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梵住
外观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四梵住(巴利文:Brahma-vihara),佛教名詞,即是保持著慈、悲、喜、捨四種心境;修行與實踐這四種心態,稱為四梵行。源自於古印度教,後為佛教所接納。佛教修行者希望將這四種心境擴展至無邊無際,因此又稱為四無量心。
釋義
四梵住最初起源於古印度教,古印度教相信,保持這四種心態,將可投生梵天,與大梵天同住。釋迦牟尼以此來教導弟子,希望弟子都能以這四種心態來修行。
慈,意謂對一切眾生保持親切,猶如自己親人。悲,又稱拔苦,希望能幫助眾生解脫痛苦。喜,又稱禪悅,是一種平靜而且快樂的心態。捨,則是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佛教理論
釋迦牟尼以無量(appamama)來形容四梵住,在觀想中,將四梵住的心態,擴展至一切眾生身上。
四無量心,對應四禪定的境界。慈無量心,對應於初禪。悲無量心,對應於二禪。喜無量心,對應於三禪。至四禪時,則應採取捨無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