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香港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2年2月9日) |
Hongkong / Hong Kong 香港 | |||||||||||||
---|---|---|---|---|---|---|---|---|---|---|---|---|---|
1842年–1941年 1945年-1997年 | |||||||||||||
格言:"Dieu et mon droit" (法语) “我權天授” (“天有上帝,我有权利。”) | |||||||||||||
国歌:《天佑女王(吾王)》 (God Save the King/Queen) | |||||||||||||
地位 | 英国殖民地 | ||||||||||||
首都 | 維多利亞城 | ||||||||||||
常用语言 | 英語、粵語 | ||||||||||||
英國君主 | |||||||||||||
• 1842–1901 | 維多利亞(首) | ||||||||||||
• 1952–1997 | 伊莉莎白二世(末) | ||||||||||||
香港總督 | |||||||||||||
• 1843–1844 | 砵甸乍 (首) | ||||||||||||
• 1992–1997 | 彭定康 (末) | ||||||||||||
香港輔政司/布政司 | |||||||||||||
• 1843–1844 | 馬儒翰 (首) | ||||||||||||
• 1993–1997 | 陳方安生 (末) | ||||||||||||
立法机构 | 立法局 | ||||||||||||
历史 | |||||||||||||
• 英軍佔香港島 | 1841年1月25日 | ||||||||||||
• 南京條約 | 1842年8月29日 | ||||||||||||
1842年8月29日 | |||||||||||||
1860年10月18日 | |||||||||||||
• 租借新界 | 1898年7月1日 | ||||||||||||
• 香港日治時期 | 1941年12月25日-1945年8月15日 | ||||||||||||
• 主權移交 | 1997年7月1日 | ||||||||||||
• 特別行政區成立 | 1997年7月1日 | ||||||||||||
面积 | |||||||||||||
1901年 | 1,013平方公里 | ||||||||||||
1931年 | 1,013平方公里 | ||||||||||||
1971年 | 1,034平方公里 | ||||||||||||
1991年 | 1,075平方公里 | ||||||||||||
人口 | |||||||||||||
• 1901年 | 386200 | ||||||||||||
• 1931年 | 840473 | ||||||||||||
• 1971年 | 3948179 | ||||||||||||
• 1991年 | 5522281 | ||||||||||||
货币 | 港元(HKD)(1862年起) | ||||||||||||
ISO 3166码 | HK | ||||||||||||
|
香港於1841年至1997年期間成為英國殖民地,當時的官方名稱是香港,現時和當時的人稱呼當時為港英時期、英屬香港、英國香港、香港英治時期或香港殖民地時期。這段殖民地時期曾在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間中斷,當時香港正被日本佔領,屬香港日治時期。
歷史
割讓香港島
1840年,中英兩國的貿易磨擦終導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1841年,清朝被英國打敗,英國海軍的查理·義律與清朝大臣琦善談判後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海軍軍官愛德華·卑路乍於1841年1月25日登陸今上環水坑口街一帶,並佔領香港島。
但清政府認為琦善無權割地而不承認穿鼻草約,並將琦善革職。而當英國政府收到《穿鼻草約》的消息後,亦對條約中無提及開放通商而大為不滿,於是改派砵甸乍(Henry Pottinger)為全權代表到中國。
其後第一次鴉片戰爭戰事擴大,英軍先後攻佔廈門、寧波、上海、鎮江,抵達南京下關。清政府被迫命耆英於1842年8月簽訂《南京條約》,正式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自此香港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
割讓九龍半島
1856年至1858年,清朝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敗於英國與法國的聯軍,被逼在1860年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部份納入香港殖民地,交由英國管治。九龍半島南端的割讓,有助英國確保維多利亞港的安全。當時九龍半島上的新邊界只用矮鐵絲網分割。
租借新界
1897年中國山東發生德國傳教士被殺事件,德國乘機佔據山東的青島,俄國亦進駐旅順和大連。英國則佔領山東的威海以平衡列強勢力。同時法國亦借機進駐廣東的廣州灣(今湛江)。為了平衡法國在南中國的勢力,英國政府以香港的防衛需要加強為由,再逼使清朝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從1898年7月1日起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方及附近二百多個離島,為期99年。值得留意的是,在清朝政府力爭之下,九龍寨城的管治權並沒有交給英國。
抗日至重光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在1938年登陸廣東,並迅速佔領與香港為鄰的廣州及附近地區,並派間諜潛入香港調查英軍的佈防位置。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數小時後,同時進攻馬來亞及越過深圳河侵佔香港。其間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軍發生多場激烈戰事。12月25日,由於駐港英軍戰力不足,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宣佈向日本投降,香港人稱這天為「黑色聖誕節」,並開始了香港3年零8個月的日治時期。
香港重光以後,英國國旗再次在香港總督府內升起。當時因國共內戰再次展開,中華民國政府無力處理香港問題。後繼的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後,中、英雙方就香港問題達成協議:中方無意收回香港主權,也不干預國民政府軍民在香港的活動,用以換取英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
戰後發展
1950年代,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韓戰與西方世界交惡,被西方國家禁運,使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轉運物資、徵集資金、收集情況的唯一地點。香港亦從轉口港轉為發展工業,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然而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中國大陸,紅衛兵多次意圖越過中港邊境。
暴動
1956年10月10日,徙置事務處人員在10月10日(即中华民国国庆)移除悬挂在李郑屋徙置区之中华民国国旗及大型“双十”徽牌而引起。右派工会及三合会主要参与了暴动,連日搗亂300多家左派報館、學校、工廠、商店、工會,並放火焚燒商店、推翻汽車封鎖道路導致交通癱瘓,暴徒四处搶掠導致300人死傷,稱「雙十暴動」,港督葛量洪派遣軍警搜捕暴徒才告平息。因被怀疑为國民政府的情報人員对此事件有推动唆使,故從此被禁止進入香港。
香港在1960年代的局勢相當不穩定。雖然國民政府在香港的影響力較1950年代為少,但由於中國大陸爆發了文化大革命,使香港變得動盪不安。1966年,香港爆發了六六暴動,源自天星小輪加價事件。請願信收集了超過20,000個簽名,抗議香港多個交通工具的加價。市民繼而上街抗議加價,引起九龍連續2個晚上出現騷亂,結果導致1,800人被捕。
1967年另一場更大型的暴動六七暴動,因香港的左派共產份子響應共產黨發起文化大革命,意圖挑戰英國香港政府的統治和港督府。
80年代因股災等經濟問題引起另一場暴動。
港英
1960年代,香港親北京的左派以「港英」稱呼當時的英屬香港政府。六七暴動時左派的部份口號即為「我們必勝!港英必敗!」[1]、「港英不低頭就走頭」[2](「走頭」為粵語逃跑之意)。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後,部分傳媒亦逐漸開始使用這個名詞,將殖民地時期(1841年1月26日—1997年6月30日)的政府稱為港英政府,以區別簡稱為香港政府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份人士認為這個名詞具有帶有濃烈親北京政治色彩[來源請求],因此繼續沿用「香港政府」這稱號。
「港英」一詞亦可用來形容一切和英屬香港時期有關的事物,例如整個英屬香港時期可稱為「港英時期」;「港英餘孽」貶義地形容為香港殖民地政府工作的政治人物。現時「港英餘孽」有一新叫法——港英餘業,意思是一群現在捍衛英治時期的西方核心價值的人,捍衛的核心價值包括民主、自由、法治和社會公義等。
當代至主權移交
經歷過1960年代末的暴動,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在港督麥理浩爵士的推動下,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開始實施九年免費強迫教育,並進一步擴展公共房屋計劃,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拒絕。在1980年代初,英國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前者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但英國仍保留治權。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到北京提出這個方針,打算延續對香港的管治,但當時的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不過表示可以讓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因中方對收回香港立場強硬,期間香港的樓價、股票及港元匯價持續急挫,更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由1982年約6港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3],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根據這份聲明,英國需在1997年7月1日將香港的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香港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政策,確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實行,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及國防外,各方面都擁有「高度自治」。然而1989年,受到六四事件影響,香港部分人人心惶惶,使香港的資產價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現。同年香港政府推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以安民穩定。
管治者
香港總督
香港政府
香港政府(英語:Hong Kong Government),於主權移交後又稱作港英政府,由隸屬英國女皇的港督所管轄,官員初期全由英國人所擔任,後逐漸接納華人進入政府部門,如陳方安生、曾蔭權都是殖民地時期的官員,並直接過渡至特區時期。
政治及司法
隨著清廷割讓香港島予英國,香港遂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當時仍為英國全權代表的砵甸乍於1842年10月27日在香港發出告示,指「香港乃不抽稅之埠,準各國貿易,並尊重華人習慣」。其後維多利亞女王在1843年4月5日頒發《英皇制誥》,《制誥》在同年6月抵港,而耆英與砵甸乍於6月26日在香港就《南京條約》換約,砵甸乍遂依據《制誥》,正式成為香港首任總督。
砵甸乍上任總督後,隨即依據《英皇制誥》成立香港政府,設立了行政局、定例局和最高法院。當中,砵甸乍在1843年8月宣佈委任三名官守議員加入定例局。該三名官守議員分別為莊士敦(前護理總督)、摩理臣(商務總監中文秘書兼傳譯員)及金尼(首席裁判司),因此定例局最初連總督在內,只有四名成員。定例局在1844年1月11日舉行首次會議,並在1844年2月26日通過首條香港法例。
歷來的香港總督皆由英國任命,並由英國議會監察,而行政局及定例局(其後稱為立法局)議員由政府委任,大多數為官守議員。1850年,立法局首度引入非官守議員,至1880年委任首名華人議員伍廷芳。而行政局則要到1896年才開始有非官守議員。
另一方面,一個類似市議會的機構潔淨局(市政局前身)於1883年成立,並於1887年起引入由選舉產生的成員。
司法方面,英國政府於1865年修訂對香港總督的訓令,規定「任何法例若對亞非裔人士有所禁制,而歐籍人士則不受其限者,總督均不得批准施行」,確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並為日後穩固的司法制度奠下基礎。
經濟
自從香港於1842年成為自由港後,香港便成為區內一個重要的轉口港。多間英國洋行在香港設立,也吸引不少華人從事與貿易相關的業務,如搬運及運輸等。部份華商也來港設立南北行經商。工業方面,早年香港主要依賴造船業,在紅磡及香港仔等地均設有船塢。香港開埠初期政府不收取任何稅款,只依賴賣地及牌照等收入。雖然自1850年代起雖然收取小量稅項,但由於一直不抽關稅,故對香港經濟發展影響甚微。
20世紀初,香港除了秉承以往的轉口貿易外,香港工業也開始有所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工業生產受到影響,使香港多了不少工廠,以九龍一帶為多。1930年代,當時全球經濟大蕭條及銀本位貨幣制度受到衝擊,都對香港經濟構成一定影響。1937年,港元正式成為香港法定貨幣。同年抗日戰爭爆發,使香港成為中國大陸的一個重要對外的窗口,大量物資經香港運進中國。
1980年代,香港市民的經濟漸漸改善。在1985年,香港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香港自此晉身發達地區行列。而隨著香港製造業的息微,因素甚多。在1970年代後期,香港的土地價格開始上漲,房屋、地產成為了新興的商業活動。原本預留作興建工廠的土地都被改為興建住屋及大型商場之用。此外,隨著中國在1978年實行經濟改革並開放對全球的貿易,在香港的工廠亦因為大陸更低廉的工資而逐漸北移。
與此同時,新加坡、南韓及台灣亦經歷了與香港相類似的發展。她們生產了和香港相似的貨品,並實行保護主義以保障本地區的公司。因此,外地對香港的商品需求便減少了。
社會
教育方面,香港政府於1847年推行公立學校教育制度,補助中文學校的經費,並於1873年將教會學校也納入在內。而首間官立學校中央書院(今皇仁書院)於1862年開辦。1887年,香港西醫書院成立,為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1971年,政府推出六年免費強制小學教育,並於1978年推廣至中三程度。在這之前,香港的小學畢業生都要參加小學會考,以取得學歷的確認,以便投身社會工作。自從六年強制小學教育推行後,小學會考被升中試取代,作為升讀中學的競爭準則。到「九年免費教育」推行後,升中試為學能測驗所取代,並於中三設立「中三淘汰試」,以飾選適合升讀高中教育的學生。
醫療方面,最早建立的華人醫院為1872年創立的東華醫院,為上環華人居住區的市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至今。1874年,西營盤醫院(政府公立醫院)成立,為是香港第一所非軍用的政府醫院。當時的主要醫院還包括那打素醫院及雅麗氏紀念醫院等。1960年至1965年,行政局嘗試改善醫療系統以提供價錢低廉的健康服務給香港市民,於是醫療部門擬出一份預測未來十五年市民對醫療服務的建議書。後來每逄英國皇室成員訪港,他們時常免費替香港興建新的醫院。香港流感是一種最初1968年在香港爆發的流行性感冒,該病隨後在同年傳到美國。該疫症一直持續到1969年。
治安方面,香港殖民地警隊於1844年5月1日正式成立。警隊早期的工作範圍非常廣泛,除負責治安外,還負責消防、人口登記、出入境、簽發車牌狗牌、交通以及郵政。在1967年,警隊更因在處理左派暴動有功,獲英女皇授予警隊「皇家香港警察」稱號。而輔警則獲封皇家香港輔助警察,並由雅麗珊郡主擔任榮譽總監,以增加他們的廉潔精神和歸屬感。然而,雖然在香港的發展中警隊對維持安全及穩定有其貢獻,但其貪污的習氣亦一直存在,對市民的生活乃至有效的施政都有不良的影響。及至1974年,港督麥理浩爵士瞭解到貪污問題嚴重,就成立了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廉署的努力及時扭轉了警隊乃至整個社會的習慣,也令香港成為世界上最廉潔的城市之一。
語言及文字
香港政府成立開始,英語一直都是唯一的法定語言,無論是政府文件、司法或立法等行政文件一律衹使用英語進行。而民間則使用中文。及後香港政府發布通告時也會顯示中文在旁邊。1970年代香港開始出現中文運動,這是香港學界為爭取中文能享有官方語言地位的社會運動,1974年,政府立法通過繁體中文與英文享有同等法律地位。
民間語言方面,香港政府成立初期香港原居民主要以客家語、潮州語或閩南語溝通,隨後香港經歷多次難民入港、移民等等,粵語迅速成為香港最多人使用的語言,有研究指出如果當時香港原居民不閉關自首,例如衹容許原居民之間通婚,粵語就不會那麼迅速成為香港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使原居民使用的語言迅速衰落。而香港電視臺、電臺等等全部都是以粵語作中文廣播。
1950年代中國大陸推行的簡體中文並沒有影響香港,雖然民間有可能為求方便與快捷而使用簡體中文,但文件來往、街邊招牌、電視臺、學校教學等等一直是使用繁體中文,直到1997年特區成立後,基於一國兩制原則,香港繼續使用繁體中文及以此作為官方語文。
回歸前,中國大陸實行的推廣普通話運動也沒有影響香港,而且很多人並不懂普通話。後期香港實行「九年免費義務教育」,人們漸漸接觸普通話,但粵語地位至今並不變,民間也是主要使用粵語溝通。自1970年代開始直到2011年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香港使用粵語的人口一直維持90%以上。
體育
受英國文化影響,足球和賽馬是香港最受大眾歡迎的體育運動,其中香港的足球代表隊於1920年代開始直到1960年代後期都是亞洲足壇的一支勁旅,曾經在1930年代代表中華民國出戰奧運會的足球比賽,并數次贏得洲際比賽的冠軍。香港賽馬是大中華地區中獨具特色的一個英國傳統體育項目,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亦是其中一個在全球範圍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賽馬會,其組織的博彩行業亦是香港的納稅大戶之一。
除足球和賽馬外,單車,網球,壁球,羽毛球等運動項目亦是由英國人在早期就帶入到本港,成為大中華地區最早接受這些運動的地區,但是限於香港人口,地域面積等原因,香港體育發展在殖民地時期的後期亦處於一種瓶頸狀態。雖然如此,在香港殖民地時期的最後一次奧運會——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香港代表隊的李麗珊創造了一個奇跡,奪得滑浪風帆項目的金牌,這是香港歷史上第三塊獎牌,也是迄今唯一一面金牌。在領獎時,現場奏起了英國國歌和升起香港旗,得獎者李麗珊和不少收看直播的港人都為這面奧運金牌感動落淚。
参考文献
- ^ http://1967hongkong.blogspot.com/2006/08/196711-19681967-uacct-ua-494956-3.html
- ^ http://www.chengmingmag.com/cm357/357spfeature/spfeature13.html
- ^ 香港於1972年6 月—1974年11月間與美元掛鈎,當中1972年6月,最初匯率為5.65港元兌1美元,但由1973年2月14日至1974年11月為1973年2月改為5.085港元兌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