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澎湖縣歷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Hmcheng留言 | 贡献2011年7月26日 (二) 14:37 明代及明鄭時期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現行澎湖縣行政區劃

澎湖,古稱「平湖」或「彭湖」,史前時期,有粗繩文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存在,證明澎湖至少在五千年前已有先住民生活的足跡。連雅堂台灣通史稱:「澎湖之有居人,尤遠在之際,或曰,越之子孫遷於,流落海上,或居於澎湖。」而史籍可考的最早歷史史學家的看法不一,在代以前,並無任何文獻資料可供參考,一些學者認為最早見於文獻上的記載為《隋書流求國傳》,其中記載隋煬帝三次派兵伐流求。而南宋馬端臨的《文獻通考》曾記載:

是較早期有關澎湖的紀錄。[1]

史前文化

根據台灣大學考古學黃士強教授在1970年代期間在澎湖所做的調查,至1981年為止,一共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十一處[2][3],從出土的遺物分析,這些遺址屬於同一系統的文化。之後再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澎湖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出土的文物以粗繩文陶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據推測當時的先住民可能是來自台灣西南部的暫時性居民,活動地點散佈在吉貝、白沙、澎湖本島、西嶼及望安等地,因此有學者認為今日的澎湖白沙鄉的吉貝與赤崁,其地名的由來與台灣西南部的原住民有關[4]

1983年由中央研究所臧振華發現白沙島蒔板頭山車邊海岸的蒔板頭山文化遺址。1984年挖掘後發現該遺址有粗繩紋陶(4800年)素面紅陶、灰黑陶(4000年)、下部歷史層(唐宋)及上部歷史層(南宋)等四層文化層,是台灣地區最早的漢人建築遺址。另外,白沙島有赤崁頭素面紅灰陶文化遺址位於通梁虎頭山東岸的海崖附近,有年代約4000~4200年前的素面紅灰陶文化代表遺址,又稱赤崁頭期文化。而七美的南港、西北灣與東湖一帶也有石器製造工廠遺址,其年代大約在4000年前,應屬於素面紅陶文化。

開墾時期及地方建設

隋唐時期及宋代

澎湖開發甚早,為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史學家所認為最早的記載為隋煬帝在大業6年(西元610年)時,曾派虎賁中郎將陳稜及朝請大夫張鎮州經略流求,但未有佐證證明所到之地為澎湖,故亦有學者認為其船隊所到之處可能為台灣或是沖繩[5]。而唐憲宗時,浙江進士施肩吾率領家族遷居澎湖[6],《島夷行》一詩中,也描寫當時的生活情形:

但因未有其他史料佐證,故史學家對施肩吾移居澎湖一事並未完全肯定。

宋代時「澎湖」一名正式見於野史方志,而史書上有漢人居住澎湖的確實記載始自南宋,在南宋理宗寶慶元年(西元1225年)宗室趙汝適著「諸蕃志」中明確的指出「泉有海島曰彭湖,隸晉江縣」。

元代

明代及明鄭時期

18世紀時的澎湖(Pescadores)地圖

1604年(萬曆32年)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司令官韋麻郎(Wijbrant Van Waerwijck)率兩艘船抵達澎湖,並派員往福建請求貿易。福建當局立即嚴禁人民出海接濟,並派都司沈有容率兵船五十艘前往澎湖,要求荷蘭人撤退。韋麻郎見求通商無望,又缺乏補給,於是在當年底離開澎湖。

1622年時,由於一次失敗的澳門軍事攻擊行動,荷蘭艦隊最後抵達了澎湖並且在馬公風櫃尾蛇頭山頂設立了基地。荷蘭軍隊強迫當地的居民建設碉堡,並使得奴役工作的1500個工人的其中1300人死亡[7][8]明朝政府並警告駐紮的荷蘭艦隊澎湖為其領土並建議他們移往台灣設立基地,兩年後荷蘭人被明軍擊退,轉往台灣。

清代

澎湖海戰

1681年(康熙20年,永曆35年)一月,鄭經病逝台灣,台灣的鄭氏政權開始爆發激烈的政治鬥爭。時任閩浙總督的姚啟聖與福建水陸各官聯名上疏清廷,希望康熙皇帝儘速作出征台決定。康熙皇帝於同年6月間與大學士商議,並決定對台灣用兵,其間因大學士李光地推薦以及姚啟聖的保薦,康熙決定採用『以鄭制鄭』的策略重用施琅,並命令兵部恢復施琅的水師提督官位,並加宮保官銜,前往福建。1682年(康熙21年,永曆36年)10月28日,施琅收到康熙交付專征之責的諭旨。1683年(康熙22年,永曆37年)6月14日,施琅與水師在銅山誓師,統領3萬多人,戰船300多艘,直駛澎湖,為澎湖海戰的起始[9]

行政區劃

1727年(雍正5年)時,應閩浙總督高其倬之請,將原隸屬於台灣縣之澎湖設立澎湖廳,轉為隸屬於福建省台灣府管轄。1887年(光緒13年)時,台灣建省,於台灣中部新設台灣府(中路),原台灣府(南路)改稱台南府,澎湖廳仍隸屬於台灣府。

媽宮城的順承門

1885年中法戰爭時,澎湖一度被法軍攻占,同年6月中法在天津簽訂《中法新約》後法軍撤離,澎湖重新納入清朝版圖。1886年籌建清政府媽宮城,為清朝在台灣最後建造的一座城牆式防禦型古城。

日治時期

澎湖庁

1895年日治開始之後,台灣總督府變更清領時期之府為縣,府轄之縣為支廳,但澎湖廳仍維持建制直屬總督府管轄。1920年(大正9年)時與阿猴廳(今屏東縣及旗山地區)及台南廳一部份(今高雄市及岡山鳳山地區)合併為高雄州並設立澎湖郡。1926年(大正15年)時再次獨立復設置澎湖廳,1945年二戰結束前共管轄二支廳。

政治事件

經濟發展

今日的中央老街街景

澎湖被清朝納入版圖後,進駐的軍隊使消費性需求增加,天后宮附近也開始逐漸出現店家,和原在天后宮前方的「魚市」形成了馬公的「街市」。雍正乾隆年間,台灣廈門之間往來貿易的商人,在馬公市區販售當地無法生產的民生商品,而組成了「台廈郊」,其成員通稱為「街內」郊戶。由於有這些郊舖和販賣本地生菜、魚肉等土產的一些「街外」舖面,中央街一帶的所謂「七街一市」,處理台閩來往商務的「台廈郊」商會也在此成立,並於清光緒元年設會館於水仙宮,更強化了中央街地區宗教、商業及社會組織的中心地位。

文化藝術發展

參考文獻

  1. ^ 馬端臨 《文獻通考》
  2. ^ 黃士強,〈新發現的澎湖新石器時代遺址〉,《藝術家雜誌》,1979。
  3. ^ 黃士強,〈澎湖古代文化〉,《人類與文化》,1981。
  4. ^ 樂活澎湖《開拓史略》
  5. ^ 陳孔立,台灣歷史綱要,2005,ISBN: 957-8660-39-1。
  6. ^ 王益庸. 〈澎湖始祖施肩吾及其才學〉,浙江省旅台灣同鄉聯誼總會. 
  7. ^ Blussé, Leonard (1994). "Retribution and Remors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rotestant Mission in Early Colonial Formosa". In Prakash, Gyan. After Colonialism: Imperial Histories and Postcolonial Displace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691037424.
  8. ^ 村上直次郎著,許賢瑤譯,2001,〈澎湖島上的荷蘭人〉,《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頁14。宜蘭縣宜蘭市: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9. ^ 王蜀寧,一場決定性的海戰—澎湖海戰,海軍學術雙月刊,第42卷,第3期,2008年6月,頁26-41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