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
駭客任務 The Matrix | |
---|---|
基本资料 | |
导演 | 沃卓斯基兄弟 |
监制 | 喬·西佛 |
编剧 | 沃卓斯基兄弟 |
主演 | 基努·李維 勞倫斯·費許朋 凱莉·安摩絲 曉高·韋榮 喬·派托里安諾 葛洛莉亞·福斯特 |
配乐 | 唐·戴維斯 |
摄影 | 比爾·波普 |
剪辑 | 賽克·史坦柏 |
制片商 | 華納兄弟 |
片长 | 136 分鐘 |
产地 | 美国 澳大利亞 |
语言 | 英語 |
上映及发行 | |
上映日期 | 1999年3月31日 1999年4月9日 1999年6月11日 1999年6月12日 |
发行商 | 華納兄弟 |
预算 | 6千3百萬美元 |
票房 | 全美 $171,479,930 外地 $288,900,000 全球 $460,379,930 |
前作与续作 | |
续作 |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
各地片名 | |
中国大陆 | 黑客帝国 |
香港 | 廿二世紀殺人網絡 |
臺灣 | 駭客任務 |
駭客任務(英語:The Matrix)是一部1999年好萊塢科幻电影。由沃卓斯基兄弟执导,基努·李維、勞倫斯·費許朋、凱莉·安摩絲及雨果·威明等人主演,並由香港电影界的袁和平擔任动作指导,本片另于2003年推出续集及第三集。
在最近一次歐美科學家的票選中,駭客任務被科學家們選為最喜愛的科幻電影的第一名,另外在榜上的還有銀翼殺手以及2001太空漫遊。[來源請求]
劇情簡介
電腦駭客 尼歐(Neo)一直過著平常的生活,直到他和神秘人物聯繫上。莫菲斯(Morpheus)把他帶到了『真實』的世界:公元2199年,整個世界由先進的人工智能機器所統治,機器創造出一個模擬環境——母體用以控制人類,並從人類身上吸取能源。莫菲斯用其一生的時間尋找「救世主」(The One)以摧毀母體並領導人類推翻機器的統治,並重建地球,他相信尼歐就是「救世主」。但尼歐有自己的疑慮:先知(Oracle)告訴他,他並非「救世主」,而且他將在莫菲斯和自己的生命之間做出選擇。
在從祭師的住處返回的途中,一行人被史密斯幹員(Agent Smith)發現。莫菲斯為了保護尼歐,落入史密斯之手,戰車(Tank)殺死叛徒暗碼(Cypher),並將尼歐和崔妮蒂(Trinity)救出。之後為了救莫菲斯,尼歐和崔妮蒂再次返回母體世界,經過激烈的搏鬥之後,終於成功救出了 莫菲斯。然而尼歐卻未能返回真實世界且被擊斃,當探員們要離開之時,尼歐在此時復活。復活後的尼歐已不再是一個普通人,他可看清母體內部的程式代碼,且不費吹灰之力便打敗史密斯。
之後的故事在駭客任務2:重裝上陣中繼續發展。
電影所含的哲学思想
哲学、神学、无神论都在《黑客帝国》裡有浓重的表现。诺斯替教的教徒也会注意到很多相关的主题。还有很多内容涉及印度教、佛教、道教和基督教,还蕴含启蒙、涅槃、重生的概念。对印度教和佛教的深度涉及包括自由意志对抗命运,还在电影的配乐中使用印度教的颂歌、理念、虚幻 (Maya) 、因果报应 (Karma) 和自然存在的多种观点。《黑客帝国》以很多方式解析真实、超现实. 还有人的观点是实质的、物理的世界才是虚幻。
值得注意的是,駭客任務一片雖然有探討經典哲學問題的意圖,但它們的進行並不十分嚴謹,多半是因為故事的因素而伴隨出現,而敘述的哲學內容也多半是已經被哲學家們討論過。
特效
駭客任務中的動作戲多用称作「子彈時間」的特殊慢鏡頭處理,被譽為是拍攝手法的經典創新,之後的許多電影都可以看到類似駭客任務慢動作的場景。
争议
电影中提到「母体使用人类作为能量來源」的说法並没有科学根據,根据热力学定律,人体要维持生存所须摄入的能量,必定比向外界释放的較多,也就是人体無法创造能量。事实上,在最初的剧本使用的是「母体使用人类的大脑作为並行處理機」作為解释,但后来考虑到觀眾的接受程度,故改成了现在电影中的说法。
《黑客帝国艺术》一书收录了黑客帝国拍摄的最后一版剧本(1998年版本),其中的解释是机器发明了一种新的核能发电法,但是需要少量的电能起始发电过程。而根据《第二次文艺复兴》中的解释,机器最初用人发电为解燃眉之急,并没有用人类开始循环发电,之後才简化发电步骤,舍弃潮汐能,地热等等需要新设备的发电方法,直接用人类的少量体能起始核电过程。事实上在电影中,莫菲斯确实提到了“裂变”,但是没有如剧本中一样明确解释,以致造成误解。
另外一種解釋方式,可參考威爾·史密斯主演的「機械公敵」一片,機器人部隊試圖控制人類,其目的在於強制習於爭鬥的人類獲得和平。另一部電影「魔鬼終結者」中,機器人消滅人類的目的,也是為了地球永續的著想。
另外,在駭客任務動畫篇中,也出現了母體之外,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願意與人類和平相處。既然母體可以有意識,一般的機器人也可以有自我意識,有自我意識的一般機器人與母體的關係,在電影版沒有加以鋪陳,但也具有深思之處。
演员表
- 基努李維(Keanu Reeves) - 湯瑪斯·安德森/尼歐(Thomas A. Anderson / Neo)
- 勞倫斯·費許朋(Laurence Fishburne)- 莫菲斯(Morpheus)
- 凱莉安摩絲(Carrie-Anne Moss)- 崔妮蒂(Trinity)
- 雨果威明(Hugo Weaving)- 史密斯探員(Agent Smith)
- Gloria Foster - 祭師(Oracle)
- Joe Pantoliano - 暗碼(Cypher)
- Marcus Chong - 戰車(Tank)
- Julian Arahanga - 天啟(Apoc)
- Matt Doran - 滑鼠(Mouse)
- Belinda McClory - 變體(Switch)
- Anthony Ray Parker - 推土機(Dozer)
- Paul Goddard - Agent Brown
- Robert Taylor - Agent Jones
原著作者
黑客帝国原著作者为电影导演兼编剧沃卓斯基兄弟本人,在他们与黑客帝国影迷的一次网上聊天中透露了黑客帝国系列创意的开始[1]。当时兄弟兩人在製作一个和黑客帝国无关的漫画,一位同事问他们有何新的创意,由于当时赛博朋克科幻小说较热门,他们就以赛博朋克创意开始构思,在三天内构思出了黑客帝国故事的大纲。由于沃卓斯基兄弟非常低调,我们只能推测黑客帝国剧本诞生的时间。黑客帝国制片人喬·西佛说过黑客帝国的剧本在《V怪客》(1984年)后写成,沃卓斯基兄弟在1988年暂时离开了漫画业,在好莱坞撰写剧本,所以《黑客帝国》最初的剧本是在1984年到1988年的一段时间中完成的。
《黑客帝国》第一部的修改并不大,一些被删除的部分也以其他形式保存下来,例如黑客帝国漫画《真实世界没有花朵》的故事就是屬於原剧本的一部分。然而《黑客帝国》两部续集的原剧本完全被改寫,上映电影續集的故事剧本是在《黑客帝国》第一部上映后,以相似的思路但不同的故事结构重写而成。
另外,在剧情的方面,黑客帝国被认为与士郎正宗的漫画攻壳机动队有着密切的思想上的联系[來源請求]。
相关条目
- 駭客任務2:重裝上陣(The Matrix: Reloaded)
- 駭客任務3:最後戰役(The Matrix: Revolutions)
- 駭客任務動畫外傳 (The Animatrix)
- 桶中之腦 (Brain in a v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