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諾門罕戰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99.238.98.109留言2011年5月12日 (四) 21:51 (增加或调整内部链接)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哈拉哈河戰役

毀壞的蘇軍BA-10裝甲車[1]
日期1939年5月11日 - 1939年8月27日
地点
哈拉哈河,满蒙边境
结果 苏方获胜
参战方
蘇聯
蒙古人民共和國

大日本帝国

满洲国
指挥官与领导者
朱可夫 小松原道太郎
植田謙吉
兵力
57,000步兵
498辆坦克、
346辆装甲车
70,000步兵
100辆坦克、
450架飞机
伤亡与损失
7,974人阵亡、
15,251人受伤损失坦克装甲车辆350,飞机250架[2]
日方統計
8,440人阵亡[3]、损失坦克30辆飞机180架
8,766人受伤(有人认为实际超过3万)
蘇方声称
60,000人死傷、
3,000人被俘[4]

哈拉哈河戰役(或稱諾門罕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蘇聯遠東(今中国呼伦贝尔市)發生的一場戰爭。日本稱1939年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爲第一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9月16日停火爲止,稱爲第二次諾門罕事件。苏联方主将為朱可夫,日方主将則為植田谦吉

戰事在1939年于當時的满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日、俄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滿洲國蒙古國交戰,但蘇、日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大敗結束。蘇、日雙方此後在二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8月8日对日本宣戰並發動八月風暴行動為止。

背景

由於地緣政治上的衝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開戰。兩國在1904年中國的東北爆發全面的日俄戰爭,結果日本戰勝,中國的東北落入日本的勢力範圍,俄國亦被迫把庫頁島南部割讓與日本。1931年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全面佔領中國東三省,之後在1932年成立聽命日本的滿洲國外蒙古則在蘇聯的支持下,於1921年宣佈獨立,成立聽命於蘇聯的蒙古人民共和國(又称蒙古国)。滿洲國與蒙古國為鄰,並分別有日本及蘇聯的駐軍。雙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邊境糾紛。1938年7月30日,日、俄兩軍在中、蘇、朝交界的张鼓峰便因為邊界糾紛發生武裝衝突,結果一個月後的8月10日雙方議和,签订停戰協定。

事件經過

1939年5月11日,約七至九十名蒙古騎兵在哈拉哈河以東、諾門罕附近的地區(今中國內蒙古呼倫貝爾西南部,阿爾山以西)放牧。日本及满洲国認為滿、蒙邊境應該在哈拉哈河,該地為满洲国國土,而蘇、蒙則認為邊界在河東約十六公里,諾門罕的東面,該地為蒙古國國土。蒙古騎兵被满洲国騎兵驅逐。兩天後蒙古騎兵帶同援兵到達,再次在該地駐扎,满洲国军队未能將其驅趕。

此時日本關東軍決定干涉。5月13日5月14日,隸屬關東軍小松原師團的捜索隊長東八百蔵中佐指揮約300满洲國士兵出動,15日成功驅趕蒙古騎兵。蘇聯紅軍在史達林指示紅軍最高指揮部(Stavka)下準備反攻計劃,並決定由朱可夫負責指揮。5月28日5月29日,蘇、蒙軍隊在裝甲兵支援下,以優勢兵力擊敗日軍。東中校之捜索隊軍力減損63%:8名軍官和97名士兵被殺,1名軍官和33名士兵負傷。

之後的整個六月,蘇聯向諾門罕附近,哈拉哈河兩岸增兵,並攻擊满洲國士兵。

六月底,日軍發動反攻。6月30日小松原師團下達進攻命令,從北面分兩路進攻哈拉哈河以東的蘇軍。當中部分兵力更在7月1日渡過哈拉哈河,在河的西岸意圖阻隔蘇軍的援兵,及切斷河東蘇軍的退路。但河西的日軍攻勢受阻。朱可夫集合約二百輛坦克及三百輛裝甲車,以裝甲兵反攻。7月3日,日軍撤回河的東岸。而河東的日軍亦未能將蘇軍擊退。雙方從後方增調炮兵增援。日軍在七月底的一次反攻仍然未能將蘇軍驅離河東。雙方在夏天一直維持爭持局面。

八月中,蘇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在三十公里長的前線發動主力進攻。蘇軍投入總兵力約五萬七千人,配合炮擊及空軍支援。北翼最先以機械化步兵進攻,吸引日軍增援。中部則以步兵牽制日軍主力。南翼集中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旅,約一萬人及三百部坦克,配合火炮、空軍快速向北迂迴,從側翼包圍河東的日軍。8月20日,蘇軍渡河。

日軍的作戰策略則是以前綫部隊阻擋敵軍進攻,等待蘇軍的進攻力減弱後,以援軍從側面包圍蘇軍。但是蘇聯閃電戰式的立體機動作戰,特別是大量投入的裝甲兵,令前線的日軍快速潰敗。8月24日,蘇軍南北兩翼在諾門罕合圍。兩個日本關東軍師團(第7師團第23師團)的主力被包圍。8月27日,日軍試圖突圍失敗。朱可夫在日軍拒絕投降後,以火炮及空軍集中殲擊被圍的日軍。

結果

1939年8月中,歐洲形勢急劇變化。蘇、日兩方亦在八月底後加緊外交談判。蘇軍雖然在遠東取得戰役的勝利,但無意擴大戰果。雙方於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後以日本退讓,承認現存邊界結束衝突。1940年6月9日,蘇、日兩方正式締結協議。最後導致1941年4月13日所簽訂的蘇日中立條約

傷亡

日军参战兵力前后相加超过7万人。在四個月的戰事中,战死8440人。蘇軍投入約五萬七千名步兵、五百輛坦克及三百五十輛裝甲車;官方宣佈人員損失為九千人傷亡。但據1991年蘇聯解體後解密的檔案顯示,蘇軍真正死亡人數約為七千人,超過一千人失蹤,另外一萬六千人受傷。 二战后有记者采访朱可夫将军,问及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时,他回答是哈拉哈河战役。朱可夫对日军的评价是下级军官很优秀,战斗很狂热,但是越往高层越烂,特别是含金汤匙出生的高级将领只能用无能形容。另外曾在GRU任职参与过该战役的Василий Новобранец瓦西里-诺沃布拉涅兹上校在回忆中认为苏军的战斗有很多缺陷,是靠巨大的人力和兵器优势打胜的。

戰役中各日軍軍官之結局
戰時軍銜 隸屬部隊 戰時職務 姓 名 結局或安排 備註 資料來源
中佐 第23師團 捜索隊長 東 八百藏 戰死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6期 [2]
中佐 捜索隊長 井置 榮一 自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8期 [3]
大將 關東軍司令部 司令官 植田 謙吉 撤職,調入預備役。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0期 [4]
中將 關東軍司令部 參謀長 磯谷 廉介 撤職,調入預備役。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6期
中佐 關東軍司令部 作戰主任 服部 卓四郎 撤職,調任於千葉步兵學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34期 [5]
少佐 關東軍司令部 作戰參謀 辻 政信 撤職,調任於華中第11軍司令部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36期 [6][7][8]ja:辻政信
中將 第23師團第7師團第1戰車團各分一部分兵力組成的安岡支隊 安岡支隊長 安岡 正臣1886年出生 - 1948年逝世) 撤職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8期、日本陸軍大學26期 [9][10][11][12][13]
中佐 捜索隊長 長谷部 理叡 自盡 [14]
中將 關東軍 第23師團 小松原 道太郎 撤職,調返東京。後來病死有自杀嫌疑。 [15]
大佐 第23師團 参謀長 大内 孜 戰死。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6期、日本陸軍大學7期騎兵少佐 [16][17][18]
大佐 第23師團 後任参謀長 岡本 德三 傷重而死。 [19]
少將 第23師團 步兵第23團 小林 恒一 重傷。 [20]
大佐 步兵第26連隊 森田 範正 撤職,調入預備役。 [21]
大佐 步兵第14連隊 須見 新一郎 撤職,調入預備役。 [22]
大佐 戰車第3連隊 吉丸 清武 戰死。 [23]
大佐 步兵第64連隊 山縣 武光 自盡。 [24]
大佐 歩兵第74連隊 長野 榮二 重傷。 [25]
大佐 後任步兵第74連隊 森田 徹 8月26日戰死 [26]
中佐 代理步兵第74連隊 東 宗治 森田徹戰死後,代理隊長職務。後衝入敵陣戰死 [27][28]
大佐 步兵第72連隊 酒井 美喜雄 重傷,撤退後自盡。 [29][30]
大佐 野砲兵第13連隊 伊勢 高秀 戰場上自盡。 [31][32]
可能是少佐軍銜 野砲兵第13連隊副官 福永 董祐 受傷,調入預備役。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4期 [33]
中佐 穆稜重砲兵連隊 染谷 義雄 戰死。 [34][35]
飯島 照雄 戰死。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51期 [36]
河野 巖 戰死。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45期 [37]
古田 秀夫 戰死。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33期 [38]
島貫 忠正 戰死。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33期 [39]
佐藤 文藏 健在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4期 [40]


對第二次大戰的影響

相對於二次大戰其他戰役,哈拉哈河戰役是一場不為經傳的戰事。但是它對二次大戰的局勢發展卻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戰事發生前,日本東京當局仍為「北進」及「南進」的策略而爭論。北進計劃是以陸軍向蘇聯西伯利亞發動攻勢,目標是進攻至貝加爾湖一帶。而南進計劃則是以海軍為主,奪取東南亞資源(特別是荷屬印尼石油)。哈拉哈河戰役的失敗,說明蘇聯紅軍的實力對日本陸軍來說仍然是相當強大。在一定程度上,哈拉哈河戰役導致日本改為傾向採用南進的戰略目標;最終引致兩年後日本偷襲珍珠港、向美國宣戰和最後的戰敗。

哈拉哈河戰役中,朱可夫指揮裝甲部隊以機動戰首獲大捷,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嘉獎。蘇聯政府得到包括間諜理查·佐爾格的情報得知日方的南進,因此應該不會即時對西伯利亞發動另一次攻勢。蘇軍於是被調往歐洲;在1941年12月,朱可夫再指揮西伯利亞部隊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成功發動反攻擊敗德軍。


相關條目

註釋

  1. ^ BA-3, BA-6, and BA-9 Armored Car,The Russian Battlefield(1998年):[1]UTC時間2006年5月18日 17:40更新。
  2. ^ "Grif sekretnosti sniat': poteri Vooruzhennykh Sil SSSR v voynakh, boevykh deystviyakh i voennykh konfliktakh", pod oshchey redaktsiey G. F. Krivosheeva. (Moskva: Voennoe izd-vo, 1993, ISBN 5-203-01400-0). pp. 77-85.
  3. ^ 1966年的朝日新闻报道靖国神社的诺门罕慰灵祭时用了"死亡18000"的字样,然后被五味川纯平作为日本军方隐瞒伤亡的例证记入,实则报道只是未署名的不过30字的简讯,仍然不足以排除将伤亡当成死亡的错误可能,需要说明的是靖国神社从来没有独自进行过任何伤亡调查
  4. ^ Glantz, David M., and Jonathan House. When Titans Clashed: How the Red Army Stopped Hitler. (Lawrence, Kansas: UP of Kansas, 1995. ISBN-0700608990 p. 14)

外部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