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應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orsefaCe留言 | 贡献2010年8月21日 (六) 12:3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應詹279年331年),字思遠[1]汝南南頓(今項城市南頓鎮)人。

曹魏侍中應璩之孫。應詹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279年),幼孤,為祖母所養。十余歲時,祖母死去,應詹因悲痛過度,走路用拐杖。後由族人共養,委以資產。長大後以文章著称,气度非凡。司徒何劭稱他:“君子哉若人!”曾擔任太子的教師。韋泓“親屬遇饑疫並盡”,至洛陽,依託應詹,“詹與分甘共苦,情若弟兄”[2],這是成語「分甘共苦」的典故。

晉愍帝时,應詹督導南平(今福建南平市)、天门、武陵三郡军事,天下大亂,詹境獨全。時百姓有歌曰:“拯我涂炭,惠隆丘阜,润同江海,恩犹父母。”建兴三年,陶侃杜弢相攻,杜弢屡败,杜弢寫信給应詹,自言与詹“共讨乐乡,本同休戚。后在湘中,惧死求生,遂相结聚。倘以旧交之情,为明枉直,使得输诚盟府,厕列义徒,或北清中原,或西取李雄,以赎前愆,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于是应詹把杜弢的信,转呈给司马睿,并为流民请愿,“宜命使扶纳,以息江、湘之民!”。司马睿遂派前南海郡(广东广州市)郡长王运,前往接受杜弢投降。

王敦之亂平定後,以功封观阳侯、江州(今江西九江市)刺史。咸和六年(331年)卒。册封镇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谥曰烈。有文集三卷[3]

應詹有二子,應誕居江西宜黃,應玄隨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今浙江永康市芝英鎮)。太和三年(368年),應誕將應詹靈柩從永康大田遷葬錢塘赤水鄉[4]

注釋

  1. ^ 《宣和書譜》誤作詹思遠
  2. ^ 《晉書·應詹傳》
  3. ^ 《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
  4. ^ 《英閣譜志》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