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宝珊
韦宝珊爵士 Sir Boshan Wei-Yuk | |
---|---|
出生 | 1849年 香港 |
逝世 | 1921年12月16日(72岁) 英属香港 |
职业 | 银行家、定例局非官守议员 |
韦宝珊爵士,CMG,JP(Sir Boshan Wei-Yuk,1849年—1921年12月16日),名廷俊,小名玉,字宝珊,韦玉是另一个为后人熟识的名称,香港银行家、商人及政治家,曾参与创立保良局,以及在1891年成功协助设立团防局委员会。韦爵士自1896年至1917年期间出任定例局(后改称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是香港1842年开埠以来第四位担任该局议员的华人。韦爵士任内曾协调英国与新界乡民,使新界成功于1898年纳入香港版图,他后来在辛亥革命中,亦担任了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及革命军胡汉民之间的保证人,具有一定声望。
韦宝珊爵士是近代历史上首位被送到西欧留学的华人留学生之一,也是历来第三位获勋爵士的华人。韦爵士早于1890年曾倡建由香港经广州,再通往北京的铁路,但有关建议要到多年以后才能实现。
生平
早年生涯
韦宝珊祖籍广东香山,1849年生于香港,父亲韦光(1825年-1879年)为当地殷富,任职有利银行华人买办。韦宝珊在家中排行最大,其中两名弟弟名韦安及韦培,两人后来分别成为律师及大律师。
韦宝珊幼年在家中学习汉学,历时十年,后来入读香港首间官立学校中央书院(现称皇仁书院),当时校长是史钊域博士。在1867年,时年18岁的韦宝珊在家人安排下,前往英国留学,入读英格兰莱斯特的斯东尼盖尔学校(Stoneygate School),一年后在1869年升读苏格兰大来学院(Dollar Academy)。韦宝珊在大来学院学习四年后毕于,1872年学成返港前曾往欧洲游历。韦宝珊是近代首位留学西欧的华人学生之一,自他以后,留学西方渐渐成为东方华人家庭子女升学的其中一种主要途径。
商业生涯
韦宝珊1872年返港后加入父亲工作的有利银行,获得银行的重视。韦宝珊父亲在1879年逝世后,他继续留在银行(韦敦善堂)工作,到1882年更获擢升为父亲生前担任的华人买办,直到1910年才离开有利银行。韦光自1857年任职有利银行,到韦宝珊在1910年离开,前后合共63年,对该行的发展具重要影响。
韦宝珊离开有利银行后,自立门户,从事进出口生意,并曾经与何启爵士、区德、曹善允及周少岐等人组成启德营业有限公司,计划在九龙寨城对开的九龙湾建造名为“启德滨”的花园城市。计划在1916年展开,但后来遭遇挫折,土地终被政府收回,并发展成为启德机场。
在1890年,韦宝珊倡议兴建铁路,由香港经广州通往北京。他曾自行斥资进行研究,但有关计划最后因为清廷保守派官员的反对而流产。韦宝珊的计划到后来九广铁路的兴建才得以落实,随着九广铁路的通车,香港自1911年开始有直通火车通往广州,但京九铁路却一再拖延,迟至1996年方告竣工。
公职生涯
韦宝珊是香港早期少数热心参与社会公职的华人,他早于1882年2月17日就被港府委为非官守太平绅士。在1880年,韦宝珊当选东华医院总理,到1887年出任该院丁亥年主席。韦宝珊后与刘铸伯在1907年成功协助何启爵士争取建立广华医院,并出任该院倡建总理。另一方面,韦宝珊亦曾经参与成立保良局,保护被迫良为娼的妇孺,并促使该局在1882年成为法定组织,他于1893年获选为保良局永远总理。
在1894年香港鼠疫爆发时,港府要求隔离鼠疫病患者的做法,受到华人社区的极力反对,后经韦宝珊代政府出面调解,解释政府政策后,华人家庭才陆续愿意让患病家人接受隔离治疗,以及让防疫人员进入家居消毒。在韦宝珊的协助下,使华人社区的疫情得到控制。为表答谢,他事后在1894年获港督颁授抗疫纪念金章,同时获外籍及华人居民团体致感谢状表扬。
韦宝珊其他参与过的公职,包括在1890年出任香港金禧委员会委员,1894年出任节约委员会委员,以及后来参与创立香港大学、出任香港大学校董、及获委为捕获法庭成员等等。
团防局生涯
韦宝珊也是团防局的重要人物之一。团防局早于1866年创立,是一个由华人组成的治安组织,受到港府总登记官监察,早期主要负责在中环及上环地区组织更练,定时巡逻,维持治安,以补充警察之不足。在1891年以前,团防局虽然设有局绅,并全由华人出任,但局绅却缺乏权力反映华人意见。有见及此,时任总登记官骆克爵士在1891年对团防局进行改组,倡议设立团防局委员会,以确立该局局绅的的咨询职能。
早在1880年,韦宝珊已开始出任团防局局绅,在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下,团防局委员会才得以在1891年正式成立,而韦宝珊亦获续任,继续在改组后的团防局担任局绅,至1918年卸任为止。韦宝珊任内历侍五任总登记官,并一直与警队维持紧密合作,对团防局起重要影响。在他出任局绅期间,团防局得到很大的发展,更练规模不断扩充,在1910年起更进而覆盖半山区。自1917年开始,该局局绅加入从东华医院及保良局退任值理的人士,在华人社区中具重要地位。
韦宝珊在1920年获港府委任为团防局顾问,直到去世。团防局自成立到1941年因日本占据香港期间,韦宝珊是历来首位,亦很可能是唯一一位获委为团防局顾问的人士。
定例局生涯
在1894年,港督罗便臣爵士向殖民地大臣里彭勋爵(Lord Ripon)转呈一份由定例局非官守议员遮打及何启医生等人的上书,请求在议政局(即行政局)内加入非官守议席,同时在定例局内加入民选议席,以增加两局的代表性。尽管有关建议遭到里彭勋爵的严厉驳斥,但在私底下致港督的信函中,里彭勋爵却同意增加定例局内的非官守议席,以及在议政局加入两席非官守议席,而其中一席可由华人出任。然而,罗便臣爵士以华人不能保持中立,以及华人不明了代议政府为理由,坚决反对议政局加入华人议席。
到1895年,若瑟夫·张伯伦接任殖民地大臣,两局议席分配才有了定案。当中,议政局首次加入两席非官守议席,定例局亦加入一席非官守议席,结果港督罗便臣爵士在1896年决定以韦宝珊为定例局非官守议员。韦宝珊是继伍廷芳、黄胜及何启医生以后,第四位出任定例局议员的华人。韦宝珊加入定例局后,定例局华人议席由原本一席增加至两席,这个情况一直到1929年才有所变化。
韦宝珊在任定例局议员凡21年,先后在1902年及1908年获得续任,1914年再获港督梅含理爵士破格续任,至1917年才因年老多病而退休。在任期间,他在议会以沉默寡言著称,即使1914年至1917年期间成为局内首席议员,亦宁可让外籍同僚代为就《财政预算案》发言,也不以首席议员身份首先发言。对于这种行为,后来另一位华人议员何福曾解释,这是因为韦宝珊往往选择在议会外私下处理问题,所以也就很少在议会发言。此外,韦宝珊的年资虽然比局内另一位华人议员何启爵士浅,但年纪却比何启大,因此亦深得何启的尊重。
出任定例局议员后,韦宝珊身兼大量不同公职,除参与所有涉及华人事务的委员会外,亦一直出任局内的常务法律委员会及工务委员会委员。此外,他曾在1896年担任皇后像委员会(Queen's Statue Committee)及不洁财物委员会(Insanitary Properties Commission)委员、1897年出任维多利亚钻禧委员会及印度饥荒救济委员会委员、1908年担任台风救济基金委员会委员、亦曾在1901年及1910年分别参与英皇爱德华七世及乔治五世的官方登基公告仪典。
由于韦宝珊长年出任不同公职,又关注华人事务,所以在香港华人社会中具一定地位及声望。在1898年,英国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派兵新界,计划将之纳入香港版图,但遭遇新界乡民激烈反抗,最后经韦宝珊等人协助调停下,新界才成功纳入英国管治。
此外,韦宝珊一直与中国当局保持良好关系,多次代表香港与内地进行交涉,屡获中方加奖。在1908年,韦宝珊亦获英廷授予CMG勋衔,以表扬其外交贡献。早在大清仍在执政时,韦宝珊曾协助引渡罪犯予清廷审讯,故此深得清廷信任。另一方面,辛亥革命在1911年爆发后,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向孙中山副手胡汉民投降时,双方更以韦宝珊担任保证人,以确保政权平稳过渡。而为表扬韦宝珊对中华民国立国的贡献,时任大总统袁世凯在1912年向他授予三等嘉禾勋章。不久以后,二次革命在1913年爆发,国民党人被袁世凯驱逐,袁世凯打算以韦宝珊接替被逐的胡汉民,出任广东都督之职,但为韦宝珊所婉拒。
然而,对于定例局华人议员过分牵涉内地政治,港府却抱怀疑态度。当中,定例局华人议员何启爵士,就正正因为私底下接触大陆政府,参与内地政治活动,结果失去港督梅含理爵士信任。梅含理爵士对何启的政治操守相当关注,曾就此致信英国政府反映,更对何启爵士展开品格审查,最终促使何启爵士在1914年离开定例局,不获续任。不过,就韦宝珊而言,梅含理爵士早于1893年至1901年出任警察司时,就曾经与身兼团防局绅的韦宝珊合作,所以韦宝珊深受信用,两人在定例局内亦一直保持很良好的关系。
晚年
韦宝珊晚年身体多病,迫使在1917年退出定例局休养身体,并逐渐淡出政坛。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8年完结后,他复获港府委为庆祝和平委员会委员,以及在1919年获英廷册封为爵士,成为继何启爵士及欧亚混血儿何东爵士以后,第三位获勋爵士的华人。不过,这时韦宝珊的身体状况却每下愈况,到1920年以后更长期待在黄泥涌道37号家中,甚少露面。韦宝珊临终前数月一直受水肿困扰,卧病在床,最后在1921年12月16日晚上9时15分病逝家中,终年72岁。
韦宝珊遗体在12月19日出殡,灵柩由灵车盛载,灵车在50名团防局更练列队带领下,从家中出发,其家人则紧随灵车之后。送殡队伍途经大会堂及皇后大道,沿途吸引大批途人围观。队伍巡行至坚尼地城电车总站停放,供人凭吊。韦宝珊的丧礼以西式形式进行,仪式简单,遗体则以一个中式棺木盛载。各界人物皆有出席,当中包括代表港督司徒拔爵士的港督私人秘书、首席大法官、律政司、安抚华民政务司、辅政司施勋博士、富商何东爵士、以及定例局非官守议员刘铸伯及普乐等等,各界致送的鲜花不计其数。韦宝珊的灵柩稍后被移送到东华医院殓房,再于香港安葬。
家庭
韦宝珊在1872年迎娶历史上第二位香港定例局华人议员,黄胜的长女黄玉卿(音译)为妻,黄玉卿在1921年2月7日逝世,比丈夫早约八个月去世。韦宝珊夫妇两人共育有五名儿子及两名女儿。五名儿子分别是:
- Wei Wing-hon
- Wei Wing-lok
- Wei Wing-sum
- Wei Wing-chak
- Wei Wing-cheong
韦宝珊生前居于黄泥涌道37号,十分富有,为香港的名门望族,并拥有一个“666号”的电话号码。他信奉基督教,也是香港最早期的华籍共济会会员。[来源请求]韦宝珊受西方教育熏陶,接受西方文化,但鉴于香港的绅士会所不招待华人入会,所以他在1912年联同何启爵士、阮晓繁及王保宁等人向港府申请拨地兴建华人会所,最终成功在1912年3月创立中华游乐会,并邀得港督卢嘉爵士主持开幕典礼[1]。
荣誉
主要经历 | |
---|---|
|
头衔
- 韦玉,Esq(1849年-1869年)
- 韦宝珊,Esq(1869年-1882年)
- 韦宝珊,JP(1882年-1908年)
- 韦宝珊,CMG,JP(1908年-1919年)
- 韦宝珊爵士,CMG,JP(1919年-1921年)
勋衔
- J.P. (1882年2月17日)
- C.M.G. (1908年英皇寿辰[2])
- 三等嘉禾勋章 (1912年)
- Kt. (1919年2月18日[3])
- 一等瓦萨勋章 (1918年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授予)
以他命名的事物
- 宝珊道(Po Shan Road),位于香港香港岛半山区,于1928年7月6日命名。同日还有以罗旭龢爵士命名的旭龢道。[4]
- 宝珊地震站,位于宝珊道一段深入山中三百米的排水隧道内,由香港天文台设立,于2010年2月18日启用。[5]
相关条目
注脚
- ^ 〈会所历史〉,《中华游乐会》,造访于2008年9月6日。
- ^ "Issue 28151", London Gazette, 23 June, 1908, p.3.
- ^ "Issue 31271", London Gazette, 4 April, 1919, p.30.
- ^ 〈道路及铁路-二十年代尾命名道路〉,《香港地方》,造访于2008年9月6日。
- ^ 〈宝珊地震站启用有助天文台监测地震〉,香港天文台新闻稿,造访于2009年2月19日。
参考资料
中文资料
英文资料
- Hansard, 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23 October, 1917.
- S. B. C. ROSS,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for Chinese Affairs for the Year 1920, Hong Kong: Secretariat for Chinese Affairs, 14 May, 1921
- "Death of Sir Boshan Wei Yuk, C.M.G.", The Hongkong Daily Press, 17 December, 1921.
- "Death of Sir Boshan Wei Yuk, C.M.G.", The China Mail Extra, 17 December, 1921.
- "Funeral: Tributes to the Late Sir Boshan Wei-Yuk", The Hongkong Telegraph, 19 December, 1921.
- "Late Sir Boshan Wei Yuk - Funeral This Afternoon", The China Mail, 19 December, 1921.
- "The Late Sir Boshan Wei Yuk - Impressive Funeral Yesterday", The Hongkong Telegraph, 20 December, 1921.
- "Late Sir Boshan Wei Yuk - An Impressive Funeral", The China Mail, 20 December, 1921.
- Hansard, Hong Kong Legislative Council, 29 December, 1921.
- Who Was Who 1916-1928, A & C Black, 1950.
- G. B. ENDACOTT, Government and People in Hong Kong, 1841-1962: A Constitutional Histor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4.
- T. C. CHENG, "CHINESE UNOFFICIAL MEMBERS OF THE LEGISLATIVE AND EXECUTIVE COUNCILS IN HONG KONG UP TO 1941",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9, 1969.
- H. J. LETHBRIDGE, "THE DISTRICT WATCH COMMITTEE: "THE CHINESE EXECUTIVE COUNCIL OF HONG KONG"",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11, 1971.
- Marjorie TOPLEY, Hong Kong: The Interaction of Traditions and Life in the Towns,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 1975.
- Linda POMERANTZ-ZHANG, Wu Tingfang (1842-1922),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2.
- Sheilah HAMILTON, "THE DISTRICT WATCH FORCE",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 38, 1998.
- Freemasonry in China and Taiwan, 20 April, 2000.
- LEE Pui-tak, Colonial Hong Kong and Moder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 John Mark CARROLL, A Concise History of Hong Kong,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
外部链接
- 团防局 - “华人行政局”(英文)
- 前任主席芳名,东华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