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
34°26′00″N 117°17′00″E / 34.43333°N 117.28333°E
徐州市 徐 | |
---|---|
地級市 | |
雲龍湖 | |
綽號:彭城 | |
徐州市在江蘇省的地理位置 | |
坐標:34°10′N 117°06′E / 34.16°N 117.10°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蘇 | 江蘇 |
政府駐地 | 雲龍區新城區崑崙大道1號 |
下級行政區 | 5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3個縣 |
政府 | |
• 市委書記 | 朱民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曹新平 |
面積 | |
• 地級市 | 11,258 平方公里(4,347 平方英里) |
• 市區 | 3,057 平方公里(1,180 平方英里) |
人口(2010普查(常住人口) 2009(戶籍人口)) | |
• 常住 | 858.05(常住人口) 957.61(戶籍人口)萬人 |
• 排名 | 第2位(佔全江蘇10.91%) |
• 市區(2010) | (包括原銅山縣)318.30萬人 |
語言 | |
• 官方語言 | 普通話 |
• 方言 | 中原官話洛徐片徐州小片徐州話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221000 |
電話區號 | 516 |
車輛號牌 | 蘇C |
氣候 | 溫帶季風氣候 |
行政區劃代碼 | 3203XX(後兩位代表縣區) |
本地生產總值(2011) | ¥3551.65億 |
• 人均 | ¥27500 |
網站 | 徐州市政府入門網站 |
市象徵 | |
花 | 紫薇 |
樹 | 銀杏 |
徐州市 是中國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簡稱徐,古稱彭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微山湖南岸。北鄰山東省,西靠安徽省,東接連雲港市,南鄰宿遷市。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現為第二亞歐大陸橋東端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特大城市,蘇北最大城市,是全國重要的交通和鐵路樞紐,能源基地和工業基地。徐州是國務院批准的歷史文化名城,是享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徐州是中國的特大城市,截止2010年底,徐州市區非農業戶籍人口209.80萬人,居全國第25位,江蘇第4位。[1]
歷史
徐州,古稱彭城,建城歷史有2600年。相傳為堯所封大彭氏國地,是中國夏商時期東方重要的方國。夏商時徐州睢寧一帶還建立過一個邳國。戰國中期,先後為宋、楚國都。
秦末民變後成為西楚霸王項羽的都城,今市內戶部山上戲馬台傳為其操練兵馬的舊址。徐州一帶也成為楚漢相爭的重要戰地,多場重要戰役以此為主戰場。漢高祖劉邦,是「沛郡豐邑」人(現徐州沛縣)。平定天下後,高祖分封其弟劉交為楚王,都彭城,是較大的諸侯國。由於參與了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被逐步消弱。
南北朝時期,徐州作為南北接壤地帶,統治權曾多次易手。
北宋時,大文豪蘇東坡曾任徐州太守,留下了眾多的歷史遺蹟,如黃樓、快哉亭、放鶴亭、東坡石床、蘇堤等。
清初,徐州先後為江南省和江蘇省所屬的直隸州,1733年(雍正十一年),徐州由直隸州升格為徐州府,轄領1州7縣。
1912年廢府存銅山縣。汪精衛政府從銅山縣析置徐州市,曾為淮海省省會。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保留了徐州市,屬江蘇省。作為當時首都南京的北翼,徐州曾是民國重點建設的八大城市之一(另外七城分別為上海 南京 武漢 重慶 廣州 西安 天津)。
1948年12月,中共在淮海戰役後期攻克徐州,1949年因江蘇省尚未完全佔領,徐州市與連雲市(今連雲港市)暫由山東省代管。中共建政初期代之以蘇南、蘇北、魯中南等行政公署並轄於華東大區,徐海地區因靠近山東解放區而被劃入魯中南行署,此實為戰後之過渡體制。
大陸政局初步穩定後,於1952年底再度劃歸江蘇省,為省轄市,此時期徐州市與徐州專區並存,徐州專區曾轄11個市縣。1954年12月11日,原屬徐州「老八縣」的蕭縣、碭山縣劃歸安徽省,此舉嚴重削弱徐州西南方向的發展縱深,直接導致近年來徐州市區城市總體發展方向被迫東移。1983年徐州市開始轄縣。1990年代以來,徐州整體發展水平逐漸落後於蘇南地區,2008年起在經濟、社會、文化建設等方面重新崛起,並積極融入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經濟圈,對外開放程度也逐步提高。
2010年9月,原銅山縣撤縣並區後,徐州市區總面積增至約3057平方公里,暫居江蘇省第三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分縣市人口統計資料2010》,截止2010年底,徐州市區和銅山縣(現為銅山區)非農業戶籍人口209.80萬人,居江蘇第4位。
地理
- 參見:徐州地理
徐州位於東經116°22',北緯33°43'--34°58',處黃淮平原中部,屬北方與南方的過渡地帶,四周環山,平原、丘陵相間,屬江蘇省內平均海拔較高的市。徐州有大洞山、泉山、皇姑山、拉犁山、雲龍山等山峰,其中主城區有72座山頭。位於賈汪區北部的大洞山為全市海拔最高點。
徐州的河流有故黃河、京杭運河、沂河、沭河等。其中,黃河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改道,經由徐州城東北,奪淮入海。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再度改道,經山東入渤海。留下現在的黃河故道。黃河流經徐州期間,決堤無數次,對徐州人民的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現在的徐州城有「城上城」之說,就是因為黃河幾度淹城,泥沙淤積所致。
氣候
徐州市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區,由於東西狹長,受海洋影響程度有差異,東部屬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西部為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受東南季風影響較大。年日照時數為2284至2495小時,日照率52%至57%,年氣溫14℃,年均無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佔全年的56%。氣候資源較為優越,有利於農作物生長。主要氣象災害有旱、澇、風、霜、凍、冰雹等。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長,春季天氣多變,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潮頻襲。 [2] 但由於近些年來徐州市的森林覆蓋率和市區水域面積不斷增加,徐州市特別是市區地區的氣候條件和臨近的城市略有不同,而是與徐州以南的長江流域相仿。近年來年降水量已接近1100毫米左右,接近長江流域城市平均水平,呈現出北方城市少有的臨水生態。。徐州市全境森林覆蓋率達30%以上,市區(主要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均居江蘇省各城市首位。 [3] [4]
徐州 (1971-2000)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平均高溫 °C(°F) | 5.2 (41.4) |
7.8 (46.0) |
13.4 (56.1) |
20.9 (69.6) |
26.3 (79.3) |
30.4 (86.7) |
31.4 (88.5) |
30.6 (87.1) |
26.9 (80.4) |
21.5 (70.7) |
14.1 (57.4) |
7.7 (45.9) |
19.6 (67.3) |
平均低溫 °C(°F) | −3.3 (26.1) |
−1.4 (29.5) |
3.2 (37.8) |
9.8 (49.6) |
15.1 (59.2) |
20.2 (68.4) |
23.5 (74.3) |
22.7 (72.9) |
17.4 (63.3) |
10.9 (51.6) |
4.0 (39.2) |
−1.6 (29.1) |
10.0 (50.0) |
平均降水量 mm(吋) | 17.6 (0.69) |
20.5 (0.81) |
36.0 (1.42) |
47.1 (1.85) |
65.5 (2.58) |
106.8 (4.20) |
241.0 (9.49) |
132.6 (5.22) |
72.3 (2.85) |
51.5 (2.03) |
26.7 (1.05) |
14.0 (0.55) |
831.6 (32.74)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4.0 | 5.4 | 6.4 | 7.1 | 7.4 | 8.0 | 13.5 | 9.9 | 7.2 | 6.8 | 5.1 | 3.7 | 84.5 |
平均相對濕度(%) | 66 | 64 | 62 | 62 | 64 | 67 | 80 | 81 | 74 | 70 | 69 | 66 | 68.8 |
月均日照時數 | 144.8 | 147.5 | 177.0 | 210.5 | 232.7 | 218.6 | 191.9 | 202.8 | 188.3 | 190.8 | 164.2 | 151.8 | 2,220.9 |
數據來源:中國氣象局 [5] |
區劃人口
行政區劃
人口
區劃名稱 | 面積(公里²) | 常住人口 | 戶籍人口 |
---|---|---|---|
徐州市 | 11,142.33 | 8,580,500 | |
徐州市區 | 3057 | 3,053,778 | |
鼓樓區 | 62.57 | ||
雲龍區 | 118.00 | ||
賈汪區 | 694.09 | 430,712 | |
泉山區 | 65.35 | ||
銅山區 | 2,035.02 | 1,142,193 | |
豐 縣 | 1,449.70 | 963,597 | |
沛 縣 | 1,259.98 | 1,141,935 | |
睢寧縣 | 1,769.19 | 1,042,544 | |
新沂市 | 1,600.54 | 920,610 | |
邳州市 | 2,085.13 | 1,458,036 |
交通
- 作為京滬之間重要的交通節點,徐州站是中國第二大鐵路編組樞紐站,京滬線、隴海線兩大鐵路幹線在徐州交叉。京滬高速鐵路和隴海客運專線也在徐州相交。徐州東站不僅是京滬高鐵七大主要站區之一,也是建設中的隴海客運專線主要樞紐之一。隴海客運專線徐州至鄭州段將於2012年底開工,「十二五」期間徐連客運專線(隴海客運專線徐州-連雲港段)、徐宿淮鹽鐵路、徐宿淮城際鐵路、徐荷鐵路等有關鐵路建設項目也在積極推進中。
- 公路四通八達,為蘇、魯、豫、皖四省要衝。5條國道、20條省道、5條高速公路在徐州縱橫成網,2010年11月3日徐濟高速公路(江蘇段)正式通車後,徐州實現了所有縣市均有高速公路聯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350公里,長度居江蘇省內第一,在中國地級市中位居前列。正在建設的高速公路還有宿新高速(徐州新沂市-宿遷)、徐明高速(徐州-明光)等,第一條城市快速路三環東路高架快速路已於2011年12月30日開工。[6]
- 京杭運河可通航。徐州京杭大運河港口是全國內河十大港口之一;萬寨港是國家級內港;邳州港、雙樓港、孟家溝港擔負國家北煤南運的中轉重任,是華東能源的重要集散地,年吞吐能力為2000萬噸;徐州城內共有河流213條,其中已定級航道51條,總里程1065.2公里,其中國家級、省級航道各1條。2011年,徐州港億噸大港改造工程開工。
- 徐州觀音國際機場為國家一類航空港,民航班機可直通北京、廣州、上海、香港、台北、成都、昆明、哈爾濱、成都、深圳、廈門、大連、海口、武漢、重慶、長沙、三亞、烏魯木齊、西安、貴陽、太原、廈門等城市,計劃2012年7月開通至曼谷的國際航班。目前徐州觀音國際機場總體排名暫居江蘇省第四位。2013年將啟動建設二期工程,增加一條平滑跑道,飛行等級提升至4E級。
- 魯寧輸油管道穿過徐州。
- 徐州軌道交通正在籌備啟動中,據2010年5月17日市規劃局公佈的建設計劃,徐州軌道交通一號線將於2012年開建,2016年建成。截至2012年2月27日,徐州軌道交通一、二號線建設規劃已上報國家發改委,若一切順利,預計2012年底一號線試驗段開工、2013年7月一號線全線開工、2014年1月二號線全線開工。[7]
經濟
徐州是江蘇三大都市圈之一,機械,礦業較為發達。江蘇省煤炭工業基地。主要行業有煤炭、電力、建材、冶金、機械、多晶矽、光伏、化工、紡織、食品、皮革、服裝、電子儀表等。裝備製造業非常發達,擁有世界工程機械第七位、中國第一位的企業徐工集團(XCMG)[8],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利勃海爾機械(徐州)有限公司,徐工與蒂森克虜伯股份公司之合作公司羅特艾德迴轉支承有限公司,徐工與John Deere之合作公司徐州徐挖約翰迪爾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徐工與Meritor合資之徐州美馳車橋有限公司等一系列高水平裝備製造業企業。 2009年GDP為2390.1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9%,高於全省1.5個百分點,居江蘇第三。2010年GDP為2866.93億元,比上年增長13.9%,增速躍居江蘇省首位。2011年GDP為3551.65億元。
工業園區
-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於1992年7月,1993年10月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開發區,2010年3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兩鎮和三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20多萬。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徐州市新型工業化的主陣地和高新技術產業的集聚地,已培育發展了以工程機械和專用車輛為主的裝備製造、以太能光伏和風能發電為主的新能源、以生產性物流和軟件服務外包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等三大主導產業以及工業電子、現代食品、生物製藥、紡織服裝等優勢產業。裝備製造已形成工程機械、礦山機械、建材機械、風電設備、節能燃控設備等五大系列200多個品種。 *
- 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為銅山經濟開發區,始建於1992年,1993年晉級為省級開發區,是蘇北地區首家獲得批准的省級開發區。2011年初,又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預計2012年年底前升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物產
文化旅遊
徐州市轄區大體屬於中原官話洛徐片區,其囊括了江蘇省內中原官話的主要分佈區,與江蘇省中南部地區的江淮文化、吳文化等文化特徵有所差異,由於歷史上一直是區域中心城市,方言與地方文化與周邊省市有些許的相似點又不相同,屬於較典型的北方中原文化區。
博物館
曲藝
名勝古蹟
- 蘇堤、黃樓、戲馬台、放鶴亭、快哉亭、雲龍山
- 九里山、雲龍湖、燕子樓、龜山漢墓、獅子山楚王陵
- 淮海戰役陵園、興化寺、歌風台、王傑烈士陵園
- 戚姬苑、漢城公園、馬陵山
- 窯灣古鎮、漢畫像石藝術館、微山湖
- 閻古古墓、漢高祖廟、泉山森林公園
徐州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徐州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