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
此條目含有過多、重複或不必要的内部链接。 |
連戰 | |
---|---|
中國國民黨第3任中央委員會主席 | |
任期 2000年3月20日—2005年7月27日 | |
前任 | 李登輝 |
继任 | 馬英九 |
中華民國第9任副總統 | |
任期 1996年5月20日—2000年5月20日 | |
前任 | 李元簇 |
继任 | 呂秀蓮 |
中華民國第14任行政院院長 | |
任期 1993年2月27日—1997年8月31日 | |
前任 | 郝柏村 |
继任 | 蕭萬長 |
中華民國第16任行政院副院長 | |
任期 1987年5月1日—1988年7月22日 | |
前任 | 林洋港 |
继任 | 施啟揚 |
中華民國第10任外交部部長 | |
任期 1988年7月20日—1990年6月1日 | |
前任 | 丁懋時 |
继任 | 錢復 |
中華民國第11任交通部部長 | |
任期 1981年12月1日—1987年4月22日 | |
前任 | 林金生 |
继任 | 郭南宏 |
中華民國第5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 |
任期 1978年8月1日—1981年11月30日 | |
前任 | 王唯農 |
继任 | 高銘輝 |
中華民國第13任台灣省政府主席(1947年-1994年) | |
任期 1990年6月19日—1993年2月25日 | |
前任 | 邱創煥 |
继任 | 宋楚瑜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中華民國西安市 | 1936年8月27日
国籍 | 中華民國 |
政党 | 中國國民黨 |
配偶 | 連方瑀 |
學歷 | |
---|---|
經歷 | |
|
連戰(1936年8月27日—),字永平,臺灣臺南市人,出生於西安市。台灣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荣誉主席。 曾擔任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外交部部長、台灣省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第九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第三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台北市大安區仁愛里19鄰鄰長(2003年卸任)等職。
家庭背景與早年生活
連戰出生於陝西西安市,籍貫台灣台南市,祖籍閩南漳州龍溪縣,屬台灣省半山仔本省人。連戰為家中獨生子。祖父連橫是知名歷史學者,著作為《台灣通史》。其父連震東是國民黨要員、中華民國政府官員,1931年從日本回到中國後就進入國民政府工作,1932年隨國民黨元老張繼赴西安參與西京籌備委員會工作。1946年代表國民政府前往台灣接受日本投降,后曾任內政部部長、國民黨中常委(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首任臺北縣縣長等職。而連戰之母趙蘭坤出身瀋陽名門,北平市燕京大學畢業。
連戰出生台灣望族,雖然他本人曾說,祖父連橫的家業曾在日占期間,因其反日的立場而全數沒收。在連戰出生前兩個月,祖父連橫在上海病逝,死前給未出生的孩子取名「連戰」:「因為它除了寓有自強不息的意義之外,還有克敵致勝、光復故國、重整家園的希望」。
連戰初中就讀於臺北市成功中學初中部,高中就讀於師大附中,十分活躍,是一名體育健將,作為政府高官之子,經常參加社交活動與高爾夫球活動。高中之後先進入陸軍官校,半年後轉學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當時連戰與中央研究院院長錢思亮的兒子錢復、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主任委員沈宗瀚之子沈君山和已故副總統陳誠之子陳履安並稱為「四公子」,也是國民黨重點栽培的對象,而連戰為本省籍,更是受到特別關注。
1957年取得台大政治系學士學位後,赴美國繼續深造。1961年以論文《台灣的土地改革》獲得全A成績取得芝加哥大學國際公法與外交碩士,4年後在鄒讜(連震東的世交鄒魯之子)任執導教授下,以論文題目《中共如何批鬥胡適》獲得芝加哥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同年與在台贏得中國小姐選美競賽的方瑀(現冠夫姓為連方瑀)結婚。婚後育有二子二女,長子連勝文,次子連勝武,長女連惠心,次女連詠心,長媳蔡依珊,女婿陳弘元,长孙连定捷。在美國任教於威斯康辛大學和康乃迪克大學達三年多。1968年,時任台灣大學校長的錢思亮邀請連戰回國任台大政治系客座教授,一年後聘為台大政治系主任、台大政治研究所所長,直至1974年。
連戰最早與政界人士的接觸是在1969年,國府在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成立了兩個分別研究外交和經濟的高級研究小組,由當時的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直接負責。連戰受聘擔任了外交小組的成員,提名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1969年9月出任第24屆聯合國大會中華民國代表團顧問,1970年當選為十大傑出青年。
從政經歷
1975年,39歲的連戰被任命為駐薩爾瓦多大使,一年後被調回台灣。根據李登輝接受媒體訪問指出,當年連震東期待兒子能回台灣發展,所以透過蔣經國比較信任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李登輝向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關說,而讓僅短暫駐外經歷的連戰,得以調回國內,並出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青年工作會主任。1978年7月擔任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副祕書長、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從此,連戰的官運亨通,一路被擢昇:1981年任交通部長、1984年成為國民黨中常委,1987年行政院副院長、1988年外交部長、1990年台灣省主席。
1993年2月繼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院長。在23日,他的提名在立法院得到一百零九票支持,三十三票反對,一票棄權通過。
1993年8月獲得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提名為國民黨副主席,1996年與李登輝搭檔參加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當選為中華民國歷史上首位民選副總統。
政黨 | 候選人 | 得票 | |||
---|---|---|---|---|---|
總統 | 副總統 | 票數 | 得票率 | ||
中國國民黨 | 李登輝 | 連戰 | 5,813,699 | 54.0% | |
民主進步黨 | 彭明敏 | 謝長廷 | 2,274,586 | 21.1% | |
林洋港 | 郝柏村 | 1,603,790 | 14.9% | ||
陳履安 | 王清峰 | 1,074,044 | 9.98% |
連戰一直被認為是政壇的一名「福將」,出身良好,仕途順暢,有評論認為他雖然政績並不突出,但是運氣不錯,在交通部長任內很少出重大車禍,當外交部長時也沒有一個國家與中華民國斷交,但在行政院長任內發生劉邦友血案、彭婉如命案及白曉燕命案並稱為台灣1996至1997年間三起治安惡化的重大事件,當時曾令新黨及民進黨,不計統獨族群意識形態,一同上街,要求行政院長連戰下台。連戰雖然年輕時十分活躍,年長後卻似乎非常嚴謹,低調內斂,給人一種沒有野心、不求官位的感覺。但是2004年總統大選以極微小的差距而落敗,連戰及其陣營將其原因歸於「319槍擊案」事件,不願承認陳水扁之當選,提起當選無效、選舉無效之訴。
台灣民眾對連戰一直有親和度不足之感,加上不擅競選言辭與掌握觀眾情緒,群眾魅力明顯不如其競爭對手。而且連戰家族的財務狀況與來源也常遭到政壇競爭者與媒體的質疑,特別是1947年清鄉時期,許多台灣菁英被補殺,和其父親連震東有關。兩代公務員的連戰家中十分富有,資本家雜誌中文版於1993年的調查估計其財產至少有十三億美元[1](不包括兄弟或家族等名義下的財產)。他的財產問題經常被對手攻擊,比較經典的就是他與前屏東縣縣長伍澤元的3628萬元借款事件以及父親死亡竟不用繳遺產稅。
在當選副總統後,由於民進黨及新黨合流,為免行政院院長人選被否決,故李登輝在他的請辭信上批示「著無庸議」,故仍然保留行政院長一職,引起社會輿論的強大反彈,甚至被民進黨列為不受歡迎人物,不能到國會進行施政報告。在野黨也提出釋憲案,質疑行政院長與副總統有憲法備位關係,不得為同一人。1996年12月31日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19號解釋公佈,認同在野黨觀點,副總統兼任行政院長不符憲法本旨,宜分由不同人擔任。但是連戰仍然堅持擔任行政院院長,直到1997年4月,台灣社會發生白曉燕命案,連內閣治安績效備受外界批評,而政務委員馬英九也在命案發生後,提出辭職,對連戰有相當大的衝擊,在第四次修憲(其中把行政院長由立法院同意產生,改為只由總統任命行政院長)過關後,7月國民黨全會以後,連戰內閣總辭,退下來專任副總統。也因為此副總統兼行政院長的爭議,從此修訂憲法之「行政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委員同意」,改成「行政院長由總統提名」。
被國民黨提名為2000年選舉總統候選人。曾有意尋求宋楚瑜出任副總統候選人,最後因事破局。宋楚瑜脫離國民黨獨立參選,國民黨票源分散,由陳水扁當選總統。
2000年3月總統大選,國民黨敗選。外省派勢力回籠逼迫李登輝辭去國民黨主席以後。以代主席的身份重建國民黨。在國民黨落實黨主席直選以後,成為第一位國民黨直選的黨主席。經過一年多的政治風雨後,最後領導國民黨與親民黨結成國親聯盟,與宋楚瑜搭配參選2004年的總統。
2004年總統大選連戰再度失敗,於選舉之夜開票後憤而主張「這是一場不公平的選舉」,之後支持連戰群眾為了向陳水扁提出抗議,造成320遊行,並宣示將提起「當選無效」、「選舉無效」訴訟。藉著選後抗爭,連戰在國民黨的領導地位仍甚穩固,得以做完黨主席任期。在2005年4月以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分訪問中國大陆。
2005年8月19日,在国民党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连战与马英九做了正式的党主席交接,从此正式卸任了国民党党主席一职,並被授與「榮譽黨主席」的尊稱,成为国民党第一位荣誉党主席,亦是媒體最常用的頭銜。
籍貫及家族問題
連戰在選舉名冊上認為自己的籍貫是西安市亦遭來很多批評,一般人認為向外省族群示好的考量。另一方面,連戰在其祖籍地-臺南市的得票率亦敗給對手陳水扁,一般也認為連戰一家已甚少在臺南活動有關。在2004年總統大選中,連宋於台南市之得票率為42.23%、陳呂57.77%,雙方約有一成五、六萬七千餘票差距。(參各縣市詳細投票結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連家除其祖父連橫外,尚有連橫之兄-連城璧的後代連平原(連戰之堂兄)一脈至今仍居臺南市。連平原在連戰1996年、2000年競選副總統、總統時,皆籌組連氏宗親後援會支持連戰。但在2000年陳水扁宣布核四停工、國民黨提起總統罷免案後,連平原出面批評連戰,遂讓連家早年不睦事蹟為外界所知(宗親指稱連橫輕恩義)。而連平原也對於連戰表姊林文月多次宣稱,連戰為「連家三代單傳」,展開批評。目前兩人已形同陌路。
2006年4月連戰到福建尋根祭祖。連戰祖籍地是福建漳州龍溪縣馬崎社(現隸屬于龍海市榜山鎮長洲行政村)。連氏祖先是山西省上黨人,馬崎社的開基始祖連佛保于十五世紀初來馬崎。清康熙年間,連佛保的十世孫連興位從馬崎社渡過臺灣海峽赴臺灣,定居臺南馬兵營,連戰就是連興位的第九世孫,連佛保的第十八世孫。
2000年大選和之後的政治經歷
為了決定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國民黨候選人,當時的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支持連戰參選總統,這個決定遭到前台灣省長宋楚瑜的強烈反對,雙方在爭執不下後,最終以宋楚瑜脫黨獨立參選告終。在選舉中,李登輝雖然始終公開表示支持連戰,但部分人士卻堅信他其實暗助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這場選舉中由於連宋的分裂,兩人紛紛落選,由陳水扁以39%得票率當選總統。
選舉的失敗令國民黨支持者相當憤怒及不愉快(但是他們多數投票給當時無黨籍的宋楚瑜),國民黨支持群相信是李登輝導致連戰和宋楚瑜的落敗,而於開票後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要求李登輝為失敗負責。最終的結果是,連戰與國民黨中常會其他成員同意李登輝辭去國民黨主席職位,其後李登輝脫離國民黨,連戰獲國民黨十五屆中委會推舉為主席。與此同時有許多國民黨員退黨加入宋楚瑜成立的親民黨。國民黨與執政的民進黨因是否興建核四的爭議不歡而散:連戰會見陳水扁,以試圖說服他繼續建造第四核電廠,並得到對方支持,不料在會面結束半小時後,民進黨政府就宣布停建核四,被認為有意給前往會談的連戰難堪。此一事件給予連宋合作提供了機遇。核四的事件正好為國親兩黨重新合作提供了契機,雙方皆批評陳水扁缺乏信用。
連戰接任黨主席後,曾宣布舉行國民黨黨員重登記,整頓國民黨黨務,雖然初時親李派與排李派爭持不下,但在李登輝支持者成立台灣團結聯盟後,決定開除李登輝黨籍,排除了李登輝前主席的剩餘影響;之後又對國民黨進行重組,據稱親李的幹部不被重用,使得李登輝影響力消退。完全拔除一手提拔自己的李登輝,這也讓人對連戰的「輕情義」提出批評。
國民黨在2001年的立法委員選舉中再度遭到挫敗,原本擁有立法院過半數(113)席位的國民黨只獲得了60多席,失去國會第一大黨的地位,但仍保住泛藍的票源,繼續成為第一大在野黨。在地方縣市首長選舉國民黨仍保持了自己的實力。地方縣市首長選舉也是泛藍的首次合作。
2002年的台北、高雄兩市市長和市議會選舉中,國民黨聲勢回升。國民黨台北市長提名人馬英九高票連任成功,保有台北市的執政權,而且險些將民進黨籍高雄市長謝長廷拉下馬。在兩市市議會選舉方面,國民黨表現出色,親民黨則遭受重創。
2004年总统大选
2003年2月,國民黨、親民黨在經過協商後,決定共同推出一組候選人連戰、宋楚瑜角逐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而且宋楚瑜選擇成為其副總統候選人,兩人的合併雖未有2000年的一加一等於二的結果,但在民調也一直領先陳呂(陳水扁、呂秀蓮)搭檔。
这次选举中连宋两人还是以经济和两岸的议题来批评陈水扁政府;而陈水扁则除了继续批評国民党党产处置不当的问题,以及繼續突显民进党的草根性等。民进党在抛出公投法被泛蓝阻挠,连宋阵营一直无法掌握这一议题的主动权。
在选前一个月左右,选举进入白热化。2004年2月28日,民进党与台联共同举办「二二八手護台灣」活动,有超過200萬人在台一線牽成500公里人鏈,在纪念二二八事件的同时也为陈吕选举造势,使得连战选情一度吃紧。而泛蓝也在3月13日发动號稱百万人參加的反扁游行。
在三月十三日,國親集團舉辦了「換總統,救台灣,向阿扁嗆聲」的遊行,遊行人數眾多,主辦單位宣稱有三百萬人參與。 這遊行中最受人矚目的,是連戰夫婦及林豐正趴在地上,宋楚瑜夫婦則下跪。事後國親兩黨解釋為連宋夫婦等是親吻台灣土地,表示愛台灣。
选举过程中,雙方民調結果不相上下。在選前兩個禮拜,除了一般普遍認為立場偏藍的TVBS、聯合報,連宋的民調還是遙遙領先外,根據各個不同媒體、智庫、和政治團體所發布的民調,「台灣智庫」所公佈的數字是陳呂40.4%、連宋39.5%(3月8日);「民進黨」的數據是陳呂37.6%、連宋36.1%(3月7日);「國民黨」的數據是陳呂29.8%、連宋34.8%(3月5日);「世新大學」的數據是陳呂27.3%、連宋27.1%(3月2日)[1]。多數結果在統計學誤差範圍之內。
选举前一天,319槍擊案發生,对选情產生相當的影響,蓝营内部人士宣稱,枪击事件发生后连宋两人的优势瞬间瓦解,特别是在南部地区全面崩盘。但南部地區本就是綠營的大本營,反而是中部雲林,原來由泛藍估計勝五萬票,選舉結果卻相反,连战在当天并未对枪击事件做出过多评论,还曾试图探望陈水扁但遭拒。当时蓝营緊急做出了不推迟选举的决定,希望能够尽快减少枪击事件的影响;但当晚,由立場親近国民党人士陈文茜在国民党总部召开了一个记者会质疑枪击案的真实性,在当晚的中视频道播出。雖然此一槍擊事件確有疑點,但由于指控无實際证据,使得效果適得其反,引發部分選民不滿,加上隨後馬英九的記者會反駁陳文茜所說代表連宋說法。
選後抗爭
3月20日开票結果陳、呂以不到3万票的微弱优势連任正副總統。选举结果公布后,連戰对聚集在国民党中央黨部外的民众发表了演说,宣称选举「疑云重重」、「不公正」,并正式宣布将提起选举无效之诉。当晚大批泛蓝支持者聚集在总统府外的广场,连战本人也在宋楚瑜和泛蓝立委的簇拥下在广场上静坐表达抗议。这起的抗争活动在3月27日达到高潮,號稱有50万人在總統府前广场集结,连战等再度表达要求重新验票及选举的诉求。
然而群众抗争的结束却也是泛蓝抗争的结束;国亲除了通过司法程序追究选举结果外,并无其他大动作,2004年11月,台湾高等法院作出裁决,泛蓝的两个诉讼均败诉;而这时國民黨内外要求连战交棒的呼声也时有耳闻。不过连战并未加以理会,全力协助国民党参与12月的立法院选举,国民党的席次最终得到大幅度增长,而國親新三黨聯盟也并未如事前多数观察家所预言的那样丧失立法院的多数。选后的国民党又以改善两岸关系为由,派出多个高层代表团访问大陆,跳過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與中共進行關於包机直航、农业交流等计划。
2005年是国民党主席的改选年,2月,被认为是国民党内最有實力参选2008年總統的臺北市長馬英九首先表态将角逐国民党党主席,但当时连战还未正式表态是否会寻求连任。国民党内众多大老也都表态认为连战应该继续连任,党主席的另一热门人选王金平也做出「挺连」的姿态,表示会首先拥护连战续任。不过连战之后就表示无意继续担任国民党主席。
3月间,国民党宣布将借孙中山逝世80周年之机,不排除在适当时机由连战率代表团访问大陆,晋谒中山陵及参观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最终在3月28日到4月1日,由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拜谒广州黄花岗72烈士陵园,南京中山陵以及北京孙中山衣冠冢。访问期间,大陆政协主席贾庆林代表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向连战发出访问大陆的正式邀请。4月1日,连战在东京欣然表示接受邀请。连战是自1949年以来,首位重回大陆的中國國民黨領導人。之后经由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于4月17日与大陆方面协商后,定连战于4月26日到5月3日到大陆展开訪問。
2005年訪問中國
4月26日:國民黨黨主席連戰於上午10時55分搭乘港龍KA487由中正國際機場起飛,下午1時30分抵達香港,轉乘東航專機,下午4時30分抵達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在机场发表抵埠演讲,展開為期八天的訪問。隨後與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等會談,其間連贈李以琉璃工藝品「開泰」,李也回以南京特產雲錦「金絲團龍」。晚上連戰下榻於南京市中心新街口的金陵飯店。
4月27日:上午8時50分,連戰等一行人拜謁中山陵。祭堂送上花圈默哀並三鞠躬後,題詞「中山美陵」,並在博愛牌坊前發表記者會,演講孫中山的功績、纪念抗战、两岸关系走向、反台独等。有逾30万南京市民自发前往欢迎,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称自从政以来,未见过如此大规模民众自发之活动,既连周恩来逝世亦不能与之相比。之後谒明孝陵,之後前往位於长江路原國民政府、總統府仔細參觀,並題字「和平奮鬥救中國」。之後去南京靜海寺旁的天妃宮祭媽祖並撞鐘,題字「慈航普濟」。晚上則去南京城南的夫子廟品嘗秦淮小吃,並夜遊秦淮河,一飽金陵美景。
4月28日:上午搭機自南京到北京,11時07分抵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下榻於北京飯店。中午,應北京市委書記宴請,下午與中國大陸政協主席賈慶林會晤,先遊故宮,次去全聚德烤鴨店,最後去老舍茶館品茗和看京劇。
4月29日:上午9時50分,連戰在北京大學辦公樓禮堂發表演說,並回答同學提問。演講持續了約50分鐘,內有提「為民族立生命,為萬世開太平」,並簡化為「堅持和平,走向雙贏」。演說過程中多次爆發師生的熱烈掌聲。會後,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閔維方(北大黨委書記)代表北大向連戰贈送禮物,包括連戰母親趙蘭坤女士在燕京大學就讀時的學籍檔案、照片的複制品和有「未名湖」圖案的雕漆瓶。連戰向北大回贈了牡丹鳳雕刻工藝品和其祖父連橫所著的《臺灣通史》及連戰所著的《改變,才有希望》。之後,連戰偕同夫人方瑀和中國訪問團成員在校方陪同下參觀了北京大學。
下午15時左右,連戰同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晤。這是國共兩黨的最高領導人自1945年後的第一次會晤。連戰成為1949年後第一位踏上中國大陸的國民黨最高領導人,全世界許多國家都爭相報道了此新聞,國共兩黨主席握手的畫面將此次訪問推向了最高潮。會談自15時30分進行至17時10分,並在會後發表「會談公報」,內有「五點共識」。隨後在17時30分左右,於北京飯店舉行記者招待會。會上由國民黨文傳會主任張榮恭宣讀了五點共識。之後,連戰作出講話並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最後應胡錦濤之邀,到中南海瀛臺參加晚宴。
4月30日上午乘機抵達其出生地西安。隨後重返小學母校——原北新街小學的後宰門小學,捐了20萬人民幣的紅包,及《臺灣通史》,《改變,才有希望》等書。後宰門小學學生為歡迎連戰,發表「爺爺,您回來了!」詩詞朗頌。此後臺灣民眾笑稱連戰為「連爺爺」(當時連戰在家裡還沒當上爺爺)並去秦始皇陵旁的兵馬俑參觀,獲得兩樣禮物:一掊秦土(系兵馬俑遺址處取得)和漢代「長生無極」瓦當。
5月1日上午到清涼寺旁其祖母「沈太夫人之墓」(名璈,字少雲)祭祖,場面悲愴,後連捐了1萬人民幣加2000美元給清涼寺住持;下午搭機赴上海,下榻於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晚上在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的陪同下遊覽黃浦江和觀賞外灘的建築群,並題字「滾滾黃浦南流水,浪花造出英雄。」
5月2日上午在東方明珠電視塔召開記者招待會並發表演說。近午在錦江飯店會見海協會會長汪道涵,並代辜振甫遺孀辜嚴倬雲轉交一封信及辜早年作的一幅畫,頗有意涵。下午先在浦東濱江大酒店會見臺商並發表演說,詳細闡述國民黨對兩岸共同市場等的主張;晚些時候參觀上海博物館觀看青銅器系列和其他新展文物,並去上海城市規劃館參觀。晚上則應上海市市長韓正之邀,去浦東新區政府對面的上海科技館參加晚宴;稍後去盧灣區太倉路的新天地參觀。
5月3日上午現在酒店內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中共CCTV記者等的采訪;後離開酒店,於11時20分搭磁懸浮列車到浦東國際機場,下午1時搭機,晚上7時30分返回臺北桃園國際機場,發表簡短演說,結束為期八日的「和平之旅」。途中還贈送《臺灣通史》,《改變,才有希望》兩本書及國民黨方面編的《連戰 2005中國行》筆記書給相關人士和機構。
這次旅程雖定位為「和平之旅」,然外界咸認其為「第三次國共合作」。而此次參訪,國民黨主要目的,是要在於短期內與中共共同遏止臺獨之可能;中期則在維持現狀;長期則未有定论。
2006年訪問中國
2006年4月13日,連戰以國民黨榮譽主席的身份,在卸下國民黨主席的身份後。第一次啟程重訪中國,參與國共經貿論壇。同行團員除了台灣的政治人物以外,並有許多台灣工商界的重要人物,如辜濂淞、嚴凱泰等人隨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傳統上支持國民黨的以外,這次還有不少過去支持民進黨的企業家,如長榮創始人張榮發之子張國政,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戴勝通等人均隨行,被視為是這些企業家在政治上「選邊站」的結果。
4月16日,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再度於北京會晤。在雙方16日的會晤中重申了「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的政策,但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
4月17日,連戰搭機南下福建,展開「尋根之旅」。
家族
連橫 | 沈璈 | ||||||||||||||||||||||||||||||||||||||||||||||||||||
連震東 | 趙蘭坤 | ||||||||||||||||||||||||||||||||||||||||||||||||||||
連戰 | 連方瑀 (方瑀) | ||||||||||||||||||||||||||||||||||||||||||||||||||||
連惠心 | 連勝文 | 蔡依珊 | 連勝武 | 連咏心 | |||||||||||||||||||||||||||||||||||||||||||||||||
連定捷 | 連安捷 | ||||||||||||||||||||||||||||||||||||||||||||||||||||
主要著作
- 《Agrarian Reform in Nationalist China》- English,AM,1961年
- 《民主政治的基石》- ISBN 957-09-0705-3,正中書局,1974年
- 《行政院連院長言論集》- 新聞局,1994年
- 《走過傷痛,走向希望》- ISBN 957-09-1268-5,正中書局,1999年
- 《相約新世紀》- ISBN 957-09-1247-2,正中書局,1999年
- 《連戰的主張》- ISBN 957-621-771-7,天下遠見,2000年
- 《改變才有希望》- ISBN 986-417-251-4,台北:天下遠見,2006年
參考
參考資料
官衔 | ||
---|---|---|
中華民國國家元首 | ||
前任: 李元簇 |
中華民國副總統 第九任 1996年5月20日 - 2000年5月20日 |
繼任: 呂秀蓮 |
中華民國行政院 | ||
前任: 王唯農 |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主任委員 第五任 1978年8月1日 - 1981年11月30日 |
繼任: 高銘輝 |
前任: 林金生 |
交通部部長 第十一任 1981年12月1日 - 1987年4月22日 |
繼任: 郭南宏 |
前任: 林洋港 |
行政院副院長 第十六任 1987年5月1日 - 1988年7月22日 |
繼任: 施启扬 |
前任: 丁懋時 |
外交部部長 第十任 1988年7月20日 - 1990年6月1日 |
繼任: 錢復 |
前任: 郝柏村 |
行政院院長 第十四任 1993年2月27日 - 1997年8月31日 |
繼任: 蕭萬長 |
政府职务 | ||
臺灣省政府 | ||
前任: 邱創煥 |
台灣省政府主席 第十三任 1990年6月16日 - 1993年2月27日 |
繼任: 宋楚瑜 |
政党职务 | ||
中國國民黨 | ||
前任: 李登輝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 第三任 2000年3月24日 - 2005年7月27日 |
繼任: 馬英九 |
新設職位 | 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 2005年8月29日 - |
現任 |
國民黨四公子 |
---|
連戰 | 錢復 | 陳履安 | 沈君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