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夏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Macminix對話 | 貢獻2011年9月12日 (一) 14:05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大夏大學,民國時代上海的一所私立大學,其舊址在今華東師範大學

1924年6月,廈門大學三百餘位教師和學生由於學潮離校奔赴上海,當時剛卸任的原國民政府交通部長王伯群與前廈門大學教授歐元懷、王毓祥、傅式說等人的共同成立了「大廈大學籌備處」。「大廈」即「廈大」之顛倒,後來取「光大華夏」之意定名大夏大學,聘馬君武為校長,王伯群任董事長。成為當時一所綜合性私立大學。

大夏創辦之初,因無固定校址,以租房作教室。民國18年(1929)春,學生逾千人,租房不能容納,於是集資於次年建成佔地三百餘畝校舍(現華東師範大學中山北路校址),包括教學大樓(時名聚賢堂,現名文史樓)、大禮堂、理科實驗室、圖書館、體育館、醫療室、療養院、教職員宿舍、男女生宿舍、飯廳、浴室等建築群及一條婉蜒秀麗的校河(現麗娃河)等。在當時上海40多所私立大學中,以建築宏偉,環境優美著稱。當時的校董有:吳稚暉汪精衛葉楚傖邵力子張嘉森馬君武傅式說等。教授更是囊括:馬君武、何昌壽邵力子郭沫若田漢何炳松李石岑朱經農程湘帆等。甚至當時炙手可熱的杜月笙也曾屢次資助大夏。可見大夏當時的盛況。

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大夏大學一度與復旦大學合併成為聯合大學,一設廬山,稱復旦大夏第一聯合大學,一設貴陽,稱第二聯合大學。廬山聯大以原復旦師生為主,貴陽聯大則以原大夏師生為主。後廬山聯大遷重慶,與貴陽相距不遠,遂解除聯合,各恢復原校名。民國29年(1940),大夏大學擇定於貴陽城郊花溪闢地2000餘畝為固定校址,因經費不足,只完成校舍三棟。次年,國民政府教育部擬將大夏大學與貴州農工學院合併,改名為國立貴州大學,引起大夏師生強烈抗議,遂奔走各方求與各校董商諸,要求教育部收回成命,終得維持大夏大學體制不變。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上海,直至1949年始終保持私立大學性質並保留校名至1951年。

由於1950年開始的中國大專院校大調整,1951年10月,教育部以大夏大學、光華大學為基礎,同時調進復旦大學和同濟大學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學原址上創辦了華東師範大學,成為中國當時的第一所社會主義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