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夏大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Macminix留言 | 贡献2011年9月12日 (一) 14:0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大夏大学,民国时代上海的一所私立大学,其旧址在今华东师范大学

1924年6月,厦门大学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由于学潮离校奔赴上海,当时刚卸任的原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与前厦门大学教授欧元怀、王毓祥、傅式说等人的共同成立了“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即“厦大”之颠倒,后来取“光大华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学,聘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任董事长。成为当时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

大夏创办之初,因无固定校址,以租房作教室。民国18年(1929)春,学生逾千人,租房不能容纳,于是集资于次年建成占地三百余亩校舍(现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址),包括教学大楼(时名聚贤堂,现名文史楼)、大礼堂、理科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医疗室、疗养院、教职员宿舍、男女生宿舍、饭厅、浴室等建筑群及一条婉蜒秀丽的校河(现丽娃河)等。在当时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学中,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著称。当时的校董有:吴稚晖汪精卫叶楚伧邵力子张嘉森马君武傅式说等。教授更是囊括:马君武、何昌寿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程湘帆等。甚至当时炙手可热的杜月笙也曾屡次资助大夏。可见大夏当时的盛况。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大夏大学一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为联合大学,一设庐山,称复旦大夏第一联合大学,一设贵阳,称第二联合大学。庐山联大以原复旦师生为主,贵阳联大则以原大夏师生为主。后庐山联大迁重庆,与贵阳相距不远,遂解除联合,各恢复原校名。民国29年(1940),大夏大学择定于贵阳城郊花溪辟地2000余亩为固定校址,因经费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栋。次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拟将大夏大学与贵州农工学院合并,改名为国立贵州大学,引起大夏师生强烈抗议,遂奔走各方求与各校董商诸,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终得维持大夏大学体制不变。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上海,直至1949年始终保持私立大学性质并保留校名至1951年。

由于1950年开始的中国大专院校大调整,1951年10月,教育部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了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时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