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教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85.194.50.2留言2006年3月15日 (三) 23:29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教皇的三重冕(tiara),象徵教皇之訓誨、聖化、治理三項神權

教皇,亦有翻譯為教宗羅馬教皇,是天主教會 (該宗教團體的全名是至一至聖大公教會及宗座教會)的領袖,當中包括羅馬天主教會(拉丁禮)和東儀天主教會。這一稱號同時由東正教會安立甘教會分享,也因此引起分歧。

教皇的頭銜包括:「羅馬主教,基督之代表,眾門徒之主之後繼者,最高祭司(教皇),西方之宗主教,義大利首席主教(主教長),羅馬省大主教及都主教(總主教),梵蒂岡國元首及上帝之眾僕人之僕人」(Episcopus Romanus, Vicarius Christi, Successor principis apostolorum, Pontifex Maximus, Patriarcha Occidentis, Primatus Italiae, Archiepiscopus ac metropolitanus provinciae ecclesiasticae Romanae, Princeps sui iuris civitatis Vaticanae, Servus Servorum Dei)。教會很少會使用這個完整的頭銜。天主教認為教皇為初任羅馬主教聖伯多祿的後繼,因此一開始稱呼他為「伯多祿之代表」,直到西元五世紀時才改稱為目前這更具權威的「基督之代表」。

除了他的宗教職務之外,教皇也是擁有獨立主權的梵蒂岡國家元首。該國又被稱為「聖座」(Sancta Sedes)。梵蒂岡整個被羅馬城包圍,在1870年之前,教皇統治的區域一度拓展到整個義大利中部,其領土,即教皇國,被稱為「聖伯多祿的遺產」。儘管授予教皇對這些領土的統轄權的文件,也就是所謂的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在15世紀被證明是偽造的,教皇對教廷國的統治還是延續到了1870年義大利統一的時候,而義大利王國和教皇之間最終的政治協議一直到1929年拉特蘭協定才得以實現。1948年通過的義大利共和國憲法,再次確定該協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005年4月2日2005年4月18日,教皇的職位空缺,這種情況稱為宗座出缺(sede vacante)。前任教皇是教皇約翰·保羅二世(John Paul II),他於1978年58歲時被選為教皇,也是自哈德良六世1522年-1523年間在位)以來首位被選為教宗的非義大利人。

約翰·保羅二世於 2005年4月2日19:37GMT 逝世,享年84歲。在4月18日開始的教皇選舉(conclave)中,用了不足24小時,就選出德國樞機主教約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作為新教宗,是為本篤十六世

辭源

拉丁文的「教皇」papa源自希臘文的πάππας,原意為「父親」,起初用於對任何司鐸或主教親昵的稱呼。在四世紀五世紀的時候,πάππας在西羅馬帝國仍頻繁地用於稱呼主教,儘管它已經開始逐漸轉變成現代的用途,即局限於稱呼羅馬主教,而在東羅馬帝國,尤其是在希臘俄羅斯,司鐸仍然被成為πάππας。天主教會內一直沿用「教宗」的名稱,教會外也可翻譯為「教皇」、「眾僕人的僕人」等。

早在三世紀亞歷山大里亞主教埃及的各副主教實行了集權控制,有意識地仿效羅馬主教的管轄方式。在尼吉亞大公會議後,羅馬主教立即授予亞歷山大里亞大主教以管轄的優先權,並使用了「亞歷山大里亞教皇」的稱號,該稱號現在演變成為希臘正教的「亞歷山大里亞及全非洲教皇及宗主教」以及哥普特教會的「亞歷山大里亞及宗徒聖馬可之座的教皇」

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