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唐朝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ChristZhou1989留言 | 貢獻2012年10月24日 (三) 04:24 政治体制編輯。這可能和當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首都

長安
洛陽(公元904年907年[註 1]

君主
 -開國君主
 -滅亡君主
共21位
李淵
李柷
成立 618年6月18日[註 2]
李淵於長安登基。
滅亡 907年6月1日[註 3]
朱溫篡位。
橙色為唐朝固定疆域
 橙色為唐朝固定疆域。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因國君,故又稱李唐。唐朝的文化、制度、社會特點幾乎全部承襲隋朝,唐朝的李家皇親和隋朝的楊家皇親更有親戚關係,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歷代史學家常把它和隋朝合併成「隋唐」。唐王李淵於618年6月逼隋恭帝禪位,取代隋朝國號[註 4],尊稱大唐[註 5]。設首都長安(今陝西西安[註 6],隨後又設陪都東都洛陽[註 7]北都太原[註 8],與長安合稱「三都」[註 9]

在其鼎盛時的公元7世紀中亞綠洲地帶亦受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註 10](今俄羅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註 11]國土面積達1076萬平方公里[2] 一說1239萬平方公里。[3] 據保守估計,其鼎盛時期,天寶年間,全國人口達8000萬之多,[4][5] 在歷經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後,9世紀末人口仍保持在該數字。[6][7] 唐朝也是繼秦漢、隋以來,第一個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8][9][10]690年武則天代唐並建國號為,遷都神都(洛陽),史稱武周。一直到705年唐中宗復辟稱帝,才恢復唐朝,並把首都遷回長安。唐朝的國力在開元末年達到頂峰,天寶末年開始走下坡路,尤其是發生於天寶十四載(755年12月16日)的安史之亂是唐朝歷史的分水嶺。其後,唐朝走向衰落,唐末民變使得朝廷中的實際權力被梁王朱全忠控制,迫使唐昭宗遷都洛陽。907年朱全忠又逼唐哀帝禪位,朱全忠改國號為,史稱後梁,唐朝遂亡。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11]:424

唐朝前後存世289年,傳位21代。全盛時在文化政治經濟外交等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之一,也是當時世界的強國之一。那時的新羅高句麗百濟渤海國日本等周邊屬國在其政治體制與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響[12]:126。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三元及第,都誕生於唐朝,即622年狀元孫伏伽(一說651年顏康成),[13]781年三元狀元崔元翰[14]

唐朝前半葉,社會經濟處於上升階段,文化先進,是歷史上中國向周邊國家文化與技術的一個大輸出時期,兼容並蓄的社會風氣,也給五胡十六國以來進居塞內的各個民族提供一個空前的交流融合環境,在過程中亦從外族文明汲取諸多。唐朝聲譽遠及海外,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註 12]。唐朝的後半葉,處於中國歷史的轉型期,土地、鹽鐵、賦稅制度的改革標誌着社會的緩慢變化,藩鎮割據勢力的壯大與周邊諸民族國家的形成,對此後近千年的中國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1]

朝代名稱由來

國號「唐」是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西魏時,李虎八柱國之一,封隴西郡公,死後追封為唐國公[15]:254。其子李昞襲之。582年,李昞之子李淵繼承唐國公爵位,後晉升唐王;在隋恭帝禪讓帝位後便以唐為國號[16]:36[17]

唐朝李氏自稱出自漢族隴西李氏,但《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則稱唐朝李氏是老子李耳的後裔,而李淵又自稱十六國西涼的開國君主李暠亦是其遠祖。現代學者陳寅恪考證則認為李唐是趙郡隆慶李氏之後[註 13]

歷史

中國歷史
中國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代
舊石器時代
中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古國時代
三皇五帝
銅石並用時代
黃河文明長江文明遼河文明珠江文明

前21世紀—前17世紀

前17世紀—前11世紀

前11世紀

前256年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年
東周
前770年—前256年
春秋 前770年—前5世紀
戰國 前5世紀—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

220年
西楚 前206年—前202年
西漢 前202年—9年
9年—23年
更始政權 23年—25年
東漢 25年—220年
三國
220年—280年

220年—266年
蜀漢
221年—263年

222年—280年

266年—420年
西晉 266年—316年
東晉
317年—420年
五胡十六國
304年—439年



420年

589年
420年—479年 北魏
386年—534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西魏
535年—557年
東魏
534年—550年
557年—589年 北周
557年—581年
北齊
550年—577年
581年—619年
618年—907年
武周 690年—705年




907年

979年
後梁
907年—923年
十國
南唐
吳越
前蜀後蜀
荊南
南漢北漢
907年—979年

(契丹)

916年—1125年

西遼
1124年—1218年
後唐
923年—937年
後晉
936年—947年
後漢
947年—951年
後周
951年—960年

960年

1279年
北宋
960年—1127年
西夏
1038年—1227年
南宋
1127年—1279年

1115年—1234年
蒙古帝國 1206年—1368年
1260年/1271年—1368年
北元 1368年—1388年
1368年—1644年
南明 1644年—1662年
後金 1616年—1636年
1636年/1644年—1912年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年—1949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年至今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年至今
相關條目
中國歷史年表

李淵開國

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淵

隋末時期及晉陽起兵

李淵的母親是北周明帝皇后的妹妹、隋文帝獨孤皇后的姐姐,故在歷朝受得重用[15]:255李淵的祖父李虎北周建立者宇文泰進入關中西魏時,賜姓大野氏,官至太尉,與李弼等八人助有功,皆為柱國,號「八柱國家」。北周孝閔帝受禪後,李虎已去世,故追封唐國公,父親李昞襲封唐國公,李淵十歲不到已經襲唐國公爵大業年間,由於隋煬帝政治改革的措施過早實施和三征高句麗失敗造成階級矛盾不斷激化,民變在各地興起不止[註 14]。李淵深受煬帝信任而得到重用,大業十二年(616年)被派為太原留守[16]:37。李淵見天下大亂,隋的滅亡不可扭轉,便生起取而代之的念頭[1]。於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造反[註 15]

唐王朝的建立和隋王朝的覆滅

公元617年十一月,唐國公李淵,李世民破屈突通軍隊,攻入隋京大興(日後唐王朝仍在此定都),擁立楊侑為帝,是為隋恭帝,改元義寧,遙尊煬帝為太上皇,自任大丞相,進封唐王[16]:37

由於唐軍攻入隋都大興城,全國震驚,煬帝身旁的軍士人心震動,以為隋朝即將滅亡,為求自保,由此發生了江都政變,使隋煬帝被殺,間接重創隋朝,使它走向滅亡。

大業十四年三月,隋煬帝在揚州宇文化及殺害,隋朝統治到達尾聲,李淵趁此機會便於同年五月於隋朝首都大興城宣告建立唐朝,選擇大興城為帝都,且改名為長安,以關隴集團身份吸收隋朝殘餘力量,使到唐王朝在短時間內得到絕大部份隋朝殘餘勢力的支持而急速強大起來。

大業十四年(618年)五月,李淵迫使隋恭帝禪位,自己稱帝,國號,是為唐高祖。改元武德,都城仍定在大興,改名長安。封嫡長子李建成太子、嫡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嫡三子李元霸早夭、嫡四子李元吉為齊王[16]:37

李淵建立唐朝後,以關中基地逐步統一中國。618年,李世民平定西北的薛舉薛仁杲,同年幽州羅藝降唐,同年,李法主因與王世充在雒邑相爭失利,投降唐朝,使唐朝軍事實力急速增長,使得日後在中原蕩平諸侯,虎據中原,由此作為統一天下的基始。

公元619年,唐使安興貴安修仁生擒占據河西走廊李軌。620年,李世民擊敗攻入河東的劉武周宋金剛。621年,李世民東征河南的王世充,王世充與河北竇建德結盟抗唐。622年,李世民俘竇建德,王世充投降。竇建德餘部劉黑闥因為竇建德在622年被李淵所殺而兩次起兵反唐,皇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和大將李靖等先後征伐,李建成623年俘斬劉黑闥,河北平定。623年,輔公祏杜伏威餘部在丹陽反唐,624年被唐軍俘殺,江淮江南平定。621年,唐大將李靖圍攻江陵,蕭銑降唐。翌年,嶺南馮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唐據贛地

李世民軍事才能突出,率軍贏得多次關鍵勝利。掃平群雄後,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出現了爭位衝突,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控制了長安城。不久,李淵深知形勢,於是禪讓帝位,自稱上皇。世民登基,是為唐太宗[20]:41

貞觀之治

開創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武德九年(626年)八月,東突厥攻至距首都長安僅40涇陽(今陝西咸陽涇陽縣),京師震動。此時,長安兵力不過數萬,剛剛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騎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怒斥頡利、突利二可汗背約。《唐語林》記載唐太宗「空府庫」以求突厥退軍。並與之結「渭水之盟」,突厥兵於是退去。之後,唐太宗勵精圖治,並且挑撥頡利、突利二可汗和突厥與鐵勒諸部的關係。627年,東突厥內部出現分裂。反對頡利可汗的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落對其變革國俗和推行的政令不滿,另立薛延陀為可汗。突利可汗也暗中與唐聯絡,並與頡利可汗決裂。同時東突厥又遇到大雪氣候,牲畜大多被凍死餓死,突厥勢力漸弱。貞觀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628年6月3日),朔方人梁洛仁殺夏州割據勢力首領梁師都,歸降唐朝,唐朝統一全國。630年李靖等率唐軍滅東突厥。

唐太宗勵精圖治、納諫如流,使得唐朝國運蒸蒸日上,唐太宗也成為一代有為之君。在內政方面,唐太宗又推行均田制、實行租庸調制[11]:425。對外方面,太宗時期將原為突厥所支配的蒙古高原納入版圖,唐朝西北方的諸民族專稱李世民為天可汗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通婚,穩定唐蕃兩國的關係[21]:75

在職官制度上,則承繼秦漢以來的宰相制度,發展並完善隋朝所開創的三省六部科舉選士制,對於限制皇權及打破隋代之前統治階層的世襲制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為後世所效仿。唐太宗不計出身,網羅一大批精明強幹的大臣,比如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馬周高士廉蕭瑀等文臣,尉遲敬德李靖侯君集程知節李世勣秦叔寶等武將。此外,唐太宗派官員四處詢問百姓的生活情況,然後把各官員的功過寫在屏風上,以便褒貶[15]:256

貞觀時期社會秩序安定,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史稱「貞觀之治」。《資治通鑒》記載,貞觀四年(630年)一斗米不過三、四錢,全年死刑犯僅二十九人。其政績的總結《貞觀政要》成爲日本新羅帝王的治國教科書,亦為後世君主模彷學習的對象[20]:45

永徽之治與日月當空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
武則天

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內鬥。太宗廢李承乾,逐李泰,改立晉王李治為太子。太宗死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高宗從尼寺取太宗的才人武氏入宮,之後又立武氏為皇后[22]:51。自顯慶元年(656年)以後,高宗因健康原因,將許多政事都交給武后處理[11]:433,武后成為唐朝的實際最高統治者,與高宗並稱「二聖」[12]:133。在武后輔佐高宗的時期,唐軍於顯慶四年(659年)消滅西突厥,疆域達到極盛;與新羅聯合滅掉高句麗百濟,並打敗日本援軍,促使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唐朝在半島北部設立安東都護府,恢復自漢朝末年失去的領土。

高宗死後,太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因為與中宗不合,武太后不久廢中宗為廬陵王,改立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平定李敬業的反叛後,武太后天授元年(690年)廢睿宗帝號,即皇帝位,改國號為,遷都洛陽(號稱神都),改立李旦為皇嗣。武氏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由於武氏死後的諡號中有「則天」二字,所以近代學者多稱她為「武則天」[22]:55

在武則天掌權中國的半個世紀裡,國家較貞觀時期有更大的發展,史稱貞觀遺風均田制的繼續推行發展農業生產;科舉制度進一步發展,武則天開創殿試武舉,並且大力提拔科舉出身的官員,打擊北魏以來的世家勢力;對外戰爭鞏固並拓展國家的疆域;文化藝術亦有所進步[15]:258[22]:56。但武則天任用酷吏,在後世經常受到史學家的批評。武則天又設北門學士,常繞過門下省中書省直接對官員發號施令,開破壞官吏制度的先例。武則天對佛教大力推崇,武周時期的佛寺興建頻繁[22]:57

開元盛世

唐玄宗是有唐一代國勢衰弱的轉捩點。後世史學家常發表言論感嘆大唐盛世是瞬間的沒落。

神龍元年(705年),宰相敬暉張柬之桓彥範崔玄暐袁恕己等人發動政變,殺女皇男寵張氏兄弟,逼武則天退位,擁立中宗李顯復辟稱帝,恢復唐朝的政權,史稱「神龍革命」或「五王政變[11]:436。李旦被晉封為安國相王,太平公主被晉封為鎮國太平公主。中宗一直受到韋皇后、女兒安樂公主和武后的舊有黨羽武三思等人的影響,擁立中宗的功臣張柬之和敬琿等人不久被全部流放誅殺。

而過去與李顯共患難的韋皇后有意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安樂公主則曾要求被立為皇太女,他們母女二人與上官婉兒聯手培植自己的黨羽,逼害太子李重俊,重俊憤而發動了重俊之變,結果事敗,逃亡途中被左右所殺。[15]:259

景龍四年(710年),韋皇后和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中宗,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是為殤帝,並欲加害相王李旦。李旦的兒子,當時是臨淄王的李隆基在姑母太平公主的協助下發動唐隆之變,誅盡韋皇后、安樂公主及武氏殘餘勢力,擁立李旦復辟稱帝[22]:59

睿宗李旦繼位後,其妹太平公主與其子李隆基發生權力之爭,睿宗左右為難。延和元年(712年),睿宗禪讓帝位與太子李隆基,是為唐玄宗,又稱唐明皇。先天二年(713年),據說太平公主本欲發動政變,卻被玄宗提前反制,最後太平被賜死於家中,其黨羽或殺或貶,從而結束武后以來女性參政的局面[15]:260。同年改元開元

唐玄宗在位44年,開元年間政治比較清明,任用姚崇宋璟等賢能為,經濟迅速發展,農業上發明曲轅犁筒車,使得農業生產力大幅提高,國力迅速上升,唐朝進入全盛時期,首都長安城成為當世界上最大且人口最多的城市;史稱「開元盛世[23]:61。玄宗採納宰相張九齡的建議,制定官吏的遷調製度。選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將其外調為都督刺史,以訓練他們的處事才能及培養行政經驗;又選取都督刺史中有作為者,將其升為京官。這樣內外互調,增進中央與地方的溝通、了解和信任。為節省開支,規定三品以下大臣,及內宮后妃以下者,不得配戴金玉飾物,一改武周以來的奢靡之風。

安史之亂

唐玄宗幸蜀圖

唐玄宗改元天寶後,志得意滿,放縱享樂,從此不問國事。在納兒媳楊太真貴妃後,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罷免良相張九齡,改用有「口蜜腹劍」惡名的李林甫宰相長達十六年,使得朝政敗壞[11]:440。李林甫死後又以楊國忠為相,此時期又開始出現宦官干政的局面,高力士的權勢炙手可熱[15]:261天寶十載(751年),由高仙芝所率領的唐軍在中亞的怛羅斯戰役中為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所挫敗,唐朝經營西域的進展受到阻礙,因此唐朝便整頓在中亞的佈局,準備趁阿拉伯帝國內亂時,再次發兵。但是唐朝內部也有隱憂。由於唐玄宗好大喜功,為此邊境將領經常挑起對外族的戰事,以邀戰功。又由於當時兵制由府兵制改為募兵制徵兵制,使得節度使與軍鎮上的士兵結合在一起,就出現邊將專軍的局面[23]:64

李林甫為杜絕邊將入相之途,以胡人節度使[11]:439。其中以胡人安祿山最著。安祿山一人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掌握重兵,因與楊國忠不和,在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九日趁中央政治鬆懈、重軍多部署在邊境之機以清君側,討伐楊國忠為藉口發動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十二月十三日,東都洛陽淪陷。次年六月九日,潼關失守,長安告急。六月十三日,玄宗嚇得從長安出逃到成都,次日途經馬嵬驛時,禁軍把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凌遲殺死,又要求玄宗賜死楊貴妃,才繼續西行[15]:262。太子李亨起初在靈武募兵,後來被宦官李輔國擁立稱帝,是為肅宗,奉玄宗為太上皇。安祿山則自稱大燕皇帝,年號聖武

至德二載(757年),叛軍內訌,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但是同時,史思明與安慶緒之間關係也開始冷淡。同年九月唐軍克長安,次月克洛邑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魏博(今大名)自稱大聖燕王,之後思明又殺安慶緒,返回范陽(今北京保定一帶),自稱大燕皇帝[23]:66。之後叛軍又再次攻克洛邑。但是由於史思明性格殘忍好殺,其子史朝義又在上元二年(761年)發動兵變,殺死思明,自立為帝。之後,叛軍內部分崩離析,一蹶不振。寶應元年(762年),唐軍攻克洛陽。史朝義向河北流竄。寶應二年(763年)正月,他就在石頭(今唐山東北)附近的森林裏自縊。安史之亂經過八年時間至此才告平定,但是北方地區經過這場戰爭後人丁銳減,土地大量荒蕪,社會生產嚴重倒退,藩鎮割據的原因也與此有關[23]:68。唐朝從此也失去繼續經略中亞地區的實力、埋下日後吐蕃回紇侵犯帝都長安的危機。安史之亂乃成為唐朝歷史上由盛轉衰的轉折點[12]:139

藩鎮宦官

安史之亂後,唐朝開始步入衰落。藩鎮割據宦官專權與朋黨之爭成為唐朝政治的毒瘤[15]:264。因為安史之亂的教訓,朝廷遍地安置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此舉原意為加大地方軍事掌管力度而防叛亂再起,但因節度使的權力多無限擴增,乃至統領地方軍事民政和經濟,使得割據形成[24]:87

代宗是唐朝歷史上第一個宦官擁立即位的皇帝。代宗即位後,雖然一心希望改革朝政。但是,國家受創巨大,邊防空虛,外患嚴重,東南地區又爆發民變。吐蕃軍隊也攻入關中長安一度淪陷。河北降將的不馴與回紇的勒索也大大消耗國力。由於河北諸將的反復無常,藩鎮割據的局面在代宗晚期正式形成。大曆十四年(779年)五月廿日,代宗去世[24]:88

接替代宗即位的是其長子李适,號為德宗。德宗即位後,一直試圖削滅藩鎮之禍害。建中二年(781年)正月,德宗與山南、淄青等節度使之間爆發戰爭,但是由於補給不足,唐軍發生嘩變,德宗倉皇出逃到奉天。這次戰爭進行五年,雖然最後叛亂首領朱泚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11]:454。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此外,從德宗在位期間開始,宦官開始掌控禁軍,擔任監軍,宦官濫權的局面也宣告形成。從此以後唐朝皇帝的廢立都掌握在宦官手裏[15]:267。德宗雖然早年起用楊炎為相推行兩稅法,以劉晏改革漕運,修改鹽法,行常平法,改善國家的財政形勢,但之後卻開始信用奸臣盧杞,並聽信其讒言,先後誅殺楊炎和劉晏兩位能臣。之後,德宗就對大臣非常猜忌,甚至在其晚年還對大臣進行特務式的監視。貞元廿一年(805年)正月廿三日,德宗去世。但是,此時唐朝的政治環境已經江河日下[24]:89

永貞元和

唐憲宗討伐各地藩鎮,加強中央權力,致力唐朝中興。

德宗死後,做了26年皇太子順宗李誦即位,改元永貞。順宗即位後,啟用以王叔文為首的一批改革派官員進行改革,改革德宗朝留下的諸多不合理吏治。王叔文罷去宮市五坊小兒等欺壓平民的機構,減輕稅賦,罷免貪官京兆尹李實,抑制地方藩鎮勢力。但是,改革的施行觸動諸多守舊派官僚的利益,受到越來越大的阻力。永貞元年(805年)六月廿日,王叔文就因為母親去世被迫離職,後來被貶為渝州司護參軍。其他主要的改革派官員:「二王八司馬」(王叔文王伾韓曄韓泰陳諫凌准程異韋執誼劉禹錫柳宗元)都被放逐成為地方官。永貞革新因此快速煙消雲散。永貞二年(806年)正月初一,順宗在興慶宮進行內禪,正月十九日,他在興慶宮咸寧殿去世,終年46歲[24]:90

順宗內禪後,太子李純即位,是為憲宗,改元元和。憲宗在位期間,勤勉政務,著手削藩,開創唐朝的中興氣象。元和元年(806年)正月,劍南西川節度副使劉闢發動叛亂,被憲宗討平。全國藩鎮因此震動,許多藩鎮因此上表歸順朝廷。憲宗善於納諫,並擴寬財路,積極斂財的同時皇室開支卻力行節儉。國家因此有財力得以繼續進行對拒不歸順的藩鎮的戰爭。元和九年(814年)十月,憲宗開始討伐淮西藩鎮吳元濟,元和十二年(817年)十月,吳元濟勢力被消滅。元和十三年(818年)正月,各地藩鎮都派使節到長安獻地納貢,以示歸順。憲宗十分崇佛,曾經赴法門寺奉迎佛骨,結果被刑部侍郎韓愈反對,而後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廿七日,憲宗在大明宮中和殿內被宦官所殺。憲宗的去世,也讓唐朝的中興氣象到此告一段落,藩鎮割據與朋黨之爭再告猖獗[24]:91

甘露之變與黨爭

憲宗李純去世後,穆宗李恆即位,他即位後遊樂無度,藩鎮割據局面再次出現,宦官的權勢更加膨脹,朋黨之爭亦愈演愈烈,朝政又開始走下坡。穆宗即位僅三年就去世。接替即位的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都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且都是宦官擁立,又都是非正常死亡,反映出唐朝的政治形勢已經越來越壞[25]:103。敬宗即位後,完全不理朝政,專好遊樂擊球擺宴,連上朝都很少。敬宗過度的玩樂為他最後的結局埋下禍根。寶歷二年(826年)十二月初八日辛丑,敬宗出去「打夜狐」,回宮後又大擺宴席,在酒酣之時被宦官害死,時年僅十八歲。

接替即位的是文宗李昂,文宗勤勉聽政、生活節儉、打擊宦官,但後來因觸犯宦官集團利益,於甘露之變中密謀誅殺宦官失敗。甘露之變後宦官團結一致,大臣唯有借藩鎮兵力對抗宦官權力,埋下殘唐時藩鎮和宦官的直接衝突。開成五年(840年)正月初四,文宗於大明宮太和殿去世,時年33歲[25]:106。接替文宗的是武宗,建元會昌841年)。武宗在宦官仇士良的擁立下繼位。由於當時朝廷派系林立,仇士良不得已只好讓武宗親自處理朝政。武宗重用李德裕以削減仇士良權力,也提出一連串振興朝廷的政績,史稱會昌中興。他大力推行滅佛,史稱會昌滅佛,在佛教史上他被列為三武滅佛的三個君主之一。武宗推行道教,希望長生不老,最後因為服用金丹去世。

在這四朝期間,牛李黨爭進行得異常激烈,嚴重損耗唐朝國力。牛李黨爭起始於元和三年(808年)的科舉考試,舉人牛僧孺李宗閔皇甫湜等在考卷裡批評朝政要求改革。考官認為兩個人符合選擇的條件,便把他們推薦給憲宗。這引發當時宰相李吉甫(李德裕之父)不滿,因而引發兩派激烈爭奪,最後李吉甫貶為淮南節度使,另任命宰相。朝中大臣由此開始分為兩派[15]:269。李黨主張對藩鎮用兵以恢復中央集權,而牛黨主張和平妥協。牛黨不滿科舉制度,李黨則傾力擁護。李黨建議精簡國家機構,牛黨反之[1]。唐穆宗即位後,又舉行進士考試。由牛黨人物錢徽主持,卻被告徇私舞弊。在時任翰林學士的李德裕證實下,錢徽被降職,李宗閔也受到牽連,被貶謫到外地。從此李宗閔和牛僧孺與李德裕結怨。牛僧孺、李宗閔與科舉出身的官員結成朋黨,李德裕也與士族出身的官僚結成朋黨,兩派明爭暗鬥的很厲害。唐文宗即位以後,李宗閔通過巴結宦官而成為宰相,牛僧孺也一同高升,兩人掌權後極力打擊李黨,李德裕被貶為西川節度使。武宗即位後,牛黨失勢,李德裕成為宰相,極力排斥牛黨。唐宣宗即位後,對武宗時期的舊臣一概排斥,李德裕被貶黜到海南。至此,長達40年的牛李黨爭才宣告收場[25]:107

大中暫治

唐末農民戰爭形勢圖

會昌六年(846年),武宗李炎駕崩後,宣宗李忱在宦官馬元贄的協助之下即位,改元大中847年)。未即位前的宣宗表面上是容易被宦官利用的君主,但即位以後勵精圖治,是時唐朝又出現短暫的復興景象,時人稱他為「小太宗」。宣宗察訪政事、加強皇權、抑制宦官政權,也結束牛李黨爭大中之治可算為當時腐敗的唐朝政治呈現出「中興」的小康局面。然而宣宗為人多疑苛察,使得上下莫不粉飾太平;他崇奉道教,一直希望能夠通過服用丹藥來長生不老。大中十三年(859年)五月起,宣宗由於服用丹藥過度,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到了八月就宣告駕崩。次年二月,葬於貞陵。實際上,大中之治並不穩定。宣宗晚年,國內已有亂象,他死後不久就爆發寇亂[26]:111

殘唐而亡

宣宗之後,懿宗李漼與僖宗李儇是著名的無能之君,使唐朝的國勢一直走下坡。懿宗驕奢淫逸,寵信宦官。懿宗即位時(859年),社會貧富差距很大,階級矛盾升溫,民變四起,裘甫浙東發動起義,人數發展至數千人。而南詔正在此時向唐朝發動戰爭,吞併交趾。防備南詔攻擊的桂林軍人反因為遲遲不能回鄉而譁變,擁糧料判官龐勳為首領,再度爆發民變。龐勛率義軍擅自北歸回到徐州,途中俘觀察使崔彥曾,廣大農民紛起響應,一時聲勢大震,占據淮口,威脅長安。但龐勛有招安節度使的意念,屢次錯失良機,869年為大將康承訓等人所擊殺。在這民變四起的年頭,懿宗卻依然沉湎於遊樂,好大喜功,任用奸佞,於是唐朝的政治局勢更顯惡化[15]:270

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十九日,懿宗駕崩,接替即位的是僖宗。僖宗專好鬥雞打毬,寡顧朝政。這時鹽價銳升,藩鎮戰火不斷,平民百姓面對連年的土地兼併與嚴重的賦稅喪失生計,終於釀成黃巢民變[26]:112875年王仙芝尚讓黃巢先後起兵,兩軍匯合後攻破中原數城。黃巢軍又揮師南下,所迫城池,燒殺搶掠,在廣州大肆濫殺無辜西域商人。因不適應嶺南氣候,黃巢決意北伐以圖大利。渡長江淮河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攻克長安,僖宗逃奔四川。黃巢在含元殿稱帝,建立大齊,年號金統。後來,唐軍曾一度反攻長安,但因其不得民心而即日被黃巢軍驅逐。883年,以朱全忠沙陀人李克用為首的唐軍奪回長安。次年,黃巢被手下殺害。黃巢之亂禍延大唐半璧江山,造成的死亡總計達830萬人,導致唐末國力大衰。此後宦官與藩鎮之間再次爆發鬥爭,僖宗又被宦官挾持到鳳翔,而藩鎮的軍隊則在長安城大肆搶掠。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六日,僖宗駕崩。接替即位的是其弟昭宗李曄。昭宗即位之初還有恢復之心,但藩鎮勢力已經坐大,加上昭宗提倡的改革遭受失敗,至使他的意志也日益消沉[15]:272天復三年(903年),昭宗被朱全忠押解回京,朱全忠發兵將宦官全部殺死。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又提出遷都洛陽,長安宮室因此完全被毀。天祐元年八月十一日夜,昭宗被害。接替即位的是昭宗第九子哀帝李柷。此時唐朝已經名存實亡,哀帝不過是個傀儡。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貶逐朝官,並全部殺死於白馬驛,投屍於黃河,史稱白馬之禍。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梁(史稱後梁),是為梁太祖,改元開平,都於開封。於是唐朝至此已然步入滅亡[26]:115

疆域

唐朝疆域變遷圖。本圖為完整呈現唐朝各時期的領土變遷,共分成貞觀元年(627年)、貞觀十四年(640年)、貞觀二十一年(647年)、顯慶五年(660年)、龍朔二年(662年)、麟德二年(665年)、總章元年(668年)、咸亨三年(672年)、儀鳳四年(679年)、開元三年(715年)、天寶十年(751年)、元和十五年(820年)、大中二年(848年)、大中三年(849年)、乾符二年(875年)。

唐初是唐朝武功興旺的時期,在漠南漠北方面。在唐高祖建立唐朝對突厥做出戰略防守退讓求和之後開始反擊。貞觀四年(630年),唐軍滅亡東突厥,漠南成為唐勢力範圍[15]:273。貞觀廿年(646年),又一舉消滅薛延陀汗國,至此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皆為唐的勢力範圍。唐朝廷在漠北設立安北都護府,在漠南設立單于都護府,建立南至羅伏州(今越南河靜)、北括玄闕州(後改名余吾州,今安加拉河地區)、西及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東臨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遼闊疆域。永淳元年(682年),突厥復國,後直到後突厥滅亡北方邊患嚴峻。天寶三載(744年),回紇建國,占據漠南漠北。安史之亂後,邊患再起,但唐朝與回紇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21]:69

在西北,貞觀四年,唐朝廷在伊吾七城設立西伊州,開始經營西域。貞觀十九年(645年),唐朝廷移安西都護府龜茲[註 16]顯慶四年(659年),唐軍又滅西突厥,勢力及鹹海裏海一帶。但唐朝廷對蔥嶺以西地區的統治始終不穩固,乾封二年(667年),由於大食勢力的擴展,唐朝疆域退回蔥嶺以東[15]:274。安史之亂爆發後的三十六年時間內,唐朝陸續失去原安西都護府所轄地區[21]:74

在東北,顯慶五年(660年),唐軍聯合新羅滅亡百濟總章元年(668年)八月,唐軍與新羅又滅高句麗,並設安東都護府平壤。但由於當地人民反抗激烈及新羅勢力的北進,咸亨元年(670年)安東都護府內遷遼東開元元年(713年)安東都護府移到遼西天寶年間(742年756年)安東都護府廢,安史之亂後唐朝逐漸失去對遼東半島的直接控制。武周聖曆元年(698年)其首領大祚榮建立震國,唐朝稱之為渤海國;號為「海東盛國」,但與唐朝的關係友好,大部分時間向唐朝稱臣[27]:79

青藏高原上,吐蕃日漸興起,至六世紀末與吐谷渾[註 17]蘇毗為高原上三大勢力。七世紀初,贊普松贊干布即位,統一高原,又征服位於西藏西部的蘇毗阿裏地區的羊同尼婆羅(今尼泊爾)。龍朔三年(663年),吐蕃滅吐谷渾,盡有其地。後又多次占領唐朝的安西四鎮,為唐朝最大敵國[15]:277。安史之亂後,由於大量河隴邊兵參與平亂(主要為隴右節度使河西節度使所部)導致邊防空虛,吐蕃趁勢進逼,占領原屬於唐朝的隴西,黃河以西皆不可得,隴山以西為吐蕃占據。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沙州甘肅敦煌)人張議潮發動起義,唐人群起響應,很快占領沙州。接着,張議潮又派兵攻取瓜、伊、西、甘、肅、蘭、鄯、河、岷、廓(以上地區在今甘肅、新疆、青海境內)等十州。大中五年(851年),張議潮遣其兄張議潭奉沙、瓜等十一州地圖入朝,唐宣宗在沙州置歸義軍,以張議潮為節度使,河隴地區又重新為唐朝廷所控制。890年河西隴右又被党項族占據。但終唐之世已完全喪失對於敦煌以西的控制[21]:75

在西南雲貴高原,天寶七載(748年南詔建國,與唐時戰時和,也削弱唐朝的國力。同時,由於交州土著的興起,自漢武帝南越後的相當長時間內是中國領土的安南越南北部),唐末時開始藩鎮割據,至北宋初完全脫離中原王朝而獨立[28]:101

行政區劃

隋朝前期實行州縣制,後期實行郡縣制。唐又改郡為州,恢復州縣二級制。貞觀元年,天下大定,又對州縣進行省並。唐朝還在州一級的行政區劃中設立「府」這一建制。先是開元元年設立京兆府河南府。今後陸續升新的陪都和皇帝到過的地方為府。同時,唐朝根據山川形便將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是為貞觀十道。神龍二年設立十道巡察使、十道存撫使和十道按察使。這些都是監察官,為中央臨時派遣,不常置,也無固定治所。開元廿一年又從關內道分立京畿道,從河南道分立都畿道,分山南道為東西兩道,分江南道為江南東、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共十五道,是為開元十五道,每道設立固定的監察官員(觀察使),有如漢朝刺史,也設立固定的治所(首府),正式成為十五個監察區,並逐漸向行政區轉變[29]:141。這十五道如下:

公元742年唐朝行政區劃與周邊政權
  1. 京畿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陝西省西安市);
  2. 關內道,治西京(首都)京兆府(今陝西省西安市);
  3. 都畿道,治東都陪都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陽市);
  4. 河南道,治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
  5. 河東道,治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市西);
  6. 河北道,治魏州(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
  7. 山南西道,治梁州(今陝西省漢中市);
  8. 山南東道,治襄州(今湖北省襄陽市);
  9. 淮南道,治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10. 江南東道,治蘇州(今江蘇省蘇州市);
  11. 江南西道,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
  12. 黔中道,治黔州(今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13. 隴右道,治鄯州(今青海省樂都縣);
  14. 劍南道,治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市);
  15. 嶺南道,治廣州(今廣東省廣州市)。

駐守各道的武將稱都督,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節度使[11]:442。不帶者不稱。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唐朝政府增加許多節度使,而節度使管轄的地區稱為藩鎮。唐政府本企圖可借節度使來平定一些叛亂,不料這些節度使擁兵自重。唐朝末期因此形成道(方鎮)、州(府)、縣三級行政區劃。唐末年全國有四五十個鎮,除京兆府和周圍幾個州以及河南府外,全國其他地方都是藩鎮割據的局面。唐德宗時期,河朔一帶的藩鎮叛亂,佔領京師長安,德宗逃到漢中,用了四年的時間才平定,從此之後藩鎮之禍日益擴大。憲宗年間雖然平定淮西吳元濟勢力,各地藩鎮繼歸順中央,但是卻未能除根。憲宗死後藩鎮割據的局面就又死灰復燃。最後唐朝終於亡在節度使朱溫的手中。唐朝後的五代十國實際上是藩鎮之禍的延續,只是一些藩鎮已經完全獨立而已[29]:139。唐朝主要的地方官階如下:

地方行政方面,唐從隋舊,分上下二級區劃[註 18]。州級政區多稱「」,有刺史,少數稱「」,有郡守。縣有縣令。縣級政區以下按照鄉里制。百戶人家為一里,由里正管轄;四家為一鄰,由鄰長管轄,五鄰為一保,由保長管轄,五保為一里,由里正管轄,五里為一鄉,由耆老管轄。一自然村為一村,設村正。在城市聚居區域以代替村,設坊正,和村正同級。在邊疆、京畿、軍事要塞等重要地區設立都督府,由武官都督兼管多個州郡的軍事和民政[1]

政治體制

唐朝沿用隋朝制訂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機構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監、九寺[15]:285。三省即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尚書省下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此外中央還有掌帝室器物車馬的殿中省、掌帝室經史書籍的秘書省、掌宮官內侍的內侍省三個職權較小的省。尚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長官本為尚書令,但因唐太宗曾任尚書令,後以左、右僕射[註 19]為首[12]:130。中書省是皇帝頒佈大政文書的機構,長官為中書令,副手為中書侍郎,下有中書舍人六人,此外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諫官。門下省則是審核大政文書之機構,長官為門下侍中,副手為黃門侍郎(又稱門下侍郎),下有給事中四人,此外與中書省相似,有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等諫官,也有掌符策印璽的符寶郎、掌起居記錄的起居郎等官員。由於尚書權力太大,因此後來設立左右僕射代行大權。左右僕射就是宰相。後來,此二職要加同中書門下的頭銜才是宰相。但中書令和門下侍中的名位很高,也不常設。於是,給其他管理加上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同中書門下三品等頭銜就為宰相。宰相平時在政事堂討論朝政,政事堂會議成為協助皇帝統治的最高決策機構[29]:135。至玄宗差遣制成為制度,特點是官位與職位的脫節。官僅代表官位與俸祿的高低,其實際職務完全由皇帝或上官靈活掌握。差遣官官銜中多有「使」字(如轉運使、鹽鐵使、團練使等)。開元末年置翰林學士院,學士參與決奏議疏表,專掌內制,對中書省的權利產生少許威脅。

六部分管各種具體行政事務,下各設四司。六部有高低之分,吏、兵二部為前行,戶、刑二部為中行,禮、工二部為後行。其中吏部主管全國文官升遷,下設吏部、司封、司勳、考功四司;戶部掌管全國土地、民眾、財賦,下設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禮部掌管祭祀,下設禮部、祠部、膳部等四司;兵部負責武人選舉、地圖、車馬、兵械等事務,下設兵部、職方、駕部、庫都四司。刑部主管律令刑事,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工部負責山澤、紙筆、屯田、工匠等事務,下設工部、屯田、虞都、水部四司。三省六部制在中國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9]:135

一台就是御史臺,其負責監察中央和地方管理,參與大獄的審訊。其長官為御史大夫,副長官是御史中丞。五監為國子監(掌文教);少府監(掌皇家工業生產);將作監(掌國家工程);軍器監(兵器製造);都水監(掌水利建設)。九寺有太常寺(掌禮儀祭祀);光祿寺(掌皇室食物);衛尉寺(掌兵器和儀仗);宗正寺(掌皇室族譜);太僕寺(掌皇帝車馬);大理寺(掌刑法);鴻臚寺(掌邦交典禮);司農寺(掌國家倉儲);太府寺(掌國家財政)。此外,唐朝還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等榮譽職務。在盛唐時期還設立過如節度使觀察使樞密使等臨時職務,後來則成為定職[29]:135

隋代成立的科舉制度在唐初還不完善,朝中的政治仍然被關隴集團所壟斷[15]:288。到了武則天執政後,她大力起用通過科舉進入朝廷的庶族地主官僚,貴族政治的局面至此開始衰落。玄宗朝以後,世族官僚不復存在,但是科舉士人卻進行牛李黨爭,這場黨爭持續長達四十年,嚴重敗壞朝政[25]:107

唐朝中後期也與東漢中後期和明朝後期成為中國歷史上三個宦官時代。早期,宦官並沒有什麼權力,自唐玄宗時代高力士得寵以來,宦官的地位步步高升,開始直接參與政治。後來伴隨着宦官對兵權的掌握,皇帝的廢立都掌握在宦官手中。這以「甘露之變」表現得最為突出。而在朱全忠誅滅了全部宦官之後,唐朝也很快滅亡。顯示宦官已與皇帝形成了命運共同體[25]:103

唐朝法律分為律、令、格、式四種。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國家對各項制度所做出具體規定(如《戶令》);格是對律令式做出補充修改與對禁令的匯編;式則是各項行政法規(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據隋朝《開皇律》經過《武德律》、《貞觀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來。自唐高祖時代開始制訂,在唐太宗時才宣告完成。至唐高宗永徽年間又對唐律進行了全面解釋,寫成《律疏》,與《唐律》合稱為《唐律疏議》。後世又稱呼為《唐律疏典》[30]。唐律分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條,刑為五刑[31]:148。唐朝律法將謀反、謀叛等反對朝廷的行為定作不得赦免或贖免的「十惡」大罪,對朝廷的延續起到了保障作用。又有一系列相關土地私有權的條例,維護了經濟基礎。貴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護,在與庶民觸犯同樣的法律下可減刑或免刑[1]

中國唐朝中央官制
三公三師 【三師】太師 太傅 太保
【三公】太尉 司徒 司空
宰相 同中書門下三品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中書令 門下侍中 尚書令 尚書僕射
三省 / 六省 【三省】 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
【六省】 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 殿中省 祕書省 內侍省
六部
吏部 吏部司 司封司 司勳司 考功司
戶部 戶部司 度支司 金部司 倉部司
禮部 禮部司 祠部司 膳部司 主客司
兵部 兵部司 職方司 駕部司 庫部司
刑部 刑部司 都官司 比部司 司門司
工部 工部司 屯田司 虞部司 水部司
其他機構
御史臺 臺院 殿院 察院
九寺 太常寺 光祿寺 衛尉寺 宗正寺 太僕寺 大理寺 鴻臚寺 司農寺 太府寺
五監 國子監 少府監 將作監 軍器監 都水監
朝廷中央武力(禁軍
南衙十六衛 左右衛 左右驍衛 左右武衛 左右威衛 左右領軍衛 左右金吾衛 左右監門衛 左右千牛衛
北衙十軍 左右羽林軍 左右龍武軍 左右神武軍 左右神策軍 左右神威軍

外交

唐初武功興盛,周邊國家與唐朝的關係比較友好。唐高宗在位後期由於軍事轉向衰落,關係也時戰時和反覆不定。唐初在邊境上設立六個都護府,分別是:安西640年設立,主要負責天山以南地區的守備);安北647年設立,主要守衛漠北);單于650年設立,主要守衛漠南);安東668年設立,主要守護遼河以東);安南679年設立,主要守衛今越南北部紅河三角洲地區);北庭701年)設立,主要守衛天山以北地區)[29]:135

東北地區
新羅君主佩戴金王冠復原模型

靺鞨人是一個居於今東三省地區諸部落的泛指,隋唐交際時分為多部,其中有粟末黑水白山伯咄拂涅號室安車骨[註 20]七部勢力較大。698年,在東北邊境上,留存在高句麗舊疆的少許粟末靺鞨人的首領大祚榮建立震國713年大祚榮接受唐玄宗冊封為渤海郡王,設立忽汗州。雖然渤海國騷擾過大唐的邊疆和沿海,如732年大武藝派將軍張文休率領水軍跨渤海灣進攻唐朝登州(山東蓬萊),殺死登州刺史韋俊[10]但總的來說,渤海國與中土政權可視為「車書本一家」,之間一直互動頻繁,多名渤海貴族子弟曾到長安學習。726年又在黑水靺鞨之地設黑水都督府。唐朝與新羅關係一直密切。新羅派大量留學生到唐朝學習,其中崔致遠還中了進士。中國文化也大量傳入新羅。兩國在邊境之間商貿往來非常頻繁[27]:80660年668年間,唐和新羅聯軍先後滅百濟高句麗羅唐戰爭之後,新羅把唐軍逐到大同江以北而統一朝鮮半島,而後兩國往來更加頻繁。723年,旅唐新羅僧人慧超[註 21]從廣州渡海前往印度諸國巡禮,路徑波斯、大食、突厥等國回到長安,撰寫《往五天竺國傳》。新羅留唐學生薛聰,整理吏讀表記法[註 22],方便書寫新羅語虛詞虛字,促進朝鮮文化發展。唐朝東部沿海城市多有新羅人聚集的「新羅坊」和接待新羅人的「新羅館」,可見境內新羅人之多。

日本遣唐使的航路

倭國武周時期改稱日本,與唐朝來往密切。孝德天皇推行革新,效法唐制,走向中央集權。引入均田制租庸調制,落實戶籍和記賬制度,參考《唐令》寫成《大寶令》法典,遵照長安城布局規劃平安平城二京。日本先後派遣了十三次遣唐使,每次使團規模數百人,團中除使臣、水手外,還有留學生、學問僧、醫師、音聲生、玉生、鍛生、鑄生、細工生等。著名的來唐日本人有留學生吉備真備阿倍仲麻呂與僧人空海圓仁。空海著有《文鏡秘府論》與日本第一部漢字字典《篆隸萬象名義》。圓仁尋覓佛法而走遍唐國多個道郡,帶回日本大量佛學經文器具。百濟藝僧味摩之將在唐學到的荊楚儺舞傳至日本,稱吳伎樂。日本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也都是分別從中國的草書楷書部首演變而來。鑒真和尚應日本僧人之邀,曾經六次東渡回日,最後終於成功。他帶去了佛經,促進了中國文化向日本的流傳以及佛教在日本的興盛[27]:80

契丹源於東胡,自稱青牛白馬之後。唐初,契丹族部落聯盟首領大賀摩會臣服於唐。648年,在羈縻制度下設松漠都督府,以大賀窟哥擔任松漠都督兼左領軍將軍,賜姓李。武則天時期因受到營州都督趙文翽凌辱而反抗數十年。開元初,松漠都督府得以復置,從此雙方睦鄰友好百餘年,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始終忠服於唐,直至唐王朝滅亡之後,耶律阿保機才在塞北稱

塞北與西北地區
唐三彩,駱駝背上的西域商人

東突厥常年南下襲擊中原,唐初北方割據政權紛紛聯籠突厥抗唐,是唐建國初期一大邊害。高祖太宗積極抵禦,貞觀三年(629年)遣李靖李勣[註 23]二將分路征討,次年降服東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投降,大可汗頡利可汗被俘,東突厥汗國覆亡。大量突厥人遷到長安,太宗將降眾左右安置在靈武至幽州地區,設羈縻府管轄。東突厥的滅亡與歸順震動了西突厥與西域各國,一些西域小國紛紛改投唐朝,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21]:70。西突厥西抵波斯,北並疏勒,控制了絲綢之路。唐於640年攻克高昌城(今新疆吐魯番東南),設安西都護府647年平定焉耆[註 24]648年平定龜茲[註 16],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統管于闐、高昌、焉耆、龜茲四鎮。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年),蘇定方蕭嗣業大敗西突厥。西突厥最終在唐軍數次打擊下覆亡[註 25]西域至此成為唐朝的勢力範圍,期間唐軍與當時另一大帝國大食國開始交往。不過隨着時間轉移,天寶十載(751年),唐朝在與大食國阿拔斯王朝怛羅斯戰役中失敗,安史之亂後,唐朝勢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亞地區。

東突厥滅亡後,常年臣服突厥的回紇又受到了薛延陀的控制。646年,唐聯合回紇擊潰薛延陀。唐高宗永淳二年(682年),阿史那骨咄祿蒙古高原稱汗,東突厥復國(史稱後突厥),後契丹人也投誠後突厥並與其狼狽為奸,並把牙帳設在陰山一帶。後突厥連年入侵北部邊疆一直困擾武則天。武后試圖通過冊封、和親的手段試圖改善突厥人與契丹人的關係,但是一直未能成功。直到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唐與回紇聯軍滅亡後突厥,回紇建國。貞元五年(790年)勒令唐朝對其更名回鶻。回鶻與唐朝關係一直比較良好,但在安史之亂期間曾趁機敲詐勒索唐朝,並再聯合唐軍攻入洛陽城之後,大肆燒殺擄掠。直到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回鶻因為統治無道而最終被黠戛斯所滅。被迫遷徒,有的南遷至塞內或近塞投靠契丹,有的西遷至甘州(甘州回鶻)、西州(高昌回鶻)、龜茲(龜茲回鶻)、蔥嶺融入葛邏祿可汗王朝[28]:95

吐谷渾[註 17]慕容鮮卑支系,五胡十六國時期西遷至青藏高原東北端,並在329年立國,使用晉制,且由於特殊的地緣關係一直搖擺在與東晉南朝五胡十六國時的西北強國之間。曾在大業五年(609年)被隋軍佔領,隋末戰爭時復國。吐谷渾因夾處於吐蕃和唐兩大勢力之間,又與吐蕃同處青藏高原這一特殊地緣上,早年慕容伏允採取親蕃疏唐的外交政策。唐太宗幾進召見未能成功,634年開始派兵西征,次年,大將李靖擊敗吐谷渾,親唐的慕容順繼位並對唐稱臣。死後,子慕容諾曷缽繼位,唐遣送弘化公主和親。663年吐蕃滅吐谷渾,諾曷缽率眾遷至唐安樂州(今寧夏中寧東南)。

西南地區
閻立本步輦圖,其內容為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

在西部與唐對峙的另一大國是吐蕃。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在征服和兼併了青藏高原各部落後,以強大的武力為由,期間一直向唐朝廷提親[21]:75。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贊幹布柏海迎接。文成公主將蠶等中原特有的物種帶入吐蕃,中國風俗同時也傳入吐蕃,一些吐蕃的大臣改穿絲綢服飾。文成公主的嫁妝中還有一批工匠,這些工匠將中原的建築形式混入吐蕃的建築形式,大昭寺是其中代表。吐蕃的曆法也參考了唐朝的曆法。從此之後,唐蕃兩國維持了二十年和平,此後衝突日趨激烈[21]:75。唐中宗神龍二年(706年),由於吐蕃軍事失利,便主動與唐修好,雙方使臣在長安會盟。史稱神龍會盟。唐中宗應允,將金城公主嫁給吐蕃贊普尺帶珠丹,但實際上吐蕃也秣馬厲兵[註 26],積極備戰。714年,吐蕃向唐朝要求重劃邊界,修改盟書,被唐朝拒絕。兩國因此交戰,吐蕃兵敗,於是又主動求和談判[11]:444

唐玄宗開元廿年(732年),兩國再次會盟,兩國決定以赤嶺為界限。734年正式立碑。不久後發生的安史之亂使得唐朝走向衰落,吐蕃趁機大力擴張勢力。唐德宗建中年間其要求與唐確立甥舅之國的關係,而不用臣國之禮。783年,兩國在清水會盟,這次會盟基本滿足吐蕃的要求,兩國改以賀蘭山為界。787年,唐蕃又會盟於平涼,吐蕃預備進行劫盟,結果唐朝除了主盟官員外,其餘六十多名官員都被扣押。唐軍死五百多人,被俘一千多人,史稱平涼劫盟[12]:146長慶元年,吐蕃內部分裂,國勢衰落,再次請求與唐會盟。後兩國在長安西郊進行會盟,以清水會盟確立的邊界為界。史稱長慶會盟,從此之後,兩國關係趨於緩和,但是也被連年戰爭所困而無力再戰[21]:75

玄奘西行圖

天寶七載(748年),南詔統一了西南的雲南貴州西部,四川最南部和今緬甸北部地區,甚至還包括今老撾北部。唐朝與南詔國的關係也是時好時壞。南詔一度長期與吐蕃合作,一同進攻唐朝。但大曆十四年(779年)後,吐蕃、南詔聯軍攻唐失敗,南詔軍元氣大傷,吐蕃又遷怒南詔。兩國從此矛盾加深。794年,唐朝與南詔在點蒼山會盟,雙方建立了良好關係。但是到820年代後,由於南詔王權旁落,兩國又開始爆發戰爭。829年,南詔傾全國之兵力進攻唐朝,在831年一度攻入成都外城廓,但是最後因為害怕唐朝報復而又修好。之後,兩國之間的關係依然是和戰相間,直到雙雙覆滅[28]:98

南洋和西洋

唐朝與東南亞南亞真臘柬埔寨)、訶陵國爪哇島)、室利佛逝蘇門答臘島)、林邑越南中部)、緬甸)、獅子國僧伽羅)、天竺印度)等國家都有經濟文化方面的往來。

玄奘西域求法,從天竺攜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還用梵文翻譯了《道德經》贈送天竺,回到長安後將所見所聞寫成《大唐西域記》。義淨渡海去天竺求法,攜回經、律、論約四百部,將西域見聞寫成《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和《南海寄歸內法傳》,都是唐代重要的中外關係史著作。唐代流行的婆羅門曲融合天竺中華樂舞為一體。唐朝的佛教建築也吸收了天竺的風格。

西域地區有康國安國曹國石國米國何國火尋國戊地國史國九個全國以昭武為姓的小國,其使節商人頻繁來往於唐。

651年大食與唐始建聯繫,之後通使多達三十六次。唐軍在西域多次與大食交涉,在怛羅斯戰役中被擊敗,大食俘虜了不少中國工匠,包括紙匠,造紙術等技術傳入大食。唐玄宗開元三年(715年),大食國教伊斯蘭教入華,大食的倫理學、語法學、天文學、算學、航海學等也隨之傳到中國。大食幅員廣闊,勢力遙及大西洋摩洛哥,唐朝的影響通過大食中介商人間接波及西亞東非北非等地。

波斯自633年起受到大食侵略,638年首都泰西封淪陷,644年全境便被吞併,在651年末代國王被刺殺之後,波斯滅亡。大食在波斯境內大肆屠殺,許多波斯非伊斯蘭教徒、商人、貴族遷居西域塞內,以及東部沿海城市,從事商業。為後期色目人回族的一個組成部分[33]。由此,波斯的祆教景教摩尼教在唐地推廣。自張騫通西域起起從波斯傳入波羅毬戲擊鞠)在唐代大為流行,深受唐皇貴族喜愛。唐末,回回人李旬在《海藥本草》中對波斯藥物作了系統性介紹。唐朝與中西亞的吐火羅東羅馬帝國之間也有往來[27]:85

軍事

昭陵六駿之一,唐太宗李世民的戰馬

唐朝統一中國之後,太宗高宗武后先後對外用兵,擊敗北方疆外和西北方疆外的敵國東突厥西突厥,在西北佔領高昌、收其地為州縣,重新控制西域,在東北吞滅高句麗百濟,並在白村江戰役擊敗日本援軍。到玄宗時,唐朝對外擴張達到頂峰,勢力甚至遠達中亞與新興的黑衣大食(即伊斯蘭教遜尼派阿拔斯王朝)相遇。但唐朝經安史之亂後一蹶不振,不僅無力保持前期開疆闢土的成果,還要依靠吐蕃、回紇的軍事實力以對抗藩鎮的割據勢力。雖然唐憲宗時獲得過對淮西、劍南等地藩鎮的軍事勝利,但是無法阻止地方割據的大勢。唐朝就此衰落下去。京城長安甚至一度被吐蕃攻陷(763年),西南的南詔也曾聯合吐蕃占領過成都831年[21]:69

唐初繼承隋代制度實行府兵制[15]:288,沿襲北周和北齊的府兵制,不過北周府兵是兵民合籍,隋唐的府兵則由當地丁男抽調服役,是兵民合一的徵兵制度。府兵制的基本單位是折沖府。府分三等。上府一千兩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軍府長官為折沖都尉,副職為左右果毅都尉。府兵稱衛士侍官。軍府隸屬於十二衛和六率。軍府最多時有六百三十四個,其中三成以上駐紮在關中,保衛長安。府兵制是以均田制為基礎的農兵合一制度。兵士廿一歲入軍,六十歲免役,以每戶三丁抽一的比例服役。衛士平時在家生產,農閒時由軍府訓練。其經常性任務是輪流到長安宿衛,叫做番上。戰時則應徵作戰。服役期間免除自己的租調;但口糧和兵器都要自己負責[31]:145

張萱作品《搗練圖》(摹本)[註 27]
圖中的幾位婦女正在搗絲,為防守邊塞的士兵趕製寒衣。唐玄宗即位以來,對外戰爭頻繁,府兵疲於遠征[註 28]。兵役過重,造成逃亡,府兵制因此崩潰,不得不改為募兵制。

府兵制實際上是士兵和農民的結合,減輕了國家的負擔[15]:289。平時為民,戰時為兵;兵不識將,將不知兵[註 29]。戰事結束後,士兵回府,將領回朝,降低了將領擁兵自重的危險。府兵制的主要缺點在於動員速度慢,用兵時間過長會影響農業,而且免除士兵的稅賦對朝廷收入也是一個損失。因此,太宗、高宗及武后時已經採取過臨時徵募士兵的辦法作為對府兵制的補充[11]:431。太宗時,朝廷直接管轄全國約六百個軍府,一切軍事任務,不管是派往護衛戍京師、地方駐紮或出征,均由這支軍隊執行。然而,為了便於管理,仍然需要設置軍政首長,這也就是「節度使」的由來之一。而且當社會經濟改善時,人民經常會反抗兵役制度。另外也由於國家太平已久,府兵備而不用,政府對之也日益冷漠,其素質自然大為下降。

到玄宗時,朝廷對人口的掌握能力降低,府兵逃散。天寶年間,玄宗採納張說的建議,正式以徵兵制和募兵制替代已經廢壞的府兵制。為了滿足他「領有四夷」的虛榮心,透過招募取得的士兵長期駐紮在邊鎮以進行對外戰爭,稱為「健兒」。這些雇傭兵與土地沒有聯繫,他們只渴望從邊境戰爭中獲得收益。邊鎮將領通過利益關係和部族關係(很多將領和士兵都來自依附的異族)大大加強了對士兵的控制,埋下了日後戰禍的種子[31]:145

唐三彩之戰馬

安史之亂後,唐朝廷在軍事上開始失勢:內有藩鎮割據,外有回紇吐蕃南詔的入侵。例如唐朝需要借回紇兵來平定安史之亂,763年吐蕃軍曾經佔領長安達十五日,南詔軍一度攻打成都並佔領安南直至十國南漢才收回。唐朝防備南詔之士兵不滿又導致了龐勛之變。後來黃巢流寇叛亂導致朱全忠沙陀李克用的爭戰,各地職業軍人陸續佔據地,甚至自立政權,直至唐朝滅亡後仍未平息,後來五代十國各政權,大致上是唐代晚期藩鎮割據的延續[31]:145

唐玄宗時唐朝的勢力與來自現在阿拉伯、新興和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的勢力在包含昭武九姓國大勃律小勃律吐火羅在內的中亞諸國相遇;天寶十載(751年)怛羅斯戰役,唐軍失敗,經略中亞的進展遇挫,但是接踵而至的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導致華北地區經濟蕭條,使正重整旗鼓的唐朝大軍從此無暇顧及中亞,軍隊必須退回長安一帶平定內亂,致使在往後的一百五十年間吐蕃回紇勢力興起並佔領原屬唐朝的西半部領土[28]:95

唐朝的眾多著名將領中,除了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將領和郭子儀李晟及其子李愬高駢漢族統帥外,異族將領也佔據了重要地位:比較重要的有胡漢混血安祿山突厥史思明、百濟人黑齒常之、高句麗人高仙芝、突厥人阿史那社爾、契丹人李光弼靺鞨李懷光、突厥突騎施部人哥舒翰鐵勒部的僕固懷恩渾瑊阿跌光進等。

人口

唐代彩陶婦女像

唐朝自武德初至天寶末,其戶口與人口比隋朝低,有可能因為法令不行,戶口時常有隱漏不報,所以史書記載為虛數,其比實際數據尚少。

根據《舊唐書》記載,唐武德元年(618年)有一百八十萬戶;唐武德七年(624年)有二百一十九萬戶,唐貞觀十三年(639年)三百零四萬戶,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三百六十萬戶,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有三百八十萬戶,據《通典》卷七《食貨》載,到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全國有9,069,154戶,52,880,488人。按照史料的記載唐代100年後才恢復並超過隋朝極盛時的水平。

當時全國有十五道,秦嶺淮河以北有人口3000萬。人口最多的是河南、河北兩道及淮北地區,這些地區合計人口接近2000萬。首都京兆府長安人口達到196萬,東都河南府洛陽則有118萬人口。隋唐大運河沿岸的交通樞紐城市魏州也有人口110萬。河東道人口達372萬;關內道有150萬;隴右道人口最少,僅53萬。南方各道中,江南東道人口最多,有661萬。其次為劍南道,有409萬,其中成都府人口就有92萬。江南西道人口亦有372萬,淮南道227萬,嶺南道116萬。人口位居全國之末的是黔中道,僅16萬[11]:497

安史之亂時,北方社會生產遭受毀壞,北方人口或南遷,或死亡,安史之亂結束後根據史載的戶口數只是安史之亂前的三分之一,此後的唐朝戶口一蹶不振,估計唐朝中期的戶口在四五百萬戶之間。全國人口分佈格局因此發生重大變化。唐初華北占全國人口75%,華南25%的格局到唐亡時,全國人口分布格局為南北各50%。南方各地吸引的各地北方移民,而河北清河郡人口竟從安史之亂前的80萬銳減到10萬[34]。唐朝後期的藩鎮割據以及黃巢之亂,人口南遷避難更加嚴重。安史之亂一直到唐末是為中國人口史的第二波大幅南遷潮。從此南方在經濟文化各方面都全面超越北方。五代十國時期,南方九國中除了吳和吳越兩國統治者是南方本地人,南漢是早期移民後裔外,其他六國統治者都是唐末北方移民[11]:500

唐朝戶口流動表
年代 戶數 口數 備註
隋世祖大業五年(609年 8,907,546戶 46,019,956人 此為隋朝戶口最多時期,大體上達到了五個世紀以前東漢中期的戶口數。
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 1,800,000戶 不詳 李淵廢隋恭帝,唐朝成立,即唐高祖。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 2,190,000戶 不詳 只是隋朝極盛時的四分之一。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 3,041,871戶 12,351,681人
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 3,600,000戶 不詳 貞觀之治後期。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 3,800,000戶 不詳
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3年 7,861,236戶 45,431,265人 開元之治時期。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 8,348,395戶 45,311,272人
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 9,069,154戶 52,880,488人 唐朝人口超過隋朝極盛時的水平。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 8,914,790戶 52,919,390人 此為唐朝人口最高的一年,同年發生安史之亂
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年 2,933,134戶 16,990,386人 安史之亂後期。
註:本表數據源自《通典 卷七‧食貨典》、《文獻通考 卷十•戶口考一》與《舊唐書》。唐朝自武德初至天寶末,其戶口與人口比隋朝低,有可能因為法令不行,戶口時常有隱漏不報,所以會比實際數據尚少。本表僅用於觀察人口變化的狀況。

經濟

農業

唐朝陸羽所著《茶經

唐代農業生產工具比前代有所進步,開元年間發明了曲轅犁,還出現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車筒車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統一全國,在之後穩定的一百三十年之中,僅見於記載的重要水利工程總計一百六十多項。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絳岩湖安徽鏡湖山東竇公渠山西文水河北三河四川彭山湖南武陵等。開元二十八年(740年),總耕地面積達到14,003,862頃(折合今市制為12.197億市畝耕地)。農業工具的進步以及水利工程的發展促使糧食產量逐年提高。天寶八載(749年),官倉存糧達九千六百萬。長安洛陽米價最低的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時,每斗僅十三文,青州、齊州每斗僅五文。五穀的豐盛直接體現在唐朝前期各地戶口與墾田數量的增長。

唐朝中期之後,由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在安史之亂期間遭受破壞,而淮河以南地區遭受戰爭的破壞相對小得多,所以淮河以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就在之後的發展之中超越黃河中下游地區,唐朝中期淮河以南的土地大量開墾及大修水利,插秧移植水稻,使的糧產量大幅增加,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產區[35]:102。白糖的製造始於唐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宋以後長江以南各省種植甘蔗[註 30]。種植販運茶葉的發展形成了南方經濟的一大收入。飲茶的習俗,從南方傳到北方,逐漸普及。南方的茶葉,通過大運河和陸路大批運往北方各地,至吐蕃渤海,甚至遠及波斯大食。然因賦稅不足,國用匱乏,貞元九年(793年)正月,鹽鐵使張滂奏請在主要產茶州郡及交通要塞,委派鹽鐵度支巡院設置茶場,由主管官吏分三等定價,每十稅一,在唐朝中期以後成為國家的重要收入,因此在歷史上成為正式建立稅茶之始[36]

手工業

唐三彩的普遍造型—立馬

唐代手工業分官營和私營兩種。工部是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重要部門,直接管理的機構有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少府監主管精緻手工藝品;將作監主管土木工程的興建;軍器監負責兵器的建造。監下設署、署下設作坊。此外還有鑄錢監和冶監等。官營手工業的產品一般不對外銷售,只供皇室和衙門消費。工人則分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戶、雜戶等。私營手工業較官營手工業比不發達。唐前期主要手工業有紡織業、陶瓷業和礦冶業[35]:107。絲、麻為主要紡織對象。河南道的絹,的布都是其中的上等品種。唐朝的絲織品廣泛沿用北朝蠟纈法染色,並先後研發出夾纈絞纈兩種新染色法。織品圖案亦受西域胡風影響體現出少許波斯風格。白瓷的精細,唐三彩[註 31]的數量可以證實當時陶瓷業之發達。唐三彩以黃、綠、白三色為主,表現了當時對施技術的熟練掌握,雖是隨葬物品,但製作精緻,取材涉及唐代社會上下的方方面面。金銀器製造業汲取了西域的一些技術,採用灰吹法達到很高的金銀純度。淮南揚州出產方丈鏡、江心鏡等上等銅鏡。唐朝中期,南方手工業大幅進步,特別是絲織業、造紙業和造船業:民間普及飼養桑蠶,開闢用竹造紙,製造人力腳踏輪船[1]越州越窯燒制出的秘色瓷是唐朝後期南方陶瓷業的傑出代表。

唐代裝飾藝術受到當時中東及其他外國流行風氣影響,在陶藝及金屬工藝都有新的風格。舉例而言,大口水壺、角狀酒杯等彩釉土器模仿波斯銀器,而波斯紡織圖案則亦用在中國織品上。[37]

商業與交通

唐朝鍍銀罐,仿北胡的皮革水袋

唐代的城市商品經濟處於成長的胚芽時期。長安洛陽蘇州揚州成都廣州等都是一定地域內的商業中心。唐朝國內交通在當時世界上是十分發達的。陸路交通以長安為中心,道路遍佈全國。水路交通則是以洛陽為中心的南北大運河為主。全國共有驛站一千四百六十三所。其中陸驛一千二百九十七所,水驛一百六十六所。商人用於存放商物的邸店因其利潤之高,在交通樞紐周邊發展開來。唐朝中期開始,由於大批士紳與工匠南遷,長江流域商業城市發展快速,國家的經濟財政亦仰賴南方的補給,當時有「揚一益二」的說法;而江南最大城市、江南東道治所蘇州的繁華程度在唐朝中期已逐漸開始超越揚州和洛陽,在全國僅次於長安,成為整個中國南方唯一的、最高等級的州——雄州,有「甲郡標天下」之說,即所謂「當今國用,多出江南。江南諸州,蘇最為大」;此外杭州湖州等地的經濟也得到了較快發展。而坊市分開的制度在蘇州、揚州等商業城市被打破,還出現了夜市

大唐是世界上最早發行紙幣的國家,飛錢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雛形,也是近代世界各國學者所公認和認可的最早紙幣,兩百年後的宋代,交子作為一種地方貨幣才在四川「正式」發行及通流。[38][39][40]唐代大城市中出現了櫃枋飛錢[註 32]。櫃枋經營錢物寄付,在櫃枋存錢的客戶可以憑書貼(類似於支票)寄付錢財。這些都說明了商業在唐朝中期的繁榮。唐末,因為黃巢之亂和藩鎮戰爭,戶數銳減,社會經濟規模再也未能達到開元盛世的水平[35]:113

唐代,海外貿易開始興盛,西元八世紀下半期,從廣州經由麻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抵達印度錫蘭、再西入波斯灣亞丁紅海地區的航路。將通往西方的海道與往新羅日本的海道連接起來,唐代海外交通所能抵達的範圍,已及於新大陸發現之前舊世界的大部分地區,中東商人如猶太人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紛紛東來。中國沿岸的交州廣州泉州明州(今浙江寧波)、揚州等城市,因與蕃舶互動頻繁,如雨後春筍般興盛起來,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為因應海上貿易的新形勢,唐代還特別設置「市舶司」,用來管理蕃舶的進出以及徵稅事由。海外貿易的數量,自此不斷成長。

貨幣制度

唐朝通用貨幣「開元通寶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註 33],確立了國家鑄幣的法幣地位。與此同時,又繼承魏晉南北朝時期以絹帛為貨幣的傳統,實行了「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錢即銅錢,帛則是絲織品的總稱,包括錦、繡、綾、羅、絹、絁、綺、縑、紬等,實際上是一種以實物貨幣金屬貨幣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貨幣制度[15]:290

初期,社會經濟以自然經濟為主[註 34]商品經濟處於復蘇階段,水準很低。在這種情況下,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較好地適應了小額商品交易的需要。但隨著貞觀末期,尤其是高宗武后玄宗時期商品經濟的繼續發展,錢帛兼行的貨幣制度逐漸暴露出其落後的一面。首先表現在絹帛作為貨幣因體大物重、不便分割、難於運輸儲藏等缺點開始不受市場歡迎,絹帛作為貨幣的職能趨於衰退,商品交易趨向喜歡使用更高一級的銅錢作仲介,提出了增加流通中銅錢投放量的要求,然而唐王朝的官營鑄幣不能滿足這種要求,於是造成了流通中銅錢短缺的日益加劇,又進而引發了嚴重的銅錢的私鑄和濫鑄,造成了物價波動、貨幣流通不穩定以及經濟發展的混亂,對國家財政制度造成威脅[29]:144

唐政府不斷出臺嚴厲打擊私鑄和濫鑄等的法令,並禁斷使用惡錢,但是由於銅錢供應量嚴重短缺,幣值不斷上升堅挺,私鑄和濫鑄有暴利可圖,所以成效並不理想[41]

土地與賦稅制度

唐初戶等沿襲隋朝制度,武德初,行三等戶制[註 35]。武德七年(624年)四月,唐朝頒佈均田令租庸調

隋末民變削弱了舊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使得大量田地變為無主田。唐廷將一部分官田設為賜田(供貴族、官吏、功臣)、公廨田[註 36](供官署)、驛田(供驛站)、屯田(供軍政),而剩餘田地實行均田制分配於眾。均田令規定政府依戶籍授田,所授田地分公私兩田區[註 37],是一種公私折中的制度。人口三歲或以下為黃,四歲或以上為小,十六歲或以上為中,廿一歲或以上為丁,六十歲或以上為老。丁男和十八歲以上的中男授田一(公田八十畝、私田二十畝),老男和殘障人授田四十。寡妻妾授田卅畝。和尚道士每人授田卅畝,尼姑女冠則有廿畝。奴婢、婦人及耕牛不受田地。貴族、官吏和勛官則分別按其戚親近遠、品級高低、功勳大小分配適當的私田。相較隋朝,唐朝對土地的買賣寬鬆了許多,但仍有嚴格的限制。均田制不僅有助於確保朝廷財政收入和滿足上層貴族官僚對地產的需求,同時它也對唐初生產力的復甦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35]:117

唐朝課役[註 38]分徭役、正役兩種。正役只徵收丁男,而徭役亦征中男。徭役有雜徭色役兩種。雜徭多為地方的臨時補修建築工作。色役多為各類工匠藝活。正役包括稅役兵役。稅役又有按照租庸調制收納的正稅與地稅戶稅兩種輔助稅。租庸調法是與均田制配套實行的賦役制度。租庸調按丁徵收。每丁每年交納,稱為「租」。根據各地的不同生產,每年交納,或二丈五,麻三。稱為「調」。每丁每年要服徭役廿日,閏月加兩日。如果不想服徭役,每天折納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稱為「庸」。如果政府額外加役,十五日,免調;卅日,租調全免。額外加役最多不可超過卅日[35]:117,這種制度精神在於政府為民置產,其因其產而繳稅,即沒有重徵累民的問題,又可以防止兼併之風,自然是一種良制,但實行這種制度,必須滿足特殊條件,社會秩序須要穩定、人口不能大幅流動、戶籍與田籍又須非常清楚。戶稅稅額根據戶內丁男多寡分成九等。唐朝前半葉,戶稅逐年上升,高宗朝約收戶稅十五萬餘,至玄宗朝已高達二百多萬貫。因其稅收分量之重,逃稅情況普遍存在[註 39][42]。唐從隋制,在全國各地建造義倉,每年每畝收納地稅(或)二升,以備緊急。至天寶年間,戶地二稅已占據唐朝稅收的很大部分。

武周末年均田制開始形同虛設,政治漸不以往,加上突厥、契丹連年入侵,人民逃避徭役,逃亡者漸增,大莊園制經濟日益發展。安史之亂後,莊園制的形成導致土地兼併嚴重,越來越多的自耕農成為地主的佃戶。這種情況導致稅收人口緊缺。據統計,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國家控制的人口一千六百九十九萬零三百八十六,其中納稅人口只有兩百三十七萬零七百九十九,戶口逃匿者越多,舊有的戶口名籍,則不敷使用。唐朝的財政陷入崩潰;租庸調制度便無法繼續實行。為解決財政困難,劉晏開始實行賦稅制度改革,採用「疾足」來回報各地經濟風景,以便穩定物價,優化稅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唐朝的財政制度由租庸調法改為兩稅法。兩稅法[註 40]沿襲過去地稅和戶稅的形式,按田畝的多少收地稅,按戶等的高低抽戶稅,以徵收實物為主,緡錢為次,且以實物價值折算得額[43]。這樣,官僚、貴族、地主和商人都要合理納稅,減輕了平民的負擔,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另外因為簡便而且公平,後代各朝持續沿用[註 41]。但是,兩稅法有諸如錢重物輕等弊病,只能暫時緩解唐朝的財政收入,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官僚、地主、大商人仍利用特權手段減稅、免稅、逃稅。唐後期隨着物價上升,兩稅制度對平民的剝削愈來愈嚴重[29]:143。唐朝後期,為解決財政拮据的局面,實行鹽鐵專賣制度。政府設立鹽鐵使管理各地的專賣情況。結果導致物價飛騰,民怨四起,民間販賣私鹽者不在少數。而鹽鐵專賣制度也是黃巢之亂的直接原因之一[35]:97

兩稅法實施後另有幾個重要意義:第一,政府只管徵租,不再授田,失去「為民制產」的精神。第二,改以耕地為課稅基準,戶口的整理不如以前重要。第三,兩稅法只依土地所有人為課稅對象,等於變相承認其土地所有權。於是,均田制以來的土地國有制從此結束,土地私有制確立。也使均田戶轉為自耕農或佃戶,佃戶的身份地位,際遇遠比以前的部曲好。他們屬於國家的編戶,佃戶和地主的關係,是租佃的契約關係,而不是私屬依附,他們只要按照契約繳稅,地主便不能控制他們的人身自由。其次,佃戶力役較前代減輕,部曲為豪族私屬,需負擔所有莊園的工作,而均田戶則有「庸」的負擔。在兩稅法之下,即使是佃戶,亦不需負擔勞役的責任。因此,佃戶比起部曲,有實質的改善。然而土地兼併益發嚴重,土地所有權集中在少數地主手中。地主為了尋求更高的報酬,通常只租小塊的農地給佃戶,讓其精耕細作來提高單位產量,地主才有更大的獲利,於是分割零碎的農地,成為唐朝後期中國農村的常態。大多數的佃戶和自耕農,都只有小塊農地,因而經濟基礎非常薄弱,僅能維持不饑不寒的水準。一遇災荒,往往要流離失所。這也是近世中國農村問題的根源之一。

文化

學術思想

韓愈(圖中人物)與柳宗元是當時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合稱「韓柳」。北宋蘇軾稱讚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冠」

唐代前期思想繼承魏晉南北朝的儒學,例如孔穎達編著的《五經正義》,五經正義中的思想大多由漢晉大儒完成,尤其是鄭玄的功勞最大。唐初與明初比較類似,國家在做的是執行前哲的思想。唐朝中期以後,思想上的重大改進發生,韓愈柳宗元李翱劉禹錫等人的思想創見,承前啟後。還有,杜甫白居易等人的思想價值同樣不能被忽略,他們不僅僅是詩人。後世所謂經學,嚴格意義上應該叫做「漢晉唐經學」,後世所謂理學,應該叫做「唐宋明理學」。

韓愈李翱的作品突出體現唯心主義思想,而柳宗元劉禹錫更是唐代唯物主義思想的代表。韓愈在他著作《原道》和《原性》中復古崇、駁斥,認為僧道不顧及生產,浪費社會財富,僧尼道士應當回鄉還俗,焚燒佛經咒文,將寺廟觀宇改為民居。他推崇孔子在《論語》中道述的道德觀念,以其作為日常倫理的標準。他認為天生人性,並可劃分為上中下三品。李翱在《復性書》發展孟子性善論,認為人之性皆善,但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喜怒哀樂之情的干擾,使得性無法發揮,要求恢復人的善性克制人的情慾,所謂「復性」。韓愈和李翱的思想是宋代理學的先聲。

柳宗元在他的《天說》、《天對》、《封建論》等哲理文章中指出人命與天命無關,天即自然元氣,無法對人世賞功罰過,「功者自功,禍者自禍」,人的遭遇純屬自己創造。劉禹錫發展荀子的天論觀點認為宇宙之內竟是物質,天本身同樣是物質,雖有客觀規律存在,但不能影響人事[註 42]。他認為唯心理論的產生是因為人世間是非顛倒,人無能勝天,所以宣揚天命理論[1]

文學與史學

詩仙李白

唐朝文學成就以詩歌最為發達。清人所編《全唐詩》共收錄兩千兩百多位詩人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詩,這還不是全部。唐初詩人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44]:712。盛唐時期詩人可分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田園派和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派。其中集大成者為「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最為出名[44]:715。李白的詩,飄逸灑脫,充滿浪漫主義的色彩。而杜甫的詩則更多體現現實主義之情懷。中唐時期最卓越的詩人是白居易,他的詩通俗易懂。此外還有元稹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44]:724。晚唐詩人以李商隱杜牧最為出眾,被稱為「小李杜」[44]:730。後世雖仍有傑出詩人出現,但總體水準都不如唐朝詩人,唐詩成為了中國古詩不可逾越的巔峰。

散文方面,六朝以來,文壇盛行駢文這種文體形式,駢文講究聲韻對偶、典故,辭藻華麗,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15]:293。在唐初十分流行,以初唐四傑最為著名,但這種文體到唐朝時顯得形式僵化,內容空洞,故到了天寶年間,古文逐漸興起[44]:727古文運動在名義上是要恢復先秦兩漢的散文,實際上是要文章更有內容,也就是「文以載道」。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氣勢磅礴又思想深刻,號稱「文起八代之衰」;不過唐代的古文運動在韓柳去世後就逐漸衰退,唐末駢文又再度興起[44]:736

詩聖杜甫

傳奇是中國的一種古典小說形式,出現在隋朝,興盛於唐朝[44]:746。著名的傳奇包括《柳毅傳》、《鶯鶯傳》、《南柯太守傳》、《枕中記》和《長恨傳》等。有的傳奇在後代還被改編為戲劇和白話小說。唐朝變文在中國文學史上也有重要地位。所謂變文起初是指佛教僧侶宣傳佛教講唱佛經的底本。最初變文僅限於佛教經典,後來則開始講唱其他故事,講唱的人也不限於僧侶。變文對傳奇和後世的說唱文學都有很大影響[44]:749

唐朝史學開創了國家正式開館修史這一風潮[15]:292。貞觀年間史館奉詔所修的正史有《晉書》、《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六部。加上史家李延壽私撰的《南史》和《北史》,合計廿四史中有八部出在唐朝,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官修史書成書較快、收錄詳盡,豐富國家的歷史檔案,但因統治者直接控制修史工作,多少會根據編書時的政治需求出現刪減誇大的行為。此外,唐朝還有杜佑擴寫《政典》的政書《通典》與劉知幾[註 43]的修史專著《史通》等。杜佑尤其重視財政經濟與典章法令制度,認為歷史多有現實政治中可以採納效仿之處。劉知幾強調史學家在修史的過程中要有獨自創新的評論見解,是為中國歷史理論學的開端[44]:749

宗教

宗教在社會上的地位與影響力,唐時可謂最高。唐朝時期佛教的主要宗派有天台宗華嚴宗法相宗淨土宗禪宗。唐代佛教的一大轉變,由出世轉向入世。天台宗奉《法華經》,故又稱為法華宗。華嚴宗奉《華嚴經》,參與政治較多。淨土宗則易於入門。禪宗分為南北二宗,北宗創立者是神秀,他主張漸悟說。南宗創立者是惠能。唐武宗因崇信道教,對佛教採取高壓政策,史稱會昌毀佛,使得除禪宗南宗等少數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別從此一蹶不振。佛教的政治地位雖不及道教,但其傳播範圍之廣、經濟實力之大、信徒人數之多都遠在唐代道教之上[44]:654

道教遵奉老子李耳為本教創祖,由於唐朝皇帝李姓,因此道教自唐初就被規定居於佛教之上,在唐代上流社會也很流行。唐朝李氏家族認為其為老子之後,唐高祖特別在終南山建太和宮以祭老子,唐高宗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並詔令王公百官研習老子的《道德經》。武則天上奏請令王公百官都學《道德經》,每年依《孝經》、《論語》例考士人。玄宗代宗亦大力提倡道教,使其在中國的地位達到頂峰。玄宗親自註解《道德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還在科舉考試中增設道舉與儒家經典,同列《明經》科舉人策試教本,明顯有將道家列為國學,頗有與儒家經學齊足並馳的意義。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開元年間全國有宮觀1687所,其中女觀550所。當時主要有清經法派正一派二宗,主要人物有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吳筠張果等。道教之所以受皇室青睞,主要原因是他們多有煉丹,以求長生不老,但其成份可能有毒,故唐朝的許多皇帝亦因信之服用而喪生,例如唐太宗唐宣宗[44]:706

除了佛道二教外,當時還有伊斯蘭教景教[註 44]拜火教摩尼教等外來宗教。但社會影響力較小。唐代對外來宗教相對寬容,期間多有外來教士傳授教法,其中以伊斯蘭教和景教為最大。伊斯蘭教是唐的敵國大食的國教,稱作「大食法」。651年,先知穆罕默德的舅父沙德作為使節兩次出使中國,得到高宗接見以及傳教的准許,在廣州築建懷聖寺。以後的兩個多世紀,伊斯蘭教隨着西域商人沿途兩條絲路入唐,在中國發展壯大[註 45]。景教通過同一個路線傳入中國,因被誤認是大秦國拜占庭帝國)的國教,所以稱作「大秦景教」。638年為唐朝所認可並得到政府資助在長安興建大秦寺,並立下石碑[45]:154。然而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大舉廢佛,因此景教也同時被禁,此後幾乎在中國絕跡。

摩尼教為西元242年創建於波斯國沙普爾一世時的摩尼安史之亂後,回紇勢大,摩尼教憑著回紇的庇蔭下在中國傳教,不過後來受會昌毀佛影響,摩尼教勢力遭受沉重打擊,不過並未斷絕,該教信徒到了政治控制力較弱的南方並漸與其他宗教相結合,在今天的福建建立傳教據點,流傳到東南沿海地區,從此轉為民間秘密宗教,也影響了日後的明教彌勒教白蓮教等教派[46]

教育與入仕制度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狀元、三元及第,都誕生於唐朝,即武德五年(622年)狀元孫伏伽(一說651年顏康成),[13] 建中二年(781年)三元狀元崔元翰[14] 唐朝的學校以官辦為主。中央設國子監,下轄六學,為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這些學校主要招收貴族官僚子弟,也招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士助教授課,學生稱生徒。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傳授以九經為主的儒學經典,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級招收。三品以上官員的子孫可入國子學,有生徒三百餘人;五品以上官員子孫可進太學,有五百餘生徒;四門學兼收五品以下官員及庶民子孫,生徒多達千人。律學、書學、算學教授實用學問,收納八、九品官員及庶民子弟,名額限於十餘人。地方設立州學、縣學,每校有學生十來人。

學校旨在培養官僚書吏,亦為科舉考試服務。名望好的學校保送生徒參加科舉考試。科舉制度在唐朝進入了逐漸完備期,分為常舉和制舉兩種。常舉每年舉辦考試,科目有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此外還有秀才、道舉、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舉的應考舉子有兩個來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鄉貢選拔出來的自學者。應考舉子主要集中在明經和進士兩科。明經科主要考試儒家經典,難度較低。進士科主要考詩賦和政論,難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晉身之階[註 46]。明經科的錄取率約為十分之一二,進士科不過百分之一二。時有諺曰: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而制舉則是臨時考試,是為了網羅非常人才,不常舉行[31]:150。因為科舉制度比較公平且機會相等,平民得以晉身,所以成為士族末落、門第消融的起點。

科舉制度除外,還有門蔭和流外入流兩種入渠道。門蔭即晚輩承接前輩職務。流外入流指九品以下的官員通過考驗,升職為品官。唐初,以此二途入仕的為主流,後來唐太宗大力推廣學府,科舉制度逐漸推行。唐代教育的普及,削弱了傳統世族的特權,加強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擴大了政權的社會基礎[1];尤其是唐朝後期黃巢之亂對門閥士族的沉重打擊,在後來的宋代中科舉制度真正得到完善。盛唐時期,東亞多國遣送其貴族子弟來唐入學,又將儒家文化傳授國外。

藝術

李思訓金碧山水畫

由於吸收了西域特徵與宗教色彩,唐朝藝術與前後朝代都迥然不同[44]:758。唐初的閻立本閻立德兄弟擅畫人物。吳道子則有「畫聖」之稱呼,他兼擅人物、山水,並吸收了西域畫派的技法,畫面富於立體感,有「吳帶當風」之說。張萱周昉以畫侍女圖為主,他們的著名作品有「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和「簪花仕女圖」等,進一步發展人物畫。魏晉南北朝時期,山水風景多為襯托人物主題的配景,而隋唐以來,山水風景成為主題,出現了山水畫這個重要分支。當時分南、北兩派。詩人王維擅長水墨山水畫,是南派的代表,蘇軾評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北派畫家李思訓善用青綠畫金碧山水。又有曹霸韓幹善畫韓滉善畫薛稷善畫邊鸞善畫孔雀等。

唐朝的壁畫事業特別發達。莫高窟與墓室壁畫都是傳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藝術同樣出眾。敦煌龍門麥積山炳靈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時期步入全盛[44]:761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四川樂山大佛都令人讚歎。昭陵六駿、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楊惠之被稱為塑聖。唐朝時期,書法家輩出。歐陽詢虞世南都是唐初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楷書筆力嚴整,《九成宮醴泉銘》為其名作。虞世南楷書字體柔圓,代表作品有《孔子廟堂碑》、《汝南公主墓誌》、《摹蘭亭序》等。顏真卿柳公權是唐朝中後期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楷書用筆肥厚,內含筋骨,勁健灑脫,其代表作有《多寶塔碑》、《顏氏家寶廟碑》、《麻姑仙壇記》等;柳公權的字體勁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稱顏柳二人書法為「顏筋柳骨」。張旭懷素則是草書大家,後者奔放揮灑,深具個人風格及藝術性[44]:755

File:Tang Pipa.jpg
唐代五弦琵琶

唐朝音樂舞蹈發達。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樂,併入原有的九部樂成為十部樂: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高昌樂[47]。唐高宗以後,十部樂開始衰落,音樂家開始研究新的樂舞,各部樂間的區別逐漸消失,至玄宗朝撤銷。玄宗本人就是音樂家,愛好親自演奏琵琶羯鼓等多種樂器,擅長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等百餘首樂曲;他非常重視雅樂事業,將十部樂分為坐部伎(坐在堂上演奏)和立部伎(立在堂下演奏)[48],曾經親選坐部伎三百人,號為「皇帝梨園弟子」,李龜年永新娘子都是名噪一時的歌唱家。唐朝的舞蹈則是以健舞軟舞最為出名。健舞因其節奏明快、雄健豪爽而得名,有《阿遼》、《柘枝》、《拂林》、《大渭州》、《黃獐》、《阿連》、《劍器》、《胡旋》、《胡騰》、《楊柳枝》等多種。軟舞即文舞,優美柔婉,節奏舒緩,有《垂手羅》、《回波樂》、《蘭陵王》、《春鶯囀》、《借席》、《烏夜啼》、《涼州》、《綠腰》、《屈柘枝》、《甘州》等。著名的舞蹈「七德舞」、「上元舞」、「九功舞」合稱「三大舞」,流行於宮廷。舞蹈家則有楊玉環公孫大娘謝阿蠻[1]晉朝永嘉之亂後西域舞樂東傳中原,與華夏舞樂融合兩個多世紀,至唐代已有很強的胡風特色。多種健舞軟舞都採用一種昂首望上,雙腳原地急轉如旋風的動作,因來源西域,謂之「胡旋」。唐代散樂多含雜技,統稱「百戲」,包括渾脫、尋撞、跳丸、吐火、吞刀、筋斗、踢毯等項目。

科技

唐朝科技相對於前代有明顯進步。在中國歷史上有大量的科技發明,所謂的四大發明之中有兩個都誕生於唐朝,即火藥雕版印刷。天文學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他還與梁令瓚合作,銅鑄製成黃道游儀與水運渾天儀。他在《大衍曆》曆書中運用二次差內插法並創新近似三次差的內插公式,為王恂等後人奠定基礎。初唐數學家王孝通著於武德九年〔626年〕的《緝古算經》在世界上首次系統地創立三次多項式方程,對代數學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李淳風等人修訂《算經十書》是唐朝算學的重要成果。尊稱藥王的孫思邈撰寫的《千金要方》和補本《千金翼方》,論及藥物之本、診治之訣、針灸之法、養生之術,都是不可多得的醫書。《新修本草》是中國最早的一本國家官修藥書,成書於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

唐初大型地理志書《括地誌》共550卷,內容豐富,對後世的地理研究影響深遠。賈耽的《海內華夷圖》繪有唐近鄰的數百國家。此外還有李吉甫著的地方誌《元和郡縣圖志》,杜佑撰寫的政書《州郡典》,樊綽介紹雲南南詔國的《蠻書》等。唐在大興城的基礎上擴展修建首都長安城,與東都洛陽規劃同樣規劃嚴整,規模宏大,是中國歷史都城中規劃最為嚴謹端正的兩個[49]。盛唐年間極盛時人口達到80—100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也為後世留下了城市規劃的樣板。當時周邊國家的首都,如:日本平安京、新羅金城、高句麗平壤和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都是仿照長安建造。大明皇宮占地廣大,現今遺址範圍相當於紫禁城總面積的三倍之多。

唐朝的木結構建築規模雄渾,氣魄豪邁,建築流程進一步定型化,提高了施工速度。佛塔形式也融合了中國與印度的造型,顯得千變萬化,多種多樣。868年,中國《金剛經》的印製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在成都和敦煌都發現過雕版印製的《陀羅尼經咒》。雕版印刷為五代以後書籍的大量發行和普及創造了條件。中國的造紙紡織等技術在751年怛羅斯戰役之中傳入大食國,之後在12世紀傳入西班牙,到13世紀傳入意大利,到14世紀初葉傳遍整個歐洲。646年甘蔗熬糖法也從摩揭陀傳入唐朝[50][51]

社會

唐代社會,雖然世族的勢力被削減,但仍然不是一個平等的社會。《唐律》中也明訂,人分為「良」「賤」兩大類,賤民只能與賤民結婚;地主殺害部曲最多求刑一年,而部曲殺害地主必處斬。雖然科舉制度實行,但由於世族的生活條件較為優渥,其子弟的文化修養也就跟著較高,不論是否參加科舉,進入仕途都不是非常困難;唐代宰相出身世族者也就不在少數[12]:144。唐代進士選拔,另有一些社會公評的含義,防弊措施並不嚴格,[註 47]常有考生向主考官請託,自我吹噓的情形,但當時人並不視為舞弊,所以錄取進士的,有許多是權門子弟;而才氣縱橫的杜甫,兩次考試都落榜[12]:144

唐代是「胡風」盛行的時代。所謂「胡風」,特指流行於唐朝社會各階層的種種並非漢民族原有的社會風習而言,其中主要有當時從北方遊牧民族西域等地傳來的風俗,也有由五胡十六國時期南下的遊牧民族遺留的社會風俗,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形成了唐朝胡風盛行的局面。如「胡樂」、「胡服」、「胡食」等在長安城是極其盛行的[註 48]。西域外族服飾文化對唐朝服飾影響巨大。隋唐時期的北方地區有胡漢雙軌制度,日常庸服為鮮卑胡服,莊重祭祀場合改用傳統漢服唐服)。唐代婦女的地位較高,在服飾中也有體現。貴族及宮廷女子多為半裸胸的寬鬆羅裙。裙腰系得較高,在腰腋之間。歌女服飾染色醒目絢麗,貴族染色富麗高雅。按領子款式分為圓領、翻領、方領、斜領、直領和雞心領等。隋文帝開創穿黃龍袍的習禮,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僭服黃色,黃袍成為皇室專用之服[52][53]

帝王年表

唐朝和武周(618年907年
廟號 謚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 皇陵
唐朝(武周前)(618年690年
高祖 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李淵 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武德 618年626年[註 49] 獻陵
太宗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李世民 626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 貞觀 627年649年[註 50] 昭陵
高宗 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李治 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 永徽 650年655年
顯慶 656年661年
龍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乾封 666年668年
總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儀鳳 676年679年
調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開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乾陵
中宗
(被廢)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李顯 684年1月3日-684年2月26日 嗣聖 684年 定陵
睿宗
(被廢)
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李旦 684年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 文明 684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載初 690年
橋陵
武周690年705年
則天順聖皇后 則天大聖皇帝 武曌 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3日 天授 690年692年
如意 692年
長壽 692年694年
延載 694年
証聖 695年
天冊萬歲 695年
萬歲登封 696年
萬歲通天 696年697年
神功 697年
聖曆 698年700年
久視 700年701年
大足 701年
長安 701年705年
乾陵
唐朝(武周後)(705年907年
中宗
復辟
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 李顯 705年2月23日-710年7月3日 神龍 705年707年
景龍 707年710年
定陵
恭宗
殤皇帝 李重茂 710年7月8日-710年7月25日 唐隆 710年
睿宗
(復辟)
玄真大聖大興孝皇帝 李旦 710年7月25日-712年9月8日 景雲 710年712年
太極 712年
延和 712年
橋陵
玄宗 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9月8日-756年8月12日 先天 712年713年
開元 713年741年
天寶 742年756年
泰陵
肅宗 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8月12日-762年5月15日 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寶應 762年763年[註 51]
建陵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5月18日-779年6月10日 寶應 762年763年
廣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曆 766年779年
元陵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建中 780年783年
興元 784年
貞元 785年805年
崇陵
順宗 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 李誦 805年2月28日-805年9月5日 永貞 805年 豐陵
憲宗 聖神章武孝皇帝 李純 805年9月5日-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註 52] 景陵
穆宗 睿聖文惠孝皇帝 李恆 820年2月20日-824年2月25日 長慶 821年824年[註 53] 光陵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2月29日-827年1月9日 寶曆 825年827年[註 54] 莊陵
文宗 元聖昭獻孝皇帝 李昂 827年1月13日-840年2月10日 寶曆 825年827年
大和 827年835年
開成 836年840年[註 55]
章陵
武宗 至道昭肅孝皇帝 李炎 840年2月10日-846年4月22日 會昌 841年846年[註 56] 端陵
宣宗 聖武獻文孝皇帝 李忱 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10日 大中 847年860年[註 57] 貞陵
懿宗 昭聖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9月10日-873年8月15日 咸通 860年874年[註 58] 簡陵
僖宗 惠聖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月15日-888年6月19日 乾符 874年879年
廣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啟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註 59]
靖陵
昭宗 聖穆景文孝皇帝 李曄 888年6月21日-904年9月22日 龍紀 889年
大順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寧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復 901年904年
天祐 904年 [註 60]
[註 61] 哀皇帝
(後梁太祖諡)
昭宣光烈孝皇帝
(後唐莊宗追諡)
李柷 904年9月26日-907年6月1日 天祐 904年907年

參見

注釋

  1. ^ 690年10月16日705年3月3日間,武則天曾一度遷都洛陽,並改稱「神都」。唐中宗復辟後還都長安。904年2月,唐昭宗被梁王朱全忠所逼再遷洛陽。
  2. ^ 武德元年五月二十四日。
  3. ^ 天佑四年四月十八日。
  4. ^ 唐朝正式國號為「唐」,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大」字加入正式國號的大一統王朝。參閱朱國禎涌幢小品》卷二「國號」條:「國號上加大字,始於大元,我朝因之。……其言大漢、大唐、大宋者,乃臣子及外國尊稱之詞。」
  5. ^ 詳見成書於720年的同時代史冊《日本書紀》,《日本書紀•卷二十六•天豐財重日足姬天皇》和《日本書紀•卷二十七•天命開別天皇》中對唐朝國土、軍艦、將軍與其使節的稱呼,皆冠有「大」字樣。例子,「付汝國使令送到大唐」、「奉勅乘新羅船往大唐國」、「向大唐大使觸嶋覆」、「遣小錦中河內直鯨等使於大唐」、「大唐軍將率戰船一百七十艘」等。此外,唐朝636年所修的《隋書》也稱「大唐」。
  6. ^ 後稱西京、中京、上都、京城。
  7. ^ 後稱東京
  8. ^ 後稱北京
  9. ^ 設立北都太原前另有京師長安、東都洛陽合稱為「二京」的說法[1]。此外,之後又陸續建立了一些陪都如成都鳳翔江陵等,但都很快取消。
  10. ^ 後改名余吾州
  11. ^ 舊唐書•卷一百三十八》: 太宗繼明重熙,柔遠能邇,逾大磧通道,北至仙娥,於骨利干置玄闕州。高宗嗣守丕績,克廣前烈,遣單車齎詔,西越蔥山,於波刺斯立疾陵府。中宗復配天之業,不失舊物。睿宗含先天之量,惟新永圖。玄宗以大孝清內,以無為理外,大宛驥錄,歲充內廄,與貳師之窮兵黷武,豈同年哉!
  12. ^ 明史·外國真臘傳》言:「唐人者,諸番(外國人)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
  13. ^ 近代,陳寅恪先生在其作《唐代政治史述論稿》[18] 和《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19] 中考證出李氏家族並非出自西涼王室與關隴貴族李氏,只是河北趙郡隆慶李氏的一個小支系,而此支系所處地域即在鮮卑拓拔氏北魏政權治下。這支李氏的先祖中有兩人,一名李初古拔,一名李買得,漢姓而鮮卑名。據此,陳先生斷言,李唐之祖是漢人被賜以鮮卑名的破落軍戶。
  14. ^ 參閱隋末農民戰爭
  15. ^ 一說被李世民劉文靜裴寂合謀。
  16. ^ 16.0 16.1 :「龜茲」,:「龟兹」,拼音Qiūcí注音ㄑㄧㄡ ㄘˊ,音同「丘辭」
  17. ^ 17.0 17.1 :「吐谷渾」,:「吐谷浑」,拼音Tǔyùhún注音ㄊㄨˇ ㄩˋ ㄏㄨㄣˊ,音同「土育魂」
  18. ^ 參閱唐朝行政區劃
  19. ^ :「僕射」,:「仆射」,拼音púyè注音ㄆㄨˊ ㄧㄝˋ,音同「葡葉」
  20. ^ :「安車骨」,:「安车骨」,拼音Ānjūgǔ注音ㄢ ㄐㄩ ㄍㄨˇ,音同「鵪居古」,另作安居骨
  21. ^ 另作惠超
  22. ^ 一說吏讀薛聰所創。
  23. ^ :「」,:「责力」,拼音注音ㄐㄧˋ,音同「績」
  24. ^ :「焉耆」,:「焉耆」,拼音Yānqí注音ㄧㄢ ㄑㄧˊ,音同「煙奇」
  25. ^ 參閱唐與突厥的戰爭
  26. ^ 意為「準備作戰」。[32]
  27. ^ 見於李白詩:「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28. ^ 見於杜甫詩:「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裏頭,歸來頭白還戍。」
  29. ^ 新唐書•兵志》:「府兵之置,居無事時耕於野,其番上者,宿衛京師而已。若四方有事,則命將以出,事解輒罷,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故士不失業,而將帥無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漸、絕禍亂之萌也。」
  30. ^ 蘇東坡詩:「冰盤薦琥珀,何似糖霜美。」宋時的「糖霜」,即今日的冰糖。
  31. ^ 原稱「三彩陶俑」。
  32. ^ 飛錢又稱便錢或便換,是商人先到京師,置錢於各道駐京之進奏院,然後換取憑證(即飛錢),當到各道做生意時,憑證兌現錢花用,類似於現在的匯票。
  33. ^ 《舊唐書 卷48•志第二十八食貨上》:「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仍置錢監於洛、並、幽、益等州。秦王、齊王各賜三爐鑄錢,右僕射裴寂賜一爐。敢有盜鑄者身死,家口配沒。」
  34. ^ 經濟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1)自然經濟:以實物交換。(2)貨幣經濟:以貨幣作媒介。(3)信用經濟:以信用票券作為媒介。西元二世紀末到八世紀中葉,中國以實物交易為主,錢幣流通較少,所以學者稱為「中古自然經濟。」
  35. ^ 《通典》卷六《賦稅》載武德六年三月令︰「天下戶,量其資產,定為三等。至九年三月詔︰天下戶立三等,未盡升降,宜為九等」
  36. ^ :「」,:「」,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音同「謝」
  37. ^ 公有田即之口分田,北周之露田;私有田即隋之永業田,北周之桑田。
  38. ^ :「課役」,:「课役」,拼音kèyì注音ㄎㄜˋ ㄧˋ,音同「客易」,即賦稅和徭役。
  39. ^ 代宗大曆四年(769年)記載九等戶稅年收稅額分別為:「上上戶四千文,上中戶三千五百文,上下戶三千文,中上戶二千五百文,中中戶二千文,中下戶一千五百文,下上戶一千文,下中戶七百文,下下戶五百文。」
  40. ^ 每年分夏、秋兩次收稅,所以稱為「兩稅法」。
  41. ^ 明代的「一條鞭法」和清代的「攤丁入畝」,都把力役合併到田租,都是兩稅法的沿續。
  42. ^ 參閱《荀子•天論》。
  43. ^ :「劉知幾」,:「刘知几」,拼音Liú Zhījī注音ㄌㄧㄡˊ ㄓ ㄐㄧ,音同「留之基」
  44. ^ 基督教聶斯脫利派
  45. ^ 參閱中國伊斯蘭教
  46. ^ 唐朝詩人描述進士登科後的狂喜心情:「昔日齷齪不足跨,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47. ^ 沆瀣一氣的由來。
  48. ^ 有關唐代胡風的研究,主要參見向達《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三聯書店,1957年),第1-116頁;〔美〕謝弗《唐代的外來文明》(吳玉貴譯,199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13-66頁}。
  49. ^ 626年六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50. ^ 649年八月唐高宗即位沿用。
  51. ^ 762年四月唐代宗即位沿用。
  52. ^ 820年閏正月唐穆宗即位沿用。
  53. ^ 824年正月唐敬宗即位沿用。
  54. ^ 826年十二月唐文宗即位沿用。
  55. ^ 840年正月唐武宗即位沿用。
  56. ^ 846年三月唐宣宗即位沿用。
  57. ^ 859年八月唐懿宗即位沿用。
  58. ^ 873年七月唐僖宗即位沿用。
  59. ^ 888年三月唐昭宗即位沿用。
  60. ^ 904年八月唐哀宗即位沿用。
  61. ^ 《舊唐書•本紀第二十下》:明宗時就故陵置園邑,有司請謚曰昭宣光烈孝皇帝,廟號「景宗」。中書覆奏少帝行事,不合稱宗,存謚而已。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胡如雷. 唐.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 ^ 宋岩. 中国历史上几个朝代的疆域面积估算. 史學理論研究: 150. 
  3. ^ 中國歷代疆域面積考
  4. ^ New China's Population: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Macmillan Publishers. : 10. ISBN 0029054710. 
  5. ^ The History of China. Britannica Educational Publishing. : 127. 
  6. ^ Steven Mosher. Population Control: Real Costs, Illusory Benefits. Transaction Publishers. : 77. ISBN 1412807123. 
  7. ^ Anthony James Gregor. The China connection: U.S. policy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 8. ISBN 0817982922. 
  8. ^ Stephen Turnbull.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221 BC-AD 1644. Osprey Publishing. : 11. ISBN 1846030048. 
  9. ^ Michael Robert Drompp. Tang China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Uighur Empire.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 9. ISBN 9004141294. 
  10. ^ Yuan-Kang Wang. Harmony and War: Confucian Culture and Chinese Power Politic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24. ISBN 0231151403.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范文瀾. 第二章 封建经济繁荣疆域大扩张时期——唐. 《中國通史3.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黃仁宇. 第十章 第二帝國: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 《中國大歷史》. 
  13. ^ 13.0 13.1 孫伏伽是明人徐應秋玉芝堂談薈》、清人徐松登科記考》等書記載的唐代高祖武德年間的進士科狀元,也是現今絕大多數科舉、狀元類書籍記載為唐代的第一位狀元。因為始創科舉制度的隋代沒有留下狀元的資料,故而孫伏伽也就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科舉狀元……顏康成,徐松《登科記考》卷二十七《附考·進士科》載於科份不詳的進士名單中,然山東地方志資料中,顏康成被明確記載為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進士科狀元,如果地方志資料得到確認,顏康成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一位有確切記載的唐代狀元。雍正《山東通志》卷一五《選舉一》記載:「顏康成:曲阜人,狀元,學士。」見許友根. 《唐前期进士科状元考辨》.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年8月, 第24卷 (第3期). 
  14. ^ 14.0 14.1 崔元翰者,博陵人。進士擢第,登博學宏詞制科,又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三舉皆升甲第,年已五十餘。《舊唐書·卷一百三十七》
  15.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5.05 15.06 15.07 15.08 15.09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江增慶. 第四篇第一章 隋唐. 《中國通史綱要》. 
  16. ^ 16.0 16.1 16.2 16.3 傅樂成. 第四章〈隋帝國的亂亡〉.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17.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武漢: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0: 179–182. ISBN 7562222770. 
  18. ^ 陳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19. ^ 陳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20. ^ 20.0 20.1 傅樂成. 第五章〈唐太宗的政治〉.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傅樂成. 第八章〈唐代的武功(上).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22. ^ 22.0 22.1 22.2 22.3 22.4 傅樂成. 第六章〈武后的稱帝〉.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23. ^ 23.0 23.1 23.2 23.3 傅樂成. 第七章〈唐玄宗的政治與安史之亂〉.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24. ^ 24.0 24.1 24.2 24.3 24.4 傅樂成. 第十章〈藩鎮的割據〉.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25. ^ 25.0 25.1 25.2 25.3 25.4 傅樂成. 第十二章〈宦官與黨爭〉.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26. ^ 26.0 26.1 26.2 傅樂成. 第十三章〈唐帝國的滅亡〉.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27. ^ 27.0 27.1 27.2 27.3 傅樂成. 第八章〈唐代的武功(下)〉.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28. ^ 28.0 28.1 28.2 28.3 傅樂成. 第十一章〈安史之後的對外關係〉.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29. ^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傅樂成. 第十六章〈唐代的制度(上)〉.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30. ^ 歷史卷簡介. 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全球資訊網. [2010-12-28] (中文(臺灣)).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傅樂成. 第十七章〈唐代的制度(下)〉.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32. ^ 秣馬厲兵.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10-12-28] (中文(臺灣)). 
  33. ^ 邱樹森. 中国回族史. 寧夏人民出版社. 1996. ISBN 7-227-01724-9. 
  34. ^ 凍國棟. 《中国人口史•隋唐五代时期》 第2卷. : 第194頁-第195頁 (中文(中國大陸)). 
  35. ^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復旦大學 (編). 第四章〈封建社會北朝隋唐(前期)的經濟〉.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 1982. 
  36. ^ 傅及光. 唐代茶文化之研究 (PDF). 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2006-06 [2010-01-01] (中文(臺灣)). 
  37.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唐 於2011 年4 月1 日查閱
  38. ^ Ebrey, Walthall, Palais, (2006). East Asia: A Cultu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pg.156.
  39. ^ Bowman, John S. (2000). Columbia Chronologies of Asian History and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g.105
  40. ^ Gernet, Jacques (1962). Daily Life in China on the Eve of the Mongol Invasion, 1250-1276.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47-0720-0. pg.60.
  41. ^ 劉玉峰. 唐代貨幣制度與貨幣流通淺論. 山東大學學報 (中國山東濟南). 2002, (6) (中文(中國大陸)). 
  42. ^ 从北朝的九等户到宋朝的五等户. 鳳凰網引自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史研究》. 2010年11月04日 [2010-12-28] (中文(中國大陸)). 
  43. ^ 韓國磐. 第三篇 安史乱后的唐朝 第十二章 两税法和唐中叶以来的社会经济. 隋唐五代史纲 修訂本. 人民出版社. 1979: 314. 
  44. ^ 44.00 44.01 44.02 44.03 44.04 44.05 44.06 44.07 44.08 44.09 44.10 44.11 44.12 44.13 范文瀾. 第七章〈唐五代的文化概况〉. 《中國通史》 3. 
  45. ^ 傅樂成. 第十八章〈唐代的宗教〉.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 1993. 
  46. ^ 唐代摩尼教流傳概況.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2010-01-01] (中文(香港)). 
  47. ^ 向達.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西域传来之画派与乐舞. ISBN 7-5434-4237-X. 
  48. ^ 陳凌 陳奕玲. 胡乐新声——丝绸之路上的音乐. : 75. ISBN 7-102-03216-1. 
  49. ^ 葉驍軍. 中国都城发展史.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8. ISBN 7-224-00252-6. 
  50. ^ 季羨林. 文化交流的軌跡 中华蔗糖史•唐代的甘蔗种植和制糖术. 經濟日報出版社. 1997. ISBN 7-80127-284-6. 
  51. ^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編).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科學出版社. 1985. ISBN 978-7-03-001-990-5. 
  52. ^ 張書光. 中国历代服装资料. 安徽美術出版社. 1990. ISBN 7-5398-0141-7. 
  53. ^ 黃能馥、陳娟娟等. 中国服装史. 中國旅遊出版社. 1995. ISBN 7-5032-1853-3.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前朝
隋朝
中國朝代 後朝
五代十國後梁
(另見遼朝

Template:Link FA Template:Link 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