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旗幟列表
外观
中國 |
---|
中国主题 |
民用旗 | 政府旗 | 军旗 | |
---|---|---|---|
陸用 | |||
海用 |
民用旗 | 政府旗 | 军旗 | |
---|---|---|---|
陸用 | |||
海用 |
國旗與主要旗幟
旗幟 | 日期 | 用途 | 設計 | 敘述 |
---|---|---|---|---|
1924年6月30日-至今 | 中華民國國旗 | 即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同時亦代表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立國之初衷。時至今日,此旗幟正式使用範圍主要為中華民國政權實際控制的台灣地區、其邦交國及外交使節訪問或遇特殊慶典等。 | 為中華民國現今的國旗。 | |
1949年10月1日-至今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 紅底,左上方5顆黃色五角星,以四顆小星環拱於大星之右,各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點。紅色代表革命,大五角星代表中國共產黨,四顆小黃星代表人民四個階級: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今的國旗,在1949年7月由曾聯松設計。 |
中華民國國草案
旗帜 | 用途 | 簡介 |
---|---|---|
中華民國國旗 | 草案一 | |
中華民國國旗 | 草案二 | |
中華民國國旗 | 草案三(1925年成為中華民國陸軍旗) | |
中華民國國旗 | 草案四(即青天白日滿地紅旗,1925年成為中華民國國旗)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草案
旗帜 | 用途 | 簡介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 草案一(黃河)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 草案二(黃河、長江)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 草案三(黃河、長江、珠江)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 草案四(曾聯松的原本設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 草案五(紅星內含鎚子與鐮刀) |
城市市旗
旗幟 | 日期 | 用途 | 設計 | 敘述 |
---|---|---|---|---|
File:Flag of the City of Harbin.svg | 1997年5月1日-至今 | 哈尔滨市旗 | 市旗旗面为绿色,寓意可持续发展,并绘有市徽图案。 | 為哈尔滨市現今的市旗。[1] |
特別行政區區旗
旗幟 | 日期 | 用途 | 設計 | 敘述 |
---|---|---|---|---|
1997年7月1日-至今 | 香港區旗 | 矩形,以紅色作底色,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荊花圖案。 | 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現今的區旗。 | |
1999年12月20日-至今 | 澳門區旗 | 矩形,以綠色作底色。 | 為澳門特別行政區現今的區旗。 |
歷史國旗
旗幟 | 日期 | 用途 | 設計 | 敘述 |
---|---|---|---|---|
1862年-1890年 | 黄龙旗 | 為大清帝国国旗。 |
旗幟 | 日期 | 用途 | 設計 | 敘述 |
---|---|---|---|---|
1890年-1912年 | 黄龙旗 | 為大清帝国国旗。 |
旗幟 | 日期 | 用途 | 設計 | 敘述 |
---|---|---|---|---|
1911年-1912年 | 鐵血十八星旗 | 紅底與黑九角象徵「血」與「鐵」,代表鐵血主義;黑九角代表中國古代的九個州。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圓星,代表關內漢族的十八行省;金黃色代表炎黃子孫。 | 武昌起義時,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所使用的國旗。 | |
1912年1月10日-1928年12月17日 | 五色旗 | 由紅、黃、藍、白、黑組成的旗幟,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 | 為中華民國首面國旗。 | |
1915年12月-1916年3月22日 | 中華帝國國旗 | 由紅、黃、藍、白、黑組成的旗幟,分別象徵中國漢、滿、蒙、回(穆斯林)、藏五大民族。 | 為中華帝國的國旗,袁世凱將中華民國由共和制改為帝制,國號定為中華帝國,廢五色旗,改為中華帝國國旗。 | |
1924年6月30日-今(於台澎金馬地區使用) | 中華民國國旗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
比例2:3。紅底,左上角為藍底白日的旗幟。紅色代表革命犧牲奉獻的精神。藍色代表光明磊落的人格和志氣,白日代表坦白的思想,十二道光芒代表十二個時辰。藍白紅三色又分別代表三民主義中的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也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 | 為中華民國國旗。1893年由陸皓東設計出青天白日旗,之後孫中山加入紅色成為本旗。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該旗定為海軍旗。1924年(北伐前一年)的6月30日,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定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 | |
1933年-1934年 | 中華共和國國旗 | 為中國共產黨革命時期的中華共和國國旗。 | ||
File:Flag of the Chinese Soviet Republic.svg | 1931年-1937年 |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旗 | 為中國共產黨革命時期的國旗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 |
1932年-1945年 | 滿洲國國旗 | 滿洲國的國旗,多數國家均認為滿洲國政府是日本在中國境內扶持政權而不予承認。 | ||
1936年-1937年 | 蒙疆国国旗 | 蒙疆国的國旗。 | ||
1937年-1939年 | 蒙疆国国旗 | 蒙疆国的國旗。 | ||
1939年-1945年 | 蒙疆国国旗 | 蒙疆国的國旗。 | ||
1931年-1937年 |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 |||
1940年-1943年 | 汪精衛政權國旗 | 為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汪精衛政權)的國旗,多數國家均認為汪精衛政權是日本在中國境內扶持政權而不予承認。 |
分離或自治運動旗幟
旗幟 | 日期 | 用途 | 設計 | 敘述 |
---|---|---|---|---|
雪山獅子旗 | 為清朝西藏军旗,现为自由西藏運動的代表旗幟。 | |||
内蒙古人民党党旗 | ||||
1933年-1934年 | 第一面東突國旗 | 為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第一面國旗 | ||
1934年-1935年 | 第二面東突國旗 | 為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第二面國旗 | ||
2004年在外流亡政府 | 第三面東突國旗 | 為東突厥斯坦共和國第三面國旗,也是東突厥斯坦獨立組織的代表旗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