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
籍贯在舊時主要指自己家族開始生發繁衍的主要地域。大至國或省,小至縣市或村、里等聚落均可成为籍贯。古代所謂籍贯通常指父、祖的長居地,在現代社會中則有較為寬廣的涵義,甚至可以指“本人出生地”。
词源由来
中國歷史古代,籍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也就是指其所从事之职业,如“盐户”(专门为政府煮製食盐的)、“军户”(专门为政府服兵役的)等。南北朝诗歌《木兰诗》中木兰家就是军户,所以“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同一种户役的人户都编入一份册籍。
贯指一个人生長的所在,如“乡贯”、“里贯”。《隋书·经籍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籍贯合在一起,指一个人的生長的地點(贯),與徭役种类(籍)的登记文件。《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太兴弟遥, ……迁冀州刺史。遥以诸胡先无籍贯,奸良莫辨,悉令造籍。”不是说胡人没有生長的地點,而是並未登記。《魏书·宦官列传》:“石荣籍贯兵伍,……”即其籍编于军队。
从魏晋时期开始,公家对籍贯加强掌控,以避免徭役和赋税的流失。《魏书·食货志》:“自昔以来,诸州户口,籍贯不实。”指出当时籍贯的漏洞。
籍贯定義
籍贯在今日標準汉语中通常指“本人出生或祖居地”。「出生地」是唯一的,而「祖居地」则是一个比较灵活的概念。假設有北京海淀(今中國北京市海淀區)的一謝姓人士,出於「陳郡謝氏」,宗族原居陳郡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但其高曾祖父、曾祖父都在江蘇金陵(今南京市)出生、生活,其祖父則遷徙至福建安溪,但其父卻是在廣東寶安(今深圳市)出生、就學、工作、娶妻,不過謝某在北京海淀街道出生並且長大。那么「陽夏」、「金陵」、「安溪」、「寶安」、「海淀」这幾個地方,哪一个成为謝某的籍贯,则主要在謝某未成年時,看他的親人和他本人对“籍贯”一词的理解。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治理的中国大陆、英國管治时期的香港、中華民國治理的1980年代以前的台灣,籍贯是當時很多文件表格中,必填的栏目,如同性别、年齡、學歷、职业等。今日中国的籍贯填写,按照中共中央組織部及国家档案局1991年颁布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规定:籍贯填写本人的祖居地(指祖父的长期居住地)。[1]由于在中国大陸填报籍贯的历史不到一个世纪,大多数人的籍贯其实通常是其在20世纪初出生的那一代父系祖先的出生地。如上述北京自行決定籍貫的謝某,如依照中国政府的規定「依其祖父長居地」,籍貫将確定為福建省泉州安溪縣。
籍貫、祖籍、戶籍的意義不太相同,祖籍通常是追認極遙遠的祖先生長地,戶籍則是現在於政府登記的居住地地址。如死于臺灣臺北士林的蒋介石,因其远祖由苏入浙,故戶籍為臺灣臺北,祖籍为江苏宜兴,籍贯却是浙江奉化;而如日前逝世的台灣大企業家王永慶籍貫為臺灣臺北,因先祖自閩南泉州府安溪縣來,故祖籍福建安溪。由此可知,祖籍、籍貫、戶籍地三名詞為不同的概念,不可同語。
在已不講究籍貫的臺灣,人們會因為自己的母語、慣用語言與文化認同、意識形態,而自己決定自己的籍貫,不過這涉及臺灣人中的本省或外省問題,也涉及此人的祖先是否在臺灣日治時期以前移居臺灣。
對籍贯的意見
普遍的看法是,在现代国家,一个人的祖居地或出生地、成長地,对于他的公民權,如教育權、工作權、選舉權至投宿旅馆,不应该有任何影响。而且籍贯本身就是一个世世代代被限制永居一处的农耕经济的概念,在现代含义含糊不清。
在香港,自從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之後,網上學校行政及管理系統已不再需要學生填寫籍貫,而只需要學生填寫出生地。
在中華民國的台灣,公家戶籍登記曾有籍貫欄,也以此區分出台灣四大族群。但近年在提倡台灣各族群融合與多元文化的呼聲下已經停用,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只有填寫出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