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
外观
吴姓是当今中国大陆第九大姓,在百家姓中排行第六。根据中国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吴姓也是第十大姓。1977年中国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的论文上指出,吴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
来源
关于吴姓的来源主要有四种:
- 以诸侯国号为氏,出自姬姓,乃黄帝轩辕氏直系后裔。商末时,黄帝的十二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周太王生有泰伯、仲雍与季历三个儿子。季历之子昌聪明早慧,周太王想传位于昌,泰伯就与仲雍逃到江南,建立勾吴古国。周灭商后,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传至寿梦时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如阖闾、夫差等吴国国君,但仍属姬姓,越灭吴后,其后代随国而姓;另一支则奉季札为开氏始祖,后裔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氏的绝大部分。
- 在上古的时候,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为虞字发音同吴,所以舜后有吴姓。
- 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
- 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或者名字汉译后所产生。如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历史名人
- 吴泰伯,
得姓始祖 泰伯。三千多年前,陕西岐 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 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
贤德之士 泰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几千年来,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 (孔子说,像吴泰伯这样的人,品德方面也太伟大了。为了不违背父亲的意思,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继承大统的机会。这种宁愿放弃天下也不愿背弃亲情的礼让品德,老百姓们受到了他的感化却不知道赞美这样的人.)
- 吴起,战国时代名将
- 吴广,秦末起义军领袖,建立张楚
- 吴三桂,明朝将领,降清后被封为三藩之一的平西王
- 吴承恩,明代章回小说名著《西游记》作者
- 吴敬梓,清代社会写实作家
- 吴权,越南吴朝君主
- 吴道子,(约685年 - 758年)原名吴道玄,画史尊称吴生。中国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
现代名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