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
支那(梵文:cina),亦作至那、脂那等,乃是梵文佛經中的一個詞彙,意指中國,支那原为隋唐时佛教僧侣的一种漢字音译,一般出现在汉译佛教经典中。
这一汉字词汇于9世纪初通过佛教交流传入日本。18世纪初,日本学者在学习蘭學(荷蘭學)时,将“支那”一词与西方词汇“China”对应起来,作为其在日语中的梵音译词。(China英音譯詞則為チャイナ)
明治维新后,“脫亞入歐”的思潮在日本日益兴盛,“支那”一词开始在日语中大面积地替换原有对中国的各种称呼。在日语中,该词的汉字写法与中文一致:支那,假名为「シナ」,罗马字拼写法一般有两种:“shina”(平文式罗马字)或“sina”(训令式罗马字)。
甲午战争令日本开始跻身东亚地区强权的行列,而中国的国力则进一步衰弱。在1912年宣統帝退位,民國成立,中國有了一個新的正式稱呼“中華民國”,但“中華民國”這個國號並沒有立即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清王朝倒臺後,中國發生了內亂,各省獨立,南方的革命党在金陵成立了一個叫中華民國的臨時政府,但那時中華民國的範圍只限於南方數省,北方的大片土地並不屬於中華民國。此時清王朝倒臺,已不能稱中國爲“清國”了;而稱中華民國也不合適,一是因爲那時中華民國還不能代表中國全國(南北和談後北方才承認中華民國的國號);二是因爲日本政府一段時間內並沒有正式承認中華民國。在此情況下,日本政府放棄“清國”的稱呼轉而用民間慣用的“支那”一詞稱呼中國。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規定:今後不論中國的國號如何變化,日本均以 “支那”稱呼中國。1930年代时,日本已决定在外交正式场合弃用,但是“支那”一词依然为日本上下广泛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之后,“支那”一词才从日语的正式场合中全面退出。
如今,中日等國的民族主義者對使用該詞是否在带有敌意上存在爭議,一般的共识是:以个人身份屡次地或者在正式场合使用“支那”称呼中国,或称呼中国人为“支那人”,是一种不禮貌、不尊重中国的行为。[來源請求]
辭源
「支那」一詞一說來自印度的梵文,在梵文的經典中以Shina稱呼中國;通常认为来源于「秦」发音的转变,也可能來自「晉」(chin)[來源請求]。《辭海》解:「梵語謂中國為支那,亦作脂那、震旦、真丹、真旦、振旦、神丹等」。
唐玄宗《題梵書》一詩中說: 「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
《宋史.天竺國傳》:「天竺表來,譯雲伏願支那皇帝福壽圓滿」。
據『西域地名』所云:「支那者,梵文邊鄙之稱,原為雪山以北諸種之名,後以為中國之號。」而中國的另一代詞「震旦」是即「支那地(Cina Sthana)」之省稱。『華嚴經音義』則云:「支那,此翻為思維,以其國人多所思慮,多所製作,原以為名,即今漢國是也。」如『西域地名』,則支那一詞不帶褒貶之意。如『華嚴經音義』,則為對中國人民思慮深沉之美稱。
歐洲語言中的中國
歐洲語言中,中國的稱呼基本上都是China(英語、德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等),亦有因為正字法原因而改寫的種種China同源詞,如法语的Chine,意大利语的Cina,捷克语、斯洛伐克语的Čína等等。這些詞的語源均與印度梵语的Shina或Cina相同,也是秦的音變(同上),而且由於字母i在大多數歐陸語言中的讀音都是[i]音,所以這些語言中的China(包括Chine,Cina等變體)一詞的發音均與梵文的「支那」相近。英语因為歷史音變的緣故,開音節的i讀成[ai]音,造成不讀「支那」而讀「拆拿」的極為特殊的讀法。北歐及某些東南歐語言因為對字母組合ch的發音傾向於讀成k音,所以將中國一詞寫為Kina(丹麥、瑞典、挪威),這是從China發生的語音變化,也可以算「支那」的同源詞。同樣的例子還有希臘語的Κίνα,匈牙利語的Kína,克羅地亞語的Kina等等。
至於俄語、白俄羅斯語、保加利亞語等語言將中國稱為Китай,則與「支那」無涉。因為這個詞來自「契丹」。而拉丁语中有多个表述中國地名的词汇,其中一词Sinæ,接近日文「支那」的訓令式羅馬注音;另外英语中的Sino-词根也用来表示中国。
其他
在马来西亚,马来语受梵语影响自古亦称中国为“Cina”;称中国人、华人为“Orang Cina”。现代对中国的国名依英语称呼为“China”,现代为了区别当地华人及中国公民,当地马来语有时会以“rakyat China”(中国人民)来特指中国人。
“支那”在日本用法
清亡之前
而日本在江戶幕府末年明治维新初年也開始使用支那一詞来稱呼中國。由於過去日本以「漢」、「唐」、「明」等方式稱呼都是中國朝代的名稱,為了確定對中國的稱呼,便使用音譯之支那來稱呼中國。一如維新志士高杉晉作的漢詩「單身嘗到支那邦 火艦飛走大東洋 交語漢韃與英佛 欲捨我短學彼長 」,文中支那非但不含貶意,反有欽羨之情。当时日本政府在正式場合把中國稱為“大清國”或“大清帝國”,比如把甲午戰爭稱為“日清戰爭”。在一般的民間報刊,則多把中國稱為“支那”,把甲午戰爭稱為“日支戰爭”。
而中國當時的留學生,尤其是反对清朝统治的革命家们,也以支那標誌出身國。1902年,章太炎等在日本東京發起《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1904年,宋教仁在東京創辦了名叫《二十世紀之支那》的雜誌。另如孫中山的革命伙伴,日本人梅屋庄吉,在辛亥革命成功後在日本發起成立「支那共和國公認期成同盟會」(此一歷史在廣州黃埔軍校的孫中山紀念館內有記載,該期成同盟會的匾額亦可見於該地),敦促日本政府承認中華民國,此時的支那也顯然沒有侮辱之意。
二战期间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後,由于中国没有完全统一,处于军阀割据之下,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規定:今後不論中國的國號如何變化,日本均以“支那”稱呼中國。日本不用“中国”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这个词明示这里才是中央之国,这样日本就成了“东夷”。
1919年五四运动之际,一些中国愛國志士上书政府,要求日本不得使用“支那”或“支那共和國”的说法。中国政府与日方交涉未果。著名诗人闻一多在其1925年诗歌《我是中国人》中自称“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1]。1932年日本官方在中華民國政府的要求之下,改以「中華民國」代替支那在官方文書的稱呼,但民間報刊仍稱中國爲“支那”。[2]
1937年發生七七事变,中日爆發全面戰爭。日方把七七事变叫做“支那事变”。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官方也把中国叫做支那,以示对抵抗中的国民政府的不承认。194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战败後,日本政府向全國發出《關於迴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的通告[3],此後“支那”這個詞完全從日本政府的公文、教科書、報刊雜誌中消失。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以支那稱呼中國,所以中國人將「支那」視為對中國的一種蔑稱。由于“支那”是蔑称,于右任先生主张将“印度支那”(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一个半岛)称为“中南半岛”。著名作家郁达夫在《沉沦》中将他對“支那人”一词给他的侮辱感進行了深切的描述。
二战之后
日本戰敗後完全接受中國的條件,官方在公開場合不再使用“支那”一詞。然而现在,一些日本的右翼分子,如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就在公開場合說“支那人”。
支那一词在日语中虽不再用于称呼中国,但并没有彻底消失。如拉麵又称“支那そば”(そば是日本的荞麦面条),或称东海为「東シナ海」(即『东支那海』的片假名写法,但書寫時一律用片假名,避開令人不快的漢字。)。另外在关于二次大戰的话题上也会使用“支那”一詞。
在中文裏“支那”一詞也还由于历史关系没有被彻底淘汰,如地理名称「印度支那」。但以支那一詞作為對中國地域之代稱則已全面消失。
支那人
在江戶時代中期以後日本開始改對中國人稱呼為支那人;從甲午戰爭開始,因為侵略的關係增加的敵我意識,中國人認為支那這詞開始有蔑稱的意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政府接受中華民國政府的要求,發布《關於回避使用支那稱呼之事宜》,自此以後,媒體、教科書、公文、公務員對支那的稱呼都禁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語中的支那是指整個謀求占領的中國,那時候說的支那人,為中國領土之中國人,而在戰時海外華人如英属馬來亞、新加坡、荷属东印度之華人亦被囊括在內。
現在這個用語在日本正式的場合已經不再使用。
是否蔑稱的爭議
目前,部分中國人認為“支那”是一個蔑稱。但是,也有人認為將“支那”視爲蔑稱是一種誤解。正如英语中 China 不是蔑稱一樣,支那只是對中國這一個地域不带有“中央帝國”(Central Empire)色彩的客觀譯名。[4]
清末民初時期,支那人一詞甚至還具有崇高的意味。但問题在於,許多人認為一個稱呼在聽者耳裡為蔑稱,即赋予了其相应的感情色彩,那就是蔑稱。譬如:非裔美國人(即美国黑人)中,很多在种族上属尼格羅人種,但大多數人認為稱呼黑人是“尼格羅(en:Negro)”是蔑稱。再如英语中 en:Chinaman從字面上是“中國人”的意思,但中國人認為有貶低的意思。或者日本自稱的 やまと 的漢字寫法可以是“大和”,也可作“倭”,但現代中文中稱呼日本人為“倭”或“倭人”往往有輕蔑的意思。
二戰結束以後,日本政府接受中華民國政府之要求,已經全面禁止使用此一名詞。同樣的,中國人自己也已經不以此名詞作為其國之代稱。
其他
- Microsoft Windows中的日語輸入法未收錄「支那」一詞,即無法将平假名「しな」自动變換成漢字「支那」。
參見
參考文獻
- ^ 《闻一多名作欣赏》·我是中国人. 中教网. [2009-10-17] (中文(中国大陆)).
- ^ 《支那国号ノ呼称ニ関スル件》. 日本國會圖書館. 昭和5年10月31日 [2010-05-22] (jp).
- ^ 日本外務省文合第三五七號《支那ノ呼称ヲ避ケルコトニ関スル件》.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 1946年6月6日 [2010年5月22日] (jp).
- ^ 林思雲. 林思雲:「支那」問題縱橫談. 大紀元. 2004-10-20 [2007-06-15] (中文(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