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
錢學森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大清浙江省杭州市 | 1911年12月11日
逝世 | 2009年10月31日 中國北京市 | (97歲)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職業 | 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
政黨 | 中國共產黨 |
配偶 | 蔣英 |
親屬 | 父親錢家治 |
經歷
| |
榮譽
|
錢學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之一。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為中美兩國的飛彈和航天計劃都曾作出過重大貢獻。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2] 曾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等職務。2011年12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錢學森圖書館正式建成對外開放。
生平
早年
- 1911年12月11日生於杭州[3][4][5][6](現下城區馬市街方谷園2號錢學森故居)[7](或雲上海[8]),出身於吳越錢氏家族,父親錢家治。
- 1914年父親錢家治到北平民國政府教育部任職,遷居北平宣武門外。
- 1918年入學北京第二實驗小學。
- 1921年轉入北京高等師範學院第一附小。
- 1923年錢學森入學北京高等師範學院附中。
- 1929年秋,錢學森入國立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鐵路門,攻讀蒸汽機車工程。
- 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8月,赴南京中央大學參加清華大學庚款留美公費生考試。10月成為20名留美公費生之一。
- 1935年錢學森在清華大學導師空氣動力學教授王士倬指導下到南京的航空工廠和南昌的航空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實地考察,決定未來留美的學習方向。王士倬原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議錢學森入麻省理工學院進修空氣動力學。
赴美留學進修
- 1935年9月,錢學森等20名庚款留美公費生,從上海搭乘傑克遜總統號輪船,赴美國西雅圖。
- 1936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後,到加州理工學院求見空氣動力學權威西奧多·馮·卡門教授,徵求進修意見。馮·卡門建議錢學森入加州理工學院研究院進修。同年秋,入加州理工學院研究院,師從馮·卡門。
- 1938年錢學森和馮·卡門合作,發表重要論文《可壓縮流體的邊界層》、《傾斜旋轉體的超音速流》。
- 1939年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八月發表重要論文《可壓縮流體的二維亞音速流》闡明壓力修正公式,後被學界稱為錢-卡門公式。因對空氣動力學的研究作出重大貢獻位列美國陸軍航空兵上校。
- 1940年加入加州理工學院火箭研製組,研究火箭固體燃料、結構變形等課題。
- 1941年參與風洞研製。
- 1942年發表論文《風洞的匯聚風斗之設計》
- 1943年美軍情報部探知德軍正在德國境內建立大規模的火箭發射基地,火速撥款成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下設彈道、材料、噴氣、結構四組。錢學森任噴氣研究組組長,成為世界知名的火箭噴氣推進專家。
- 1944年美國國防部聘馮·卡門為美國空軍顧問,草擬未來20年美國太空研究的藍圖。馮·卡門特約錢學森到華盛頓參加他領導的國防部科學顧問小組。1944年冬,錢學森辭去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的各項職務,到華盛頓參加國防部科學顧問組。
- 1945年4月,美國國防部派遣以馮·卡門為首、團員包括錢學森在內的調查組,飛往德國,詢問德國火箭科學家。錢學森親自詢問德國火箭科學家包括沃納·馮·布勞恩、魯道夫·赫曼[9]。馮·布勞恩應錢學森的要求,寫出書面報告《德國液態火箭研究與展望》。錢學森還視察隱蔽在不倫瑞克市郊松林中德軍絕密的戈林空氣動力學研究所和德國其他地方的風洞,撰寫多份報告。冬,錢學森由助教晉升為副教授。
- 1946年發表論文《超等空氣動力學》、《超等空氣動力學,稀薄氣體力學》,主編《噴氣推進的新天地》論文集。八月,應聘麻省理工學院,辭去加州理工學院和噴氣推進實驗室所有職務。
- 1947年晉升為麻省理工學院正教授。9月,與聲樂家蔣英在上海結婚。
- 1949年應聘為加州理工學院正教授,並出任加州理工學院古根海姆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10],領導美國太空火箭的研究。
移民監獄關押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10月成立後,錢學森向美國移民局提出了入籍歸化的申請。由於美國在1950年麥卡錫主義盛行,反共思想高漲,而FBI又從美國共產黨的文件中發現錢學森曾與周恩來特使接觸以及參加過共產黨外圍組織的一些活動。於是駁回其入籍申請,並禁止其參加機密工作。[11][12] 錢學森無法繼續他的研究。兩星期後錢學森先告知學校其去中國探親數月之意願,學校並無異議且願意配合。但是當時海軍部次長丹·金保知道後,以錢學森涉及美軍機密工作之深,在當時中美蘇關係惡劣狀況之下,應設法勸阻其訪中為宜。結果聯邦調查局僅憑錢學森早年參加過的社交餐聚人士名單,指控他在入籍申請中故意否認曾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不報。司法部藉「偽證」罪吊銷他的機密工作許可並將他驅逐出境。[13] 美國司法部于于1950年8月30日將錢學森臨時收押在特米諾島(Terminal Island)的監獄裡15天[14][15][16][17]。由於加州理工學院的不懈努力和抗爭,錢學森很快被取保候審。為了避免被驅逐出境,錢學森聘請紐約市知名辯護律師Grant Cooper代表出庭,與美國移民局展開了長達5年的法庭鬥爭。[18] 海軍次長知道司法部的行動後也表示震驚:「我沒有要把他關起來的意思啊,真是糟透了。他不是共產黨員,我們沒有理由拘禁他。」自始至終,錢學森從未被美國政府以間諜或洩密罪名起訴。[19] 錢學森的移民上訴案件直到1954年才被判敗訴。在上訴五年期間,錢學森只能涉及一些基礎學科的研究與教學。聯調局認為錢學森所知的機密信息五年後就會變得過時而沒有用處。錢學森後來幽默地說,「不讓我做研究,我會在這裡(用手指頭)發展」。在中美關係正常化後,錢獲頒傑出校友獎受到加州理工學院邀請,但卻因美政府遞解出境令仍然有效而無法入境。該獎項後於2001年由加州理工學院好友法蘭克·馬波教授及夫人送達錢學森家中(馬波教授於1955年錢學森離美時親自去洛杉磯港口送行)。[20] 航空週刊在提名錢學森為2007風雲人物的專文,對這段歷史的記述也大致吻合。
交換歸國
- 1955年,在中、美政府長達幾個月的日內瓦雙邊會談之後,錢學森被美國政府釋放[21],用以交換在韓戰中被俘的美國飛行員。9月17日,錢學森登上了美國總統輪船公司(American President Lines)的克利夫蘭總統號(Pres. Cleveland)經香港於10月8日折返中國。
- 1956年與錢偉長、郭永懷等創建、主持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為首任所長。
- 1956年10月,錢學森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飛彈研製機構,並任該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14],指導計畫協調技術。1958年開始研製航天運載火箭。
- 1958年與中國科學院同事共同倡議並參與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1959年8月,錢學森加入中國共產黨。
- 1960年「東風一號」近程地地彈道導彈發射成功。1965年人造衛星工程開始實施,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他為建設中國火箭彈道和航天事業作出了極大貢獻。
- 1967年馮·卡門在1967年出版的自傳中,特闢一章:「錢學森與紅色中國」[22]。馮·卡門對錢學森的評語:「美國火箭領域中最偉大的天才之一,我的傑出門生」。
晚年的活動及成就
- 1979年,錢學森被加州理工大學授予「傑出校友獎」。[6]
- 1986年6月27日,中國科協三大會議選舉錢學森擔任科協主席。[6]
- 1991年被國務院和中共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的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
- 1996年4月8日,交通大學建校百年典禮上,唯一經錢學森本人同意,江澤民題寫館名的錢學森圖書館在西安交通大學落成揭幕。
- 1999年9月,與錢三強、鄧稼先等共23人榮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2006年10月,與任新民、屠守鍔、黃緯祿、梁守槃等共5位專家獲「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
- 2008年9月13日錢學森塑像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落成。[23]
- 2009年錢學森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24]
- 2009年10月31日上午8時6分在北京逝世。[3][25][26][27]
家庭
軼事
小行星3763
小行星3763被命名為「錢學森」。
軍階
在美期間,曾被授予美國空軍上校軍階[3];傳記作家葉永烈在查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將帥錄後,認為錢學森未被授予過中將軍階。[28]
1999年美國國會考克斯報告的指控
1999年美國國會考克斯報告(Cox Report)中專門有一節題為「錢學森在中國飛彈與空間計劃發展中的作用」[29],聲稱錢學森為「間諜」[26]。錢學森傳記作者張純如對這一指控予以了駁斥[30]。
2010年錢學森實驗室遭遇被強拆
7月22日至23日,北京新園區力學研究所試驗基地再遭持續地肆意毀壞,此次試驗基地被毀,初步統計的國有資產直接損失高達1700餘萬元。[31]
爭議
「萬斤畝」公案
錢學森在1958年大躍進時,自己不是農業家,也並沒有認真具體去試驗,自己也沒有百分之百地種出畝產萬斤,而是在假設,在《中國青年報》將他在一次「科學與人文」座談會上的講話與在《知識就是力量》雜誌發表的《農業中的力學問題——畝產萬斤不是問題》[32] 的文章整理成《糧食畝產會有多少?》發表[33][34],文章中表示「農業生產的最終極限決定於每年單位面積上的太陽光能」:假設植物光合作用30%的效率可以達到,並假設植物中的1/5能轉換為可吃的糧食,認為只要必需的水利、肥料、勞力等等條件能滿足,那麼糧食產量的不斷提高是沒有問題的,甚至可達到「2000斤的20多倍」。有人認為,這些論述為「放衛星」提供了「科學論證」,並影響了最高決策[35]。李銳《反思大躍進》曾記載田家英問毛澤東:「你也不是沒當過農民,你應當知道畝產萬斤是不可能的。」毛澤東說:「這是我看了大科學家錢學森的文章,才相信的。」錢學森後來辯解稱他所提出的產量數字明確指「計算的單位面積年產量,無論糧食或是木材都是理想的極限量。要接近這個指標,必須解決」一系列問題。[12]
錢學森在1993年給友人的一封信中進一步辯解,「如百分之百地用空氣中的CO2和從根吸取的水合成碳水化合物,則每畝地每年有190-320噸。光合作用的能量效率可達50%,而糧粒只占全部產物的1/3,故理想最高年畝產是32-53噸。說畝產萬斤,才5噸,遠遠小於理想數。」並認為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力量是能夠實現的。[34]
人體特異功能和氣功
1980年代後,錢學森提倡對人體特異功能和氣功的研究。並著有專著《人體科學與現代科學縱橫談》、《論人體科學》和《創建人體科學》等。1980年6月4日,錢學森接受《自然雜誌》訪問,支持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他說:「一項新的科學研究,在剛提出的時候,總是有人反對,帶頭的人也總是要受到反對,因此要有勇氣。要挺住腰板。」在談話中,他首次提出了「人體科學」這個概念。1982年5月5日,錢學森給中宣部副部長郁文寫信,「以黨性保證人體特異功能是真的,不是假的。」1986年5月,人體科學研究會代表大會在京舉行。錢學森作《人體科學研究的戰略》的發言,說人體科學「和共產主義有相似之處。千萬不要認為是個簡單的事情,這涉及到人的思想,意識的革命。」「是一場真正的文化革命。」1987年5月3日,中國人體科學學會成立。錢學森為名譽理事長,張震寰為理事長。[36]
論著
論文
- Tsien HS. Two-dimensional subsonic flow of compressible fluids // Aeronaut. Sci. 1939
- Von Karman T, Tsien HS. The buckling of thin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J Aeronaut Sci 1941
- Tsien, HS. Symmetrical Joukowsky Airfoils in shear flow. Q. Appl. Math.1943
- Tsien, HS. On the Design of the Contraction Cone for a Wind Tunnel. J. Aeronaut. Sci., 10, 68-70, 1943
- Von Karman, T. and Tsien, HS. Lifting- line Theory for a Wing in Nonuniform Flow. Quarterly of Applied Mathematics, Vol. 3, 1945
- Tsien, HS. Similarity laws of hypersonic flows. J. Math. Phys. 25, 247-251, (1946).
- Tsien, HS , and Kuo, YH , "Two-Dimensional Irrotational. Mixed Subsonic and Supersonic Flow of a Compressible Fluid and the Upper Critical Mach dumber", NACA Technical Note No. 495, 1946
- Tsien, HS. Rockets and Other Thermal Jets Using Nuclear Energy",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Nuclear Power, Addison-Wesley Vol.11, 1949
- Tsien, HS. The transfer functions of rocket nozzles. J. Am. Rocket Soc, 1952
- Tsien, HS. Take-Off from Satellit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Rocket Society, Vol. 23, No. 4, 1953
- Tsien, HS. The Poincare-Lighthill-Kuo Method, Advances in Appl. Mech. 1956
- Tsien, HS. The equations of gas dynamics. 1958
- 錢學森,於景元,戴汝為. 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 自然雜誌. 1990, (1).
著作
- Engineering Cybernetics,Tsien, H. S. McGraw Hill, 1954
- Tsien, H.S. Technische Kybernetik, Übersetzt von Dr. H. Kaltenecker, Berliner Union Stuttgart 1957
- ТЕХНИЧЕСКАЯ КИБЕРНЕТИКА
- 工程控制論.科學出版社. 1956. ISBN 9787110011966
- 工程控制論(第2版).科學出版社. 1980. ISBN 9787110011966
- 工程控制論(第3版).科學出版社, 2011. ISBN 9787030300942
- 《錢學森科學技術思想叢書》
- 錢學森論火箭飛彈和航空航天.科學出版社, 2011.
- 錢學森現代軍事科學思想.科學出版社, 2011.
- 錢學森論系統科學(講話).科學出版社, 2011.
- 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總體框架的探索.科學出版社, 2011.
- 社會工程學.科學出版社, 2011.
- 地理科學與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科學出版社, 2011.
- 錢學森哲學思想.科學出版社, 2011.
- 錢學森思維科學.科學出版社, 2011.
-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科學技術.科學出版社, 2011.
- 人體複雜系統科學探索.科學出版社, 2011.
- 系統論—還原論與整體論的辨證統一.科學出版社, 2011.
- 創建系統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ISBN 9787537719483
- 創建系統學(新世紀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13045928
- 氣體動力學諸方程. 1966.
- 星際航行概論. 1966.
- 星際航行概論。中國宇航出版社, 2008. ISBN 9787802184398
- 物理力學講義. 1962.
- 物理力學講義(新世紀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ISBN 9787313048769
- 從飛機飛彈說到生產過程的自動化. 1959.
- 論系統工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2. ISBN 9787535704122
- 論系統工程(新世紀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13045898
- 錢學森文集. 1991
- 論人體科學與現代科技。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1998. ISBN 9787313016010
- 錢學森手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ISBN 9787544022262
- 水動力學講義手稿.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07. ISBN 9787313041999
- 錢學森書信(1-10卷).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7. ISBN 9787118046205
- 錢學森書信選(上、下卷).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8. ISBN 9787118056457
參考文獻
- ^ 钱学森:历尽险阻报效祖国 火箭之王淡泊名誉. 人民網. 2009-10-31 [2009-10-31].
- ^ 美国航空周刊2008年度人物:钱学森. 網易探索(廣州). 2009-10-31 [2009-11-01].
- ^ 3.0 3.1 3.2 钱学森:从美国空军上校到中国导弹之父. 揚子晚報網. [2009-11-02] (中文(簡體)).
- ^ 点滴往事追思钱学森 钱学敏不喊哥哥叫他钱老. 人民網·天津視窗. [2009-11-02] (中文(簡體)).
- ^ 钱学森:从美国空军上校到中国导弹之父. 網易. [2009-10-25] (中文(簡體)).
- ^ 6.0 6.1 6.2 钱学森生平精选图集. 新華網. [2009-11-02] (中文(簡體)).
- ^ 组图:记者探访钱学森杭州故居“方谷园2号”. 人民網. [2009-10-31] (中文(簡體)).
- ^ 钱学森: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中國新聞網. [2009-11-02] (中文(簡體)).
- ^ 魯道夫·赫曼曾將錢學森論文《超音速流中圓錐體的壓力分布》付諸實驗
- ^ http://www.galcit.caltech.edu/history/index.html
- ^ 李鳴生. 走出地球村.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 ISBN 9787211028382.
- ^ 12.0 12.1 关于钱学森,有几件事你未必知道. 人文與社會. [2009-11-03] (中文(簡體)).
- ^ Ruth Williams. Roger Tsien: Bringing color to cell biology. Rockefeller University Press. [2010-12-23].
- ^ 14.0 14.1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 南方周末. [2009-11-05] (中文(簡體)).
- ^ Tsien
- ^ Perrett, B. (January 7, 2008), Sea Change, Aviation Week and Space Technology, Vol. 168, No. 1, p.57-61.
- ^ Ranger:关于钱学森,有几件事你未必知道. 人文與社會. [2009-11-05] (中文(簡體)).
- ^ Naval War College China's Nuclear Force Modernization
- ^ Judith Goodstei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al History Project, "Interview with Lee A. DuBridge, Part II", p. 31-35, 1981
- ^ Frank Marble, "Tsien Revisited", Caltech News, v.36, No.1, 2002
- ^ 呂春. 钱学森归国始末:周恩来巧妙利用外交手段. 中國新聞網(轉自中國政協報). 2009年05月07日 [2009年11月5日] (簡體中文).
- ^ Theodore von Karman and Lee Edson The Wind and Beyond:Theodore von Karman, Chapter 38, Dr Tsien of Red China
- ^ 钱学森塑像在中国科大落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9-11-02] (中文(簡體)).
- ^ 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將頒獎 錢學森獲終身成就獎
- ^ 金振蓉、劉新武、齊芳.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 人民網. [2009-10-31] (中文(簡體)).
- ^ 26.0 26.1 Claire Noland. OBITUARY: Qian Xuesen dies at 98; rocket scientist helped establish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洛杉磯時報. [2009-11-01] (英語).
- ^ Tsien Hsue-Shen Dies. Caltech Today. [2009-11-02] (英語).
- ^ 传记作家称钱学森未被授予过中将军衔. 大洋網. 2009-11-03 [2009-11-03].
- ^ HOUSE REPORT 105-851: REPORT OF THE SELECT COMMITTEE ON U.S. NATIONAL SECURITY AND MILITARY/COMMERCIAL CONCERN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 『Rape of Nanking』 Author Denounces Cox Report
- ^ 关于中科院力学所怀柔试验基地被非法拆毁的严正声明.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2010-07-23] (中文(簡體)).
- ^ 錢學森. 农业中的力学问题. 知識就是力量. 1959, (8-9月合刊).
- ^ 錢學森. 糧食畝產會有多少?. 中國青年報. 1958年6月16日.
- ^ 34.0 34.1 葉永烈. 钱学森“万斤亩”公案始末. 南方周末. 2011-03-02 [2011-03-07].
- ^ 吳曉波. 钱学森,你的伟大只欠一个道歉. 南方報網. [2009-10-31] (中文(簡體)).
- ^ 中國特異功能20年
- (美)張純如著,張定綺、許耀雲譯.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 台北市: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1996. ISBN 957-621-355-X.
- Harvey, Brian. China's Space Program: From Conception to Manned Spaceflight. Springer-Verlag. 2004. ISBN 185233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