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白河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8.174.29.172留言2011年8月1日 (一) 10:46 取消218.174.27.80 (对话)所作出的修订 1726425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Template:CityDivInfo 白河區位於台灣台南市東北端,北隔八掌溪嘉義縣水上鄉中埔鄉相鄰,西鄰後壁區,東連嘉義縣大埔鄉,南接東山區,為台南市最北的行政區,市境最高點大凍山亦位於白河區境內。

白河地處嘉南平原東南隅,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近年來由於蓮田的面積大增,使得的副產品產量亦隨之增加。而在夏季蓮花盛開時,白河也會舉辦蓮花節,與桃園縣觀音鄉並為台灣兩大蓮鄉,有「南白河、北觀音」之稱。

白河以生產食用蓮子為主,夏季常可見農家老少剝蓮子賺取微薄工資,白河子弟暑假剝蓮子的經驗是其他地方少有的生活體驗,白河蓮子的產量常年佔台灣蓮子產量的三分之二強,向來是台灣最大的蓮子產地。

歷史沿革

白河位於嘉南平原中部,為平原與山區的交集處,地勢較後壁、鹽水、新營為高,向為各類山產、農產品之集散地,亦是府城台南往北到嘉義的孔道之一。大排竹、馬稠後是白河較早形成的聚落。

白河市區形成肇因於關子嶺山區物產運往鹽水港交易,古時人民以擔挑、推車載運貨物,行出山區進入平原地區時越過白水溪,有歇腳補給之必要,遂有人於溪畔搭棚經營小店,提供餐飲休息需求,交易情形日漸熱絡,進而在今市區所在地形成一個聚落,故市區舊稱店仔口,曾多次隸屬嘉義縣與台南縣之間,清時與日治初期設有店仔口堡、店仔口庄。

1920年大正九年)行政區改制,屬臺南州。原預訂命名為「店口庄」[1],唯後來以因其位於白水溪畔,成立白河街、戰後改為鎮。2010年12月25日改稱白河區

按1926年「台灣總督官房調查課」所做之「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彼時台南州分十郡兩市,而屬今台南縣境的為新豐新化曾文北門新營五郡,新營郡下有新營街白河街塩水街後壁庄番社庄柳營庄,其時白河鹽水人口與商業均較新營繁盛,但新營因有縱貫鐵路初落成,遂成郡治所在,民國45年(1956)台南市升格成省轄市後,台南縣政府遷設於新營鎮,並改制為新營市,發展始漸盛其他。

白河區民祖籍按前述日治時期調查,祖籍以漳州人為主,佔93%,潮州佔3%,泉州籍數量極少,另有少數客家人因水庫興建移居林子內、部份平埔族西拉雅原住民居住於白水溪、六重溪等沿山地帶。

白河做為嘉南平原與關子嶺山麓的產業集散中心,在農業時代佔有與足輕重的地位,與鹽水新營善化麻豆佳里學甲新化並稱為台南縣八大古鎮。

白河鎮原有25里,民國67年(1978)下角里併入外角里,遂成現今之24里。

今日白河區仍為鄰近東山區與後壁區(主要指鐵支路以東)的小生活圈中心,但由於人口嚴重外流與人口都市化集中的結果,功能日益低落。

民國99年(2010)12月25日,因台南縣與台南市合併,原台南縣白河鎮之行政分區名稱改為台南市白河區,仍轄24里 。

歷史人物

張丙

道光12年(1832)張丙事件主角,店仔口客庄內張姓族人。因不滿官府調解不公,聚眾起事,曾擊殺清廷官將數名,在白河往大排竹的路旁有戰後收埋官兵屍首而設小廟一座。道光13年(1833)亂後押解北京處斬,為有記錄第一個到達京城的白河人。


吳志高

吳志高生於道光6年(1826),字玉屏,乳名墻,俗稱吳仔墻(吳阿墻,台語呼單名時之贅字),鄉里別稱吳大老。在戴潮春事件中營救嘉義縣城(今嘉義市)有功,官封斗六營門都司,為四品武將,品秩高於嘉義縣令。不到斗六就職,在白河外角自建斗六都司府,擁民兵數千,號稱大營,聲勢盛極清末北台南,人稱吳大老。1875年曾在白水溪教會襲擊英籍傳教士甘為霖引發白水溪事件,在清廷調停下以建岩前教會賠償,故云︰火燒白水溪,起岩前來賠。卒於清光緒15年(1880)。

歷屆首長

任次 姓名 備註
1 葉寶通
2 林濟恒
3 林濟恒
4 吳明鐘
5 毛牛港
6 張靜南
6 黃玉春 補選
7 黃玉春
8 黃珍
9 施文龍
10 施文龍
11 張自興
12 張自興
13 張世賢
14 張世賢
15 劉米山
1 劉米山 現任

交通

高速公路
公路
鐵路
客運
  • 嘉義客運白河站:嘉義 - 白河 ; 嘉義 - 關仔嶺
  • 新營客運白河站:新營 - 三層崎 ; 新營 - 關仔嶺 ; 新營 - 白河 - 東山 - 青山

教育

高中職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旅遊

信仰

宗祠

  • 客庄內張氏家廟
  • 客庄內清河堂
  • 三間厝黃姓宗祠
  • 三間厝蘇家公館
  • 三間厝沈姓宗祠
  • 三角潭清河堂
  • 枋子林包家祠堂

民間信仰

公廟

店仔口七大廟

福安宮 為白河鎮信仰中心,俗稱大廟,主祀媽祖;龍邊祀由吳志高所創玉山書院因災毁損移入的至聖先師孔子,虎邊祀武聖關聖帝君。後殿主祀觀音菩薩,龍邊福德正神,虎邊註生娘娘,皆農業社會職司農業生產與人口繁殖的神祇。側殿祀城隍爺。

永安宮 主祀媽祖

湄州宮 主祀媽祖

三官寶殿 主祀三官大帝;龍邊祀神農大帝;虎邊福仁堂武神太祖先師、五顯大帝、白鶴仙師。

臨水宮 主祀臨水夫人

福呂府 主祀福德正神、呂府千歲

武聖殿 主祀武聖關公

私壇

私壇多為一般民家私設神佛堂壇,以

崎仔頭慈仁堂

太安宮 主神為太子爺及觀音佛祖,位於白河區外角里三民西巷一號。

城隍廟 主祀城隍爺,設有家將團,位於三民路,白河國小南校門斜對面。

吉良堂

佛聖壇 主祀蘇府王爺

觀音廟

財神廟

達摩禪院

佛教

大仙寺

碧雲寺


基督宗教

店仔口教會

白河天主堂

白水溪教會

岩前教會

林子內教會


特產

地方小吃

白河豆菜麵 、店仔口肉圓、滷味獨到的舊市場內外省麵、市場內的嘉義米糕 、另在中山路與中正路交會處之白河鴨頭,香不亞於鄰近東山區名產東山鴨頭魯肉飯、北勢頭圓環鹽酥雞、白河鴨肉羹、

參考文獻

  1. ^ 《庄名與改正》,大正九年八月十七日,《臺灣日日新報》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