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效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Vina-iwbot留言 | 貢獻2006年1月2日 (一) 03:58 (robot Adding: hu)編輯。這可能和當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效用(英文: Utility),在香港被譯為功用,是經濟學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對於消費者通過消費或者享受閒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滿足的一個度量。

效用的基數性和序數性 (Cardinal or Ordinal)

經濟學家對於效用的理解是有一個過程的。19世紀傑文斯瓦爾拉斯馬歇爾等早期經濟學家認為效用如同人們的身高和體重一樣是可以測量的,而希克斯(John Hicks,1946)則嘗試了只在序數性效用的假定下,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希克斯認為,效用的數值表現只是為了表達偏好的順序,並非效用的絕對數值。從教科書等內容判斷,現在比較通用的應該是後者的序數性效用。

邊際效用 (Marginal Utility,MU)

假設一個經濟中存在種商品,消費者從消費商品向量

來得到效用。為了集中討論效用問題,我們這裡不考慮消費約束,也就是說消費者不用擔心自己是否能夠承擔這些消費。假設消費者的效用函數存在(效用函數的存在性證明需要很多篇幅,這裡不予給出),則可以表示成

邊際效用可以定義為,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情況下,消費者通過增加一個單位的商品的消費導致的效用的增加量。形式上,可以用下面的式子來表示,

相關文獻

John Hicks, 1946, Value and Capital, 2nd ed., Oxford: Clarend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