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佑宁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hong Fat留言 | 贡献2011年4月12日 (二) 06:36 歷史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香港佑宁堂外貌
香港佑宁堂基石
香港佑宁堂内部

香港佑宁堂Union Church Hong Kong)成立于1844年,是香港一座英语传道跨宗派基督教教堂,位于香港半山区坚尼地道22号A。香港佑宁堂是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的会员教会。主日崇拜共有四堂聚会,三堂采用英语而一堂采用菲律宾语。其钟楼获古物古迹办事处建议评为三级历史建筑

历史

香港佑宁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843年理雅各牧师(Rev. Dr. James Legge)抵达香港开始,理雅各是一名苏格兰人,为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的传教士,1840年获委派到马六甲主持英华书院(Anglo Chinese College),当时中国开放门户,包括香港及其他通商口岸,传道会希望在中国开展传道事工。

理雅各于1843年7月6日到港,出任香港英华书院第一届校长。1844年8月理雅各公告伦敦会建议设立一所采用中文英文传道的教堂供公众崇拜。

香港佑宁堂原址位于荷李活道(在卑利街嘉咸街之间),位于当时西人华人社区的交界处,初名愉宁堂Union Chapel),“Union”有追求合一的精神,其一是联系不同教派的信徒;其二是联合华人与西人一同参与基督教的宗教活动。由于伦敦会的非国教背景,故此取用“Chapel”以别于国教教会的“Church”,直到理雅各离港及国教派与非国教派对立缓和,才更名“Union Church”,而中文名“愉宁堂”只是约定俗成。新堂于1845年建成,因门前有大石柱而俗称为“大石柱堂”,周日早上为西人举行宗教活动,主要为英国海军及陆军成员和西商,而华人则在下午3时举行。1846年按立何福堂为香港首位华人牧师,负责伦敦会在港华人事工。同年伦敦会差派祈理兰(John Fellerton Cleland)到港协助理雅各主理愉宁堂西人会务。祈理兰离港后,由循道会祈庇士(Battinson Kay)于1849年7月接任,但不受会众欢迎,于同年11月辞职。理雅各负起会务,并邀请军中信徒协助推广活动。1862年华人会众自理会务并成立“英华书院公会”(道济会堂的前身)。由于愉宁堂参与人数不断增长,荷李活道旧堂不敷应用,于1865年搬迁到士丹顿街,新堂可设多达400座位。1867年理雅各离港返英,伦敦会派遣马理斯(D.B. Morris)接任教牧工作,惟不足3年亦因与会众交恶而辞职收场。刚好理雅各回港编辑《中国经籍》,再次执掌愉宁堂教务,直到1873年他著译全套的《中国经籍》全部出版后再次离港返英,由英军随军牧师林安(James Lamont)义务主理会务。林安于1879年随军事调动离港,伦敦会同意由其省、港两地的资深传教士湛约翰(John Chalmers)兼理堂务1年。

其后于1889年搬迁到坚尼地道现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教堂遭受到严重破坏,新堂于1949年重建完成开放,继于1971年扩建完成。

启发课程

启发课程起源于伦敦圣三一布普顿堂,香港是首个华人社会开始推动“启发课程”(The Alpha Course),自1994年香港佑宁堂举办首届“启发课程”后,由会友苗礼士(Steve Miller)及解哈拿(Hannah Miller)夫妇开展推动工作,1998年解哈拿将“启发课程”翻译成中文,并在同年邀请课程创办人甘力克牧师(The Revd. Nicky Gumbel)来港主领首届“香港启发大会”。2007年4月10-11日在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举行“全球华人启发大会”。

参见

参考文献

  • 黄文江. 〈十九世紀香港西人群體研究:愉寧堂的演變〉. 刘义章、黄文江 合编 (编). 《香港社會與文化史論集》.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 2002年: 第37–56页. ISBN 962-86543-1-4 (中文(香港)).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