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口
| |
| |
台湾人口若依据移居岛上时间的前后,可以分为四大族群,分别为:
而近年来由于东南亚国家人民与台湾人通婚日益增加,亦有所谓的第五大族群-东南亚裔台湾人的出现。
人口
总数
- 22,778,581人。(户数为7,296,251户 2006年01月底 来源)
台湾原住民族人口:433,689人。(2002年底统计)
年龄结构:(2005年)
- 0-14岁: 19.7% (男性 2,349,077; 女性 2,156,755)
- 15-64岁: 70.7% (男性 8,205,933; 女性 7,980,056)
- 65岁以上: 9.6% (男性 1,107,708; 女性 1,094,855)
年龄中位数:
- 总计: 34.14岁
- 男性:33.71岁
- 女性: 34.57岁(2005年)
人口密度:
- 622人/km²。(2002年底统计)
人口增长率:
- 2.92‰。(2005年12月底统计 来源)
出生率:
- 12.64/1,000人。(2005年统计)
死亡率:
- 6.38/1,000人。(2005年统计)
净迁移率:
- 0/1000人(2005年统计)
性别比:
- 出生: 1.1 男/女
- 15岁以下: 1.09 男/女
- 15-64岁: 1.03 男/女
- 65岁以上: 1.01 男/女
- 平均:1.04 男/女 (2005年)
婴儿死亡率:
- 总计: 6.4/1,000人
- 男性: 7.09/1,000人
- 女性: 5.65/1,000人 (2005年)
结婚率:7.69/1,000人。(2002年统计)
离婚率:2.73/1,000人。(2002年统计)
平均寿命
- 总计:77.26岁。
- 男性:74.49岁
- 女性:80.28岁(2005年统计)
总生育率:
- 1.57/妇女(2005年)
民族
台湾人(包括福佬人、客家人)84%;外省人14%;原住民:2%
以文化人类学来区分,主要分为南岛语系的台湾原住民族与汉藏语系的汉族,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皆属于后者。
台湾原住民族
在日治时期依据居住地区分为高山的高砂族及平地的平埔族。国民政府来台后,统称为山地同胞(无分居住地,简称山胞)。近年来在法律上统一以台湾原住民族为称谓。由于山地的阻隔,语言与风俗习惯迥异,而有亚族的再区分。目前共有泰雅族、阿美族、布农族、卑南族、达悟族、排湾族、鲁凯族、邹族、邵族、赛夏族、噶玛兰族与太鲁阁族等十二个亚民族为政府所承认,另外属泰雅族一支的赛德克族正积极争取成为第十三个原住民族。
汉族
福佬人
又称为闽南人、Holo人(参见:鹤佬人),主要是在清领时期,由中国大陆福建省南部移民而来。又根据原居地,有漳州福佬人、泉州福佬人之分。目前为台湾四大族群人数最多的族群。
福佬人语言以台湾话为主,为闽南语之一支,可粗略分为南部腔、北部腔、宜兰腔等;各腔间差异都不大,仅有几个字发音不同。
客家人
在清朝领台时期,由中国大陆广东省东部移民而来。又根据原居地,有海陆客家人与四县客家人之分。目前台湾客家人的分布,在台湾北部以桃竹苗为客家人最多的地方。除了桃竹苗三县以外,客家人集中的地方,应该数南部地方的六堆,主要是指屏东县的内埔、长治、麟洛上局树、万峦等乡镇,及高雄县美浓、六龟等乡镇。这六堆地方,客家人总共大约有三十多万,可以说是第二个客家人集中的地方。
其他各县市中,花莲县可以说是客家大县,客家人口占百分之四十,有十几万人。再过来就是台东县,客家人占大约四分之一,就是百分之二十五六的样子。其次,客家人相当多的县市是台中、南投、高雄三个县,客家人占百分之十几。其他如台北和高雄两个直辖市,客家人人口也都不少。至于台南县台南市,是客家人最早来到的地方,但多已与闽南人同化,或迁居他处。
语言以客家话为主,又分为四县腔(桃园、苗栗,屏东及高雄的六堆地区)、海陆腔(新竹、花莲部分地区)、大埔腔(台中东势一带)绍安腔(云林仑背一带)与饶平腔、永定腔等散居各地。
外省人
有时被称为新住民。主要是指1949年随国民政府来到台湾的中国大陆各省人民,早期多聚居于眷村,近年来开始散居于台湾各地。其语言除原乡语言外,主要使用国语。
马祖人
宗教信仰
中华民国不设立国教,人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被政府承认的宗教超过15个,其中佛教、道教、儒教信徒93%,基督徒4.5%,其他2.5%。
语言
官方语言为汉语(国语),使用正体字,此外还主要使用闽南语(台语),客家话。
教育水平
读写能力:
- 定义:15岁以上具有读写能力
- 识字率:96.1%(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