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
外觀
流民,又稱流人[1]、流亡[2]、流戶[3]、流冗[4]、流庸[5]、流離[6]、流者[7]、盲流等,是中國歷史上對於轉徙四處的無業遊民稱呼,一般都是逃荒的農民[8],天災、苛吏、土地兼併、戰亂等都可能導致流民問題的出現。
最早在《詩·大雅·召曼》曰:「瘼我饑饉,民卒流亡。」,漢朝流民問題已經相當嚴重,元狩四年,山東大水,有流民七十餘萬人;元封四年,關東流民二百萬[9];哀帝時流民「以十萬數」,華歆收容流民,「四方賢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眾,皆出其下,人人望風」[10]。明朝「災眚頻仍、催科無序,數年之逋,取盈一時」[11],流民一直朝廷的腹心之疾,福建連江縣永樂初與洪熙元年相比,「戶口什去其三四。」[12]成化元年戶科給事中袁芳等言:「比年以來,救荒無術,一遇水旱,饑荒老弱者,轉死溝壑,貧窮者流徙他鄉。」[13]成化七年,荊襄山區屯聚流民938000餘人。[14]闖王李自成也算是流民出身。清代封鎖東北,嚴令禁漢人出關,但流民「擔擔提籃,或東出榆關,或北渡渤海」。乾隆十一年,「東省被災州縣,流民出口」。民國畫家蔣兆和繪有《流民圖》。
棚民也算是流民的一種。[15]流民是黑社會的基本組成。成化元年(1465)三月劉通、石龍、馮子龍等於房縣大石廠立黃旗起義,擁眾數十萬。成化六年十一月,又有李原、小王洪起義,流民附和者達百萬人。
相關連結
註釋
- ^ 《後漢書·賈逵傳》曰:「後累遷為魯相,以德教化,百姓稱之,流人歸者八千戶。」
- ^ 《詩·大雅·召曼》曰:「瘼我饑饉,民卒流亡。」
- ^ 《新唐書·殷侑傳》曰:「於時痍荒之餘……以仁惠為治。歲中,流戶襁屬而還。」
- ^ 《漢書·成帝紀》:「水旱為災,關東流冗者眾,青、幽、冀部尤劇。」顏師古注曰:「冗,散失其事業也。」
- ^ 《漢書·昭帝紀》:「比歲不登,民匱於食,流庸未盡還。」顏師古註:「流庸,謂去其本鄉而行,為人庸作。」
- ^ 《後漢書·和殤帝紀》:「黎民流離,困於道路。」《漢書·蒯通傳》:「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
- ^ 《後漢書·來歙傳》:「隴西雖平,而人飢,流者相望。」
- ^ 明代童承敘云:「歲之凶也,有饑民,有流民。饑民者,我民之有籍者也。流民者,他民之逋亡及我民東西轉移者也。」《內方集·與宋巡撫論災荒書》,轉見《湖北文征》卷1,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7—499頁。
- ^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 ^ 三國志·魏志·華歆傳,卷13
- ^ 《明神宗實錄》卷四七。
- ^ 《明宣宗實錄》洪熙元年閏七月乙巳。
- ^ 《明憲宗實錄》成化元年秋七月辛末。
- ^ 《明憲宗實錄》卷九三。
- ^ 《清史稿·食貨一》稱:「棚民之稱,起於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縣內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藝麻種箐、開爐煽鐵、造紙製菇為業。而廣東窮民入山搭寮,取香木舂粉、析薪燒炭為業者,謂之寮民。雍正四年(1726年)定例,照保甲法一體編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