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硬幣
外观
香港硬幣,又稱香港輔幣,是港元的其中一種形式。現在,香港流通的硬幣有$0.1、$0.2、$0.5、$1、$2、$5及$10。
歷史
香港硬幣於1863年開始發行,曾由銅鑼灣糖街的香港鑄幣廠鑄造,但產量少,最後於數年內倒閉。
1992年及之前發行的硬幣(面額分別有$0.1、$0.2、$0.5、$1、$2、$5),背面鑄有英國君主頭像。後來因應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1993年起發行的硬幣,背面改為香港市花洋紫荊,而背面為英國君主頭像的舊硬幣,則逐步回收,但仍為法定貨幣,至今仍與洋紫荊硬幣一起流通,並曾一度成為收藏對象。後來推出俗稱「金銀閏」的$10硬幣(只在1994年及1995年發行)。1997年,曾推出一批以上述七種幣值的紀念幣,背面以特色圖案代替數字銀碼。
1997年9月,電子收費系統八達通面世,並迅速普及,使硬幣需求量大減。因此,自1999年至今,香港再沒有新硬幣發行,現時流通的香港硬幣,最新的是1998年發行。
面值
- 1文: 等於千分之一元。1863年至1865年間發行,10文錢等於1仙。
- 1千: 只在1866年發行,與1文錢一樣。
- 1仙: 等於百分之一元。1863年至1941年間發行,戰後由一仙鈔票取代(1995年停止流通)
- 5仙: 1863年至1979年間發行,由1935年起,由以往的銀,改為鎳、鎳-銅或鎳-黃銅。最後的5仙硬幣是在1988年推出(只包括在官方精铸套币内),1989年停止流通。港幣5仙俗稱斗零 。
- 1毫: 等於十分之一元。1863年起發行至今,1935年改以鎳鑄造,1948年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1982年體積縮小,1984年被新一批1毫硬幣取代[2],一直流通至今,1994年改由黃銅鍍鋼鑄造。
- 2毫: 1866年開始發行,由銀鑄造,至1905年止,直至1975年起重新鑄造,波浪形設計。
- 5毫: 1866年開始發行,當時叫「半圓」,由銀鑄造,至1905年止,直至1951年起重新鑄造,以紅銅-鎳合金鑄造,1977年改由黃銅-鎳合金鑄造,1993年改由黃銅鍍鋼鑄造。
- 1元: 1866年開始發行,由銀鑄造,至1868年止,直至1960年起重新鑄造,以紅銅-鎳合金鑄造,1978年體積縮小,曾於1993年試用紅銅鍍鋼鑄造,但不太成功,製成的硬幣出現生鏽或磁化等各種問題。1994年重新以紅銅-鎳合金鑄造。
- 2元: 1975年開始發行,波浪形設計,以紅銅-鎳合金鑄造。
- 5元: 1976年開始發行,以紅銅-鎳合金鑄造,初時是十角形的,但因容易被偽造,於1980年改為鑄造圓形而較厚的,並在硬幣的邊沿加上凹坑及刻字。
- 10元: 外層以紅銅-鎳合金鑄造,內層以黃銅-鎳合金鑄造,故此俗稱「金銀閏」,只在1994年及1995年發行,但因容易被偽造而停止發行。
發行及鑄造
支付款額
- 1毫、2毫、5毫的硬幣,所支付的款額不超逾$2。
- 1元、2元、5元、10元的硬幣,所支付的款額不超逾$100。[1]
參見
參考資料
- ^ 香港法例第454章硬幣條例第2(1)條. [20 May 2010].
这是一篇與香港經濟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