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Bencmq-bot留言 | 贡献2011年6月17日 (五) 16:10 外部链接:​移除小作品模板, removed: {{School-stub}})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简称青岛第二中学青岛二中,是青岛市的一所高中,校址坐落于崂山区松岭路70号。青岛二中是一所有80多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历年的入学录取成绩、高考成绩、竞赛成绩都保持青岛市第一,一般被公认为青岛最好的高中。校庆日为每年的8月8日。

校训校风

  • 校训: 敬教 乐学 育人 报国
  • 校风: 勤奋 严谨 团结 朴实

校史

1925年,青岛市公立女子小学校(现青岛江苏路小学的前身)中设立女子中学班,为青岛二中的前身。第一批录取的学生共有25人,校长是连索兰卿女士。

1926年秋,又增加一个女子中学班,学生增至45人。

1927年8月,由于班次的增加,小学内已容纳不下,女子中学班迁出,设公立女子中学校,校名为"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学"。暂租用观海二路民房(现观海二路25号)为校址,校长由国文教员李岫华女士担任。

1928年7月,因招收新生,所租用校舍又容纳不下,于是再次迁出,由胶澳商埠政府拨湖南路14号房产一处(现湖南路31号)为校舍。共有学生三个班,计37人,职员5人,教员7人,常年经费一万元。

1929年秋,青岛市政府成立,校名改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初级中学”。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共计9人。

1930年秋,迁至莱阳路26号(即太平路2号,现在青岛育才中学校址)。该址原为私立青岛中学旧址,系刘子善先生捐赠。内有教学楼一幢。迁校后增设高级班,改校名为市立女子中学,学生达290人,各项设施亦有所增加。

1933年,因学生逐年增加,规模日益扩大,又新建教学大楼一幢、大礼堂一座、教职工宿舍30余间。1933年教职员共26人,学生高中69人,初中176人,毕业生初中33人、高中11人。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开始,青岛市各级学校全部停顿。

1938年1月10日,日军攻占青岛。

1938年1月17日,日军成立青岛治安维持会,19日在维持会内成立了教育筹备处。这时莱阳路校舍已为日军占用,就暂用朝城路小学校舍暂为女中校址,任命连索兰卿为校长,并改校名为“青岛治安委员会会立女子中学校”。于8月9日、30日两天举行学生入学仪式,两次招生共收183人,于9月16日开学。

1939年1月10日,日军成立青岛特别市公署,维持会会立各级学校一律改为市立,学校由此改名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中学校”。

1944年8月2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后,日伪当局为了统一学校组织以便于管理起见。把由教会办的圣功女中文德女中收归市办。改名为第二女子中学(圣功)、第三女子中学(文德)。因此,原市立女子中学又改名为“青岛市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址仍在朝城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国民党政府接收了青岛,恢复了战前设立的教育局,并对学校进行接收。接收后将市立女子第一中学的校名恢复为战争前的市立女子中学,校址仍在朝城路。国民党接收前高初中共有13个班,学生共有621人。接收后增加到23个班,学生1427人,因教室不敷分配,改为二部制上课。

1946年秋,被美军占用的莱阳路校舍几经交涉腾出,学校于1946年11月迁回。

1949年6月2日,共产党政府接收青岛,6月3日军管会接管小组接管学校,接管小组由王恒珍王玉珍林静三人组成。市长马保三任命迟欣圃为校长,罗芒为副校长,王玉珍为教导主任,王景娴为教导副主任,杜祝三为总务副主任。女中与校址在大学路的崂山中学合并,从此初中部开始有男生,校名改为青岛市立第二中学。大学路原崂山中学校址设为分院,部分初中班和男生宿舍安排这里。从此二中校舍扩大,拥有本院、分院两处校园。另外在常州路有教职工宿舍五栋。

1949年9月26日,学校改为三三制,高中9个班,初中21个班,此时高中全部为女生,初中男女生都有。学校学生为1525人,女生1250人,男生275人,教职员共有94人。

1953年,青岛二中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

1960年,青岛市政府把大学路二中分院改建成为青岛市人民会堂,将太平路4号自来水公司仓库划归二中分院。

1974年,二中分院内的部分建筑拆除,改建成教学大楼,共有教室36间。

1979年,二中本院原有的小平房拆除,改建成三层实验楼,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供学生实验课用,另有语音室、放映室等。

1980年,青岛二中重新被定为山东省重点中学。

1981年,青岛二中被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97年,位于崂山区松岭路70号的新校区开始动工,被列为青岛市政府当年要办的十件大事之一。

1999年,崂山区新校区竣工,占地264亩。学校高中部和初中部拆分,高中部迁往新校区,改为寄宿制,初中部留在太平路原址,改名为青岛育才中学,保留其师资与教学硬件不变,成为公办民助中学。此后青岛二中只保留高中部三个年级。

2008年,青岛二中肄业生、杜克大学一年级学生王千源(原名王佳妮)在一次示威活动中被其他中国留学生指责为支持藏独,引起巨大的舆论争议,风波也波及到青岛二中。

知名校友

王涛,1952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院ABT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中国林业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名誉所长。

修瑞娟,1953届校友,世界微循环联合会常委、亚洲微循环联盟主席,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

孙明漳,1954届校友,原北方交通大学教授,著名土质加固专家。

王肇基,1955届校友,青岛大学党委副书记。

田麦久,1957届校友,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

宋笑亭,1957届校友,电磁波物理专家、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张衡,1960届校友,山东医科大学副校长。

王新春,1962届校友,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林久祥,1963届校友,北京大学副校长、教授兼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孙辉先,1965届校友,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宇航学会空间飞行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空间科学学报副主编。

许振超,1967届校友,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固机经理,全国劳动模范,曾被中国政府作为先进典型进行集中宣传。

于学廉,1967届校友,中华慈善总会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王永昌,1967届校友,青岛市烟草专卖局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

张镭,1993届校友,第34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开山东省金牌之先河.北京大学应用数学系,中科院硕士,美国博士,德国博士后,现居英国

孙晓明,1997届校友,第38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清华大学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外部链接

Template:山东中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