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
彝陵之戰 | |||||||
---|---|---|---|---|---|---|---|
| |||||||
參戰方 | |||||||
蜀漢 | 東吳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劉備 | 陸遜 | ||||||
兵力 | |||||||
100,000人(前線、後勤各50,000人) | 約50,000人 | ||||||
傷亡與損失 | |||||||
8萬人[1] | 少數 |
彝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君主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3個月後,立刻以替大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東吳國君孫權立即以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軍的攻勢,更在222年八月彝陵一帶打敗蜀軍。
戰事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為奪回荊州,以報關羽被殺之仇為由,親率大軍攻吳。孫權遣使求和不成,改向魏國稱臣,表示願意修好,以避免兩面作戰,並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率軍應戰。陸遜以漢軍勢盛、求勝心切,決定先讓一步,再相機決戰,令吳軍退至彝陵、猇亭(今湖北宜都北)一帶,據守有利地形。次年二月,劉備大軍相繼推進至彝陵、彝道(今湖北宜都),連營數百里,並得當地土著部族的支援,聲勢浩大。漢軍頻繁挑戰,但陸遜堅守不出。兩軍相持達半年之久,漢軍疲憊、鬥志鬆懈,於是派吳班在平地立營以引誘吳軍進行決戰,但陸遜沒有中計,劉備知道此計行不通,乃從山谷中引出八千伏兵,陸遜這時才開始反擊。
陸遜在大舉進攻之前,為了試探蜀軍虛實,先攻蜀軍一營,結果失利。眾將都說這是浪費兵力,陸遜卻通過這次戰略偵查發現了劉備軍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欄組成,陸遜決定使用火攻。吳軍放火,並封鎖江面,扼守彝陵道,全線出擊,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吳軍克營40餘座,漢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兵敗如山倒。馮習、張南、沙摩柯被吳軍斬殺,杜路、劉寧向吳軍請降,傅彤、程畿英勇戰死,黃權因退路被斷,便率眾投降魏國。而劉備狼狽逃至白帝城(今四川奉節東),竟一病不起。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召喚在成都的諸葛亮到永安,三月,病勢加重,於是向諸葛亮交代後事,四月,在永安宮(今奉節師範學校內)病死。該戰,吳軍後退誘敵,擊其疲憊,創造了由防禦轉入反攻的成功戰例。
總結
陸遜勝利的原因:
- 高度重視,志在必得。在猇亭前線,陸遜給孫權寫過一封信,信裏面一開始就說,夷陵、猇亭這兩個地方是國之咽喉,是我們東吳的門戶,這個地方是不能丟的;丟掉了這兩個地方,不僅僅是失掉一郡之地,整個荊州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所以,這場戰爭只許勝,不許敗。
- 知己知彼,胸有成竹。陸遜在給孫權的信裏面分析了劉備必定失敗的三個原因,第一點,劉備勞師遠征,遠離自己的大本營到我們的地盤里來打仗。第二點,縱觀劉備一生,雖然經曆了很多次戰爭,但是總的來說勝少敗多,不是個會打仗的人。第三點,劉備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舍船就步,本來他最好的辦法就是水陸並進,但是他放棄了。所以陸遜對孫權說,我有把握戰勝劉備。
- 沉着應戰,後發制人。在夷陵、猇亭之戰裏面,心理戰的成分佔了很大的比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劉備浮躁、陸遜沉着。劉備初戰告捷以後,他曾經派一支軍隊把孫桓將軍團團圍在夷道這個地方。孫桓是孫權同族的侄輩。這個孫桓就向陸遜求援了,陸遜說不去,用不着去,為什麼呢?第一,安東中郞將(孫桓)威望很高,手下的將士都擁戴他;第二,夷道這個地方金城湯池,守得住,我們不用去救援。等到我這里我的計謀成功之後,他那邊的圍不救自解。果然,陸遜這邊一放火,夷道那邊的圍就解了。事後孫桓還特地對陸遜說,當時將軍不來救我我確實是很有怨言,很埋怨的,現在才覺得大帥真是指揮若定啊。陸遜做這樣一個決策他是冒風險的,萬一把孫權一侄子弄沒了呢?這玩笑開的來嗎?他真是沉得住氣。
- 忍辱負重,一心為公。陸遜做這樣一些決策是有風險的,他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他有底氣。陸遜本人,在此戰前,未有遠名,亦不是一個元老宿將。而他率領的部下全都是一些有戰功的老將軍或是親貴,這些人開始不大聽他指揮,叫誰誰不動。陸遜有一次召開會議,把所有的將領都找來,手按著寶劍,站起來說:諸位注意,劉備,乃天下梟雄,不是一個好對付的人。現在主公把這樣一副重任託付給了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團結起來,都應該振奮自己的士氣,來對付這個厲害的、狡猾的敵人。在軍言軍,令行禁止,請大家好自為之,本帥可是有言在先了。一番義正詞嚴,這些人就開始聽他的話。事後,孫權曾經問過陸遜,說你手下那些將領不聽你指揮,你怎麼不向寡人報告呢?陸遜他說:這些將軍們都是我們國家的棟樑,都是主公今後要依仗的人。陸遜自謙的說道自己也確實沒有什麼本事,只有一條優點,就是忍辱負重。再說了,陸遜雖然愚鈍,但藺相如的故事還是聽過的。就知道大局為重,團隊同志。
劉備失敗的原因:
- 放棄水陸並進的優勢,甚至到後面把水軍也拉到了岸上。
- 戰事拖的時間太長,又久攻不下,士氣受挫,便中陸遜圈套。而吳軍以逸待勞,一旦出擊則勢不可擋。
- 連營數百里不是一個明智的行動。連曹丕都說:「豈有連營數百里能破敵的嗎?我看孫權的捷報不久就要到了。」
影響
東吳守住了荊州,而蜀漢受到重創,元氣大傷。此戰兩國實力都受到影響,因此為後來蜀吳重新和好抗擊曹魏鋪平了道路。
戰役中失利的蜀漢昭烈帝劉備向西敗逃,但是到了益州東部的永安(今奉節縣)便不再西進。孫權方面雖然獲勝,但是聽到劉備駐紮在離邊境如此之近的地方仍然感到畏懼,遣使議和。因長期征戰和兵敗而心力交瘁的劉備同意停戰,次年四月逝世,蜀漢軍政大權全部託付於丞相諸葛亮,後者立即遣使與東吳恢復同盟,共同對抗曹魏。
夷陵之敗讓新建的蜀漢政權受到沉重的打擊,不僅損失大量士兵與物資,還有多名將領陣亡。而隔年君主劉備的死亡更讓這個建立在他名望之上的國家搖搖欲墜,國內叛亂四起。丞相諸葛亮花了約五年的時間才能重建軍隊與彌平這些叛亂,並讓國力提升到可以對外出兵的地步。
這場戰役之後近40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蜀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彝陵之戰也因此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參戰人物
註釋
- ^ 《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