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利比亚阿拉伯航空114号班机空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RedBot留言 | 贡献2012年5月17日 (四) 14:29 (r2.7.2) (机器人修改:de:Libyan-Airlines-Flug 11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利比亚阿拉伯航空114号班机空难
利比亚阿拉伯航空的波音727客机,编号5A-DAH及两架以色列空军的F-4幽灵战斗机于西奈半岛上空(电脑模拟图)
事件概要
日期1973年2月21日
摘要被击落
地点西奈半岛
飞机概要
机型波音727-224
营运者利比亚阿拉伯航空公司
注册编号5A-DAH
起飞地的黎波里
最后经停地班加西
目的地开罗
乘客104
机组人员9
死亡108
受伤5
生还者5

利比亚阿拉伯航空114号班机是一班由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前往埃及首都开罗的定期航班。 在1973年2月21日早上10时,一架波音727客机执行此航班,但因天气恶劣及导航仪器失灵而迷路,误闯入当时仍为以色列领土的西奈半岛上空,最后被以色列空军的两架F-4幽灵战斗机击落,机上113人中只得5人生还,当中包括肇事客机的副机师[1][2]

经过

此班机由法国籍的机长及同是法籍的飞航工程师,及利比亚籍的副机长负责驾驶。飞机在利比亚东部的班加西作短暂停留后,便载着113名乘客及机员,继续起程前往开罗。

当客机以巡航高度飞越埃及北部时,突然遭遇特大沙暴。由于能见度低,机组员只能以当时属顶尖科技的无线电塔台对话以维持航线不偏离。约下午1时44分,机长发现他们最终仍偏离航道,因为机上的罗盘发生故障。他们此时不但找不到任何导航灯,亦不知自己身处何方。他亦没有向埃及塔台报告他们的处境,反而在收到埃及航空交通管制许可后,开始下降高度。但由于顺风增加,飞机严重地往东部偏离航道,飞越了苏伊士运河,抵达了于六日战争中成为了以色列领土的西奈半岛上空。

当时中东地区局势非常紧张,以色列及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在六日战争后虽签署停战协议,但依然正酝酿着随时开战。当114号班机于1时54分飞抵西奈半岛上空20,000呎时,以色列空军立即于两分钟后派出两架F-4战机升空调查及作出拦截。战机机师以目视留意著客机及机员,并以手势指示客机要跟从他们降落,之后又以摇动机翼方式要客机遵从战机指示,发现无效后又发射导弹警告客机。可是客机不但仍然没遵从战机指示,反而企图调头返回开罗。此举被以色列战机视为想逃跑,于是发射了一支追踪导弹,命中了客机机翼。

客机中弹后,并未立即解体,但中弹后的114号班机即时着火,导弹碎片严重损坏了客机控制面及液压系统,以及机翼结构。飞机高度亦立即急降,机长立即于沙漠上以机腹作紧急着陆,[3]但飞机于着陆过程中发生爆炸,机上的113人中,108人死亡。

事故之后

副机师在事件中幸运生还,后来讲述当时以军战机的确要求客机听从他们指示降落,但当时基于以色列及利比亚的紧张关系,使他们公然违反战机指令。[2] 不过,利比亚政府却指两战机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攻击客机,[2]因为以军战机将114号班机视为一架间谍机,足以威胁以色列安全。[3]

而以色列政府亦透露,114号班机是经以色列参谋总长大卫‧伊拉萨(David Elazar)的个人授权击落的,因为他们辩驳,指客机机员做出怪异行为。而为了提高国家安全,这次行动是绝对明智的。[3]

联合国事后并未对以色列采取任何行动。但国际民航组织(ICAO)30名国际成员投票谴责以色列的攻击行动。而美国亦不接受以色列提出的理据,并认为他们在这次事故中的行为是野蛮的。[4]

事件令原本局势极为紧张的中东地区火上加油,终于在事件发生后半年爆发赎罪日战争

其他

参考

  1. ^ http://www.airsafe.com/events/models/b727.htm List of 727 incidents.
  2. ^ 2.0 2.1 2.2 Aerial intrusions by Civil and Military Aircraft in a Time of Peace Phelps, John Maj. Military Law Review Vol 107 Winter 1985 Page 288
  3. ^ 3.0 3.1 3.2 Aerial intrusions by Civil and Military Aircraft in a Time of Peace Phelps, John Maj. Military Law Review Vol 107 Winter 1985 Page 289
  4. ^ Aerial intrusions by Civil and Military Aircraft in a Time of Peace Phelps, John Maj. Military Law Review Vol 107 Winter 1985 Page 29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