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战役
哈拉哈河战役 | |||||||
---|---|---|---|---|---|---|---|
毁坏的苏军BA-10装甲车[1] | |||||||
| |||||||
参战方 | |||||||
苏联 蒙古人民共和国 | 满洲国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朱可夫 |
小松原道太郎 植田谦吉 | ||||||
兵力 | |||||||
57,000步兵 498辆坦克、 346辆装甲车 |
70,000步兵 100辆坦克、 450架飞机 | ||||||
伤亡与损失 | |||||||
7,974人阵亡、 15,251人受伤损失坦克装甲车辆350,飞机250架[2] |
日方统计 8,440人阵亡[3]、损失坦克30辆飞机180架 8,766人受伤(有人认为实际超过3万) 苏方声称 60,000人死伤、 3,000人被俘[4] |
哈拉哈河战役(或称诺门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及苏联在远东(今中国呼伦贝尔市)发生的一场战争。日本称1939年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为第一次诺门罕事件;此后至9月16日停火为止,称为第二次诺门罕事件。苏联方主将为朱可夫,日方主将则为植田谦吉。
战事在1939年于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俄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但苏、日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战。战事以日本关东军大败结束。苏、日双方此后在二战中一直维持和平状态,直至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后,苏联在8月8日对日本宣战并发动八月风暴行动为止。
背景
由于地缘政治上的冲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开战。两国在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爆发全面的日俄战争,结果日本战胜,中国的东北落入日本的势力范围,俄国亦被迫把库页岛南部割让与日本。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面占领中国东三省,之后在1932年成立听命日本的满洲国。外蒙古则在苏联的支持下,于1921年宣布独立,成立听命于苏联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又称蒙古国)。满洲国与蒙古国为邻,并分别有日本及苏联的驻军。双方在不少的地段存在边境纠纷。1938年7月30日,日、俄两军在中、苏、朝交界的张鼓峰便因为边界纠纷发生武装冲突,结果一个月后的8月10日双方议和,签订停战协定。
事件经过
1939年5月11日,约七至九十名蒙古骑兵在哈拉哈河以东、诺门罕附近的地区(今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西南部,阿尔山以西)放牧。日本及满洲国认为满、蒙边境应该在哈拉哈河,该地为满洲国国土,而苏、蒙则认为边界在河东约十六公里,诺门罕的东面,该地为蒙古国国土。蒙古骑兵被满洲国骑兵驱逐。两天后蒙古骑兵带同援兵到达,再次在该地驻扎,满洲国军队未能将其驱赶。
此时日本关东军决定干涉。5月13日或5月14日,隶属关东军小松原师团的捜索队长东八百蔵中佐指挥约300满洲国士兵出动,15日成功驱赶蒙古骑兵。苏联红军在史达林指示红军最高指挥部(Stavka)下准备反攻计划,并决定由朱可夫负责指挥。5月28日至5月29日,苏、蒙军队在装甲兵支援下,以优势兵力击败日军。东中校之捜索队军力减损63%:8名军官和97名士兵被杀,1名军官和33名士兵负伤。
之后的整个六月,苏联向诺门罕附近,哈拉哈河两岸增兵,并攻击满洲国士兵。
六月底,日军发动反攻。6月30日小松原师团下达进攻命令,从北面分两路进攻哈拉哈河以东的苏军。当中部分兵力更在7月1日渡过哈拉哈河,在河的西岸意图阻隔苏军的援兵,及切断河东苏军的退路。但河西的日军攻势受阻。朱可夫集合约二百辆坦克及三百辆装甲车,以装甲兵反攻。7月3日,日军撤回河的东岸。而河东的日军亦未能将苏军击退。双方从后方增调炮兵增援。日军在七月底的一次反攻仍然未能将苏军驱离河东。双方在夏天一直维持争持局面。
八月中,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在三十公里长的前线发动主力进攻。苏军投入总兵力约五万七千人,配合炮击及空军支援。北翼最先以机械化步兵进攻,吸引日军增援。中部则以步兵牵制日军主力。南翼集中一个步兵师、一个装甲旅,约一万人及三百部坦克,配合火炮、空军快速向北迂回,从侧翼包围河东的日军。8月20日,苏军渡河。
日军的作战策略则是以前线部队阻挡敌军进攻,等待苏军的进攻力减弱后,以援军从側面包围苏军。但是苏联闪电战式的立体机动作战,特别是大量投入的装甲兵,令前线的日军快速溃败。8月24日,苏军南北两翼在诺门罕合围。两个日本关东军师团(第7师团及第23师团)的主力被包围。8月27日,日军试图突围失败。朱可夫在日军拒绝投降后,以火炮及空军集中歼击被围的日军。
结果
1939年8月中,欧洲形势急剧变化。苏、日两方亦在八月底后加紧外交谈判。苏军虽然在远东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无意扩大战果。双方于9月16日停火,事件最后以日本退让,承认现存边界结束冲突。1940年6月9日,苏、日两方正式缔结协议。最后导致1941年4月13日所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
伤亡
日军参战兵力前后相加超过7万人。在四个月的战事中,战死8440人。苏军投入约五万七千名步兵、五百辆坦克及三百五十辆装甲车;官方宣布人员损失为九千人伤亡。但据1991年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显示,苏军真正死亡人数约为七千人,超过一千人失踪,另外一万六千人受伤。 二战后有记者采访朱可夫将军,问及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时,他回答是哈拉哈河战役。朱可夫对日军的评价是下级军官很优秀,战斗很狂热,但是越往高层越烂,特别是含金汤匙出生的高级将领只能用无能形容。另外曾在GRU任职参与过该战役的Василий Новобранец瓦西里-诺沃布拉涅兹上校在回忆中认为苏军的战斗有很多缺陷,是靠巨大的人力和兵器优势打胜的。
对第二次大战的影响
相对于二次大战其他战役,哈拉哈河战役是一场不为经传的战事。但是它对二次大战的局势发展却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战事发生前,日本东京当局仍为“北进”及“南进”的策略而争论。北进计划是以陆军向苏联西伯利亚发动攻势,目标是进攻至贝加尔湖一带。而南进计划则是以海军为主,夺取东南亚资源(特别是荷属印尼的石油)。哈拉哈河战役的失败,说明苏联红军的实力对日本陆军来说仍然是相当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哈拉哈河战役导致日本改为倾向采用南进的战略目标;最终引致两年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向美国宣战和最后的战败。
哈拉哈河战役中,朱可夫指挥装甲部队以机动战首获大捷,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嘉奖。苏联政府得到包括间谍理查·佐尔格的情报得知日方的南进,因此应该不会即时对西伯利亚发动另一次攻势。苏军于是被调往欧洲;在1941年12月,朱可夫再指挥西伯利亚部队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成功发动反攻击败德军。
相关条目
注释
- ^ BA-3, BA-6, and BA-9 Armored Car,The Russian Battlefield(1998年):[1],UTC时间2006年5月18日 17:40更新。
- ^ "Grif sekretnosti sniat': poteri Vooruzhennykh Sil SSSR v voynakh, boevykh deystviyakh i voennykh konfliktakh", pod oshchey redaktsiey G. F. Krivosheeva. (Moskva: Voennoe izd-vo, 1993, ISBN 5-203-01400-0). pp. 77-85.
- ^ 1966年的朝日新闻报道靖国神社的诺门罕慰灵祭时用了"死亡18000"的字样,然后被五味川纯平作为日本军方隐瞒伤亡的例证记入,实则报道只是未署名的不过30字的简讯,仍然不足以排除将伤亡当成死亡的错误可能,需要说明的是靖国神社从来没有独自进行过任何伤亡调查
- ^ Glantz, David M., and Jonathan House. When Titans Clashed: How the Red Army Stopped Hitler. (Lawrence, Kansas: UP of Kansas, 1995. ISBN-0700608990 p. 14)
外部连接
- 美军联兵研究图书馆(Combined Arms Research Library)之文章(英文)
- 战史 满苏国境纷争 诺门罕事件(日语)
- 诺门罕战役(日语)
- 诺门罕事件概略(日语)
- [ 宫崎正弘 世界纪行 诺门罕现场和图片](日语)
- 检证《日本骑兵史》(下巻)骑兵第27连队:诺门罕事件(日语)
- 哈拉哈河战役(鳥飼行博研究室)(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