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渤海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85.194.50.2留言2006年3月16日 (四) 12:23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渤海國698年926年),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及現時中國東北地區東部、舊日沿海州舊地。由古代民族粟末靺鞨的酋長大祚榮所建立,初名「震國」,因接受唐朝授官並被冊封為「渤海郡王」而該號「渤海國」其民族主體為粟末靺鞨族人和原高句麗遺民,但也有部分黑水靺鞨的部族。

渤海國的起源及歷史眾說紛紜,主要可以分成兩派:

  1. 中國及俄羅斯的歷史學者主要認渤海國是一個由靺鞨民族組成的國家,但受到中原及中亞深厚的影響;且由於該國絕大部分領地都在當時及現今的中國境內,且粟末靺鞨也為起源並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民族,因此渤海國歷史應當屬於中國古代歷史的一部分。
  2. 朝韓和某些日本的歷史學者認為渤海國是由高句麗的遺民所建立,而它的國民在亡國後都回到朝鮮半島,所以它是朝鮮歷史的重要組成部份。

歷史

668年高句麗滅亡後,唐朝將高句麗貴族和一些遺民遷居到營州(今中國遼寧朝陽市)。

690年,部分高句麗遺民和粟末靺鞨人在粟末靺鞨人乞乞仲象的指揮下逃出營州,此後,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率領部眾來到高句麗故地,698年在東牟山(今中國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建城堡成立震國。

713年,大祚榮接受唐朝的冊封,獲「渤海郡王」的封號,唐朝以大祚榮的領土定為忽汗州,大祚榮並領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國為渤海國,成為臣屬於唐朝的藩屬政權,又同時是唐朝管轄下的一個羈縻州府即忽汗州都督府。

渤海國是一個具有二重性的政權,它既是粟末靺鞨聯合高句麗遺民建立的一個王國政權,同時又是唐朝管轄下的一個羈縻州。這一二重性突出地體現在以下四點上:

  1. 其一,從第二代國王文王開始使用渤海獨自的年號,除了向唐朝的國書,到渤海國毀滅一直使用自己的年號;
  2. 其二,每世渤海王的更迭,雖皆由大氏父死子繼或兄終弟及,但均接到從唐王朝的冊封后才算合法,否則向唐朝的國書上只能稱「權知國務」、「知國務」;
  3. 其三,唐王朝在冊封認可新國王的同時,必任命其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
  4. 其四,渤海國有向唐朝貢的義務和必要時提供軍事支援的義務,史載渤海向唐朝貢凡140多次。

渤海國與契丹早有嫌隙,渤海強盛時曾經常進攻和奴役契丹人;渤海國衰落時,恰逢契丹崛起,最終契丹攻滅渤海並奪取其地。契丹天贊四年(925年),耶律阿保機率軍征伐渤海國。同年十二月,契丹兵圍渤海重鎮扶餘城(今吉林農安境內)。天顯元年(926年)正月,契丹軍攻佔扶餘城。隨後,阿保機分兵攻略渤海之地。契丹軍主力進逼渤海都城忽汗城(今黑龍江省寧安西南東京城),乘夜圍城。渤海國王大湮開城投降。渤海軍殘部和邊遠地區的反抗也相繼被契丹軍平定。契丹滅渤海,「得地五千里,兵數十萬」。渤海國全境納入契丹版圖。

契丹爲了統治渤海人在渤海國故地設置東丹國,不過由於受命主要的貴族率領部署亡命高麗930年東丹國被撤銷。930年東丹國消滅以後,一些渤海遺民因受到契丹壓榨而數次起義,並以復興渤海國為口號。由於兩族積怨很深,許多渤海遺民不願忍受契丹的統治而最終亡命高麗。

中國有的的史書曾稱大祚榮為「或為高句麗別種」,渤海國在與日本、新羅開展外交時也曾經為了抬高身價而以高句麗的繼承國自稱,因此,朝鮮韓國和某些日本學者認為渤海國與高句麗應該存在繼承關係。中國和俄羅斯的學者基本不同意這一點。朝鮮學者更認為渤海國建立後,與新羅形成了朝鮮半島的南北國時代,而渤海國是居於先進地位的主導者。這種觀點被認為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有意識的倡導朝鮮半島北方為「正朔」有關。韓國官方也倡導渤海國為朝鮮歷史上的國家的觀點,並將一艘驅逐艦以大祚榮的名字命名。中國史學界則長期以來堅持渤海國為「粟末靺鞨人建立的政權」的說法,堅決不同意其為高句麗的繼承國的說法。

地理

渤海國的領土主要承襲了古代扶餘高句麗在北方、即鴨綠江以西的領土,北抵松花江下游,南接新羅,東臨日本海,西至丹東一帶。

渤海五京

渤海國在全國五個重要城市設立「五京」,他們分別是:

渤海史主要年表

  • 669年:建國。
  • 671年:唐、新羅戰爭開始。
  • 697年:由於契丹反唐之亂,粟末靺鞨族東遷至高句麗故地並與其移民雜處。
  • 698年:大祚榮建立震國。當時唐朝已為武周所代,改元為聖歷
  • 713年:震國改名渤海(大祚榮接受唐朝的冊封,獲「渤海郡王」的封號,並領忽汗州都督)。
  • 719年:大祚榮去世,大武藝即位,開始私下在渤海使用自己的年號
  • 726年:大武藝之弟,大門藝,流亡唐朝。
  • 727年:派遣高仁義出使至日本。
  • 728年:日本向渤海遣使答謝。
  • 732年張文休率領水軍攻佔唐朝登州府(山東蓬萊港),殺害刺史韋俊。右領軍將軍葛福順奉唐玄宗聖旨率兵征討。
  • 733年:新羅奉唐之命而試攻擊渤海,由於大雪沒能成功。
  • 738年:大武藝去世,大欽茂即位。
  • 762年:大欽茂獲得唐朝「渤海國王」的封號。
  • 812年:新羅向渤海派遣使臣。
  • 926年:被契丹人滅亡。

渤海君主列表

  1. 突地稽
  2. 李謹行
  3. 乞四比羽
  4. 烈王 乞乞仲象668年 - 698年
  5. 高王 大祚榮698年 - 718年)─由於他在開始獲封郡王,所以朝鮮史學界普遍認為他才是渤海國的始祖。
  6. 武王 大武藝718年 - 737年
  7. 文王 大欽茂737年 - 793年
  8. 大元義793年 - 794年
  9. 成王 大華璵794年
  10. 康王 大嵩璘794年 - 808年
  11. 定王 大元瑜808年 - 812年
  12. 僖王 大言義812年 - 817年?)
  13. 簡王 大明忠817年? - 818年?)
  14. 宣王 大仁秀818年? - 830年
  15. 大彝震830年 - 857年
  16. 大虔晃857年 - 871年
  17. 大玄錫871年 - 895年
  18. 大瑋瑎895年 - 907年?)
  19. 大諲譔907年? - 926年

參考

  1. [1]遼史》卷三十八:志第八:地理志二──東京道[2]
  2. [3]建國與盛衰》(건국과 성쇠)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