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立故宮博物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4.42.12.46留言2009年10月1日 (四) 05:05 外部連結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Google地图: 北緯 25°06′07″, 東經 121°32′55″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File:NPM.svg
基本信息
所屬部門行政院
主要官員
院長周功鑫
副院長黃永泰馮明珠
成立沿革
成立日期1925年10月10日
聯絡信息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
至善路二段221號
網站www.npm.gov.tw%20www.npm.gov.tw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區全景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位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區的一所公立博物館,簡稱台北故宮[1],為行政院的直屬機構,院長享受部長級待遇。

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組織條例》,國立故宮博物院以『整理、保管、展出原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藏之歷代古文物及藝術品,並加強對古代中國文物藝術品之徵集、研究、闡揚,以擴大社教功能』為設置宗旨。館內以收藏中華文化歷代古物、圖書、文獻為主,主要承襲自四朝宮廷的皇家收藏,數量達655,713件(2008年8月底)。由於館內典藏多為中國歷朝傳世之寶,遂有「中華文化寶庫」之譽。

此外,另於台灣南部嘉義縣太保市高鐵嘉義車站附近規劃故宮南部院區,現時籌建中。

歷史

北平成立

翠玉白菜

抗戰南遷

File:毛公鼎.jpg
毛公鼎

北平淪陷後,北平故宮仍留有許多文物,淪陷期間還在繼續清點未曾登記的文物,並又廣泛徵集了一批珍貴文物。南京國民政府下令還在北平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將留在文物菁華裝箱,分批空運南京,馬院長以各種理由推延裝箱,以致於後來一箱也未運走。

文物遷台

肉形石

抗戰結束後,杭立武日本索回許多珍貴的圖書和藝術品,隨後運往臺灣的精品文物之中就有這部分圖書和藝術品。包含了北平故宮博物院2,972箱,中央博物院852箱書畫、瓷器、玉器,另外加上國立北平圖書館的善本圖書和外交部條約檔案等共5,422箱。國共內戰後期,杭立武負責搶運這批故宮國寶至臺灣,中華民國政府遷運臺灣的文物本來計畫共運送五次,但因戰爭形勢突變一共只運了三次。

  •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南遷文物先集中運至重慶
  • 1947年6月,南遷文物由重慶循水路運回南京,至12月全數運抵。中博籌備處文物也全部運回南京後,政府將古物陳列所撤銷,該所南遷的文物撥交中博籌備處。

臺北建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主館(2006年整建工程完工前之貌)
File:NationalPalaceMuseum.jpg
國立故宮博物院全景(2006年整建工程完工前之貌)

擴建

至善園,位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旁之古典造景庭園
  • 196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正館開始興建。
  • 1966年,第一期新館左右兩翼擴建工程完竣。
  • 1971年,第二期擴建工程從新館兩翼向前擴建完竣,陳列室面積達到8,777.41平方公尺。
  • 1983年10月,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 1984年,第三期擴建工程故宮新建行政大樓啟用。庫房和展場建立恆溫恆溼、防火防潮、防震防盜等措施保護,又仿乾隆養心殿西室書齋於正館設「三希堂」。隔年,仿庭園設「至善園」。
  • 1994年,故宮院長秦孝儀提出改建構想。隔年,第四期擴建工程圖書文獻大樓竣工使用,同年又増設「至德園」。
  • 2000年杜正勝接任院長,計畫進行第五期正館擴充整建,並推動故宮南部院區之規劃設立。
  • 2007年2月,正館擴充整建工程完工,展覽空間達到9,613.91平方公尺、非專業展覽用之公共空間則增加至10,656.98平方公尺、行政空間增至8,852.69平方公尺。同年,調偵辦故宮博物院改建擴建工程弊案,故宮先後任院長、官員涉入其中,總共將15個人遭到起訴。[6]

歷任首長

院長與主任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1949年以前)
1949年1月31日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2月7日,故宮博物院「慶祝解放恢復開放」,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在大陸時期正式結束。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主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南京分院,1933年文物南遷後成立)
1949年4月23日陳毅率中國共產黨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原院區成立南京博物院
國立中央博物圖書院館聯合管理處主任委員(1949年文物遷台後成立,1955年改組為國立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1965年臺北建館後)

理事長與委員會主任委員、召集人

國立故宮博物院理事長(1949年以前)
國立故宮博物院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召集人)
國立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召集人)

館藏文物

館內收藏的肉形石翠玉白菜毛公鼎,合称為「故宫三宝」,因其獨一無二、造工精細,世間罕有而聞名。但翠玉白菜與肉形石目前在故宮典藏古物分級上為重要文物,而非國寶級文物[7]

藏品分類

快雪時晴帖
谿山行旅圖
  • 書畫:院藏書畫計有9,120件(2004年)。

其中以前繪畫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代以前像),著名的有:唐代李思訓江帆樓閣圖》、李昭道明皇幸蜀圖》、韓幹牧馬圖》、荊浩匡廬圖》、關仝秋山晚翠圖》、《畫關山行旅》、趙喦八達春遊圖》、南唐巨然蕭翼賺蘭亭圖》、《層巖叢樹圖》、趙幹江行初雪圖》、宋代范寬谿山行旅圖》、《臨流獨坐圖》、郭熙早春圖宋徽宗蠟梅山禽》、《文會圖》、李唐萬壑松風圖》、馬遠雪灘雙鷺》、夏珪溪山清遠圖》、黃居寀山鷓棘雀圖》、崔白雙喜圖》、蘇漢臣秋庭戲嬰圖》、易元吉猴貓圖》、郭忠恕雪霽江行圖》、元代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等。

以前書法155件,著名的有:東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遠宦帖》、唐代孫過庭書譜》、徐浩書朱巨川告身》、懷素自敘帖》、顏真卿祭侄文稿》、《劉中使帖》、宋代蘇軾寒食帖》、《前赤壁賦》、黃庭堅花氣薰人帖》、《松風閣詩》、宋徽宗詩帖》、《牡丹詩》、米芾蜀素帖》、《論書》、蔡襄澄心堂帖》、《陶生帖》、《離都帖》、李建中土母帖》、元代趙孟頫趵突泉詩》等。

  • 工藝:院藏玉器12,103件,著名的有:清代翠玉白菜肉形石。漆器707件、琺瑯器2,510件、絲繡306件、織品104件、成扇1,651件 、竹木牙角雕刻651件、筆墨紙硯等文具2,379件、錢幣6,952件、雜項12,294件。

海外展覽

1935年:「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英國倫敦 展覽會。
1940年:「中國藝術展覽會」蘇聯莫斯科列寧格勒 展覽會。
1961年:赴美國華府國家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波士頓美術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舊金山狄揚博物館 巡迴展覽。
1973年:「中國展覽會」南韓漢城(今首爾)。
1991年:「一四九二年之際:探險時代的藝術」華府國家藝術博物館 展覽會。
1996年:「中華瑰寶」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華府國家藝術博物館 巡迴展覽。
1998年:「帝國的回憶」法國巴黎大皇宮美術館 展覽會。
1999年:複製故宮文物中美洲 巡迴展覽。
2000年:「道教與中國藝術」美國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與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特展。
2003年:「天子之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收藏」德國柏林老博物館、波昂聯邦藝術展覽館 巡迴展覽。
2005年:「蒙古帝國成吉思汗及其世代」德國慕尼黑人類學博物館 展覽會。
2006年:「清代宮廷的瑰麗歲月(1662-1795)」法國吉美博物館 參展。
2007年:「上海-近代の美術」日本 特展。
2008年:「物華天寶」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精品展。

兩岸收藏對比

臺北故宮

當時運抵臺灣的文物共有2,972箱,總計608,985件冊。其中清宮檔案、善本書籍等圖書文獻計有567,891件冊,器物書畫合計63,150件,都是文物專家翁文灝等人挑選過的精品,絕大多數為國寶中的國寶,諸如毛公鼎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翠玉白菜肉形石、宋代汝窯瓷器21件、《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加上後來徵集的文物,至2008年8月底,總計收藏655,713件藏品。

北京故宮

原有檔案八百萬件,善本五十多萬冊(件、塊),器物書畫一百萬件,總計達九百六十萬件。後來明清檔案劃出,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部分版書在內的十四萬冊宮廷藏書轉給中國國家圖書館及一些省市和大學圖書館收藏。包含1949年後徵集共廿四萬多件,現北京故宮博物院共有藏品150萬多件。

書畫類:有書畫15萬件左右,約占世界公立博物館所藏中國古代書畫的1/4。以前繪畫420件、書法310件。
陶瓷類:有35萬件,一級品1100多件,二級品約5.6萬件。   
青銅器:有歷代銅器1.5萬餘件,其中先青銅器約1萬件,有銘文的1,600件,是世界青銅器數量最多的博物館。
工藝類:有玉器28,461件,漆器琺琅玻璃、金銀器、竹木牙角雕刻以及筆墨紙硯等,有101,355件。   
圖書文獻:現存的明清抄、刻本,品種、數量眾多,而所存數量不多的宋元版書已撥交中國國家圖書館
宮廷文物類:從代表皇權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無所不藏。例如清代玉璽「二十五寶」、鹵簿儀仗為臺北故宮所無,帝后冠服也較齊全。

參考資料

注釋

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