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伴奏合唱
无伴奏合唱是一种无伴奏的音乐形式,仅由人声来哼唱出旋律与节奏,有別於文藝復興時期的交響樂以及巴洛克時期的協奏風格,层次感极强,常見的音樂風格為15和16世紀的教堂音樂,亦有無伴奏樂團利用這種形式來重新編排流行音樂。在外國比较著名的无伴奏团体有国王合唱团(Kings' Singers)。這種音樂風格的小組近年也流行於香港,台灣和日本。
名称
意大利语为 a cappella,一般指无伴奏的合唱或者重唱,以及为此创作的乐曲。在音乐史、古乐中,一般指欧洲教堂音乐的一种样式,与伴奏的有无并无关系。原词是后者的意思,但是现在派生为前者的意思后逐渐普及。
概要
意大利语a cappella直译为英语是in chapel,意思是“在圣堂”。之后把它形容词化、名词化,用来特指教堂音乐的一种样式。其特征为
- 1 全曲,或一部分为复调。
- 2 比较朴实,歌词容易听懂。
- 3 有多重分组,无伴奏,或者加以哼唱歌曲旋律的简单伴奏。
广义上满足上述条件1和3,或者单纯的条件3就可以指教堂音乐,所以作为曲式,a cappella并不一定是“无伴奏”。
文艺复兴音乐中,音乐家以教堂为舞台,争相创作复杂豪华的乐曲,导致最后喧宾夺主,搞不清到底是宗教仪式还是音乐会,而且重要的歌词反而很难听懂。教廷针对这种情况,在各种教会改革中,倡导教堂音乐的简朴化,于是无伴奏合唱形式孕育而生。代表的作曲家有帕勒斯特里那(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1525-1594),他的作品一般比较易懂。
文艺复兴合唱曲中,带伴奏的作品,乐谱也是以无伴奏的形式记录的。世俗曲一般是加即兴伴奏,宗教曲由于上述3理由,更没有必要用乐谱记录伴奏的谱子。于是逐渐这种形式逐渐令人产生了误解,被认为本来就是无伴奏的。之后教会音乐以外的无伴奏合唱、无伴奏声乐组合也逐渐增多,这种误解同时渗透到了古典音乐界和通俗音乐界。
古典音乐中的无伴奏合唱
教堂音乐中自古就有无伴奏合唱,格列高利圣咏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浸信会、基督教會等各个教派在宗教仪式时都不使用乐器。
作曲家们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和对位法的声部叠加使无伴奏合唱逐渐成形(复调音楽)。巴洛克時代、古典主义时代,随着和声法逐渐确立,形成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4声部合唱的作曲方法,无伴奏合唱于是拥有了“横向的流动”和“纵向的和谐”。
流行音乐中的无伴奏合唱
如上无伴奏合唱中有古典的合唱曲作品,一部分流行音乐人逐渐关注这种形式,1980~90年代期间音乐剧中的使用开始引起关注,之后出现的TAKE6等无伴奏合唱组合开始热卖。流行音乐中的无伴奏合唱并没有古典乐中和声、对位的构成,而大多数具有爵士和声。和古典合唱不用的是,由于使用麦克风为前提,用声音模拟打击乐效果等等各种新手法被广泛运用。
正教会圣歌
正教会圣歌中除了极少数以外都是禁止伴奏的,因此在形态上是无伴奏声乐。因此柴可夫斯基、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等在器乐曲方面才华横溢的作曲加也为正教会创作圣歌。虽然形式上是无伴奏合唱,但是正教会内部不使用a capella这个词。
定音通常使用音叉,或者按照神父的音高为准。因此经常从乐谱指定的调进行转调。
演奏
有伴奏的场合,调节不同音高时最大的难题。一般在演奏前用音叉等定音,之后要保持同样音高,因此演奏者需要有非常正确的乐感。另外,由于没有伴奏,和声美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来,因此以低音部为基础的准确的和声非常必要。
無伴奏合唱在台灣的發展
台灣的無伴奏人聲音樂在台灣合唱音樂中心(Taiwan Choral Music Center)朱元雷的推廣下,從2001年以來到現在已經有長足的發展。目前活耀的團體有:神秘失控 (Semiscon)、歐開合唱團 (O-KAI SINGERS)、公共澡堂人聲樂團 (The Public Bath House)、斑馬線 (PopPhone Singers)、Focal Plus...等等。
無伴奏合唱在香港的發展
2000年後有不少無伴奏組合在香港形成並會到不同地方表演這種音樂藝術。現在香港活躍的組合有如:Nova、姬聲雅士 (Gay Singers)、Hayden Singers、Joyous、Mosaic、Hot Potters以及KKOK等[1]
以無伴奏合唱創作的流行歌曲
以下只是個別例子。
参考文献
- ^ Contemporary A Cappella Society of Hong Kong,accessed on April 7, 2009
这是一篇與音乐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