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醫藥大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140.128.67.245留言2012年7月14日 (六) 09:20 學生社團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中國醫藥大學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File:CMU logo.gif
中國醫藥大學校徽
校訓仁【視病猶親】
慎【修己善群】
勤【終身學習】
廉【術德兼修】
創辦時間1958年設立中國醫藥學院
2003年改制中國醫藥大學
學校代碼1035
學校類型私立,醫學大學
校長黃榮村
教師人數專任393人、兼任292
學生人數9,292(2008學年度)
大學部人數7,767(2008學年度)
研究生人數545(2008學年度)
校址 中華民國臺灣
台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校本部)
雲林縣北港鎮新德路123-1號(校分部)
校區市區(台中校本部)
郊區(北港校分部)
總面積11.71 公頃
台中本部6.20公頃
北港校區5.51公頃
代表色綠色  
網站http://www.cmu.edu.tw
位置
地圖

中國醫藥大學英語: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中國醫中醫大中醫(相對於北醫高醫),校本部位於台灣台中市北區,是一所醫藥專門大學;原為中國醫藥學院2003年8月改制為大學。

1958年覃勤陳固陳恭炎等人因有感中國傳統醫學日漸沒落,而以創辦中國醫藥學院為解決方法,讓學子學習西洋現代科學方法來改進中國醫藥,使學子成為中西醫學兼備的人才而創立。該校特色為中國傳統醫學教學,在長庚大學設立中醫學系前,曾是台灣唯一設立中醫學系的大專院校。更將中醫教學融入各科系之中。該校在台中校本部外,於雲林縣北港鎮設有北港校分部,大部分科系一年級通識教育於北港分部修讀。

歷史

沿革

中國醫藥大學原名為「中國醫藥學院」,位於台中市北區,創辦於1958年,以發揚中國傳統醫學、促進中西醫學一元化為宗旨,董事長覃勤兼首任院長。最初設有醫科與藥學系,1965年增設夜間部藥學系兩班、中醫科及護理專修科,為該校擴充科系之始。1972年陳立夫出任董事長,獲准將中醫學係由6年改為7年,畢業生得授予醫學士學位,並成立針灸研究中心、抗癌研究中心與中國藥材研究中心。1974年成立中藥研究所碩士班,為培植學術研究人才之始。

1985年設立雲林縣北港分部與中正醫學中心。1989年設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博士班。自早期致力於中醫藥現代化,創校至2001年已擴展為12個學系、7個研究所、1個分部、2所附設醫院之規模,2003年8月改制為中國醫藥大學。

台中附設醫院
校園景觀
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五權院區

歷任董事長

歷任校長

學院、學系及研究所

目前該校共有六個學院,20 個學系、16 個碩士班、5 個博士班及通識教育中心。

中心及附設機構

中心單位

附設機構

榮譽校友

傑出校友

知名校友

姐妹學校[2]

學生社團

  • 學藝性社團
  • 聯誼性社團
    • 僑生聯誼社
    • 春暉社
    • 康輔社
    • 聖經真理社
    • 創意烹飪社
  • 體能性社團
    • 籃球社
    • 空手道社
    • 足球社
    • 合氣道社
    • 桌球社
    • 劍道社
    • 羽球社
    • 國術社
    • 排球社
    • 登山社
    • 網球社
    • 跆拳社
    • 棒球社
    • 太極研究社
    • 高爾夫球社
    • 武術散打社
    • 射擊研究社
  • 服務性社團
    • 羅浮蘭傑群
    • 口腔衛生服務隊
    • 慈幼社
    • 公共衛生服務隊
    • 慈濟青年社
    • 營養推廣服務隊
    • 樂艸會
    • 護理服務隊
    • 知善社
    • 口腔健康促進服務隊
    • 中國長青社
    • 急救服務社
    • 運動醫學服務隊
    • 杏服醫學服務隊
    • 中國法青社
    • 機動車輛研究社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