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刘盛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Dirrival留言 | 贡献2011年4月3日 (日) 09:19 生平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刘盛堂
大清广东省开平县知县
籍贯云南省会泽县
族裔汉族
出生清咸丰十年(1860年)
云南省会泽县
逝世民国十二年(1923年)
出身
  • 光绪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

刘盛堂(1860年—1923年),清朝官员。云南会泽县钟屏镇人,祖籍湖南。刘盛堂母亲与唐继尧母亲是朱姓亲姊妹。

生平

刘盛堂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己丑科三甲第31名进士。光绪十八年(1892年),任广东开平县知县。[1]盛堂提倡实学,在当地创建凤山书院,并捐出养廉银购买书籍,当地学风为之大变。其为官主张从严治理,致力于打击奸恶,革除冗员。又聘请阳湖人吴翊寅重修县志,文稿方成,尚未刻印,盛堂即遭到排挤卸任。后《开平县志》为其立传。[2]
光绪三十年(1904年),刘盛堂与唐继尧等获选官费留学日本,并考察学务。其间,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年)学成回国,任昆明贡院督学。次年返回会泽。

辛亥革命后,刘盛堂自筹经费,在家中的“迎晖堂”创办了会泽第一所新式教育的爱国小学堂,并在南岳宫创建楚黔小学,被推举为首任校长。为响应辛亥革命,刘盛堂带领学生推倒城隍庙内塑像,倡导妇女不缠足,又带头剪辫,剃成光头。

民国元年(1912年)3月,刘倡导创建了滇剧组织“清明会”。刘盛堂任会长。下半年,改名翼教社。后创办实业,于南岳宫内成立织布公司。民国十二年(1923年),刘盛堂病逝后,织布业界为他在西门外立“功德碑”纪念他。[来源请求]

著作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纂修《云南地志》二卷,出版者爱国小学堂,版本为石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3]

注释

  1. ^ 《开平县志·卷二十四·职官表》页十一:刘盛堂,云南会泽进士。(光绪)十八年任。有传。
  2. ^ 《开平县志·卷三十·宦绩》页八~九:刘盛堂,云南会泽人,进士。光绪壬辰知开平县事。盛堂提倡实学,创建凤山书院,捐廉购置书籍,日与诸生研究经史,士习为之丕变。邑人喜构讼,图告不图审,习为固然。盛堂怒曰:“此刁风也,乌可长于是!”加意惩创之。尝有原告伏罪而被告尚未知情者。健讼者至,相戒不敢轻于尝试。一时有讼庭花落之称。自温公树棻后,邑人习于宽政,盛堂纠之以猛,胥徒惕息,豪猾敛手,民以大和。先是,差役承袭,多至二百六十人,私党繁盛,藉票传而罔利,所至鸡犬不宁,乐业之家至闭门避之以不见。此辈为福,遇大案辄遣其徒挟犯者亲党,私索贿曰“讲差礼”。有“黑眼银”、“白眼银”之名目。每一案辄讲千百金。差礼入,任意卧票,听犯者恣游街市。原告呼捕,戒勿应。故刁徒相谓曰:命和贼走皆恃此曹为障蔽也。盛堂痛惩其弊,适奉裁役,一旦革去二百三十名,姑留四十名供驱使。差暴稍戢。尤恶强族巨猾,豪绅之干谒者,不稍假借。又念志乘久缺,延阳湖吴翊寅重修。草创初就,未及刻,因获邻邑巨盗,为恩平令钱某所挤,竟卸篆去。(以上参乡土志)
  3. ^ 《云南地志》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参考资料

  • 《东川古代简志》
  • 余棨谋、张启煌,《开平县志》,香港民声印书局,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铅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