖謀征服中國。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中國的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並迅速佔領中國的東北三省,強行成立由關東軍控制的满洲国

日本對華的侵略是否可以被看作是為其稱霸世界的企圖所邁出的第一步尚存爭議。有學者認為,事實上,日本的侵略主要是受到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的影響,希望能夠保障其在華的利益,特別是掠奪中國的自然資源。如果從19世紀歐洲強權的觀點來看,日本的行為無可挑剔。因為在那個時期,西方列強對海外殖民地的佔領和掠奪以及對殖民地居民的殺戮比起日本來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到1930年代,世界已經廣泛接受了威爾遜民族自決原則,這意味著以殖民主義的方式粗暴地掠奪他國的領土或資源的行為已經無法為國際社會所容忍。此外,日本在朝鮮和中國東北的残忍暴行也遭至国际社会普遍谴责。然而,另一些學者認為,雖然日本法西斯勢力在1931年的時候並沒有上升到左右日本政局的地位,可是日本早已經在制定征服世界的計劃。1927年田中義一擔任日本首相不久,就主持召開了一個研究積極侵華政策的內閣會議——「東方會議」。會後田中向天皇遞交了一份極為機密的《田中奏摺》已經表明了日本稱霸世界的步驟:滿蒙、中國、東亞、亞洲,最後稱霸世界。雖然這份奏摺的真偽仍然存在爭議,可是根據日後日本發動戰爭的節奏來看,與奏摺內容吻合。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借故向中國東北守軍發動攻擊,稱為九一八事變(部分觀點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可追朔到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的,但這跟1937年的七七事變一樣都不是主流觀點),日軍迅速地佔領了東北三省。次年,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滿洲國政權的行動遭到國際聯盟譴責,導致日本最終退出了國際聯盟。在日本,軍國主義勢力開始抬頭,具有濃厚軍國主義色彩的秘密社團發動了數次暗殺行動。經濟的大萧条導致民選政府逐漸喪失了政府的控制權,軍人開始執政,「軍部」作為日本軍事力量的司令部被賦予比以前更多的權力,軍國主義在軍隊中蔓延,很多時候軍隊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國家利益採取行動。同時隨著民族主義與反西方情緒的上升,日本在中國的行為被理論合理化了。很多日本人開始相信,中華文明的精華傳承在於日本,而不是在中國本土。在1936年二二六兵變之後,另外一部分軍國主義分子控制了軍部,而不久后日本恢复了于1913年废除的陆海军大臣现役武官制,即将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限定于现役将领的制度。这样一旦军部和内阁意见不统一,军部可随时通过陆海军大臣辞职的方式迫使内阁下台。軍部在事实上代替日本內閣成為日本的最高權力機關。日本已經進入軍國主義的時代。

1939年日本軍隊試圖從滿洲進攻蘇聯,但很快就被蘇聯和外蒙古的聯軍擊潰,這阻止了日本的向北擴張政策,也保證了蘇聯與日本之間脆弱的和平,直到二戰末期。同時,在這次試探蘇聯的失敗的戰役之後,日本內部「北進」和「南進」的爭端中,「南進」派的力量得到了加強,因此日本從此以後較為堅定的走上了進攻中國,南侵東南亞及征服太平洋的道路。

日本在1930年代的政策對於其最終的失敗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當時日本的政策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假設之上,即日本在沒有獲得穩定的自然資源供應之前無法與歐洲強權對抗,但為了取得所需要的自然資源他們又必需挑起一場他自知無法獲勝的戰爭。此外在侵華時期的殘忍行徑、在中國建立傀儡政權的作法與日本的最終目標一脈相承,日本在戰爭中堅持這種不得人心的作法。而日本國內的許多政治精英當時就已經意識到這種自取滅亡的作法將會為日本帶來災難,但都沒有試圖制止,因為提出異議的人士紛紛遭到生命威脅。

中国

蔣中正,戰時中國軍隊最高統帥,同時兼任盟軍中國戰區總司令

1926年起,以蔣中正為主要領袖的國民黨領導國民革命軍開始進行北伐。蔣中正成功地擊潰了華中華南地區的軍閥,而且即將與北方的軍閥達成和解協議。由於過去有著親日背景的,控制著東北三省滿洲)的軍閥張作霖一再拖延与日本签订能够给日本带来更多不平等收益的条约,并表現出將與蔣中正合作的跡象。于是,日本军方中的少壮派在1928年發動了一次暗殺事件被稱為「皇姑屯事件」,暗殺了張作霖,並且逼迫張作霖的兒子、繼承人張學良繼續同日本合作。然而張學良卻因此更加偏向於同南方的蔣中正政府合作。在張學良完全控制住東北軍政局勢後,宣佈「易幟」,接受蔣中正的國民政府領導。失去對中國東北本地軍閥的控制後,日本在1931年9月18日發動九一八事變[14][15]佔領了中國的東北三省,並在當地設立了一個傀儡政府“滿洲國”以便日本进行暂时的间接统治,還將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安插為滿洲國的皇帝。因為中國历届合法政府均不承認滿洲國的合法性,所以都稱之為「偽滿洲國」。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四個月,1932年1月上海亦發生了一二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的整個三十年代,中國與日本陷入了僵局,由於中國共產黨企圖推翻中華民國,並針對三民主義進行鬥爭和破壞,蔣中正因而制定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以应对。蔣中正認為,只有全中國都團結在他的旗幟下,才能更加有效的對付外來的侵略。而此時,隨著民族主義情緒的影響和日本侵華腳步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蔣中正的政策感到不滿。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在西安扣留了蔣中正,震惊中外和国共两党,张杨二人和中共商议后,最终只是迫使蒋「停止內戰,聯共抗日」而不伤性命,蔣中正被迫同意。日本關東軍對此的反應是在未獲東京當局批准的情況下,於1937年7月7日製造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2][3]以此挑起衝突,八年抗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當時中國的抗日戰爭並未得到外國的多少支持,而更多則是道義上的支持,幾乎是在獨自面對日本強大的威脅。抗戰全面爆發後,國民政府請求外國援助,只得到蘇聯的積極回應,其他大國則保持沉默。英國為了不刺激日本,加入了對中國的封鎖,而美國則依然執行孤立主義的政策,美國對中國的支持也僅限於道義層面。蘇聯在抗戰初期是中國最大的援助方,但在蘇日和談後,蘇聯的援助停止。1940年以后,美国加大了援华力度,援引《租借法案》,向中国提供军火援助,在苏联受到德国侵略后成为中国的最大援助国。[16]值得一提的是納粹德國的對華援助,1928年以後,德國軍事顧問以個人身份受聘於中國。在抗戰初期,德國在中日衝突中竭力保持中立,德國甚至對日本侵華政策一度持反對態度,並成為中國的重要軍火提供國。1938年,德國主張對日友好的新外長里宾特洛甫上台,中德之間的曖昧關係方告終結。

约瑟夫·斯大林

戰前的蘇聯

1917年弗拉基米爾·伊裡奇·列寧(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Ленин)領導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Российская Социал-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ая Рабочая Партия(большевик),蘇共的前身)贏得十月革命的勝利後,俄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可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俄國並不穩固,不久就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內戰,英法等協約國也開始對蘇俄進行大規模的武裝干涉,但不久後,俄國境內的叛軍和外國干涉軍全面失敗。雖如此,蘇俄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對德戰敗),喪失了大量沙俄時代曾經佔領的領土(有些是蘇俄主動放棄,加起來超過50多萬平方公里)。加上內戰以及外國勢力的干涉,蘇維埃政權成立初期的蘇聯顯得極度虛弱,而當時史達林為了排除異己,整肅許多有才幹的軍事人才,是日後二次大戰初期的大敗的重要原因之一。1922年,蘇聯成立,英法美等西方國家依然對其採取敵對態度。1925年列寧去世後,斯大林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掌握了蘇聯最高領導權,並通過殘酷鎮壓異己來鞏固自己的權利。但同時蘇聯也逐漸成為世界主要的工業強國,1930年代末,蘇聯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德國而達到了歐洲第一,但蘇聯的人民生活水平則遠不如西方國家。

當德國法西斯政權崛起之时,英法美等西方國家就一直采取绥靖政策歐戰戰雲密佈時候,和英法等國家推行綏靖政策當時德國與波蘭英國法國對立之際,蘇聯在國際上成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德國為避免兩線作戰,所以必須尋求與蘇聯同盟,而英法也為了在東西兩線同時夾擊德國而拉蘇聯為己助。1939年4月間英法都特別派使節前往俄國與蘇聯磋商簽訂軍事同盟的各項事宜,不過德俄邊界不相連,假設戰爭一旦爆發,俄國必須經過鄰近各國的領土始能與德國交戰,因此必須先解決鄰近各國同意俄軍借路經過的問題,但是當時鄰接俄國的國家,害怕共產的心理遠勝過納粹主義,因此東歐各國包括波蘭在內都不願借路給俄國,致使英法與俄結盟的談判拖延不決;反觀德俄的秘密談判卻頗為順利,這時的德國和蘇聯,歐洲這兩個被認為是最強大的專制國家,雖然曾經是思想上的敵人,卻拋棄了西方國家認為是無法逾越的意識形態的鴻溝,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17]該條約中包括了《秘密附屬議定書》(書中規定德俄瓜分範圍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及波蘭東部為蘇俄勢力範圍,波蘭西部及立陶宛為德國勢力範圍,至於蘇聯希望兼併的比薩拉比亞,德國對其將來的命運聲明並無興趣〖蘇聯一直否認該協定書的存在〗)。互不侵犯條約中則規定兩國政府保證不互相攻擊,亦不支持第三者攻擊締約國的另一方,共同利益的一切問題彼此都應隨時諮商。這時,德國已有能力發動二戰了。

在東北亞,沙俄曾和日本在中國東北地區為爭奪兩國在東北的權益而發生了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喪失了在東北的部分權益,割讓南库页岛,失去了苦心經營很久的手中唯一的太平洋不凍港——旅順港。蘇維埃政權成立之初,蘇俄在遠東的勢力收縮,成立遠東共和國,日本參與了對新生政權的武裝干涉,並佔領蘇俄遠東地區大片領土,但不久即被紅軍驅逐出境。自此,蘇聯和日本關係持續緊張。在和中國關係方面,列寧認為沙俄佔領的中國領土應當歸還中国,並許諾放棄沙俄奪取的一切中國領土和中國租界。但斯大林掌權後,蘇聯收回了這個承諾。1921年1924年唐努烏梁海外蒙古脫離中國,蘇聯逐漸實際控制了這兩個地區。1929年,中蘇之間發生了中東路事件,導致中蘇關係惡化。1931年,日軍入侵中國東北,蘇聯保持中立。1937年中日之間正式開戰後,中國請求國際援助,蘇聯認為其遠東邊境受到日本威脅,《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簽訂,之後蘇聯開始援助中國,並派遣航空兵參與中國對日作戰。1938年1939年,蘇聯和日本之間由於日本控制的满洲国邊境問題在中蘇邊境的張鼓峰及滿洲國和外蒙古邊境的諾門坎地區爆發小規模戰役,蘇軍全殲進犯日軍。為了避免兩面作戰,1941年,蘇聯在蘇德關係非常緊張的時候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18]該條約除了規定互不侵犯外,還互相承認了對方在外蒙古滿洲的現實利益,蘇聯中止了大部分對華的援助。

英法綏靖政策的失敗

英國法國當局為了維護本國的利益,安撫瘋狂的德國,對德國一系列的侵略擴張行為採取了對德國懷柔的綏靖政策。德國屢屢突破《凡爾賽條約》的限制,英法都未採取任何有力措施加以懲罰。德軍進入萊茵河非軍事區,吞併奧地利,一步步的緊逼,英法沒有採取任何阻止的行為,西班牙內戰時的英法則嚴守中立政策,在意大利和德國支持的叛軍和蘇聯支持的政府軍之間採取騎牆的態度。到了德國要吞併蘇台德區的時候,英法則發展到了綏靖政策的最高潮——慕尼黑會議,在捷方未與會的情況下,強行將捷克的領土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如此明目張膽的姑息被史學家譏諷為「慕尼黑陰謀」(英國當時的首相張伯倫表示,希特勒曾經公開講:『只要蘇德台區的問題一解決,德國即不再有領土要求』英國信以為真,所以才連絡法國,壓迫捷克將蘇德台區讓給德國)。英法這種犧牲他國利益而求得苟安的綏靖政策刺激了希特勒的胃口,德國不久就佔領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此舉曾引起英、法、美、俄的抗議,德國政府以那些抗議:「缺乏政治、法律與道德的一切基礎」為由拒絕回答。再伴以訛詐、恫嚇等手段相繼在歐洲獲得了巨大利益後,德國開始入侵波蘭,挑起了世界大戰,從而宣告了英法綏靖政策的失敗。

二戰打響之後,内维尔·张伯伦的綏靖政策在英國走到了盡頭,1939年9月3日,英國內閣進行了改組,有一個已下野的議員在家中砌花園的矮牆時,突然被請出來擔任海軍大臣,此人就是一直主張以強硬態度對待法西斯主義的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940年,當納粹德國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法國岌岌可危,直撲英吉利海峽的時候,首相張伯倫因綏靖政策徹底失敗而引咎辭職。1940年5月10日,時年65歲的温斯顿·丘吉爾被英王任命為英國的戰時首相。

美國立場的改變

美國,一個高枕無憂的國家,經過約半個世紀的經營後,在二十世紀初,美國已經超越世界上所有其他老牌的工業國家,悄然成為當時世界第一的工業國。但好景不長,過度的經濟擴張讓美國的經濟大廈醞釀著巨大的危機,1929年10月24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席捲了整個華爾街,一場始料未及的經濟大蕭條席捲了整個世界,美國作為大蕭條的發源地,當然成了大蕭條的重災區。這場經濟危機的殺傷力巨大,1932年,美國的工業生產較1929年萎縮了三分之一,失業率達到了駭人的地步,整個社會瀰漫著悲觀的情緒,許多人對資本主義制度產生了根本性的懷疑。1932年,民主黨人富蘭克林·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他面對嚴峻的局面,主張對國內的極端納粹主義與共產主義勢力進行鎮壓,實行美國資產階級對國家的完全控制,這些政策當時被稱為羅斯福新政,在這一段時間,美國的民主狀況不如以前,但此政策實行一段時間後,美國經濟終於慢慢恢復了元氣。可是這場席捲世界的經濟危機導致了義大利法西斯主義、德國納粹主義的興起和英國、法國等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迅速衰敗,最終使得德國、義大利和日本分別成為歐洲和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俄羅斯、日本、德國也建立了「異於」資本主義的极端主义政權,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領袖——希特勒通由民選上臺,極端左翼左派勢力在全球資本主義泛濫。日本提出所謂的「共榮」即大東亞共榮圈,蘇聯则實行了共產主義,這些極端主義勢力的抬頭,被部分人認為是「解決資本主義制度問題」。

大蕭條導致了世界範圍內有爆發大規模戰爭的緊張局面,面對密佈的戰爭陰雲,孤立主義和中立主義思想卻瀰漫著整個美國上空,美國人普遍對他國的戰爭不感興趣。所以羅斯福只能向盟軍提供物資援助,但常常遭到嚴格執行中立政策的國會的阻撓。直到1941年3月,美國國會才在西歐戰事吃緊,全世界都有陷入戰火危險的時候通過《租借法案》,[16]這個法案授權總統向他認為防務至關重要的國家提供軍火和戰爭物資,至此,美國已由中立國成為事實上的同盟國陣營。同年8月,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在軍艦上舉行會談,並簽署旨在摧毀納粹政權的《大西洋憲章》。[19]珍珠港事變以後,美國正式參戰。

歐洲及北非戰場

德蘇瓜分波蘭,二戰全面爆發

1939年10月份的歐洲,波蘭遭受兩面夾擊,遭到了覆亡的命運。

1939年9月1日凌晨,波德战争爆發,德國軍隊利用夜幕的掩護,在2300多架飛機的支援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突襲,意味著一場世界性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雖然英國和法國之前已經保證會確保波蘭的獨立,但是波蘭的抗戰並沒有得到英法兩國任何有效的軍事支持,而是實行所謂的「假戰」。波蘭軍隊奮力抵抗,但最終波蘭的軍隊還是被裝備精良的德軍擊潰。9月6日,波蘭政府逃離華沙9月17日,华沙保卫战開始,幾乎在同一天,蘇聯紅軍進入波蘭東部。9月27日,德軍佔領華沙,波蘭在復國20年後,又再一次遭到瓜分。

德國在突襲波蘭的同時,卻命西線德軍堅守對英、法不挑動戰爭的命令,法軍本來一度進攻德國本土,但一遇抵抗即退守馬其諾防線,德國也不進行進攻,每天只利用無線電廣播向法軍宣傳「不要替資本家賣命」等口號來瓦解法軍士氣,(英、法沒有實行「如果德國膽敢入侵波蘭,英法聯軍將直搗魯爾谷地」的諾言),從1939年9月1日戰爭爆發開始,直到1940年5月10日,德國才和英法爆發正式衝突,這段和平的時期被德國人叫作「靜坐戰」(Sitzkrieg),美國報紙則稱之為「假戰」(Phoney War)。

防範德國,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歐洲大戰開始後,斯大林認為德國遲早要進攻蘇聯,就開始著手建立防範德國的「东方战线」,這條戰線從波羅的海一直延伸到黑海,並企圖通過擴大蘇聯西部疆域加強防禦德國侵略。

1939年9月17日,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秘密條款,蘇聯和德國一起合謀瓜分了波蘭;9月28日,蘇軍開進了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1940年8月初將這三國強行並入蘇聯;1939年11月30日蘇聯進攻芬蘭,爆發了苏芬战争1940年6月28日,蘇聯出兵進駐羅馬尼亞管轄的比薩拉比亞北布科維納地區(后成为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至此,蘇聯已將其國界向西推移300至400公里,獲取了鄰國大約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300萬人口。這些領土在蘇聯戰後以合法的名義佔領,直到冷戰結束後,波羅的海三國和摩尔多瓦才獲得獨立。

東方戰線並未得到蘇聯預期防禦德國進攻的作用,卻因為其大國沙文主義的充分暴露而遭受到各國的譴責,蘇聯也被英法控制的國際聯盟除名,並將利益受到損害的芬蘭、羅馬尼亞等國家更快地推向了軸心國陣營。蘇聯的這種作為,加上蘇聯當時的國內肅反運動,都嚴重損害了蘇聯的聲譽和共產黨在國際社會中的聲望。

德俄對北歐的侵略

1939年11月30日芬蘭遭到蘇聯的襲擊,苏芬战争(也叫冬季戰爭)爆發。芬蘭的抗蘇戰爭贏得了當時国际社会的廣泛的同情,瑞典、美國等國家的志願者紛紛组织志愿军奔赴芬蘭对苏作戰,英法也計劃組織遠征軍,准备借道挪威、瑞典開赴芬蘭。但當時芬蘭也是相當孤立的,瑞典政府保持中立,德國甚至由于策略原因而只得站在蘇聯一邊,英法的動作迟缓,遠征軍則更是遙遙無期。1940年3月,芬軍在損失了20%的部隊後終於放棄了曼尼海姆防線。經過3個月的苦戰與慘重損失,蘇聯在芬蘭同意割讓10%的領土後放棄了侵略目標。芬蘭人喪失了比在戰場上所失去的更多領土,且其獨立仍然受到蘇聯的嚴重威脅,這最終導致了持續戰爭的爆發。蘇軍在這次戰爭中表現出的極低的戰術素質,這堅定了德國進攻蘇聯的想法。

1940年4月9日德國展開「威塞爾演習」(Weserübung)計劃,進攻丹麥挪威。德國人聲稱這是為了防止英法首先佔領挪威這個原本中立的國家,從而切斷德國從瑞典進口礦產的道路。英國海軍成功地封鎖了挪威港口,並且在挪威登陸。但是德軍撤退到挪威腹部山地並據此堅守。英國軍隊無法肅清德軍,於是在破壞了挪威港口設施後撤退,挪威政府隨後向德國投降,令瑞典和芬蘭與西方國家的聯繫被切斷。由此,德國向中立的瑞典施壓,要求允許德國的軍用物資與士兵過道瑞典。

閃電戰:德國征服西歐

1940年的歐洲戰事正酣,德國佔領了捷克波蘭西部、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北部;蘇聯佔領了波蘭東部、波罗的海三国芬蘭卡累利阿等地及羅馬尼亞比薩拉比亞北布科維納英國佔領了冰島法羅群島等地;意大利則佔領了阿爾巴尼亞非洲埃塞俄比亞匈牙利佔領斯洛伐克高地地區外喀爾巴阡地區以及羅馬尼亞的北特蘭西瓦尼亞保加利亞獲得羅馬尼亞的南多布羅加地區,歐洲局勢波詭雲譎,瞬息萬變。
德军势如破竹,在六月下旬打败了法国,令英国孤军作战

當德軍入侵波蘭的同時,英法兩個基於保障波蘭伯利的條約,對德宣戰,但當時德軍正專注於東線戰場的波蘭爭奪,加上德法邊境堅固的馬奇諾防線齊格菲防線,英法聯軍因戰術上的錯誤(原設置馬奇諾防線是要用少量的法軍牽制德軍,然後利用五個師的法軍時從法國的左翼-比利時南境和盧森堡地區進入德國的右側,包圍德軍的右翼,進而結束戰爭,迫使德軍投降)和德軍沒有兩頭開戰的戰力下,雙方在陸地上幾乎無戰事(僅有少量的空戰和海戰發生),被稱之為"假戰",但到了1940年5月10日,德軍決定採用鐮刀收割計畫(德:Sichelschnittplan,又稱為曼施坦因計劃(德:Manstein-Plan),是由施利芬計劃(Schlieffen-Plan)經相當程度修改而來,分為A、B、C三個集團軍繞過馬奇諾防線侵略了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法國,靜坐戰 (Sitzkrieg) 結束。

當法國統帥部迷戀在马其诺防线不可攻陷的神話裡時,5月13日德國A集團軍通過法國防守力量薄弱的阿登森林(Ardennes)進入法國,盟軍在阿登山地因為德軍的奇襲完全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德國人的兩個坦克師在高射炮的掩護下強渡繆斯河5月13日攻陷了法國北部戰略要地色当,而同一時期德國B集團軍也使用閃電戰的方式入侵荷蘭比利時,來吸引跟牽制位於比利時平原一帶的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使A集團軍得以更加順利的從法國北部附近通過英法盟軍主力部隊之側翼,來構成曼斯坦因計畫中的大包圍網。到5月19日7個德軍裝甲師已經抵達離英吉利海峽只有50英里處。5月24日,德國裝甲部隊已經望見法國的北部港口敦克爾克,但卻在這時接到停止前進的命令。這個命令被證明是德軍的致命失誤,被包圍的盟軍立即開始執行「發電機計劃」,即敦克爾克大撤退。850艘各種類型、動力引擎、大小的船隻艦隊大量跨海集中到敦克爾刻,5月27日開始撤走了第一批士兵,到6月4日時已經有超過33萬人成功逃脫,其中23萬是英國遠征軍。這次的撤退雖為英國保留了元氣,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劇,但也喪失了大量的物資和武器裝備,士氣亦一度跌落至低盪。

1940年6月10日,德軍開始正式全面入侵法國本土,由於先前在荷兰地區喪失了大部分的軍事力量, 所以德國的裝甲部隊紛紛進行一場競速比賽,很快的就深入了法國中央,6月14日,首都巴黎被攻佔,6月25日,為了羞辱法國人,希特勒選擇在貢比涅地區一個當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投降簽訂降約時的同一節火車車廂內簽署與法國的停戰條約。根據此項條款 ,法國中部和北部三分之二的領土疆域由德國武裝部隊來進行實質佔領, 而南部地區則成立由貝當執政的附庸政權 : 维希政府

從德國展開西線進攻到法國敗降只經歷了6個星期,閃電戰的威力讓法國體會到了亡國的恥辱。法國的戰敗令英國必須獨自面對德國。

佔領法國後德國空軍就在法國北部集中,準備可能的登陸戰(海獅計劃Unternehmen Seelöwe)。德國決定首先進行空戰消滅英國皇家空軍,即英倫空戰。但事實上很多人認為登陸戰根本就不切實際,因為即使德國空軍能夠將皇家空軍趕出南英格蘭,剩餘的英國空中力量仍有可能在英格蘭中北部對德國登陸造成威脅,德國的登陸部隊很有可能被英國海空力量切斷,然後逐個消滅。

但是德國人似乎沒有意識到這點,他們在8月5日發動了「鷹計劃」,即對英國的大規模空中打擊,從而為陸軍登陸掃除障礙。在戰役的高峰,8月24日9月6日德軍每天平均出動1000多架飛機,憑藉著數量上的優勢與已經十分疲勞的皇家空軍飛行員作戰,雖然英國擁有先進的雷達技術,他們還是損失了四分之一的空軍飛行員。

德國卻在關鍵時刻決定改變戰略。他們開始對英國的主要城市狂轟爛炸,希望能夠摧毀敵人的信心,令敵人迅速投降。這為英國的飛行員提供了喘息的機會。但轟炸也對英國造成了嚴重影響,幾乎所有的英國工業重鎮遭到襲擊,倫敦更是從9月7日11月3日連續57個夜晚遭受轟炸,其他受襲擊的城市還包括工業城市考文垂伯明翰,以及一些港口和海軍基地等。

當時在歐洲大陸沒有大的地面衝突,因此空戰成了主要的戰事。英國空軍也不時在夜間轟炸歐洲大陸。8月25日晚上皇家空軍第一次對柏林進行了轟炸。不列顛戰役的最終結果是,希特勒在9月17日下令「無限期推延」海獅計劃,德國登陸英國的企圖宣告失敗。另一個令希特勒取消海獅計劃的主要原因,他已將戰略目標由西歐轉向了曾經是盟友的蘇聯。

巴爾幹半島

1939年4月7日,歐洲戰爭全面爆發之前,歐洲的法西斯國家意大利就開始了對阿爾巴尼亞侵略,隨後又在1940年10月28日進攻希臘,可是意大利不但未能佔領希臘,希臘人反而在1940年11月14日進入了阿爾巴尼亞。但這時德國開始介入戰事。1941年4月6日德軍開始與希臘人作戰,同時還攻擊了南斯拉夫。英國人雖然支援希臘,最後還是無法取勝,納粹德國的軍隊在4月27日進入雅典。之後德國又開始發動對克里特島的攻擊,6月1日克里特島戰役結束,德國傘兵成功從英國人手中奪取了該島。但是這次行動對德國來說也不太順利,之後德國再也沒有使用傘兵攻擊。

英國和希臘的最後幾支武裝力量在6月1日撤退到埃及。在巴爾幹落入納粹手中之後,希特勒終於可以無顧慮地發動對蘇聯的襲擊了。

東線蘇德戰場

德軍巴巴羅薩計劃進攻圖

1941年6月22日,德國集結前所未有的巨大兵力,包括其僕從國在內的190個師,3712輛坦克,7184門火炮,60萬輛運輸車和4950架飛機,共計五百五十萬人,發動對蘇聯的突然襲擊,該軍事行動代號為「巴巴羅薩(紅鬍)作戰」(Unternehmen Barbarossa),苏德战争開始了。蘇聯將這場戰爭稱為「伟大的卫国战争」(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也叫苏联卫国战争。

而除了德國以外,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的部隊在希特勒的要求下也對蘇聯發動襲擊。另一個參與進攻蘇聯的國家是芬蘭,由於蘇聯在建立所謂「東方戰線」的時候侵略芬蘭,並割佔了芬蘭的部分土地,所以芬蘭在1941年6月25日宣佈將攻擊蘇聯,以取回其在兩年前的冬季战争中所喪失的土地。芬蘭在戰爭初期奪回被蘇聯割占的土地後就停止了進攻。另外芬軍亦參與了對列寧格勒的包圍。這場被稱為「继续战争」的衝突持續到1944年

File:Zuguomuqin.jpg
「祖國——母親在召喚!」這是二戰期間蘇聯最有影響力的海報之一。它號召蘇聯廣大青壯年們拿起武器,奔赴前線抗擊德軍的入侵。

在戰事的最初幾個星期對蘇聯紅軍而言無疑是一場災難。由於斯大林對德國發動戰爭的時間和進攻方向估計的嚴重錯誤,加上許多紅軍將領在斯大林發動的肅反行動中喪生或者被流放而嚴重削弱了蘇軍的作戰和指揮能力,蘇聯對德國發動的閃電戰猝不及防,導致戰爭初期蘇軍損失慘重,戰爭前蘇聯著手建立的「東方戰線」被德軍坦克一碾而過,進而喪失了大片國土,白俄羅斯首府明斯克烏克蘭首府基輔等大城市相繼被德國佔領,蘇聯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今天的聖彼得堡)也被包圍,德軍再在斯摩棱斯克大破蘇軍,但基輔保衛戰斯摩棱斯克之戰中拖延了德國進攻,爭取了時間把西伯利亞的軍隊運來莫斯科。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值得一提的是1941年的基輔保衛戰,蘇軍西南方面軍在基輔被大規模圍殲,蘇軍僅被俘人數就達60萬人之巨,這一戰役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殲滅戰,此戰導致蘇聯西南防線的潰退,此役雖然打得漂亮,但就拖延了強大的德軍進攻時間,令莫斯科加強了防禦。

雖然一開始德國人打得極其順利,但巴巴羅薩計劃本身就存在著重大的漏洞,其中最嚴重的缺陷是其後勤補給。蘇聯廣袤的土地意味著如果德軍行動過快,後勤補給將無法及時跟上。所以儘管1941年11月初,克里姆林宫已遙遙在望,蘇聯政府和外國使館已遷往莫斯科以東800公里的古比雪夫(今薩馬拉),但11月7日斯大林依然如往年一樣在紅場進行十月革命節閱兵,受閱部隊(包括由遠東西伯利亞軍區調來的部隊)剛剛接受完檢閱即被投入戰場,到1941年12月5日德國人的攻勢被遏止時,他們的後勤補給線已經達到極限,再加上戰線後方蘇聯游擊隊的不斷破壞,前線部隊的進攻已經難以為繼,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就此粉碎。巴巴羅薩計劃最初制訂時認為蘇聯紅軍會在冬天來臨之前就崩潰,但是,蘇聯红军却始終能夠組織有效抵抗。這一錯誤的估計嚴重影響了德國人的計劃。另外,蘇聯人在撤退時採取了焦土政策,他們堅壁清野,令德國人的後勤問題更為突出。當冬天來臨時,大量的德军士兵死于蘇聯嚴寒的冬天和蘇军的反攻。

雖然德軍最後不得不因供應短缺與寒冷的冬天而停止進攻計劃,但他們還是佔領了大片蘇聯西部領土。

1942年末的歐洲,蘇德戰爭爆發後,德國獲得了軍事上的巨大勝利,不僅控制了幾乎整個東南歐,還佔領了大片蘇聯西部領土,第三帝國的勢力範圍達到了空前的地步。而歐洲地區尚由同盟國控制的範圍中,以蘇聯所控制的領土面積最廣泛。

當德軍佔領了大部分蘇聯東歐部分的土地後,這場戰爭中最大的悲劇開始了:圍攻列宁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现名聖彼得堡)。當德國與芬蘭的军队分別從南方和北方抵達列寧格勒外圍後,希特勒下令必須「將列寧格勒從地球上清除」,命令消滅城內的所有人口。德軍開始包圍列寧格勒以切斷來自外部的援救物資,同時用炮擊和空軍轟炸。包圍持續了900天,在飢餓、嚴寒和恐懼的氛圍中,大約100萬平民死亡——其中80萬死於飢餓;但列宁格勒始終沒有向納粹屈服。著名音樂家肖斯塔科维奇為此創作了舉世聞名的《第七交響曲》(又稱《列寧格勒交響曲》)去表現蘇聯軍民在列寧格勒保衛戰當中的英勇抗爭及為此而付出的巨大犧牲。

在忍受了1941年末1942年初寒冷的冬天後,德軍開始準備進一步的進攻行動。原本進軍莫斯科的計劃現已經改為進攻位于伏爾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现名伏尔加格勒)。德軍始終未能完全佔領這座城市,並在進攻過程中遭受了重大的損失。

希特勒的猶豫不決、高級將領們對改變計劃的不滿、過長的補給線、以及蘇軍的頑強抵抗,令斯大林格勒的巷戰成為德國士兵的惡夢。當蘇聯紅軍發動反攻時,20個師的德軍(還有2個羅馬尼亞師)被切斷了退路,德國第六集團軍被完全圍困。隨著食品、燃料和彈藥的消耗,德軍的陣地越來越小,直到最後一部分德軍在1943年初投降。為了確保前線軍官不會投降,希特勒提升第六集團軍司令弗里德里希·保盧斯(Friedrich Wilhelm Ernst Paulus )為陸軍元帥(因為歷史上的德國陸軍元帥沒有一個曾經投降過。保羅斯沒有投降,但也沒有遵照希特勒的命令「戰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他本人最後被蘇軍俘虜)。斯大林格勒战役以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而載入史冊,雙方的損失都很慘重,大約有200萬人死亡,其中50萬是平民。該戰役與中途島海戰同時成為二戰最重大的轉折點。

斯大林格勒之後,德軍漸漸喪失戰場的主動權,但蘇聯也因為戰爭損耗太大而沒有形成有效的進攻力量。1943年開始,蘇軍在戰場上逐漸轉入反攻。1943年夏天,蘇德雙方集結重兵於库尔斯克(Курск)突出部,德軍由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將軍(von Manstein)領導下準備發動大規模的攻勢,苏军则由著名的将领朱可夫领导,库尔斯克战役打響。庫爾斯克戰役是德軍在東線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攻勢,双方的兵力加起来有200多万之众,其规模之大,涉及兵員之多,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场大决战,也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役。由於蘇聯方面事先獲得了情報,為庫爾斯克突出部的防禦制訂了一個大規模計劃。在他們的抵抗之下,德軍裝甲部隊最多只前進了17英里。在該場戰役以蘇軍的勝利結束後,紅軍就始終控制著戰爭的主導權,蘇聯人發動了一系列猛烈的攻勢,直到1945年5月佔領柏林

而在西線,盟軍在诺曼底登陆前唯一的重要戰役是進攻意大利。歐洲戰場上犧牲的蘇聯人要比其他所有國家死亡人數的總和還多。大約有2700萬蘇聯人,其中包括了1300萬平民,在德國入侵時死亡。在很多被納粹佔領的城市,平民逮捕後就被燒死或槍擊而死。斯拉夫人始終被納粹份子認為是「劣等民族」,所以對他們進行殘酷的種族大屠杀

蘇德戰場是二戰時期最主要的陸上戰場,也是二戰中決定勝負的主戰場之一,德軍80%的陸軍力量在蘇德戰場上被殲滅。蘇聯為抵抗德國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當然蘇聯並非是在孤軍奮戰,同盟國為了支援蘇聯,冒著極大的風險向蘇聯提供包括飛機、戰車、步槍、軍服到各種原料等大量戰略物資;但更主要的是蘇聯軍民的艱苦戰鬥。此外,蘇聯幾乎未參與重大海戰,直到戰爭末期才正式對日本宣戰。

大西洋交通運輸線爭奪戰

歐洲戰區無論是東線或者是西線作戰,都與英美兩國在大西洋上與德國爭奪運輸線暢通與否有密切的關係。

所謂的運輸線是指由其他地區將物資運往英國或者是其他歐洲地區的海上運輸路線,而這個運輸路線當中又以美洲大陸往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部分重要性最高。美洲大陸前往英國的運輸線擔負維繫英國持續作戰的力量,以及累積返回歐洲大陸的行動所需要的一切資源。美洲大陸前往歐洲的運輸線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規模較大的是前往蘇聯的運輸路線,其次是盟軍登陸歐陸之後直接運往各港口的運輸路線。

蘇聯在大戰期間受惠於租借法案的協助,從英美等國家取得大批的重要物資與器材,這些物資與器材小至各類原料與軍服皮鞋,大至各種生產,運輸器材,戰鬥飛機,戰車等等。英美兩國在回應史達林的需求以及維繫蘇聯的戰鬥資源上面,除了要應付上述前往英國的運輸線的暢通之外,還需要另外派遣運輸船隻與擔任護衛的艦隊飛機擔負這方面的任務。過去蘇聯對於這些物資在東線產生的影響很少提到,不過從近年的資料上來看,蘇聯在這些物資的協助下受惠許多,盟軍犧牲的眾多船隻與人員也達到應有的目的。

盟軍對西歐的戰略轟炸

英國從1940年,美國從1942年展開對德國佔領下的西歐地區進行戰略轟炸的行動,可以說是第一次持續性,並且大規模的實行杜黑在他的空權論著作當中的理念。蘇聯由於空軍規模以及技術問題,對於破壞德國的工業與生產能力的影響非常有限,也可以說蘇聯並未在二次大戰中有機會進行戰略轟炸。

英國在不列顛戰役告一段落之後就展開對德國佔領區的轟炸,然而限於英國轟炸機的有效作業高度剛好是在德國戰鬥機活動作業的範圍,加上英國無法有效的提供戰鬥機護航,損失慘重的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決定將任務類型轉為夜間,轟炸的目標型態則偏重在城市或者是大型地面目標上面。

美國介入歐洲戰局之後,於1942年6月29正式以陸軍航空隊第八轟炸機司令部為進行戰略轟炸的第一階段,這一天的轟炸德國還是以借來的英國輕轟炸機轟炸法國境內的目標。直到B-17B-24轟炸機的數量逐漸累積之後,美國才得以使用自己的裝備對德國佔領區進行日間的精確轟炸。

除了對德國重要地面目標的轟炸以外,日間戰略轟炸給予德國空軍非常大的壓力,迫使德國必須降低在東線的作戰飛機數量,將尤其是戰鬥機調往西線應付美軍的轟炸機與後來數量甚至超過轟炸機的護航戰鬥機。德國空軍的實力也在戰略轟炸進行的過程當中受到無可挽回的重創,終至將整個西線與部分東線的制空權拱手讓出。

歐洲的戰略轟炸的效果與影響到了戰後還受到許多爭議,尤其是對目標的選擇,夜間轟炸對平民的殺傷與造成的設施破壞是否過當等等都有不同的見解與研究。但是無庸置疑的是,英美兩國的戰略轟炸不僅破壞德國軍需工業的生產與運輸能力,也將部隊,裝備與物資的運輸能力嚴重的加以破壞與限制,從而壓迫德國的戰爭機器無法持續進行下去。

北非戰場

蒙哥馬利元帥在阿拉曼戰役

北非戰役開始於1940年,當時小股英國軍隊擊潰了來自利比亞的意大利軍隊的襲擊,并一路追击,占领了昔兰尼加。隨著由沙漠之狐埃尔温·隆美尔(Erwin Rommel)率領的德國部隊的到來,形势逆转,并在托布鲁克大败英军。戰事在1942年阿拉曼(العلمين,El Alamein)達到高潮。1942年7月1日7月27日阿拉曼戰役首度爆發。德國人成功佔領了阿拉曼,這是在亞歷山大港蘇伊士運河之前最後一個戰略地點。然而,由于英国海军的优势地位,英军还破译了德军的核心密码,德军通过地中海的海路补给线被切断,加上过快的推进速度,德國人的後勤供應慢慢吃紧,北非战场的形势开始向有利于英军的方向转移。

1942年10月23日阿拉曼战役再度开始,這次英國人採取了主動。因為德意聯軍佔領了阿拉曼就可能直接侵佔整個埃及,繼而威脅蘇伊士運河和中東,切斷英國與印度等海外殖民地的聯繫。英軍必須設法阻止德意軍隊的進攻。10月23日夜,英軍1000多門大炮齊發,向德意軍隊發動強攻。一個多星期後,十萬多德意軍隊損失過半,防線崩潰,被迫西逃。隆美爾一路撤退到了突尼斯

1942年11月8日,英美軍隊在「火炬」行動中登陸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當地維希法國的部隊幾乎沒有任何抵抗。最終德意聯軍遭到來自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部隊的夾擊。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進攻的盟軍部隊在1943年5月13日將德意部隊完全趕出非洲。在北非戰場上,25萬軸心國士兵被俘虜。

盟軍進攻意大利本土

盟軍佔領北非後,利用其優勢進入歐洲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1943年7月10日,盟軍最先攻擊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西西里島登陸戰役)。這令墨索里尼喪失了黨內同仁的支持。1943年7月25日,一向是墨索里尼的橡皮圖章的法西斯党最高委员会通過決議要求恢復君主立憲制,並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國王。當天晚上墨索里尼被國王召見,到達皇宮後立即被逮捕並撤除所有職務,隨後軟禁在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別墅。他的繼任人彼得羅·巴多格利奧元帥(General Pietro Badglio)在1943年9月8日與盟軍達成停火協議。

與此同時,由乔治·巴顿將軍(General George Smith Patton)率領的美國第七集團軍以及由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將軍(Field Marshal Bernard Law Montgomery)率領的英國第八集團軍成功會師,完成了對西西里的佔領。

德國人在得知墨索里尼垮臺後立即出兵意大利並在北部地區建立了強有力的防線。

1943年9月3日,盟軍部隊登陸意大利本土,美軍從薩萊諾(Salerno)登陸,史稱薩萊諾登陸,英軍則在塔蘭托(Taranto)登陸。

奧托·斯科爾茲內率領的一個德國特種部隊救出了墨索里尼,並安插他為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的領袖。意大利社會共和國是一個位於北意大利納粹佔領區的政權。墨索里尼在1945年4月28日盟軍會師米蘭期間被捕,並被逮捕他的游擊隊處死。

儘管德國控制了意大利北部地區,盟軍還是在1944年6月4日诺曼底登陆兩天前)進入羅馬。1944年9月10日,英軍開始對德國的防線發起攻擊,直到1945年4月29日,即德國投降以及墨索里尼被捕兩天後。

盟軍開闢「第二戰場」

奥马哈滩头上正向内陆推进的盟军士兵

與羅馬淪陷同時發生的是對法國的進攻。1944年6月6日的D Day盟軍在诺曼底登陆,盟軍與德軍進行了兩個多月的激烈交戰,然後美軍、英軍與加拿大軍隊逐漸取得優勢,德軍則漸漸衰弱。最後致命的一擊是十分冒險的行動,由巴頓領導的美軍突破了德軍的防線,而原本在諾曼第作戰的德軍則被困在包圍圈中。德軍再無力阻擋盟軍的進攻,盟軍順勢直達德法邊界。

盟軍也開始對德國城市進行猛烈的轟炸,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與物質破壞。而在國內,希特勒逃過了多次暗殺行動,包括發生在1944年7月20日最嚴重的一次政變企圖。這場由克劳斯·冯·施道芬堡(Claus von Stauffenberg)策劃、阿爾弗雷德·台爾普(Alfred Delp)等人參與的計劃原本準備用炸彈謀殺希特勒,但是過程中一些未預料到的因素導致預謀失敗。希特勒只受了輕傷。

1944年8月15日盟軍又發動「龍騎兵行動」(Operation Dragoon),從法國南部發起攻擊。到9月,三組盟軍部隊已經抵達德國邊境,很多樂觀估計認為戰爭在1944年年終就可結束。

為了實現該目標,盟軍發動了「市場花園行動」(Operation Market Garden,1944年9月17日至24日),試圖解放荷蘭北部地區並進入德國,但是德軍的力量比情報中顯示要強得多,英國第一空降師幾乎全軍覆沒。

1944年寒冷的冬天以及盟軍所遇到的困境令西線戰事處於僵局。美軍在赫尔根森林战役(1944年9月13日至1945年2月10日)中試圖消耗敵人的實力,因為只要德國人還守著這片森林,盟軍就無法快速推進。1944年12月16日德軍在阿登發動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攻,史稱突出部戰役。德軍成功地包圍了一些盟軍部隊,但後來盟軍將領巴顿將軍成功地解救並擊退德軍。

盟軍的最後障礙是莱茵河。由於德軍的失誤,盟軍在1945年4月渡過萊茵河,通向德國心臟的大門就此打開。

歐洲戰事的結束

1945年4月25日,美國與蘇聯的部隊在易北河會師,將德國劃為兩半。由蘇聯紅軍發起了進攻柏林的戰役。希特勒堅決抗拒,宣稱誓死保衛柏林,攻克柏林的戰鬥慘烈開打,蘇軍在柏林戰役中共殲滅德軍48萬人,自身也付出了30萬人的傷亡代價。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後,德軍在歐戰局勢急轉直下,蘇軍和盟軍,特別是蘇軍經過浴血奮戰,根本扭轉了戰局,到1945年,蘇軍和盟軍從東線和西線對開,德國最後戰敗。

1945年4月30日,當一切都即將結束時,希特勒在自己的碉堡中與自己的長期情人或新婚妻子爱娃·勃劳恩(Eva Braun)一起自殺。希特勒在遺囑中任命卡爾·鄧尼茨(Karl Donitz)海軍元帥為他的繼承人,约瑟夫·戈培尔為德國總理。但是戈培爾也在5月1日與家人一起自殺,而只剩下鄧尼茨與盟軍談判投降問題。投降文件在5月7日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將軍(General Alfred Jodl)簽字,根據蘇聯方面的要求,上述情況只能視為投降儀式的預演,正式的投降文件於次日(5月8日)在柏林蘇聯朱可夫元帥主持簽署,凯特尔元帥代表德國最高統帥部在文件上簽字,該文件於5月9日零時生效,由於時差關係,美英盟軍將5月8日稱為V-E Day(歐戰勝利日)。鄧尼茨在1945年5月23日被捕,前第三帝國的領土則被盟軍劃分為蘇聯控制的東德與由英國、法國和美國控制的西德6月24日蘇聯莫斯科舉行戰勝納粹德國閱兵式,數百面納粹軍旗被蘇聯士兵拋到列寧墓斯大林腳下。

戰爭結束後,盟軍也發現了多個納粹集中營,據估計納粹利用這些集中營囚禁與謀害了大約1200萬人,其中受害最重的是歐洲的猶太人,根據纽伦堡审判時的證詞,大約有一半的猶太人死於納粹魔掌之中。除此之外吉普賽人斯拉夫人天主教徒、同性戀、殘疾人等也遭到殘酷迫害與毀滅。在所有的集中營中最著名的是奧斯維辛集中營(Auschwitz),大約有200到400萬人死在這裡。[20]雖然在戰爭期間盟軍對納粹大屠殺的行為所知並不多,這種殘酷的行為已經成為二戰歷史中最重要的一段記錄之一。




中國及太平洋戰場

中日戰爭的全面爆發

1937年8月28日,《申报》記者王小亭[21]在被日軍飛機炸毀的上海南火車站鐵軌上拍攝了一個父母剛被炸死、正在鐵軌上深哀啼號的嬰兒,當時中華民族的危機已經空前嚴重。

二戰中国戰場在1937年7月7日日本華北駐屯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時就已經全面展開,比欧洲爆發全面戰爭早了兩年多。事實上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中國和日本已經分別在中国东北上海華北附近爆發過軍事衝突,因此有學者認為中日之間的戰爭在那時就已經開始。但是中國政府的主要軍力仍然被蔣中正調用去從事剿共平叛的行動,镇压共產黨軍队的行動在1936年西安事变之後才停止,而中日兩國政府間的正式戰爭狀態則在七七事变之後才得以明確。

1937年1941年,二戰亞洲戰場的絕大部分戰役發生在中國。日軍從華北上海兩個方向向中国腹地發起猛烈攻擊,並宣稱能「三月亡華」。中國政府組織力量進行頑強的抵抗。在淞沪会战苦戰3個月後,1937年12月南京守將唐生智逃走,大批中國軍士潰散,中國首都南京失守。為了報復中國政府的強力抵抗,和企图通过野蛮手段恫吓中國人民的抗日意志,日軍在南京以及周邊地區組織了大規模的屠殺行動,其中南京大屠殺尤為著名,據中國政府官方資料,有30多萬人在這次事件中被日軍殺害,但是日本方面對此有不同的觀點,認爲是20世紀最大的謊言。而根据战后组建的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所述:「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達20萬以上。這種估計並不誇張,這由掩埋隊及其他團體所埋屍體達十五萬五千人的事實就可以證明了(由紅十字會掩埋的是43071人,由崇善堂收埋的是112266人,這些數字是由這兩個團體的負責人根據各該團體當時的記錄和檔案向遠東法庭鄭重提出的)。」

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撤離南京後,先遷到武汉市,然後又退守重慶。在這一過程中,國民政府繼續組織力量反抗,在徐州河南江西湖北安徽廣州組織過大規模戰役。南北日軍欲會師華中時,國軍於台兒莊擊潰日軍,史稱臺兒莊大捷。並在稍後日軍發動的包圍戰中全身而退。1938年8月至10月爆發武汉会战,雙方皆投入大量兵力。歷經5個多月後,日軍攻下武漢。同期間日軍登陸大亞灣,攻下廣州侵略華南。1938年秋,日军雖然佔領了中國東部的大片領土,達成佔領廣州武漢的目標,但由於戰線拉長,難以控制廣大的佔領區。面對國軍的抗衡及占领区内人民的自发抵抗之下,日本已無法持續發動進一步攻勢,於是戰爭進入對峙狀態。

中国共产党方面,为了配合国民政府军的作战,1937年9月,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中国共产党认为:“这场战役是中华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之後,八路军还参加忻口会战,其第一二〇师雁门关以南伏击日军,第一二九师还以一营兵力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毁伤敌机20多架,削弱了日军当时的空中突击和运输力量[22]

戰略對峙與長期戰

1940年,抗日戰爭中日本佔領了中國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的大片領土,上海南京北平天津武漢廣州等重要的大城市相繼陷落,国民政府遷都至陪都重慶,繼續抗戰。

由於戰局已演變為長期戰,因此日軍的戰略轉以利用佔領區作為軍隊補給來源,以佔領平漢鐵路浙贛鐵路粵漢鐵路來達到物資流通。並設法切斷中國對外的補給線,包括中緬、中越及中蘇間的交通線。

在珍珠港事變前,中國基本上獨自與日本作戰。英国因為對日採取靖綏政策,封鎖中國的國際補給線滇緬公路。美國奉行中立政策,對中日雙方都不提供武器,但可以提供原材料。因為日本工業基礎強於中國,此舉實際上有利於日本。初期的美國援助,包括2500萬美元的桐油貸款和2000萬美元的錫貸款,以及購買當時無法在國際上拋售白銀。而苏联為了保護其國防之安全對中國提供軍事及经济援助。蘇軍还以志願者的形式,派遣飛行員加入中國空軍以協助抵禦日本空軍。但在1941年簽訂《蘇日中立條約》後,由於日方確保不會侵犯領土,且雙方互相承認滿州國及蒙古國,所以蘇聯停止對華援助。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對日宣戰並以租界法案援助中國。在初期,美國將大量資源囤積於印度,沒有馬上交給中國。戰爭後期,美國援助日漸增多,但由於先歐後亞的戰略,對中援助僅僅是對歐援助的1.7%。

到1941年,日本已經佔領了華北和華中的大部分地區,但是日本依然不得不面對來自國民政府领导下的大量正規軍隊的抵抗和国共两党各自独立领导的游击队的骚扰。儘管日本在華建立了多個傀儡政權,但是這些政權基本上沒有實權,加上日本軍隊的殘酷壓迫使得日本的佔領极为不得人心。在美國調解下,雙方曾進行和談。但由於日本和談條件過高,令中國政府難以接受而放棄。日方不願意作出讓步以換取民心,他們只是希望通過高壓統治能令中國人放棄抵抗。

這種政策導致更頑強的抵抗與國際輿論的反彈。由於日本的侵華行為和法属中南半岛的佔领,美國、英國以及領有荷屬東印度荷兰流亡政府聯合停止對日本供應原油與鋼鐵,加上中國即成為「ABCD包圍網」。日本將此看作是一種挑釁,並引發珍珠港事件而展開太平洋戰爭。之後日軍佔領東南亞,利用那裡的資源維持日軍的運作。

太平洋戰爭爆發

1942年之前的东亚太平洋戰場,日軍佔領了整個朝鲜半島中国東北華北大部、长江中下游地區、台灣、東南沿海等地、东南亚大部和太平洋西部大部分島嶼。中國、美國英国等國對日宣戰,苏联對日則保持中立。圖中並未將當時成實際獨立狀態的外蒙古西藏列為中國的領土。
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當時艦隊主力只剩航空母舰能戰。日軍同時發動東南亞戰爭,同步向马来半岛菲律宾進攻。雖然日本非常清楚,他們無法與美國進行一場持久戰,他們卻還希望美國在面對如此突然、慘烈的犧牲後能夠願意與日本進行協商,以迫使美國接受其在中國的侵略行径和既得利益。美國在損失大量戰艦後正式對日宣戰。中國隨後亦正式對日宣戰並成為盟軍一員。蔣中正任中國戰區(中緬印戰區:包括東南亞及印度)統帥,史迪威任參謀長。英國開放滇緬公路補給物資,英美各國亦簽訂平等條約。但由於當時英美各國同時面對歐亞兩大戰場,使得採取「先歐後亞」策略,這使中國仍未能減輕負擔。

四天後,日本的盟友德國和意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被迫兩線作戰。而在此之前,美國儘管通過《租借法案》不斷向英國和蘇聯提供戰爭物資,卻一直試圖保持中立。盟軍由於歐洲戰事的拖累無法在亞洲對日本的進攻實施有效抵抗。1941年12月10日英軍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多艘重要軍艦被擊沉,香港也在1941年12月25日投降後被日本佔領。在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在關島威克島的基地也被日本攻佔。次年1月日本開始進攻缅甸所罗门群岛荷屬東印度以及新幾內亞,佔領了马尼拉吉隆坡臘包爾等城市。日本侵略征服的道路是如此的神速:1942年2月新加坡巴厘岛帝汶3月仰光爪哇5月曼德勒都一一被日軍佔領。而日本空軍也完全控制了這些地區的空中戰場,美英的空軍被完全趕出這些地區。日軍還對澳大利亞北部發起突襲,並掃蕩東印度洋,將英國艦隊趕出锡兰

中途島海戰與跳島作戰

1942年中途島海戰後,盟軍扭轉了戰局,開始發動反攻,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蘇軍也加入了對日作戰,並很快殲滅關東軍,佔領中國東北和北朝鮮;中國軍隊(包括國共兩黨的軍隊)也轉入了局部反攻。

此時日軍主要目標為夏威夷群島澳大利亞,以阻止盟軍利用來作為反攻跳板。4月空袭东京(Doolittle Raid,杜立德空襲)雖然很大程度上是象徵性的,卻鼓舞了士氣;而美國海軍在珊瑚海海战(Battle of the Coral Sea)雖失利,卻依然挫敗了日軍進攻莫爾茲比港(Port Moresby)的企圖。日軍為了避免本土遭受攻擊,決定於6月發動中途島海戰(Battle of Midway),以求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在這場實力相近的戰役中,日本海軍因為動作較緩,慘遭四艘航母被毀的決定性打擊。中途島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轉折點之一。

澳大利亞軍隊在新幾內亞成功地守住了莫爾茲比港,8月日本地面部隊在米爾恩灣戰役(Battle of Milne Bay)中遭到挫敗。同時美國和日本搶佔瓜達爾卡納爾島(Guadalcanal)。在之後的6個月雙方部隊發生激烈戰鬥,最終美國取得了勝利。至此日本不得不開始打一場防禦戰,盟軍變被動為主動。日本海軍被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拖累,從此便再也無法恢復元氣。日軍在其他戰場上也喪失了優勢,美國開始積極為麦克阿瑟在新幾內亞的陸地推進以及尼米茲的太平洋島嶼戰爭鋪平道路。

二戰著名的照片「硫磺島升起星條旗(Flag raising on Iwo Jima)」,經過硫磺島惡戰後,美軍獲得了直接針對日本的制空和制海權,太平洋戰爭的勝負逐漸明晰。

1944年盟軍在一系列越島登陸作戰中,突破了日軍在太平洋的內防禦圈,日本海軍遭到重創,隨後盟軍發起進攻菲律賓的登陸戰役,在莱特湾海战中擊潰了殘餘的日本艦隊。盟軍在西太平洋獲得空中和海上的壓倒性優勢。 在中國戰區,日軍被拖入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戰的泥潭。中華民國國軍將領薛岳對攻入長沙的日軍採取天爐戰法,引誘入長沙,再左右包夾。這締造了三次长沙会战勝利,大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 日軍為了封鎖滇緬公路以封鎖中國對外補給,於1942年攻擊緬甸英軍。國軍以史迪威為指揮,杜聿明孫立人等人率遠征軍入緬援英。但由於盟軍缺乏統一指揮,加上忽略地形險惡及輕敵,最後被日軍各各擊破。緬甸最後被日本佔領,盟軍分別撤至印度雲南滇緬公路中斷。1943年10月中英盟軍發動滇西緬北戰役,於1945年1月收復緬北,並建立中印公路恢復補給。此期間以駝峰航線代替,但效力不大。 在滇緬戰爭期間日本發動「一號作戰」,先擊敗防禦河南的湯恩伯;再率軍採取鉗型攻勢攻下長沙方先覺死守衡陽,最後仍被攻下;最後日軍再聯合廣州日軍攻下廣西,並攻至貴州獨山,一度威脅重慶。日軍打通了平漢鐵路粤汉铁路,完成大陸補給線,卻無力保障大陸交通線暢通,也未能阻擋美機空襲日本本土。由於分散了兵力,最後為國軍反攻提供了契機。

日本投降

1945年8月9日早晨,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6萬英尺(18公里)的蘑菇雲

硫磺岛沖繩島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戰使雙方都遭受嚴重的人員傷亡,不過這些戰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緩慢撤退。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深飛行員喪身戰場,日本開始實行由神風特攻隊直接衝擊重要軍事目標,試圖減緩美國部隊的進攻速度。但同時,东京和其他城市還是遭到了美軍的轟炸。在中國戰區,國軍在中美空軍支援下牽制日軍並轟炸大陸補給線。日軍意圖反制而發動湘西會戰鄂西會戰,中國皆防衛成功。1945年2月3日,蘇聯同意介入太平洋戰事。1945年4月5日,蘇聯政府在《蘇日中立條約》到期前,宣佈《蘇日中立條約》不再有效。投機的斯大林選擇在8月8日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攻入中華民國東北地區。國軍亦對華南地區發動躁進作戰,目標廣東及湖南。而同月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震撼日本。

面對核武器的威脅與中國東北地區的喪失,日本天皇裕仁與內閣開始重新考慮投降。日本帝國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對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正式宣佈投降。最終的投降書是於1945年9月2日在美國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簽署的,此後麦克阿瑟將軍開始負責日本的重建。這段時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軍的佔領期。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佈,美日兩國已經不處於敵對狀態。

戰後

雅尔塔会议中的三巨头: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瑟夫·斯大林

或許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學到的慘痛教訓,戰勝國在戰後並沒有向戰敗國要求索賠。相反,美國國務卿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的「經濟復甦計劃」(即「马歇尔计划」)要求美國國會撥款上百億美元,用於歐洲的重建。馬歇爾計劃使西歐恢復了經濟繁榮,使西歐成為美國的堅定盟友,從而有效地阻止了蘇聯勢力的擴張。但是被蘇聯控制的東部歐洲並無法享受「馬歇爾計劃」的援助(僅南斯拉夫獲得援助)。在《巴黎和约》中,蘇聯的敵人匈牙利芬蘭羅馬尼亞必須向蘇聯及其衛星國支付3億美元(根據1938年的價值)的賠償,而義大利則必須賠償3.6億美元。意大利的賠款主要在蘇聯、希臘南斯拉夫三個國家之間分享。

蘇聯是這麼解釋賠款要求的:蘇聯遭到了戰爭的最大蹂躪。俄國在冷戰前的150年中三次遭到侵略: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些戰爭中上千萬俄羅斯人喪生。蘇聯也依此為借口佔領東歐,以創造一個防止西歐進犯的「緩衝區」。與此同時,美國和蘇聯加強了兩國在歐洲的軍事力量,以防備可能的侵略。立場反共的丘吉爾在多次演講中強調蘇聯對歐洲安全的威脅,並認為「鐵幕」已經在歐洲降下,[23]蘇聯與「民主國家」之間的一場新衝突、即冷戰,已經開始。

在美國的曼哈顿计划中為迅速製造原子彈而組織動員的大量研究工作引起了科學界的震動,美國各地在戰後紛紛建立了多個由國家出資的實驗室。許多參加曼哈頓計劃或對原子彈的發明有貢獻的科學家都開始致力於無核化的努力。從軍事上來說,二戰開啟了空戰的時代,航空母艦也開始成為重要的武器。在這場看似永遠不會結束的軍備競賽中,空軍已經成為無法缺席的一份子。戰爭也動員了空前絕後的大規模部隊。雖然此後還是爆發了幾次大規模部隊的肉搏戰(如5年後的朝鮮戰爭以及幾次非洲國家的戰爭),大國開始更注重軍事上的科技含量與精良的作戰部隊。

戰爭後的纽伦堡审判判處了多名納粹高級將領死刑,罪名是战争罪种族屠杀。而在1945年中开始的非纳粹化则致力清除纳粹在德语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并且恢复了一大批原纳粹党员的正常身份。同樣的,在東京審判中,多名日本的高級官員也因類似的罪名被執行死刑,但由于美国的私心、及當時為了因應共產勢力在亞洲迅速擴張的關係,對日本戰爭罪行的清算远远不及德國徹底,如美國出於自身戰略利益需要保留了天皇制,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間犯有嚴重戰爭罪行的岡村寧次等未被起訴。在其他一些國家,特別是芬蘭,盟軍要求將政治上的領導人以「戰爭責任」的罪名處決。

日本同時與48個國家簽定了多邊的《舊金山和約》,[24][25]另與中華民國政府在台北簽定《台北和約》。[26]

後續影響

各國死亡数字统计
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

二戰對人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爭所帶來的血腥殺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壞,長久的反映在戰後人類的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戰爭的結果使得德國意大利日本三個极权國家轴心国被打倒,“解放全人类”与大东亚共荣圈梦想破灭;兩個老牌资本主义國家英国法国被严重削弱;美國等“中立国”,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损失,瑞士也因为在二战中永久中立国的角色而使世界的金融、銀行大国,以及欧洲人纷纷将钱存于瑞士。美国继续保持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只死亡了30万军人,令只有苏联成為唯一可以在軍事上抗衡美國的國家,戰前以欧洲為中心的傳統國際格局被以美蘇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所取代;社会主义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通过苏共中央的指示,在二战中在各国积极发展兵力,使用军事手段达到政變目的,在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也从二战前的5万人发展到了100万人,中国等一批歐亞國家相繼建立了效法苏联的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的範圍由一個國家擴展為一個陣營,世界政治局势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冷战由此揭开序幕。印度等许多亚非殖民地利用其宗主國在大戰中被削弱或战败的機會實現了獨立,西方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开始迅速瓦解。

戰後世界的政治,經濟格局很大程度上是戰爭結果所帶來的。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联邦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法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的情况下,进入了高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黄金时期”。日本、联邦德国迅速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軍事領域,戰爭發展了現代軍事技術,並產生了大規模使用裝甲部隊進行作戰的主要方式,同時,戰略轟炸也成為一種直接影響戰爭結局的重要軍事手段,戰爭後期,核武器第一次投入戰爭並體現了其巨大的殺傷力。二戰的結果充分證明,在現代技術條件下,戰爭的勝負與交戰雙方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工業技術水平,人員素質有著直接的關係。此外納粹德国在二戰也對近代軍事武器的發展和演變推起了重大作用,雷达喷气式戰鬥機火箭导弹電子計算機突擊步槍航空母舰核武器等高科技武器都在戰爭中投入使用並發揮了重大作用。而這些軍事領域的突破又直接催生了戰後人類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由于苏美战后对各自“阵营”的划分,以及签署的接管协定,直接促成了德国朝鲜的国家分裂,德国的分裂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的社会主义阵营大崩溃后才结束,西德与东德才得以统一,而朝鲜半岛现在还处于分裂状态。德国与日本由于在二战中是战败国,所以在后来的50年中,国际地位低下,德日还签署了不得拥有核武器的协定。日本的戰敗以及之後美國對其的佔領導致了日本的現代化,而這可以說是二戰最大的影響。日本現在擁有一個十分類似西方民主的政治體制,並且開始非常倚賴美國,無論是政治上、军事上還是經濟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總共導致了全球約5千萬人的死亡。在這場血腥的戰爭中,無辜平民的傷亡是極其慘重的,其中包括了納粹德國針對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種的大屠殺、日本對無數中國(如南京大屠殺、浙江大掃蕩等等)與朝鮮平民的屠殺,以及戰爭末期美军对德国、日本的大轟炸造成大量平民死亡等。這場戰爭也是首次平民死亡人數大大超過作戰人員死亡人數的現代戰爭。

也正是由於這次世界大戰的慘烈,為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27]同盟國在1945年10月24日發起成立了联合国[28]5個主要的戰勝國則成為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與傷亡統計: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Dunnigan, James. Dirty Little Secrets of World War II: Military Information No One Told You About the Greatest, Most Terrible War in History, William Morrow & Company, 1994. ISBN 0-688-12235-3
  2. ^ 2.0 2.1 Chickering, Roger; Förster, Stig; Greiner, Bernd. A World at Total War: Global Conflict and the Politics of Destruction, 1937-1945, pg. 64
  3. ^ 3.0 3.1 Fiscus, James W.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World War II, pg. 44
  4. ^ Kantowicz, Edward R. The Rage of Nations, pg. 346
  5. ^ Greer, Gordon B. What Price Security?, pg. 28
  6. ^ Dunnigan, James. Dirty Little Secrets of World War II: Military Information No One Told You About the Greatest, Most Terrible War in History, William Morrow & Company, 1994. ISBN 0-688-12235-3
  7. ^ Hakim, Joy. A History of Us: War, Peace and all that Jazz.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509514-6. 
  8. ^ The Reich Constitution of August 11th 1919. Zentrale für Unterrichtsmedien. [2009-01-09]. 
  9. ^ Primary Documents - Treaty of Versailles, 28 June 1919. First World War.com. [2009-01-10]. 
  10. ^ wikisource:Treaty of Versailles, Part V#Article 160 at Wikisource
  11. ^ wikisource:Treaty of Versailles, Part V#Article 180 at Wikisource
  12. ^ Roderick Stackelberg, Sally A. Winkle. The Nazi Germany Sourcebook: An Anthology of Texts. Routledge. 2002: 203 [2009-01-10]. ISBN 9780415222136 (英语). 
  13. ^ 13.0 13.1 Robert Melvin Spector. World Without Civilization: Mass Murder and the Holocaust, History, and Analysis, pg. 257
  14. ^ Bradley James, Powers, Ron. Flags of Our Fathers, pg. 58
  15. ^ Tucker, Spencer; Roberts, Priscilla Mary. Encyclopedia of World War II: A Political, Social, and Military History, pg. 771; note, however, that Tucker's own view is that 191 is most convenient; p. 9.
  16. ^ 16.0 16.1 Murray, Williamson; Millett, Allan Reed. A War to Be Won: Fight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pg. 165
  17. ^ Blank Pages by G.C.Malcher ISBN 1 897984 00 6 Page 7
  18. ^ Garver, John W. Chinese-Soviet Relations, 1937-1945: The Diplomacy of Chinese Nationalism, pg. 114
  19. ^ Louis, William Roger. More Adventures with Britannia: Personalities,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Britain, pg. 223
  20. ^ Brian Harmon, John Drobnicki, Historical sources and the Auschwitz death toll estimates, The Nizkor Project
  21. ^ 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P206,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ISBN 978-7-302-17344-1
  22. ^ [1]
  23. ^ Churchill, Winston. Sinews of Peace (Iron Curtain). Churchill Centre. [2007-02-26]. 
  24. ^ Peace Treaties after World War II: Peace treaty signed in San Francisco, Sept. 8, 1951 The History Channel [2]
  25. ^ Treaty of Peace with Japan (including transcript with signatories: Source attributed : United Nations Treaty Series 1952 (reg. no. 1832), vol. 136, pp. 45 - 164.). Taiwan Documents Project. [2008-11-13]. 
  26. ^ Text of the Treaty of Taipei
  27. ^ Yoder, Amos. The Evolu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 pg. 39
  28. ^ History of the UN

延伸閱讀

一般書籍
回憶錄與評論
各國歷史

外部連結

一般資料

紀錄片

Template:Link G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