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简称香港,是中国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它由位于珠江口南中国海上的香港岛、与中国大陆连接的半岛九龙和新界地区,以及附近的二百多个小岛组成。北部隔着深圳河和广东省的深圳市接壤;水域以南就是广东省珠海市的万山群岛。
| |||||
格言:无 | |||||
官方语言 | 中文及英语 | ||||
国家主席 | 胡锦涛 | ||||
行政长官 | 董建华 | ||||
面积 - 总面积 - 水域面积百分比 | (未排名) 1,092平方公里 4.6% | ||||
人口 - 总人口(2002年) - 人口人口密度 |
(未排名) 7,303,334 6,688/平方公里 | ||||
成立 - 日期 | 主权由英国 移交中国 1997年7月1日 | ||||
货币 | 港元(HKD) | ||||
时区 | UTC +8 (AWST) | ||||
国际域名缩写 | .HK | ||||
长途电话代码 | 852 |
历史
主条目:香港历史
1841年,清廷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并于翌年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英国。其后邻近的一些土地,即现时九龙及新界,在19世纪后期割让予英国殖民统治。
当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成立新中国政权后,虽然不承认英国是香港的有效政权,但从后来的资料显示,中共一直无意收回香港主权。即使1967年 5月,香港爆发一场激烈反殖民地主义暴动,社会上曾多次传出中共解放军越过边界,夺回香港主权,但时任中国总理的周恩来,以“长期利用、充份打算”的方针,仍拒绝收回香港。事实上,当时中国与西方世界仍处于敌对状态,香港成为中共转运物资、征集资金、收集情况的窗口。
不过,在1970年代末,“香港回归”已成为中英两国正式议题,但谁先提出转移香港政权,外界一直众说纷云,但不论谁先提出,“香港回归”为中英两国,揭开了近20年争嗌的序幕。
在1980年代初,英国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权”及“治权”,前者归中国,但英国人仍保留治权。不少香港传统上流社会的政治及商界精英,开始时亦支持有关建议。传统英国资金的商业力量,如汇丰银行、怡和洋行,亦曾参与游说工作。
期间,有数名知名香港人,到北京向已故中共领导人邓小平提出有关建议时,被邓小平严辞指责,中共强烈反对及绝不让步的态度,令游说工作注定失败。中共当时坚持必须收回香港,但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这亦成了中英两国谈判时的唯一框架。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英国需要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的主权归还中国,而香港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上述协定中,中国政府会依照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确保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在香港实行,并保证香港在各方面(除外交及国防外)都拥有高度自治,直至2047年五十年不变。
在1984年至1997年之间,香港锐化成为全亚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香港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全球排十名以内,巨大的财富却未能掩盖香港人对未来政权的忧虑。1989年,中国爆发大型学运,后来中国政府以解放军镇压学潮, 令香港人出现空前的信心危机,持续近五年的移民潮爆发,直到回归前一至两年,随着西方经济,特别是加拿大、澳洲出现经济衰退,香港移民潮后劲不断,并出现人才回流现象。
风雨飘遥的过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结束,香港人正式回归在中共政权之下。然而,就在三个月后,香港货币受外来冲击,地产产值大幅下跌,而生产线北移、香港扮演中国转口港的优势下跌,失业、通缩问题随之而来。政府连串政策失误,传媒对政府的无休止批评,令社会不满气氛与日俱增,直到2003年,这股衰退潮仍未竭止。
地理
主条目:香港地理
香港这名称是来自位于珠江口外、南中国海上的香港岛。香港亦包括四周200多个小岛、九龙半岛及新界。香港地型主要为山,最高点为大帽山(958米 高)。香港的平地较少,主要为北面的元朗平原。
然而,总面积达1092平方的香港,有四分之三的土地因历史源由、地理环境等理由,仍属郊野地区,是亚洲最绿色的城市之一。
香港属亚热带气候。冬天凉且湿;春夏季则炎热多雨;秋季不是太凉,阳光亦很充足。香港偶尔会被台风侵袭。
政治
主条目:香港政治
香港特别行政区由行政长官(香港人常说“特首”,为“特别行政区首长”之简称)作为政府领导。特首由一个“选举委员会”以一人一票方式产生,但委员会成员则由中国政府委任,普通香港公民无权参与投票。行政长官每届任期为五年,并可连任一次,
现任行政长官为董建华,他是由中央政府所委任的400人选举委员会在1996年12月选出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第一任的行政长官,并在1997年7月1日正式上任。
香港立法会选举在1998年5月及2000年9月举行过。根据香港的“小宪法”──《基本法》,第一届立法会有60席,当中24席为地区直选所产生;30席为功能(职业)组别席位;余下6名由选举委员会投票选出。1998年及2000年那两次选举被视为自由、开放及有广泛竞争,但民主派人士认为功能组别及选举委员会的选举为小圈子选举,所以实际上是不民主。
分区
香港分为十八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区议会,负责讨论区内民生事务。
经济
主条目:香港经济
香港拥有一个高度依赖国际贸易的的自由市场经济系统;因为香港缺乏自然资源,食品及原料均需从外输入。事实上,入口及出口(包括转口)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即使在1997年回归中国前,香港的贸易和投资都与中国大陆有密切关系。
香港的人均生产总值可及得上西欧的四个主要经济体系。在1989年及199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幅有5%。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令香港这个依赖贸易的地方受沉重打击,国内生产总值下降5%。现时的全球经济不景对香港的出口有很大影响。
人口资料
主条目:香港人口资料
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700人。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楼大厦,一个四人家庭普遍只能住在面积400至800平方呎的空间,如果在市区中,能居住面积达1000呎,这家庭生活已十分富裕。
直到1980年代以前,香港仍有一种名为“笼屋”的住房,供极度赤贫人士居住。“笼屋”其实只是一张双层或三层的铁架床,床身四周围上铁笼,以保护“笼内居民”的财物(香港人把他们称作“笼民”,发音与“农民”一样)。他们的生活起居全在这些笼内做,大多分布在深水埗区。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毋须住在笼屋,但他们所住的大厦,楼层极高。不论是新落成的豪宅或公营房屋,楼层一般有30楼以上,部分更达70楼层之高。人口的垂直布置解释了为何“人口密集的绿色城市”没有矛盾。
广东话(或称粤语、广东话、白话)是香港绝大部分人的所用的中文方言,有小部分社群会以福建话、上海话或潮洲话沟通,部分老一辈人士甚至不会说广东话,但现在这情况已几近绝迹。
不同于中国广州地区,香港人在学校是以广东话授课、立法会亦以广东话辩论。然而,与中国内地情况一样,香港人书写文章时,亦以“普通话”语法为标准,惟香港人仍使用繁体字,而没有引入中国通行的简体字。
另一官方语言英语, 在香港亦极为流行。香港有近一百间中学,以全英语授课,所有重要官方文件均备有英文版本,部分甚至只有英文版本,而没有中文版本。在立法会会议或重要官员新闻发布会上,大多数情况均有即时传绎。
然而,虽然大部分曾受教育的人,均可应付基本英语应对,即使完全没有受教育的人,往往也可认识基本英语生字,但香港人一直担心英语水平下降,特别是大学教育普及后,大学生英语水准被拉低,引起社会知识分子忧心忡忡。
每个主要的宗教在香港都有信徒,主流宗教包括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但不论宗教背景,大部分香港人均会拜祭祖先。其他较冷门的教派,如摩门教、末世圣徒教会、神道教、以至拜火教,在港亦有信徒,部分更拥有庞大资产。因受强烈儒家思想的影响,崇拜祖先非常普遍;基督教信徒约占在香港人口一成。
文化
日期 | 名称 | 备注 |
---|---|---|
所有星期日 | ||
1月1日 | 新历新年 | |
农历正月初一 | 农历年初一 | 通常在新历1月下旬至2月上旬 |
农历正月初二 | 农历年初二 | |
农历正月初三 | 农历年初三 | |
清明节 | 通常在新历4月 约为春分后15日 是拜祭先人的日子 | |
耶稣受难节 | ||
耶稣受难节翌日 | ||
复活节星期一 | ||
5月1日 | 劳动节 | |
农历四月初八 | 佛诞 | 通常在新历5月 |
农历五月初五 | 端午节 | 通常在新历6月 |
7月1日 |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纪念日 | |
农历八月十六 | 中秋节翌日 | 通常在新历9月 |
10月1日 | 国庆日 | |
农历九月初九 | 重阳节 | 通常在新历10月 |
12月25日 | 圣诞节 | |
12月26日 | 圣诞节后第一个周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