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國立政治大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36.233.52.183留言2012年10月17日 (三) 03:58 院屬研究中心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國立政治大學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File:NCCU.svg
國立政治大學校徽
校训親愛精誠
创办时间1927年「中央黨務學校」創校
1929年「中央政治學校」改組
1944年「中央幹部學校」創校
1946年合併為「國立政治大學」
1954年在臺復校
學校代碼0001
学校类型國立大學綜合大學
校长吳思華
教师人數652
学生人數15,377
本科生人數9,265
研究生人數6,112
校址 中華民國 11605
臺北市文山區萬興里9鄰指南路二段64號
校區市郊
总面积1,033,971平方公尺
昵称黨校、貓空大學
隶属商學院進步聯會AACSB
歐洲品質教育加強系統EQUIS
網站http://www.nccu.edu.tw
位置
地图

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大,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國立大學,轄有政大國關中心附中實小、附幼等教研機構。前身可追溯至1927年中國國民黨成立的中央黨務學校

做為政府的高級公務員搖籃,政大現已培育2名中華民國副總統第一夫人與多名司法院大法官,校友多為本地社會傳播外交行業菁英,技術官僚輩出,許多政治人物亦駐校任教。

政大已於藝術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領域分別獲評世界第163名第214名[1]政大商學院擁有AACSBEQUIS國際認證,也是全台排名第2的世界千大商學院(eduniversal ranking)[2]

校史

政大正門口校碑
四维堂
中央黨務學校

政大前身為中國國民黨1927年南京紅紙廊成立的中央黨務學校,負責北伐期間與軍政時期黨政幹部的教育訓練。國民黨決定籌設中央黨務學校後,於當年5月20日正式通過蔣中正為校長,即政大校慶日。

  • 中央黨務學校因屬「黨國一體」時代重要的黨國菁英培訓學校,蔣中正親任校長表示重視之程度,惟蔣氏並無暇管理中央黨務學校校務,實際負責學校運作者乃副教務主任羅家倫、副訓育主任谷正綱及副總務主任吳挹峰等人。
中央政治學校
  • 1929年,為了向外界略表黨政分離、為國育才之意,中央黨務學校改組為「中央政治學校」,初設政治財政地方自治、社會經濟四系,後來又增設教育外交等系。
  • 1935年,設置研究部,分行政、法律、經濟、財政、外交、教育等組,與大學部各學系相互配合,研究部主任由程天放兼任。
  •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央政治學校遷至重慶小溫泉,並將科系調整為法政、經濟、外交、新聞、地政五系,爾後又成立新聞事業專修班、新聞專修科、地政專修科、會計專修科、統計專修科、語文專修科。功能上說,中央政治學校是中國國民黨訓政時期培育國家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當年地位類似今日中國共產黨的「中共中央黨校」。
中央幹部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

歷任校長

綜合院館
File:Jounalism building.jpg
新聞館
校名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中央黨務學校 蔣中正 1927年 1929年
中央政治學校 蔣中正 1929年 1946年
中央幹部學校 蔣中正 1944年 1946年
  • 中國大陸時期,改名後】
  • 中央政治學校與中央幹部學校合併為政治大學。
任期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01 蔣中正 1946年 1947年 (永久名譽校長)
02 顧毓琇 1947年 1949年
03 楊希震 1949年 1954年
  • 【在復校後】
任期 姓名 任職日期 離職日期 備註
04 陳大齊 1954年 1959年
05 劉季洪 1959年 1973年
06 李元簇 1973年 1977年
07 歐陽勛 1977年 1986年
08 陳治世 1986年 1989年
09 張京育 1989年 1994年
10 鄭丁旺 1994年 2000年
11 鄭瑞城 2000年 2006年
12 吳思華 2006年 迄今

學校環境

羅馬廣場
井塘樓

校園建築地標多以國民黨要員命名,學術單位亦多與政府機關部門對應。教職員曾任、調任、兼任政務官者,所在多有,包括現任(第12任)的中華民國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前中華民國行政院副院長、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畢業學生方面則有前任中華民國副總統蕭萬長,而前中華民國臺灣省省長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則兩者皆是。[3]

校區機構

單位機構 所在地址 單位面積(公頃
政大校本部 11605臺北市文山區萬興里9鄰指南路二段64號 94.96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11666臺北市文山區政大里2鄰萬壽路64號 1.93
公共行政與企業教育中心 10642臺北市大安區永康里8鄰金華街187號 0.56
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幼稚園 11651臺北市文山區萬興里9鄰指南路二段66號 0.53
附設實驗小學 11651臺北市文山區指南里16鄰指南路三段12號 0.72
附屬高級中學 11656臺北市文山區政大里14鄰政大一街353號 2.06

宿舍

  • 目前提供宿舍可供住宿床位數6,004床。
  • 政大第二學人宿舍及國際學生暨研究生宿舍預計2010年4月完工、9月正式開放學生入住。

山上校園內宿舍

  • 自強一、二、三舍:男宿舍,為研究生宿舍,原均為半套或全套之單人房,101學年度起自強一舍部分舍區改建為雙人半套房。正門位於恆光街底,與恆光橋相望;側門位於校內環山道旁。
  • 自強五、六舍:男宿舍,自強宿舍服務中心位於五舍一樓,兩舍於三樓有空橋相連。
  • 自強七舍:女宿舍
  • 自強八舍:女宿舍
  • 自強九舍:男女分區宿舍,原有研究生宿舍專區(二人房),101學年度起改為大學部宿舍。宿舍均為四人房。宿舍樓下設有安九福利社、餐廳、山居學習中心等,生活機能完善。
  • 自強十舍:男女分區宿舍,包含本國及外籍研究部、大學部學生。為2011年底落成的全新宿舍,分為A、B、C、D四棟,皆為地下1層地上7層的建築。宿舍樓下設有便利商店、鬆餅店等,通往自強九舍與國際大樓亦十分便利,生活機能完善。

山下校園內宿舍

  • 自強四舍:男宿舍
  • 莊敬一舍:女宿舍,全面整修中,預計2012年8月完工、9月開放入住。
  • 莊敬二舍:男宿舍
  • 莊敬三舍:男宿舍
  • 莊敬九舍:女宿舍

山下校園外宿舍

  • 莊敬四舍:男宿舍
  • 莊敬五舍:女宿舍
  • 莊敬六舍:女宿舍
  • 莊敬七舍:女宿舍
  • 莊敬八舍:女宿舍

政大十景

  • 日昇:朝迎晨曦登樟山
  • 日落:暮送夕陽步長堤
  • 春耕:醉夢溪畔品學思
  • 夏耘:環山森林浴創想
  • 秋收:好漢登坡眺願景
  • 冬藏:紅櫻綻枝望新年
  • 親民:景美溪畔踏車行
  • 愛物:指南山下觀魚游
  • 精實:四維堂內學堅毅
  • 誠心:八德道路習鴻儒

醉夢溪

水岸電梯

連通藝文中心與河隄。興建及20年營運總成本約為三千萬新台幣,本金額原擬以校友捐款支應,然而因未達預定目標,以校務基金墊支。

學校活動

文化盃

文化盃可說是肇始於1966年至1968年間,振聲合唱團歐鴻武、鄭淵博、龐開文等三任團長對歌唱活動的熱愛,當年課外活動組要求振聲合唱團員當種子隊到各系招兵買馬、選曲等,並指定團員協助沒有團員的系1968年12月12日,在四維堂舉辦首屆文化盃歌唱比賽,舉辦項目不只有合唱,也有獨唱。文化盃的之名則可能與1968年為了響應「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成立分會並推行相關活動有關。隔年(1969年)也另創辦舞蹈比賽,但隨參與學系減少已停辦,而合唱比賽則延續至今,並逐漸發展出各系的特色。[4] 目前主辦單位為政大學生事務處課外活動輔導組,協辦單位為各系所學會、振聲合唱團。[5]

包種茶節

包種茶節活動旨在配合大學多元入學,針對尚在高中就讀之學生及其家長,與有意願報考政大研究所或在職專班之大學生及社會人士,藉由教職員工與全體學生群策群力專業及活潑生動之表現,面對面的提供政大各院系所之特色介紹和解說,親身感受政大各院系所及校園學習環境之美。期能得天下之英才,能不斷傳承和持續政大教學與研究卓越之美譽,確立政治大學獨具之校園文化形象。

金旋獎

根據《政大校刊》的記載,金旋獎最早可能始於1980年3月。金旋獎早期是代聯會(後改為學生會)主辦的學生歌唱比賽,在1990年左右開始聞名校際,因為與電視臺、報社的合作,曝光率大增,也使得金旋獎受到娛樂圈的注目,成為唱片製作人挖掘歌壇新秀的場合,演出令人驚艷的參賽者如未能入圍,也有機會受評審或製作人青睞而「收到名片」,而且參賽資格逐漸開放給全國大專院校學生參加,使得比賽更為競爭。

到了2000年左右,金旋獎更有看頭,因為除了獨唱組、合唱組(含重唱及男女對唱)與創作組,新增團體創作組,呼應學生樂團風起雲湧的熱潮;此外,出現各有不同的主題呈現,例如:十八屆的西部狂野風、十九屆的奇特風、二十屆的夢想風,二十五屆的武金旋、二十六屆的嗆金旋、二十七屆噢金旋,在在顯示出金旋獎主辦單位的多元活力。

金旋獎贏得明星夢工廠的美名,如張雨生陳珊妮陶晶瑩陳綺貞蘇打綠盧廣仲林育群(小胖)等歌手與主持人,都是從金旋獎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校園馬拉松

校園馬拉松路線:參賽選手從操場出發後沿著校園公車路線,從山下校區往山上校區至政大後門轉到恆光橋後,再沿著河堤一路到木柵動物園折返回政大操場。路線總長:6.6公里;分為學生、教職員、運動代表隊及敦親睦鄰等四大組,各組再依性別分組。舉辦時間多為12月上旬。[6]

政大節

政大節旨在紀念國共戰爭中捐軀之政大校友,民國71年正式開始列入政大之節日中;在民國九十九年,由政治大學學生會會長林家興配合政大節相關系列活動擴大舉辦,諸如政大之夜等。

學院系所

(該所為全國唯一國立大學所設立之宗教研究專業研究所)

政大之聲

隸屬於政大傳播學院的實習廣播電臺。收聽頻率為FM88.7,是一個小功率的電臺。[7]

研究中心

校級研究中心

  • 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 美洲暨歐洲研究所(第一研究所)
    • 亞洲暨太平洋研究所(第二研究所)
    • 中國政治研究所(第三研究所)
    • 中國經濟暨社會研究所(第四研究所)

院屬研究中心

行政單位

圖書與展覽資源

社会科学资料中心
中正圖書館

政大圖書館實體書藏書量193萬冊,視聽資料93萬件,為全臺藏書量第二名的大學圖書館。[8]

  • 商學院圖書館
  • 綜合院館圖書館
  • 傳播學院圖書館
  • 民族學系民族博物館

其它

知名校友

關於完整的國立政治大學校友資訊,請參照「國立政治大學知名校友列表」,或參考「Category:國立政治大學校友」。

學術及社會評價

  • 政大是臺灣知名的人文科學社會科學頂尖大學,在法商、傳播、外交、語言等領域尤其知名,並且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獲選學校之一。
  • 因學術發展以人文及社會科學為主,研究強項也主在國內與區域議題,且理學院規模較小,皆不利於在以「國際期刊發表數量」作為評量指標的排名表現,因此政大在許多世界大學排名皆較難名列前茅,僅被《QS世界大學排名》評為「全球第501至550名的大學」。
  • 2011年QS世界大學排名分領域調查,政大在「社會科學」第214名,「人文與藝術」全球第163名。[9]
  • 依據《econphd.net》調查,政大在經濟學領域排名全球第261名(全臺第一)[10]
  • 政大商學院是臺灣唯一的國際商學研究生論壇(GBF)成員[11],並獲得AACSB[12]EQUIS[13] 認證,為臺灣第一所且是唯一取得國際雙認證的商管學院 [14]
  • 在《Asia Inc.》雜誌調查中公佈的東亞前十大商學院排名,政大為亞洲第9名,臺灣第1名[15]
  • 《英國金融時報》公佈2011年全球商學管理碩士(Financial Times Masters in Management)排名結果,政大商學院全球第41名,為臺灣第1名。
  • 依據在歐洲擁有廣大聲譽的《Eduniversal商學院排名網》2008年及2009年的資料,其中政大位在「頂尖商學院」(TOP Business Schools,國際知名)之列,臺灣第2名[16]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評鑑商學院為全臺第一[17]
  • 據《亞洲華爾街日報》一項針對各國大學MBA的調查中,政大與澳洲雪梨大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等,同獲企業家和人力資源經理人票選為亞太地區最具能力培育優秀與有潛力MBA的學校。
  • 近年企業最愛大學生綜合排名全臺第五,文學院、教育學院皆為臺灣前2名,法學院、商學院排名更為全國第一。
  • 2008年公務人員特考第二次司法人員考試,190名新科司法官中,政大法律系共有53人上榜,錄取人數排名全臺第一[18]
  • 2011年QS(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世界大學排名評比成績,在藝術人文領域的大學中,政大在「現代語言」類別介於全球50-100名區間,是全臺排名第一的大學。亞洲地區第一名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排名世界18名,政大則是臺灣唯一進入百大的學校。
  • 2012年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針對大學品牌力所做的大學評鑑,政大綜合排名居國內第5,其中在「商管/財經」學群中及「法律/政治」學群排名第一領先全國。

政大「商管/財經」學群為全國第一</ref> 政大「「法律/政治」學群領先全台灣</ref>。

  • 2012年政大外語學院於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之「現代語言」類(Mordern Languages)排名29名,領先全台。

歐盟中心

2009年6月,歐洲聯盟國立政治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國立中山大學淡江大學國立東華大學七所臺灣高等學府聯合組成的「臺灣歐盟中心」(EUTW)正式掛牌運作,四年共補助110萬歐元,以規畫於各校開設歐盟研究課程、歐盟相關研討會、獎學金等,提升年輕世代對歐盟的認識。其中四所核心成員大學之校長-臺大校長李嗣涔主席政大校長吳思華興大校長蕭介夫輔大校長黎建球任副主席。臺大副校長包宗和為中心主任。[19]

國內學術合作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國立陽明大學與政大三方,於2006年12月23日簽定學術合作合約,建立通識教育及生物科技管理學程合作模式,仿效美國哈佛大學與周邊教學醫院之「群醫照顧系統(Partners HealthCare system)」整合,結合人文科學、醫療服務及醫學研究的資源。

為鼓勵學生至外校選修不同領域的通識課程,凡政大學生至簽約合作學校選修通識課程,一律承認其通識學分,目前與政大簽約的學校包含國立陽明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防醫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合作通識課程如藝術方面「與大師相遇」系列,邀請焦雄屏(電影)、朱宗慶(打擊樂)、胡德夫(民謠)、劉克襄(生活美學)等藝術專家學者開班授課;醫學方面,則有陽明大學潘懷宗老師(現代流行疾病)、翟建富老師(醫學基礎)等,跨校合作授課,為學生提供更多元豐富的通識教育課程。

此外,政大的科技管理研究所也與國立陽明大學合開「生物科技管理學程」。

EMBA教育聯盟

政大與中山交大成大清大臺科大中央中正中興共九校所組成的EMBA教育聯盟,打破校際限制,混合分組,期望以跨校的研討方式,讓各校EMBA學生充分聯誼與學習。混合分組除讓知識學習上能更加完整外,從北到南的串連網絡,讓學生跨越了校際、地理限制,擴大人脈知識網,同時增加同業或異業結合交流的機會。[20]

國際學術交流

至2012年7月,政大校方〔含校/院/系級及研究中心〕與全球330所大學院校締結姐妹校合約[21],提供教師或學生出國進行學術訪問或短期進修機會,為臺灣地區締結最多姊妹校、擁有最多交換學生計畫的學校,(國立臺灣大學有176所姊妹校[22]國立中山大學約有112所姊妹校[23])。締約學校名稱如下:

締約之姊妹校列表(2011年4月)
亞太地區
大洋洲地區
亞西地區
歐洲地區
非洲地區
北美地區
南美地區

最新詳細校級姊妹校訊息請參見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合作事務處

除國際合作事務處與秘書處外,政大各學院均另有院級系級交換學生計畫,包括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法學院、國際事務學院等。其中又以政大商學院的交換計畫最具規模,101學年度預計將有72所姊妹校共開放215個名額供學生申請。[24]

兩岸學術交流

在兩岸學術交流方面,截至2010年12月,政大與大陸地區15所高等學校簽署了交換學生計畫[25]。締約學校名稱如下:

大陸地區校級姊妹校由政治大學秘書處籌辦,專門負責處理兩岸學術交流事宜,最新資訊可參考 國立政治大學兩岸學術交流網

參考文獻

參見

政大校內相關

其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