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明治天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22.90.116.98留言2012年8月30日 (四) 08:4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明治天皇
第122代天皇
在位期間:
1867年1月30日1912年7月30日
前任:孝明天皇
繼任:大正天皇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
時代 江戶時代・明治時代
年号 明治
首都 京都東京
皇居 京都御所宮城・皇居
幼称 祐宮
別名 明治大帝
明治聖帝
睦仁大帝
出生 1852年11月3日
出生場所  日本山城國京都京都御苑
逝世 1912年7月30日(1912歲—07—30)(59歲)
 大日本帝国東京府東京市麹町区皇居
陵墓 伏見桃山陵
父親 孝明天皇
母親 中山慶子
皇后 昭憲皇太后

明治天皇(日语: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 Meiji Tennō;1852年11月3日—1912年7月30日),第一百二十二代日本天皇1867年1912年在位)。名睦仁(日语:睦仁むつひと Mutsuhito),孝明天皇第二子,母為典侍中山慶子嘉永五年九月二十二日(1852年11月3日)出生。

即位

慶應三年(1867年孝明天皇駕崩,繼為天皇1868年依《易經·說卦傳》之“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改元明治。納一條美子為皇后,是謂昭憲皇太后

即位之初,歷經江戶幕府戊辰戰爭,維新志士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宣佈王政復古,擁戴以他為首的政府建立君主專制政權,並大力推行有利於資本主義明治維新改革。

明治維新

在親政後不久,他便率領公卿諸侯祭告天地,以《五條御誓文》為國是綱領,展開維新圖強大業。明治八年(1875年)4月14日,頒布《漸次立憲政體樹立之詔》。明治十四年(1881年)10月12日,頒布《國會開設之勅諭》。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頒布《大日本帝國憲法》,俗稱「明治憲法」,得以確立他的權力。明治四十五年(1912年)7月30日,因糖尿病去世,虛齡六十。在位期間,明治親任日軍最高指揮官,對外主導甲午戰爭(1894年)、八國聯軍(1900年)、日俄戰爭(1904年),並在甲午戰爭次年派遣樺山資紀接收台灣、台灣居民不服日本而抗日而發生乙未戰爭(1895年)。台灣和朝鮮半島因此成為日本殖民地,庫頁島則納入日本帝國版圖。日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完成日本帝國主義、以後走上軍國主義道路。

大正三年(1914年),昭憲皇太后去世,日本政府建立明治神宮,把明治天皇神格化。實施祭政一致天皇神道教的頭號祭司。

明治天皇與昭憲皇太后去世後,靈柩由火車運送經東海道本線運到京都府,葬於京都市伏見桃山陵

皇子女

 
(114) 中御門天皇
 
(115) 櫻町天皇
 
(117) 後櫻町天皇
 
 
 
 
 
 
 
 
 
 
 
 
 
 
 
 
 
 
 
 
 
 
 
 
 
 
 
(116) 桃園天皇
 
(118) 後桃園天皇
 
 
 
 
 
 
閑院宮直仁親王
 
典仁親王(慶光院)
 
美仁親王閑院宮家〕
 
 
 
 
 
 
 
 
 
 
 
 
 
 
 
 
 
 
 
 
 
 
 
 
 
 
 
(119) 光格天皇
 
(120) 仁孝天皇
 
(121) 孝明天皇
 
(122)明治天皇
 
 
 
 
 
 
 
 
 
 
 
 
 
 
 
 
 
 
 
 
 
 
 
 
 
 
 
 
 
 
 
 
鷹司輔平
 
 
 
 
 
 
 
 
 
 
和宮親子內親王
 
 
 
(122)明治天皇
 
(123)大正天皇
 
(124)昭和天皇
 
(125)上皇(明仁)
 
(126)今上天皇(德仁)
 
 
 
 
 
 
 
 
 
 
 
 
 
 
 
 
 
 
 
 
 
 
 
 
 
 
 
 
 
 
 
 
 
 
 
 
 
 
秩父宮雍仁親王
 
 
常陸宮正仁親王
 
 
秋篠宮皇嗣日语皇嗣文仁親王
 
悠仁親王
 
 
 
 
 
 
 
 
 
 
 
 
 
 
 
 
 
 
 
 
 
 
 
 
 
 
 
 
 
高松宮宣仁親王
 
 
寬仁親王
 
 
 
 
 
 
 
 
 
 
 
 
 
 
 
 
 
 
 
 
 
 
 
 
 
 
 
 
 
三笠宮崇仁親王
 
 
桂宮宜仁親王
 
 
 
 
 
 
 
 
 
 
 
 
 
 
 
 
 
 
 
 
 
 
 
 
 
 
 
 
 
 
 
 
高圓宮憲仁親王
 


参见

明治天皇
出生于:1852年11月3日
前任:
孝明天皇
日本天皇
1867年1912年7月30日
大正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