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
儒家 |
---|
儒家文化圈 |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原名雲,更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陽明子」。明朝浙江餘姚(原屬紹興,現屬寧波市)人,教育家,軍事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哲學家;他是心學之集大成者,儒家「格心」派代表人物,其學世稱「陽明學」,於中國、日本、朝鮮半島、東南亞國家影響很大。著有《陽明全書》(又稱《王文成公全書》)。
現時浙江省餘姚龍泉山上「四碑亭」仍留有紀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賢王陽明故里。楹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橫額:真三不朽。
生平
明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生於縣城瑞雲樓(今武勝門內壽山堂)。王守仁出生在一個官宦人家,詩書世家,其遠祖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其父王華,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王守仁小時候很笨,五歲還不會說話。他在父母的幫助下,用刻苦和勤奮來彌補不足,終於成了「神童」。十一歲時,王守仁隨父親赴京師,一天路過金山寺,他的父親與朋友們聚會,在酒宴上有人提議做詩詠金山寺,大家還在苦思冥想,王守仁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淮揚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蕭吟徹洞龍眠。」四座無不驚歎,又讓他做一首賦蔽月山房詩。王守仁隨口應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弘治元年(1488年)於南昌與表妹諸氏成婚,結褵之夜,與鐵柱宮道士暢談養生術,樂而忘返。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王守仁早期師承朱熹,為了實行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也沒有發現,人也病倒了。明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驛丞。他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會,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他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王陽明一生最大的功業是平南昌的寧王朱宸濠叛亂。王陽明去福建剿匪,部隊剛剛走到豐城時,寧王朱宸濠舉兵叛亂.他積極備戰,調配軍糧,修治器械,然後發出討賊檄文,公佈寧王的罪狀,要求各地起兵勤王。王陽明當時最擔心的,是寧王揮師東下佔領故都南京。如果南京失守,寧王就有稱帝的本錢,同時也佔了地利,不容易消滅了。王陽明虛張聲勢,利用假宣傳假情報,擾亂寧王的視線,逼他做出錯誤的判斷,以為各路大軍已經做成合圍態勢。同時使用反間計,使寧王猜疑自己部下的進攻南京策略。寧王上當,有半個月時間不知所措,沒有發兵攻南京。王陽明利用這個時機,已經做好了防守南京的準備,寧王再打南京已經不可能。七月,寧王率六萬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長江攻安慶。王陽明這時已經調集了大軍八萬,對外號稱三十萬。有人指出應該急救安慶,王陽明說:「現在九江、南康已經被敵軍佔領,如果我們越過南昌跨江救援安慶,就會腹背受敵。現在南昌空虛,我軍銳氣正盛,可以一舉攻破。敵軍聽說南昌失守,肯定會回師來救,這時我們在鄱陽湖迎擊他,肯定能勝利。」南昌很快攻破,停了兩日,王陽明便派諸將分五路迎擊回援南昌的寧王大軍。四路分兵迎進,一路設伏。交戰以後,寧王大軍很快腹背受敵,被分割成幾部分,後又中了埋伏,大敗一場,潰逃退守八字腦地區。寧王看局勢不妙,急忙調九江南康的精銳部隊出擊,王陽明派幾路大軍迎戰取南康。這一仗打得很激烈,是關鍵的一戰。官軍一度退卻,王陽明立即斬殺了後退的人,命令諸軍死戰。終於打敗了敵人,敵軍退保樵舍地區,將大船結成方陣,寧王拿出金銀珠寶犒賞將士,要求再努力一搏。 但他的方陣被王陽明看出了破綻,決定援用赤壁之戰的老例,放火燒船。第二天,寧王正在船上召開他的「早朝」會議,群臣集中在一起。王陽明大軍殺到,用小船裝草,迎風縱火,燒毀了寧王的副船,王妃婁氏以下的宮人以及文武官員們紛紛跳水自殺。寧王的大船擱淺,不能行動,倉促間換小船逃命,被王陽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獲,寧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被擒獲。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軍攻陷,寧王之亂全面平息,前後只用了三十五天。
嘉靖六年(1527年),王守仁總督兩廣軍務,鎮壓瑤族和僮族等少數民族。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次年(1528年),王守仁在歸途中病死於南安舟中。諡文成。在臨終之際,他身邊學生問他有何遺言,王守仁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曾爲王守仁學說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低首拜陽明」。
思想
心即理
王守仁師承陸九淵的學說,陸九淵的思想才得以發揚,因此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他反對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理」的「格物致知」﹐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所以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的說法。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一昧的自命為知道了,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了,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入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致良知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中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發表「致良知」的宣言:「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士農工商異業而同道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道的水準。(《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為賢」。
影響
相關遺蹟
中國大陸
浙江省
王陽明墓:位於紹興城南的鮮蝦山麓,碑文「明王陽明先生之墓」。
貴州省
江西省
台灣地區
日本
這是一篇與人物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