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R B1919+21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 |
---|---|
星座 | 狐狸座 |
星官 | |
赤經 | 19 h 21 m 44.79808 s |
赤緯 | +21° 53' 01.8288" |
視星等(V) | |
特性 | |
光譜分類 | ? |
U−B 色指數 | ? |
B−V 色指數 | ? |
變星類型 | 脈衝星 |
詳細資料 | |
質量 | ~ 1.4 M☉ |
半徑 | ~ 1.4 × 10-6 R☉ |
亮度 | 0.006 L☉ |
溫度 | ? K |
金屬量 | ? |
自轉 | 1.3373s |
年齡 | 1600萬 年 |
天體測定 | |
距離 | 2283.12 ly (700 pc) |
其他命名 | |
PSR J1921+2153, PULS CP 1919+21, WSTB 12W15, PSR B1919+21, PULS CP 1919.
|
PSR B1919+21是一顆位於狐狸座的脈衝星,距離地球2283.12光年,自轉周期為1.3373秒,脈寬0.04秒。這顆脈衝星於1967年由劍橋大學研究生喬絲琳·貝爾在無意中發現,當時取名為CP1919。PSR B1919+21是人類歷史上發現的首顆脈衝星。
發現
早在1932年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詹姆斯·查德威克發現了中子後不久[1],蘇聯著名物理學家列夫·朗道及其同事們隨即預測存在一種完全由中子組成的星,他指出:中子星是非常小、緻密,輻射非常微弱的星體。1934年,美國威爾遜山天文台工作的沃爾特·巴德和弗里茨·茲威基發表文章預言了中子星的存在,他們認為中子星是大質量恆星演化到超新星爆發之後的產物,恆星坍縮後其核心形成中子星[2]。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羅伯特·奧本海默等提出了系統的中子星理論。但由於當時天文學界對中子星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中子星模型一直只存在於理論中。
1967年10月,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安東尼·休伊什教授的研究生——24歲的喬絲琳·貝爾檢測無線電望遠鏡收到的信號時無意中發現了一些有規律的脈衝信號,它們的周期十分穩定,為1.337秒。這一快速的脈衝當時被半開玩笑地認為是外星高級智能生命傳送來的訊息,隨後暫時被稱為「小綠人1號」(Little Green Man 1,或LGM-1)。之後的一個月,喬絲琳·貝爾和安東尼·休伊什又陸續在不同天區發現了3個類似的脈衝信號。1968年2月24日,他們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他們將最早發現的那顆脈衝星取名為CP1919,並在文章中指出,這種脈衝星可能就是中子星。1968年6月,美國康奈爾大學托馬斯·戈爾德明確指出,喬絲琳·貝爾發現的脈衝星即是做快速自轉的中子星[3]。
意義
脈衝星的發現為研究恆星演化開啟了一個新窗口,它與類星體、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星際有機分子一道,並稱為20世紀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
1974年,安東尼·休伊什因為在脈衝星的發現上所扮演的角色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脈衝星的發現者喬絲琳·貝爾卻並未一同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