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灣文藝家協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3.67.158.157留言2011年10月19日 (三) 02:19 書籍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台灣文藝家協會 1939年12月4月由台灣詩人協會改組而成,在台北成立。會員共有六十二人,由黃得時西川滿為籌備委員。當時參與的台灣作家有王育霖王碧蕉郭水潭邱淳洸邱永漢黃得時吳新榮周金波莊培初張文環水蔭萍楊雲萍藍蔭鼎龍瑛宗林精鏐 (又名:林芳年)、林夢龍等人。隔年的1月1日,該協會的機關雜誌《文藝台灣》創刊,由日本作家西川滿擔任主編兼發行人。1941年2月,該協會為了配合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體制和響應皇民化運動而改組,會長為台北帝大教授矢野峰人,事務組長為西川滿。該協會後來因日人作家西川滿另行籌組「文藝台灣社」,而形同解散。機關雜誌《文藝台灣》也改由「文藝台灣社」發行,實際上成為西川滿一手主導的雜誌,被塑造成日本人外地文學的象徵,以浪漫、耽美的藝術至上主義為主[1]

成立宗旨與主要活動

成立宗旨為「以求促進台灣地區文藝之向上發展,以及會員間的互助與親睦」。該會的主要活動有「(1)創辦機關雜誌《文藝台灣》,全部以日文創作,提倡藝術至上論。當時編輯人為西川滿,另聘台灣人邱炳南(邱永漢)、黃得時龍瑛宗擔任編輯委員。(2)龍瑛宗張文環被日當局派赴日本東京參加所謂『第一回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返台後,台灣文藝家協會於同年十二月,分別在台北公會堂、高雄、台南、嘉義、台中、彰化、新竹等地舉辦『大東亞文藝講演會』。」該協會與張文環中山侑等人所組的「啟文社」(《台灣文學 (雜誌)》的發行機關)是1940年代台灣僅存的文藝社團。戰後,被一些台灣文學的研究者視為日本殖民當局的御用社團,因為該會的機關雜誌刊登了不少高唱「大東亞民族」或「皇民奉公」等口號的宣傳文學。[2]

機關雜誌:《文藝台灣》

在日治時期台灣作家的作品刊載方面,目前已知,台灣作家龍瑛宗的〈白色的山脈〉(1941年文藝台灣)、〈不知道的幸福〉(1942年文藝台灣);葉石濤〈林君寄來的信〉(1943文藝台灣)、〈春怨〉(1943年文藝台灣);周金波的〈志願兵〉(1941年文藝台灣)、〈水癌〉(1940年文藝台灣)[3];台灣作家陳火泉最受人爭議的作品〈道〉刊在其上,而日人作家、學者的「外地文學」相關論述也刊載其上,島田謹二〈外地文學研究的現狀〉與中村哲〈外地文學的課題〉。此外,該雜誌也曾連載日人作家濱田隼雄的作品《南方移民村》與西川滿的小說《台灣縱貫鐵道》[4]。該刊物是一本綜合性的文藝雜誌,除了新詩、小說、評論這種新文學的文類,也有短歌、俳句等屬於日本傳統文學的文類,此外也刊載繪畫、版畫之類的藝術作品[5]。 《文藝台灣》與《台灣文學 (雜誌)》的台灣人作家的作品,曾經被當時台灣總督府發行的《台灣時報》為首,《台灣日日新報》等台灣各報紙雜誌大力刊載[4]

「該雜誌發行到1944年1月第七卷第二號停刊為止,《文藝台灣》共發行了三十八期,創下戰前台灣文學史上,壽命最長的文藝雜誌的記錄」,與之審美取向、觀點對立的是《台灣文學》,由脫離《文藝台灣》的張文環中山侑等人所創[4]。關於這份雜誌作品的普遍風格,研究者黃琪椿認為:「這些作品多採材於台灣,具濃厚鄉土味。《文藝台灣》所呈現的鄉土不是著眼於台灣人生活嚴酷現實的台灣,而是生活在台灣的日本人,一面憧憬著日本內地,一面帶著旅行者的眼光,好奇地追尋著異國情調的台灣,因此《文藝台灣》所主張的文學,是以文藝家島田謹二提倡的:不模仿日本本土文學,充分表現台灣特殊性,樹立台灣獨自的文學以做為日本文學之一翼的『外地文學』。」[6]。該雜誌的發行量當時有多少,據台灣文學研究者藤井省三的研究,「以第二號的三千五百冊左右為頂點,而其下限也都維持在二千冊左右。另外,根據第二卷第五號(1941年8月)的〈編輯後記〉,可以知道出版第八號以後,儘管好評不斷,但是因為戰爭時期限制紙張的緣故,而無法印刷二千冊以上。」以上僅是推估,實際情況仍須後來者努力[4]

該雜誌在1943年11月13日「台灣決戰文學會議」召開之後停刊,而發行機關「台灣文藝社」也遭撤除。

相關研究

博碩士論文

使用「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13日為止,已知的有:

  •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台灣的文學活動〉,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 王昭文,〈日治末期台灣的知識社群(1940-1945) ㄧ《文藝台灣》、《台灣文學 (雜誌)》、《民俗台灣》三雜誌的歷史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 陳順益,〈日本統治時代の「文芸台灣」と「台灣文學」との對立に關す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論文集論文

使用「台灣文史哲論文集論文篇目索引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13日為止,已知的有:

  • 葉石濤,〈台灣的鄉土文學〉,《臺灣鄉土作家論集》。
  • 尾崎秀樹/著、蕭拱/譯,〈戰時的台灣文學〉,《臺灣史論叢第一輯》。
  •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大東亞戰爭」時期的台灣皇民文學:讀書市場的成熟與台灣民族主義的形成〉,《台灣文學這一百年》。

期刊上的論文、評介

使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查詢,到2011年10月13日為止,相關的研究有以下幾項:

一、關於「台灣文藝家協會」

  • 楊智景,〈戰時下殖民地臺灣表象的生成--以一九四○年「文藝銃後運動講演會」的訪台為例〉,2006年6月《台灣文學學報》。
  • 黃錦樹,〈無國籍華文文學:在臺馬華文學的史前史,或臺灣文學史上的非臺灣文學--一個文學史的比較綱領〉,2006年3月《文化研究》。
  • 李文卿,〈穿越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動員表象--<決戰臺灣小說集>編輯結構析探〉,2002年12月《台灣文學學報》。
  • 羊子喬,〈戰前的臺灣新詩〉,2000年10月《國文天地》。
  • 林淇瀁,〈長廊與地圖:臺灣新詩風潮的溯源與鳥瞰〉,1999年6月《中外文學》。
  • 吳興文,〈光復前臺灣出版事業概述〉,1997年12月《出版界》。
  • 松永正義/撰、柳書琴/譯,〈臺灣的文學活動〉,1993年7月《當代》。

二、關於「文藝台灣」

  • 張文薰,〈推動臺灣第一個文學賞--《文藝臺灣》簡介〉,2011年2月《文訊》。
  • 曾曉玲,〈日治時期在臺日人作家的臺灣文學觀〉,2010年12月《中正台灣文學》。
  • 陳祈伍,〈挫傷的心靈--吳新榮戰爭時期的思想與文學〉,2003年11月《南榮學報》。
  • 阮斐娜/著、張季琳/譯,〈西川滿和《文藝臺灣》--東方主義的視線〉,2001年3月《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 王昭文,〈臺灣戰時的文學社群﹣﹣「文藝臺灣」與「臺灣文學」〉,1990年12月《台灣風物》。
  • 鍾肇政,〈從文藝臺灣到臺灣文藝〉,1982年10月《台灣文藝》。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1. ^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3年再版,頁59、頁60。
  2. ^ 黃武忠/著,《親近台灣文學》,台北市:九歌出版社,1995年初版,頁101。
  3. ^ 葉石濤/著,《台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3年再版,頁65、頁66。
  4. ^ 4.0 4.1 4.2 4.3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市:麥田出版社,2004年,頁64-83。
  5. ^ 黃琪椿/著,「文藝台灣」詞條,文建會《台灣大百科全書》,台北市:文建會網站。
  6. ^ 黃琪椿/著,「文藝台灣」詞條,出處與上面的註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