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湘潭市

典範條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這是本頁的一個歷史版本,由Efm對話 | 貢獻2012年11月19日 (一) 08:58 铁路編輯。這可能和目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異。

湘潭市
地級市
市政中心錦源廣場
市政中心錦源廣場
綽號:蓮城
湘潭市的位置
湘潭市的位置
坐標:27°50′1″N 112°56′20″E / 27.83361°N 112.93889°E / 27.83361; 112.93889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湖南
設立唐朝
語源唐朝以「湘州潭」得名
政府
 • 市委書記胡偉林
 • 人大常委會主任陳三新
面積
 • 地級市5,006 平方公里(1,933 平方英里)
 • 市區658 平方公里(254 平方英里)
海拔30 公尺(100 英尺)
人口(2010)
 • 常住(普查) 274.86 萬人
(年末) 275.22萬人
 • 排名全省第12位(佔全湖南4.18%)
 • 密度549人/平方公里(1,420人/平方英里)
時區北京時間UTC+8
郵政編碼411100
電話區號731
車輛號牌湘C
行政區劃代碼4303
本地生產總值(2011)¥1,124.33 億(全省第7位 (2011),佔全湖南5.73%)
174.08 億美元匯率
269.42 億國際元平價
人均¥40,761  (全省第2位 (2011))
6,311  美元(匯率)
9,768  國際元(平價)
網站www.xiangtan.gov.cn
市象徵
菊花
樟樹
2011年湘潭市經濟指標出自2011年湘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
其他數據主要來源:《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07》

湘潭市,因盛產湘蓮而得別名「蓮城」,地處湘江之曲,水系豐富,也被稱為「潭城」。是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的一個地級市,除市轄區外管轄湘潭1縣、湘鄉韶山2縣級市,在湖南省地級行政區中[3],它的轄域最小,人口倒數第3,但人口密度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均僅次於省會。作為湖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人薈萃是湘潭重要的人文特色,這裏是毛澤東彭德懷齊白石馬英九宋楚瑜等俊才逸傑的故里,同時因為作為湖湘學派湘軍的發源地而蘊含着獨特的文化傳統。

狹義的湘潭市,即是指「湘潭市區」[4],建立於南宋以後的湘潭縣城的基礎之上,曾作為「中國內地商埠之巨者」的商貿重鎮,繁盛一時。現包括岳塘雨湖2區,總面積658平方千米[5],其中建成區面積76平方千米;總人口約106萬[6],其中城鎮人口90餘萬,為湖南省第4大城市,中國城市綜合實力與競爭力百強[7],湖南省重要的工業、科技和旅遊城市[8]。是長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2007年被批准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歷史

「湘潭」之名來源於它的地理特徵。一說為此地因處湘江之曲而多「潭」乃得名「湘潭」,另一說則更廣為接受,即得名於昭山湘江中的湘州潭,即昭潭,此潭實際為湘江中較深的一段,但因為傳說中與周昭王(或楚昭王)的聯繫而頗為有名,以至於作為一個主要地理特徵自唐朝起賦名其所在的地域為湘潭縣。

建制的湘潭市最早於1949年析湘潭縣城而設立,後撤銷,1950年復設,1983年設地級市,維持行政轄域至今。湘潭城則發軔於南宋,以下則主要記述湘潭城市的歷史。現在的整個湘潭市轄域在歷史上主要由湘潭縣和湘鄉縣組成,兩地發展並不同一,甚至湘鄉城市發展比湘潭更早,因此關於湘潭市現域的綜合發展史另外參考湘潭歷史,以及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

中山路所殘存的城外正街的痕跡

明朝以前

湘潭縣楊嘉橋鎮的金棋村老虎坑遺址,湘鄉市金石鎮岱子坪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證明石器時代境內居民已達到較高的文明程度。大溪文化遺址表明5000年前湘潭境內已有聚落萌芽,此外船形山曾經出土商代晚期的青銅器豬尊,和戰國時期的墓葬群,反映了湘潭在當時形成的城市雛形。三國東吳在今湘潭城區以西建城,曾作為衡陽郡的郡治,城市初具規模。唐朝天寶八年(公元749年)在今天易俗河的位置為治所始設湘潭縣。至南宋以後湘潭縣城位置保持在今湘潭城區不變,因為水陸交通方便而逐漸成為湖南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明清時期

等商品的轉運貿易為基礎,湘潭在十分繁盛,明朝時為「工商十萬,商賈雲集」[9] 的商埠,有「小南京[10]、「金湘潭」之稱。清朝至鴉片戰爭之前,湘潭是廣州進出口貨物運輸的重要中轉站,也是連結上海漢口和西南地區的商業樞紐,是湖南最重要的轉口貿易城市。「湘潭亦中國內地商埠之巨者,見外國運來貨物,至廣東上岸後,必先集湘潭,由湘潭再分運至內地,又非獨進口貨為然,中國絲茶之運往外國者,必先在湘潭裝箱,然後再運廣東放洋,以故湘潭及廣州間,商務異常繁盛。」[11] 當時的湘潭發展為湖南最大的商業與經濟中心[12]

明清兩代繁盛的商業帶動了湘潭城市的擴張。在城市人口方面,據學界研究考證,湘潭是明朝及清朝時期湖南省最大的兩個城市之一,清末縣城人口約20萬[13]。在城市地域方面,湘潭實際城區分為城內、城外兩部分。湘潭縣1576年開始圍築縣城,東起宋家橋西至大埠橋,周長2500丈,是政治活動的區域,衙署建於此內。而商業活動則集中於城外地區,湘潭實際城區也隨之沿江擴展,至明萬曆天啟年間,湘潭城區街市已從宋家橋延伸至石嘴垴一帶,長約7公里,形成了帶狀城市,被稱為「扁擔市」。「縣毓富浩穰,磁貨氓庶皆在城外,沿湘以上十餘里,自前明號為小南京。」[10] 此時,湘潭的實際城區規模甚至超過了長沙。[14]「城市街衢三重,長十五里,三乘之,四十五里」[15],湘潭外城街區由三條主幹街道組成,從濱河起依次為河街、正街、后街,每條街長15里。而每條街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區,河街匯聚了牙行,店鋪則在正街,居家一般集中於后街以及城內。這個城區結構大致延續到了20世紀40年代。

魯班殿門上保存的湘潭古城區全景泥塑,門楣上最右邊為縣城,最左邊為窯灣,跨越實際距離8公里

鴉片戰爭後的清末民初時期,隨着湖南行政中心長沙開埠、粵漢鐵路通車以及廣州貿易地位的相對下降,湖南商業活動向長沙轉移,湘潭商業漸趨凋敝,[16]抗日戰爭等戰爭的毀滅性破壞徹底結束其作為消費性貿易城市的階段,其後湘潭逐漸轉入了工業城市的階段。

明清的繁盛雖然在民國後急劇凋蔽,如同當時一篇報道所描述「往日的繁榮,只留下了一條寂靜的大街和往日人們踐踏的足跡」[17]。但也還是留下了一些文化積澱與物質遺產。例如,始於明朝時的劃分街區的名稱「九總」以至「十八」作為湘潭地名延續到了現在,也成為了湘潭港市的見證。同時作為城市社區的早期形式,每總所特有的建築、民俗,有些得以保留下來,成為湘潭城市發展的生動記錄。

民國至今

湘潭歷年城市人口統計(單位:萬人)
年份 人口 備註
1840 15~20 估計數,湘潭縣城
1937~1945
時期內
18 湘潭縣城
1949 14.84/10.54 湘潭市區(官方統計)
「/」後為非農業人口
1959 35.11/25.71 湘潭市區(官方統計)
1969 34.31/22.67 湘潭市區(官方統計)
1979 43.96/30.63 湘潭市區(官方統計)
1989 55.83/41.96 湘潭市區(官方統計)
1999 66.23/53.08 湘潭市區(官方統計)

1905年湘潭以「寄港地」的名義實質開埠之後[18] 湘潭的現代工業興起,外國貨輪相繼進入湘潭,以蒸汽機為動力的船舶修造業等應運而生,19世紀晚期湘潭出現官營工業與外國人經營的工業與交通企業,20世紀初湘潭煤、的礦業開採發展較快。民國政府資源委員會於20世紀30年代以湘潭下攝司重工業基地,籌建中央鋼鐵廠、中央機器製造廠(1938年因日本侵華搬遷)、中央電工器材廠(部分保留為湘潭電機廠)等製造廠以及為其服務的湘江電廠(湘潭電廠前身),資源委員會在湘潭下攝司共購地10022.5畝,其中4083.54畝為中央機器製造廠和中央電工器材廠用地,鋼鐵廠佔地5938.97畝[19],並修建了相關基礎設施。

湘潭縣境內民國時開始修築鐵路,粵漢、浙贛、湘黔交匯在縣城以東30公里的株洲,湘潭縣城的交通樞紐地位逐漸由其取代,株洲鎮快速發展,並最終脫離湘潭獨立成市。

湘潭城區拓展示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隨着其他大中型企業的新建或遷建,湘潭逐漸發展成為湖南中南地區的工業重鎮,主要產業包括鋼鐵機電紡織、軍工產品等。同期城市擴展主要以工業廠礦為主要驅動力,城市分區與工業分佈密切相關,但城市影響力弱於湖南的中心城市長沙與鐵路樞紐城市株洲,而且本身也處於此兩個鄰近城市的吸引區域內,所以城市拓展速度相對較慢。20世紀90年代,湘潭的一批企業未能順利實現市場化出現虧損倒閉,導致湘潭的經濟發展及城市發展在此一時期更顯停滯。在中國的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湘潭所顯現出來的市場經濟的滯後是城市經濟式微的信號,「九五」(1996-2000年,中國政府所制訂的「第九個五年計劃」)期間湘潭市的企業曾連續66個月處於整體虧損狀態[20]

2000年後湘潭市經濟發展速度開始加快,「十五」期間(2001-2005年)其經濟總量排位由湖南省第11位上升到第7位,規模工業產值總量排位由第6位上升到第4位,地方財政收入總量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同時城市拓展速度同步加快,城區面積由45平方公里擴展到76平方公里。[21]

自然地理

湘潭全境衛星圖[22]

基本地理特徵

湘潭市地處湖南中部偏東,周邊與地級市長沙株洲衡陽婁底相鄰。全境總面積5006平方公里,東西橫寬108公里,南北縱長81公里。總的地貌輪廓是北、西、南地勢高,中部、東部地勢低平。湘江在市區呈C形穿境而過,形成42公里的回彎,並接納流經湘潭縣的涓水,流經湘鄉市、湘潭縣的漣水。全市屬湘中丘陵盆地。近80%的面積在海拔150米以下,最高802米,市區最高299.1米,最低29.9米。地貌類型多樣,在全部土地中,山地佔12.12%;丘陵佔19.25%;崗地佔32.05%;平原佔28.05%;水面佔8.53%。[23]

氣候

湘潭屬大陸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春暖多變,夏季炎熱且暑熱期長,秋季涼爽,冬季寒冷但嚴寒期短。光照充足,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640~1700小時。雨量豐沛,年降水量為1200~1445毫米。年平均氣溫16.7~17.4℃,1月最冷,平均氣溫4.1℃,7月最熱,平均氣溫29.7℃。無霜期長,年均280天左右。光、熱、水基本同季。

湘潭湘江暨三大橋

自然資源

  • 土地資源:2000年末,全市擁有耕地120960公頃,人均0.043公頃,可利用的土質類型包括水稻土、紅壤]]、菜園土。
  • 水資源:湘潭市全境資源比較豐沛,水資源總量為40.9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4.62億立方米,地下水6.3億立方米。境內大小江河總長630公里,其中湘江及其支流漣水、涓水三條主要河流年徑流總量為581.34億立方米。
  • 礦產資源:礦產資源總量較貧乏,境內發現礦產共36種,主要礦種是石灰石,而以錳礦最為有名,曾號稱「錳都」。

環境污染

湘潭市區存在較嚴重的水污染空氣污染

儘管湘江水量豐富,但由於市區上游的工業企業,尤其是株洲市清水塘重污染工業區的排污,湘江湘潭段仍受較嚴重污染,為湖南省污染最嚴重的水域之一。2006年1月發生的湘江嚴重污染事件並不是特殊事件(參考1水污染事故列表)。湘江湘潭段2004年主要污染物為糞大腸菌群、石油類和鎘(湖南省環保局,2005年9月)。湘潭市區湘江段污染問題引起了當地居民較廣泛的關注,2008年湖南省啟動了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但至2012年,湘潭為湘江流域飲用水源地唯一未基本達標的城市[24],該市人大代表提案建議應儘快開闢第2水源,例如水質為Ⅰ類的韶山灌區是更合適的飲用水源,長株潭整體區域的第二水源研究也提上了議程[25]

湘潭市區是湖南省城市化與工業密集程度最高的長株潭城市群的組成部分,這種城市群的地理環境不利於城市污染空氣的淨化。而按國際發達國家的經驗,湘潭市區目前尚處於工業化的初期階段,工業企業比較密集,各項建設工程與機動車等等空氣污染源快速增加,導致湘潭市區空氣污染亦較嚴重,在全國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中空氣綜合污染指數列2003年第37位,湖南省第3位,主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26]

政治與公共管理

行政區劃

湘潭市目前共轄岳塘雨湖2市轄區、以及湘潭1湘鄉韶山2縣級市[27]

湘潭市行政區劃簡表
街道 面積
(公里²)
常住人口(萬人)
(2010年末)
岳塘區 4 2 10 206 50.18
雨湖區 6 3 8 74 45.85
湘潭縣 4 15 0 2,513 91.76
湘鄉市 4 14 4 2,003 78.82
韶山市 4 3 0 210 8.61
合計 24 35 23 5,006 275.22

湘潭市先後還設立了幾個開發區與示範區,擔負一定的行政經濟管理職能,分別是國家級湘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九華示範區(國家級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昭山示範區、天易示範區與水府示範區。

政治

湘潭市人民代表大會為該市法定最高權力機構,湘潭市人民政府為行政機關,執政黨中共在該市的委員會為中共湘潭市委。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協以及湘潭軍分區、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等機關集中於岳塘區的行政中心。

現任市委書記陳三新,現任市長為胡偉林。曾在湘潭任職的著名政治人物包括1949年後任中共湘潭縣委書記、湘潭地委專員的華國鋒、1962~1964年兼任中共湘潭地委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和1983年~1990年任中共湘潭市委副書記、書記的鄭培民等。詳見湘潭市市長列表以及湘潭市市委書記列表

2012年2月,湘潭市在湖南省繼長沙後,率先在《湘潭日報》公佈了60個部門的領導幹部聯繫方式,但官方新聞網站湘潭在線上第一次公佈後半天就刪除了相關信息,引起了國內輿論的質疑[28],之後網站進行了解釋並與第2批公佈信息一併發佈於網站上[29]

公共管理

相較於周邊城市,湘潭的城市面貌與公共秩序的髒亂差問題比較嚴重[30],交通秩序方面,湘潭在2011年湖南城市文明交通指數排名中列倒數第3[31]。湘潭市政府2012年2月開始對破壞城市衛生與秩序的行為進行處罰[32],一個月內共處罰29760人次[33],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針對其中諸如處罰主體、方式等細節問題也受到了輿論的反彈[34],2012年3月,主管副市長楊親鵬在地方媒體敦請民眾監督領導人及其妻子遵守城管制度的情況。[30]

人口

祖籍來源

譚其驤的研究:湖南人來自天下,其中以江西居多,「湖南人來自天下,江、浙、皖、閩、贛東方之人居其十九(十分之九),江西—省又居東方之十九;而廬菱一道,南昌一府,又居江西之十九」,[35] 湖南有江西老表的稱呼。湘潭亦如此,清同治醴陵縣誌引《湘潭脫難錄》稱「元明之際,湘潭土著僅存數戶,後之人多自豫章(今南昌及附近地區)來」。清朝來湘潭投資營運的外地商人中人數最多的也是江西人。「光緒《湘潭縣誌》卷11《貨殖》稱:「東界最近江西,商賈至者有吉安、臨江、撫州三大幫,余相牽引者不少勝數,牙儈擔夫率多於土人,爭利者頗仇之。」《清仁宗實錄》嘉慶二十四年六月戊申:「據奏湖南湘潭縣城外,向來江西客民在彼貿易者十居七八,本地居民不過十之二三,各馬頭挑夫,江西人尤多。」根據歷修《湘潭縣誌》,乾隆年間湘潭有會館6所,屬江西者2所; 嘉慶二十二年,會館總數為19所,江西6所,均佔三分之一。」[10] 許多湘潭(籍)人的祖籍可以上溯至江西,例如王闓運、毛澤東、馬英九等。「上海圖書館所藏湘潭一地的家譜,在總數350餘種中,除去不詳所由的50餘種,至少有200種其祖上系從江西遷來,且絕大部分是在明代至清初入遷」[10]

現狀構成

湘潭常住人口總量處湖南14市州的第12位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初步結果顯示,湘潭市轄域常住人口為2,748,552人,比2000年「五普」增加76,483人;家庭戶人口2,495,310人,平均家庭規模3.07人;戶籍人口為2,888,294人。性別結構方面,男性人口為為1,401,252人,佔50.98%,男女性別比由「五普」時的105.92下降為104。65歲及以上人口為304,690人,佔11.09%,比「五普」上升2.64個百分點。具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程度的人口為321,670人,佔11.17%;文盲人口31,600人,文盲率由「五普」的2.9%下降為1.15%[36]

2000年「五普」結果顯示,湘潭市轄域漢族居民佔99.5%,少數民族12,382人。主要少數民族人口有土家蒙古滿等民族,其中土家族人口3,805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0.73%;苗族2,779人,佔佔少數民族人口的22.44%,其餘少數民族人口佔46.83%,均在千人以下[37]

湘潭各區縣(市)人口(2010與2000年人口普查[36]
區縣(市) 年末戶
籍人口
(2007)
2010年第六次普查 2000年第五次普查
常住人口 密度 常住人口 城鄉分佈 少數民
族人口
戶籍
人口
城鎮 比重 鄉村
總計 2,880,492 2,748,552 549 2,672,069 959,924 35.92 1,712,145 12,382 2,797,398
市轄區 718,842 959,303 2,300 707,783 707,783 100 8,481 669,177
雨湖區 370,252 501,348 2,352 362,871 362,871 100 5,665 343,782
岳塘區 348,590 457,955 2,245 344,912 344,912 100 2,816 325,395
湘潭縣 1,145,420 915,997 386 1,061,269 81,786 7.71 979,483 1,992 1,134,658
湘鄉市 912,551 787,216 392 807,718 156,056 19.32 651,662 1,533 892,014
韶山市 103,679 86,036 415 95,299 14,299 15.00 81,000 376 101,549

著名人物

韶山毛澤東故居

出生於或原籍湘潭的名人眾多,特別是近代以降精英輩出。政治方面,湘鄉是晚清曾國藩等湘軍人物的發源地,包括中共開國領袖毛澤東、軍事將領彭德懷、中共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賀國強(湘鄉)等在內的中國領導人,和當代台灣政治人物宋楚瑜馬英九(湘潭籍)都源出湘潭。中國國畫大師齊白石、國學大師王闓運經學家教育家羅典、「中國注音字母之父」黎錦熙、作家張天翼(湘鄉籍)等人則在文化藝術方面有傑出貢獻。其他在各領域較有影響與建樹的人物還包括(分類內一般按出生時間排序):

清朝官員:「陳青天」陳鵬年蔣益澧(湘鄉);劉錦棠(湘鄉);袁樹勛趙啟霖

民國政治人物:「曠代逸才」楊度國民革命軍將軍何浩若;馬英九之父馬鶴凌;政治家楚崧秋張京育

中共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與政治人物:紅軍將領黃公略(湘鄉);中共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羅亦農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陳賡(湘鄉);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譚政(湘鄉);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彭紹輝;曾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的周小舟;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周伯華

十八總由義巷:秋瑾嫁入湘潭夫家後曾居住於此,有泥塑的房子即為其故居

文化界:佛教大師八指頭陀釋敬安;東海大學首任校長曾約農(湘鄉);詩人蕭三(湘鄉);中華民國作家、翻譯家錢歌川;作家、翻譯家黎烈文中國哲學史家嚴北溟;音樂家呂驥天津大學校長龔克;作曲家譚盾(湘潭籍)[38];導演馮小剛(湘潭籍)。

黎念之陳慶雲(湘鄉)和陳星旦(湘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平凱、彭先覺、曾士邁與譚天偉,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黎錦熙兄弟八人各有建樹:其弟黎錦暉黎錦光是音樂家,黎錦耀地質礦業學家,黎錦紓是教育家,黎錦炯鐵路橋樑專家,黎錦明黎錦揚是作家,兄弟八人被譽為黎氏八駿成舍我(湘鄉籍)為報刊出版家、新聞教育家、台灣世新大學的創建者,其女為社會活動家成之凡,其子為第九、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成思危。中共執政後第一任湘潭縣縣長為湘潭人楊第甫,其子為經濟學家楊小凱

經濟

湘潭市的城標:君子蓮雕塑
體現了湘蓮的重要地位
它亦像另一特色產品:檳榔

概況

湘潭市位於中國的中部地區,當前經濟發展處於中國的中間水平,弱於沿海地區,但工業與農業具有相當規模,檳榔加工製作是其特色產業形式。

2011年湘潭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137.41億元,人均約41382元,列全省第2[39],2010年為894.01億元,增速15.2%。人均GDP32024元,列湖南省第3位,全國百強。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6.04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499.38億元,增長20.6%;第三產業增加值298.59億元,增長11.5%。根據2010年統計數據,其中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為96億、499.4億、298.6億,增速分別為4.3%、20.6%、11.5%。經濟發展主要得益於工業,2010年湘潭全部工業增長速度達到21.3%,工業對GDP的貢獻率高達62.4%。2010年外貿全年共實現進出口總額21.59億美元,列湖南省第2位。同比增長51.1%。其中出口總額7.77億美元,增長47.6%;進口總額13.82億美元,增長53.1%。[40]

以上數據反映出湘潭市雖然因為所轄縣與縣級市最少,是湖南省面積最小,人口倒數第3的地級市,但其總量排在該省各地級市中游,主要原因是其市區本體的經濟總量相對較大,人均較高,是湖南省相對發達的地區。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59元,在14個市州中位列第3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817元,位列第2位。

當前湖南省正通過長株潭經濟一體化指引湘潭及相鄰長沙、株洲兩市進行區域經濟分工與協作,以期進一步培養壯大長株潭區域的整體經濟實力。2007年12月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41] 2008年2月成為發展改革委重點建設的全國6個綜合性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之一[42],湘潭是其中新能源產業的核心基地,同時也是新材料產業基地。

第一產業

湘潭是重要的農業產區,2005年湘潭縣是湖南省第2大的糧食與肉類生產縣,湘鄉市也是全國肉類生產的百強縣之一。[43]

第二產業

工業是湘潭經濟的主導產業,主要工業類型為冶金、機電、化工、化纖、紡織、農產品加工、皮革、煤炭。具有全國性影響的工業產品為鋼鐵、機電、部分化工產品與軍工產品。全市工業企業中的4家上市公司剛好也分別來自這四個領域,分別是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華菱鋼鐵子公司),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湘電股份),湘潭電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電化)以及江南機器集團(江南紅箭)。其他大型企業還包括江麓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江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迅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唐湘潭電廠等。

2009年湘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批升級為第5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4]。九華經濟區成立於2003年,發展較快,目前區內有吉利汽車三星愛銘數碼電子有限公司、興業太陽能等企業,2011年獲批為國家級湘潭經濟技術開發區[45]。岳塘經濟開發區、雨湖經濟開發區、天易經濟開發區、湘鄉經濟開發區[46]、韶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7]為省級開發區

第三產業

湘潭市場孕育了步步高與心連心兩大商業集團。「步步高」是中國商業企業百強(中國商業聯合會2006年)與2011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第55位,湖南省第1位,2010年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第23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以及湘潭市非工業企業中唯一的上市公司;「心連心」為2011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第100位,2010年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第57位。它們在作為總部與大本營的湘潭市場形成了壟斷局面,步步高在湘潭市區內共有大賣場8家,超市8家,百貨與其他類型門店共11家[48],而外來超市份額極少,但隨同它們的發展也引入了一些較新的業態與品牌,例如中西部非省會首家星巴克。通過橫向比較,湘潭市整體商業中規模批發零售商的交易相對突出,2009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為122億元,市區為98億,分別為湖南省第7位與第4位,而最終消費總量與零散商業相對較弱。200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23億元,排名湖南省第8位,其中市區138億元,列湖南第7[49], 排名都落後於全市與市區的生產總值排名。湘潭全市域經濟基本單位數量相對較少,全部法人單位僅7800個,排名湖南省第13,與其人口總量佔全省的位置還要落後一位。產業活動單位11200個列湖南第13,個體經營戶76800戶,列第12(湖南省第一次經濟普查2004[50])。

1997年在市區城市信用社基礎上組建了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湘潭市商業銀行,2010年重組為華融湘江銀行,總部外遷。2008年以當時的湘潭市商業銀行為主發起人組建了湘鄉市村鎮銀行,2009年中國光大銀行發起成立了韶山光大村鎮銀行。各縣區均有農村信用社聯社,2012年,整合岳塘區、雨湖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組建湘潭農村商業銀行,這是目前該市唯一一家地方性法人銀行機構[51]。在該市開設分支機構的還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上海農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北京銀行廣發銀行[52]等共22家銀行[53]

特色產業

民諺「龍牌醬油燈芯糕,檳榔果子水上飄,十里荷塘百里香,砣砣妹子任你挑」總結了湘潭盛行一時的「特產」。湘潭地產湘蓮,歷史悠久,明朝時即是貢品,所以湘潭又稱「蓮城」,湘潭縣是「中國湘蓮之鄉」。而所產水果則品種不多,以為主,其他水果如梨、蘋果等雖可種植,但因氣候等因素味道品質都比不上主產地。傳統的加工產品有龍牌醬油、原汁醬油、子油姜、子油蘿蔔、燈芯糕、中路鋪藥糖、湘潭汾酒、湘鄉烘糕等。龍牌醬油早在1915年就獲得了「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同時參展的還有茅台酒等中國傳統產品。不過這些特產雖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還確有代表性意義,但現在不少產品已漸漸退出市場。

檳榔產業

湘潭檳榔

云「湘潭人是個寶,口裏含根草」,草就是說的檳榔。湘潭本地不產檳榔,檳榔原果主要來源於熱帶地區海南島。一般人初嘗檳榔時可能發熱、頭暈、心跳加速而難以接受,但湘潭人卻獨獨非常喜歡嚼用特有方式加工過的檳榔,它既是廣受歡迎的休閒食品,同時也是重要的社交工具。

湘潭加工製作檳榔已經有大約400年歷史,可能肇始於明末清初湘潭人嚼食檳榔以防治瘟疫[54],或者始於在湘潭這個較大的藥材集散地的藥商嚼食檳榔的習慣。光緒年間《湘潭縣誌》如此描述當時湘潭城檳榔行業的景況:「城市街衢三重……里三百步,率五步一桌子賣之,台面相向,計每桌日得百錢之利。」[54]。儘管長期過量嚼食檳榔可能對身體產生傷害,但並不影響其作為湘潭地區市場中重要商品的地位,檳榔攤遍佈大街小巷。歷史上檳榔製作以家庭作坊加工,少量製作的生產方式為主,20世紀90年代後,開始出現以現代技術生產包裝的大規模生產的檳榔企業,例如小龍王、賓之郎、胖哥、友文、皇爺等。機械包裝製品漸漸勝過手工包裝,佔據市場主體,而且湘潭檳榔逐漸滲透到湖南省內其他地區乃至國內其他城市。2003年,湘潭市規模以上檳榔生產企業銷售產值為8億元。

交通

公路

湘潭公路交通比較優越便利。「民國2年所興築的長潭公路為中國公路之最早者」[55],湘潭湘江大橋是湘江上第一座公路大橋[56],1996年建成的京港澳高速長潭段(長潭高速公路)是湖南省第二條高速公路[57]。湘潭與長沙和株洲形成省內最便捷的公路網併合組為國家公路運輸樞紐[58],處於 107國道 320國道兩條國道及G4 京港澳高速公路G60 滬昆高速公路兩條國家骨幹高速公路的交匯點,境內其他高速公路還包括1994年以高等級公路標準建成的S50蓮易高速公路、2007年建成的S41長潭西線高速公路、2008年建成的S01韶山高速公路、2011年建成的潭衡西線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岳潭高速公路,此兩段是京港澳高速的複線S61樂臨高速公路的組成部分。全市公路路網密度為45.4公里/百平方公里,平均每萬人佔有8.3公里,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居湖南省第一位。2006年末實有城市道路面積952萬平方米[49]

湘潭市區衛星圖片(NASA 2000年)與交通示意合成圖

市區公共交通處於發展階段,公共汽車由6家公司採取司機個人承包的模式共經營線路40餘條,近幾年一些線路的車輛實現了更新,但拒載老年人[59],滯站侯客,不進站上下客等運營不規範的現象仍較嚴重,管理比較混亂[30],市民搭乘不甚方便。市區運營出租車1400輛(2012年)[60]

鐵路

普速鐵路方面,滬昆鐵路橫貫湘潭,設有湘潭站與湘鄉站。京廣鐵路掠過市境東北,但該線上的岳塘區易家灣站現在不辦理客運,洛湛鐵路過境湘鄉但也沒有客運站。支線韶山鐵路連接滬昆線向韶站和韶山站。普速滬昆線上的湘潭站與樞紐株洲站(鐵路26公里)以及湖南省會長沙站(鐵路繞株洲78公里)很近,開行的列車均為過路車,停靠業務等級低票額少,所以常常需要至株洲或長沙轉乘,不甚方便。湘潭站與湘鄉站2008年12月開始進行改擴建以期從一定程度上改善鐵路交通條件[61]

高速鐵路方面,京廣高速鐵路通過岳塘區與湘潭縣,但均未設客運站。2010年3月26日開工建設的滬昆客運專線鐵路通過雨湖區、湘潭縣、韶山市、湘鄉市,並在雨湖區響水鄉與韶山市永義鄉新建湘潭北站與韶山南站。市行政中心距離長沙南站37公里、株洲西站12公里、湘潭北站15公里。

城際鐵路方面,同時正在修建的環長株潭城市群城際鐵路也將引入湘潭站與湘鄉站。湖南省曾規劃建設連接長株潭三市的輕軌地鐵系統(「2008年底啟動,三年建成」[62]),2009年取消該城際輕軌系統,轉而採用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方案。2010年11月湘潭段正式開工建設,新建昭山、荷塘、板塘站,接入湘潭站城際場[63]

水運

湘江具有千噸級貨輪通行能力,現主要承擔貨運。湘潭港主要作業碼頭包括鐵牛埠碼頭、十六總散貨碼頭、十四總千噸級集裝箱碼頭、潭家湖散貨碼頭、易家灣散貨碼頭、寒雞港礦石碼頭。並在建各擁有3個千噸級泊位的鐵牛埠港區和九華河西中心港區。進幾年來伴隨着貨運業務的增長湘潭港發展速度加快,2005年吞吐量達到300萬噸,2006年達到500萬噸,並在港口碼頭投資和建設、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貨物周轉量和水上規費徵收等方面的增速居湖南省第一位,成為全國內河大港[64]

航空

境內無機場,高速公路連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距離50公里。

橋樑

曲折的湘江將湘潭城區自然地分為了三部分:河西、河東與易俗河,因此過江通道對於城區交通尤為重要。1937年湘黔鐵路修建時,先修通了湘江兩岸的部分,而湘江成為斷點。自從1954年湘黔鐵路湘江大橋通車後,湘江上陸續建成了十多座跨江大橋,它們也成為了城市的景觀,從上游起,依次為:京港澳高速公路大橋(跨湘潭株洲界)、芙蓉大橋(五大橋、在建)、二大橋、楊梅洲大橋(六大橋、籌建)、一大橋、三大橋、滬昆鐵路橋、滬昆鐵路複線橋、長株潭城際鐵路橋(在建)、蓮城大橋(四大橋)、滬昆高速公路橋、昭華大橋(七大橋、籌建)、滬昆高速鐵路橋(在建、跨湘潭長沙界)。另外,干支流上有小型橋樑若干,例如建於清初的唐興橋,還有一些用於組織陸路立體交通的橋樑,如長株潭城際鐵路湘潭段主要為湘潭特大橋,共長12.95公里[65]

城市地理

城市佈局

湘潭城市功能分區

湘潭城區對外與長沙、株洲城區組成長株潭城市群,湘潭建城區邊緣北距長沙20公里,在東邊與株洲相距10公里。

內部佈局方面,傳統城市聚集區位於湘江西岸,河西老城區1000年來都是湘潭城鎮的中心。另外一個傳統聚集區是易俗河,是唐朝縣城所在,1992年後再次成為湘潭縣新縣城,城區面積逐漸擴大。岳塘老工業區的設立可以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民國政府中央重工業基地的規劃設立,至今仍為湘潭的傳統工業區,並聚集了數十萬的產業人員。20世紀50年代後在板塘鋪地區形成了另一個輕工業區。20世紀50年代的湘潭城市規劃確定河西、岳塘、板塘三區分立的城市結構模式[66]。該規劃與後來40年的湘潭城市發展的實踐基本一致。但20世紀90年代以後儘管板塘工業有所萎縮,2000年後板塘與岳塘兩建成區之間的未開發地帶逐漸城市化,湘潭市政府並在該中間區域建立規模龐大的行政中心區。另外河西老城區以北隨着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以及先鋒工業園的擴張逐漸成為較分散的城市區,組成了教育與小工業區,該區以北則是湘潭市新設立的九華工業區以及規劃中綿延至長沙市邊界的九華新區。

湘潭老城景觀,中間建築為曾作為清朝北方五省湘潭會館的關聖殿
湘潭新城行政中心區東方紅廣場,中間為以毛澤東回湘為主題的「鄉情」雕塑

湘潭城市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其實際發展與早期規劃基本一致,且城市格局與景觀幾十年間的變化相對來說並不顯著。因為湘潭外來人口輻射力因為腹地狹小以及鄰近的長沙株洲影響而很小,以工業為主要職能,其他城市活動並不活躍,所以湘潭城市景觀不現代,新建高層建築不多,市區建築以工業與生活用建築為主,尚存一批超過50年以上的老居民區,例如原為湘潭交通中心的窯灣地區。

2000年以後,湘潭市河東地區的城市化速度隨着行政中心的遷入而加快,是新建的商住高層建築較集中的新型城市景觀區域。2005年以後,九華的城市化進程加快。

在市域內,湘鄉市是次中心城市,城區有4個街道辦事處,人口約20萬。韶山市清溪鎮,湘潭縣易俗河鎮花石鎮,湘鄉市棋梓鎮是2004年建設部等確定的4個國家重點鎮,是縣域經濟發展與城鎮化的中心。

城市榮譽

2007年,湘潭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評定為第8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67]。200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評定為全國9個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之一[68]。2008年,中國書法家協會授予該市為第7個中國書法名城[69]。2009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命名為第12批國家園林城市[70]。2010年中華詩詞學會授予湘潭為「中華詩詞之市」稱號[71]。2011年憑藉「偉人故里、名人之鄉」的美譽與明清時期重要的商業中心的地位被列為湖南省級歷史文化名城。[72]

旅遊景區

湘潭全境的自然風光以高植被覆蓋率的丘陵與豐富的水域為主要特徵。主要自然風景區包括昭山水府廟水庫,它們都是典型的山水型景區。其中昭山緊靠湘江,曾以「山市晴嵐」被列入古瀟湘八景。「晴嵐」是指雨後初晴,霧氣氤氳,山水相融的典型中國山水畫的景致。市區湘江中的楊梅洲四面環水風光秀美,是野炊遊玩的勝地。另外湘鄉東台山為國家森林公園,湘鄉茅滸水鄉度假村為國家3A級景區。

韶山毛澤東故里旅遊區紅色旅遊的重要景區,湖南省第3家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點包括:免費開放的毛澤東故居、紀念館、遺物館與1993年落成的毛澤東銅像廣場,以及毛澤東1966年回韶山所居住的滴水洞等。烏石鎮是彭德懷的故居所在地,現建有彭德懷紀念館,4A級景區。湘鄉陳賡故居為3A級景區。隱山是尚未開發的文化景點,周敦頤胡安國胡宏父子都曾定居於此,為湖湘學派的發源地和湖湘文化的勝地。另一湖湘文化發源地:湘鄉漣濱書院(曾國藩生平研究館) 已被評為3A級景區。

市區的雨湖公園]白石公園、東方紅廣場是市民休閒及戶外娛樂運動的主要場所。其中雨湖緊鄰湘潭老城正街,古已為風景區,並有「垂柳碧孤塔,夕陽紅半橋」的詠句,現有夕照亭。白石公園為紀念齊白石而建,公園邊建有齊白石紀念館。東方紅廣場有反映毛澤東回鄉的主題雕塑《親情》。壺山突兀於湘江岸邊,東晉荊州江州刺史陶侃曾駐防於此,遂又稱陶公山,之後許多勝跡點綴於壺山周圍,例如望衡亭、陶侃墓、唐興橋、唐興寺等,成為了湘潭城歷史文化的薈萃之地。其他歷史古蹟還有關聖殿、魯班殿以及湘鄉雲門寺等。

烏石峰下的彭德懷紀念館

文化

語言

湘潭本地方言,市區與湘潭縣、韶山大致屬於新湘語,其中市區受官話的影響較大,而湘鄉則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湘語

飲食

大米為湘潭民眾的主食,米製品中,米粉仍是廣受歡迎的早餐,「白利丸」等小吃則漸趨少見。除去檳榔、湘蓮等特產,湘潭的飲食以鮮、香、見長,特色飲食包括:口味雞、口味蝦、水煮活魚、火焙魚、花石豆腐、炒貨、鄉下臘菜、鄉下剁辣椒等。[73]人們自家製作的一些菜品,例如醃製的「扎魚」、鹹鴨蛋、鹽辣椒,發酵腐乳,熏制的臘魚、臘肉等,既便於長久保存,又讓食材具有了新的風味,不過,自己動手製作的越來越少。湘潭是湘菜中湘江流域菜系的重要代表,官方評選的目前的十大名菜是:盤龍檳榔鴨、透味圍山兔、蓮城玉珠甲魚、湘賓琥珀肘、蓮蓬凱旋肉、綠地臥蛟龍、玉子牛腩、湘洲鴨皇 、招牌醬香肉、福星石頭血鴨等。[74]

民俗

湘潭春節舞龍習俗

在中國正在發生的的社會變遷的大環境下,城市裏富有地方個性的傳統自發性民俗漸趨少見,例如春節期間的舞龍舞獅表演,端午節期間在湘江舉行的眾多隊伍參賽的並吸引大量觀眾的龍舟比賽等等。傳統的湘潭花鼓戲、湘潭湘劇皮影戲電視電影的時代面臨着生存的威脅。湘潭地區民間的傳統音樂主要包括嗩吶演奏和山歌。湘潭縣青山橋的民間嗩吶2006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75],也是湘潭市唯一的入選項目。

現在依然盛行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三月三清明節端午節七月半中秋節小年等。春節時盛行送春、接春送財神、接財神。三月三保存上巳節地菜子雞蛋」的傳統;七月半(即中元節)農村接老祖宗的魂魄回家,貢品侍奉,燒錢紙,俗稱「七月半接老客」。

儘管政府一再努力推廣殯葬改革,但廣大農村仍然是土葬葬禮可能是保存民俗最多的傳統習俗,有許多繁冗而講究的禮節和程序。葬禮有道教儒教佛教三種,但做道場最為普遍,有時在晚上唱夜歌子。一家有喪事,全的人都會義務前來幫忙,一般要「熱鬧」好幾天才安葬。

麻將撲克為城鄉居民所喜好,除此之外,大眾娛樂活動主要由大眾傳媒或者歌舞廳等娛樂場所提供。李清德等人所表演的湘潭方言脫口秀是近年通過傳媒引起廣泛關注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藝術形式,它以較「土」的湘潭方言為形式,以農村或城市中下階層的生活趣聞和自嘲性的社會觀察為內容,體現了新世俗文化的一種復甦。

作為毛澤東的家鄉人,一些湘潭人逢節日或紀念日,到韶山的銅像廣場、市區的東方紅廣場通過各種方式緬懷紀念毛澤東,並蔚成風俗,例如,新年備上酒菜和鞭炮到毛澤東銅像廣場瞻仰[76],湘潭的攝影家曠惠民記錄了不少這類特有的公共文化影像,並獲得過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等獎項[77]

宗教

佛教在晉代傳入湘潭,最早的佛寺是建於石嘴垴上的石頭寺,據劉禹錫在《唐故衡岳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所述,其建立應早於東晉咸通九年(334年),唐永徽六年(655年)褚遂良為該寺題名「大唐興寺」,遂沿稱唐興寺[78]。後寺廟毀壞,被改建為唐興寺學校,仍保留有「大唐興寺」匾額。市區內主要的寺廟主要有2處,香火旺盛。一為位於大湖路的海會寺,元僧璞忠建立,清代末釋敬安曾在此掛褡。20世紀90年代後進行了改建,門首匾額為趙朴初所書「海會古寺」,現為湖南省重點寺廟,湘潭市佛教協會駐地。另一為位於廣雲路的雲居寺,興建於1943年。雲門寺為湘鄉市的佛教聖地。

昭山上有昭山寺,歷史上曾為佛、道輪流掌管,道教稱昭陽觀,在文革被毀之前一直供奉的是玄帝,本有全真派住持,但現已無道士。市區內目前主要的道觀為位於沿江東路始建於明代的的湖南省重點寺廟之一的東嶽廟,是正一派的主要活動場所,也是湘潭市道教協會所在地。

仙女山上有龍安寺,據柳宗元龍安海禪師碑》,唐高僧海禪師來此結舍,信眾為其蓋起湘潭的第二座古寺院:「龍安寺」[79]

順治七年(1650年),湘潭的劉氏兄弟隨南明政權使團出訪羅馬教廷和耶穌教總會,回國後在雲塘家中設立了聖母堂,是為天主教在湘潭的發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湘潭知縣受天主教徒南懷仁委託,在縣衙東側常平倉設天主教堂,法國傳教士穆迪唔主持教務。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天主教傳教士劉武陽在十八總後湖邊的江南賓館側建天主教堂,其後隨時局變遷,天主教堂也時興時廢,但都集中於該區域附近,並陸續在周圍建立了附屬機構。民國五年(1916年),意大利天主教神父文煥章在十八總天主堂側創辦湘潭天主堂育才學校;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4日,意籍監牧佳索理創辦湘潭天主教育嬰堂;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1日,天主堂本堂創辦德信醫院,後更名為博濟醫院。中共執政後,接管了教堂、學校、醫院,學校改名解放學校,醫院改名湘潭市立醫院,1958年後,教堂一度中斷活動直至1978年恢復,其後對禮拜堂等建築進行了改建。目前位於十八總人民路旁的湘潭天主教堂是市境內唯一的公開傳教場所。

湘潭市基督教堂位於位於湘江邊的老縣城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美國內地會牧師葛蔭華來湘潭傳教,標誌着基督教進入湘潭。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北美長老會凌霄志來湘潭傳教,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十二總大同街口興建了教堂、三育小學,開設了美國長老會湘潭醫院(1931年改名惠景醫院,今湘潭市中心醫院前身)等。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在籙竹街設遵道會,光緒二十三年(1904年)在十八總正街建教堂。宣統元年(1909年)聖公會在十四總后街風車坪設聖公會,建有禮拜堂、牧師樓、聖保羅小學等設施,之後被分割劃入湘潭市二中等多家機構。宣統元年(1909年)德國內地會傳教士顏恩德在宣化街(今城正街383號)建立內地會,禮拜堂、牧師樓保留至今,並作為湘潭市基督教協會駐地,為該市上萬基督教友主要的禮拜場所。

伊斯蘭教隨着伊斯蘭教徒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遷居湘潭而傳入,其後在九匯溝旁的風箏街建立了小型清真寺。清道光年間在坡子上(今解放南路)蓮花街又興建了清真寺,為今湘潭市伊斯蘭教協會所在。[80]

體育

湘潭體育以巫家拳為特色。巫家拳是發源、興盛於湘潭地區的較具特色的武術拳種。在現代職業體育方面,該市擁有專門的體育訓練學校,職業體育綜合實力位居湖南省前茅,例如在2006年湖南省第10屆運動會上該市總分名列第3位[81]。另外湘潭鋼鐵公司具有良好的網球運動傳統和技術水平,先後培養出了李芳、唐敏、陳莉、張帆彭帥等網球運動員。湘潭體育中心、湘潭體育館是該市主要的體育運動場所,2002~2003年體育中心曾作為八一湘潭足球隊全國甲A比賽的主場,形成了當時全國球市低迷環境中的「金牌球市」。該市舉辦過1986年湖南省第6屆運動會和2010年湖南省第11屆運動會。2011年長株潭代表湖南省第一次申辦全國運動會2017年第13屆)失敗。

社會發展

生活水平

湘潭市人民生活初步達到小康,是全省第一個全面達小康的城市,但存在一定的貧富差距問題。據2005年湘潭市統計局調查,2005年前8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20%城市居民組與最低的20%城市居民組相差10012.71元,前者是後者的4.5倍,堅尼系數臨近0.4。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85元,農民為4086元。城鎮登記失業率小於4%,城市因貧困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有3.29萬戶7.38萬人。

全市恩格爾係數44.82%。人均生活用電量1415.3千瓦時/年。城市與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為42.34平方米、48.5平方米(2005)。市區人民平均預期壽命74.8歲,每萬人擁有醫生16.8人。有兩家三級甲等醫院(湘潭市中心醫院與湘潭市第一醫院)。綠化覆蓋率45.34%,人均公共綠地7.97平方米,人均擁有城市鋪裝道路面積11.38平方米。[82]

在白石公園娛樂休閒的市民

教育

湘潭大學校門

湘潭教育具有較好的歷史傳統,不少學校都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現在湘潭市基礎教育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2006年全市小學592所,普通中學218所,其中市區小學30所,普通中學38所[49],並有湘潭市一中湘潭市二中、湘潭市三中、湘鋼一中、湘潭縣一中、湘潭縣五中、湘潭縣鳳凰中學、湘鄉市一中、湘鄉東山學校、韶山學校等10所湖南省示範性中學。湘潭電機子弟中學(湘機中學)是湖南全省首批重點中學,2012年學生為發泄補課壓力而集體毀書[83],該校因「違規補課、違規收費、管理不善等問題」被取消省示範性普通高中資格[84]。2004年政府教育事業費支出佔GDP0.9%,2005年小學、初中輟學率分別為0.11%、1.02%,高考升學率為73.5%。

同時湘潭市是湖南省高等教育的次中心[85],共有綜合性國家重點大學——湘潭大學,以及湖南科技大學(湖南等十餘省為一本招生)、湖南工程學院等3所普通本科院校,湘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軟件職業學院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科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電氣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等7所高職(專科)院校,湘潭大學興湘學院湖南科技大學瀟湘學院湖南工程學院應用技術學院等3所獨立學院以及湘潭教育學院 (亦為普通高校分校)、湖南紡織職工大學等2所成人高校,其中前4所大學的學生人數都超過了1萬,共計在校生99475人,其中市區91330人,列全國第37位,每萬人擁有高校在校學生1268人,居全國第9位[49]

大眾傳媒

湘潭的傳媒體制與中國大陸其他地級市類似,各級官方部門開辦運營主要的大眾傳媒,湘潭市廣播電視局擁有7個電視頻道:湘潭電視台新聞頻道、都市頻道、法制頻道、商務頻道、經濟頻道、教育文化頻道和綜合頻道;3個廣播頻道:湘潭人民廣播電台交通頻道(FM104.2)、芒果Radio湘潭之聲(FM98.6)(外包)、樂生活調頻(FM97.8)(原雨湖區廣播電台,外包)。湘潭縣、九華等各區縣與湘鋼等企業擁有廣播電視台站,金鷹955電台使用湘潭縣電台頻率播出以湘潭為主要目標區域的快樂聯盟大眼睛湘潭1065電台(FM106.5),在湘潭市區還可以收聽到鄰近地區的20餘個調頻廣播電台(見下表)。市區一般家庭使用國安廣電有線電視網絡,2007年起從模擬信號傳輸逐步轉為數碼訊號播出,共傳輸包括付費頻道與高清頻道在內的近200個電視廣播與數據頻道。2010年6月,長株潭獲批為全國第一批12個三網融合的試點城市(地區)之一,湘潭電信依託通訊網絡提供媒體服務,電廣傳媒欲對湖南省各地的有線電視網絡完成收購與整合,湘潭等少數幾個地區最早由中信國安參與投資與運營,成為湖南省網整合的最後關鍵。另外,移動公交電視在公共汽車上播出。

平面媒體方面,由中共宣傳部門管理的湘潭日報社發行2份新聞報紙:《湘潭日報》、《湘潭晚報》,湘潭廣播電視部門出版發行《湘潭城市報》(原名《湘潭廣播電視報》)。

湘潭市區可接收到的FM電台(2012年9月)

通訊

2006年末全市固定電話流動電話用戶總數137萬戶,其中:固定電話71.3萬戶,流動電話 65.7萬戶。全市固定電話普及率25.1部/百人,流動電話普及率23.1部/百人,互聯網寬帶用戶達15.1萬戶。2005年末家庭電腦普及率28.6%。[40]

2012年3月在湖南省內首先啟動「無線城市」建設,通過湖南移動構建的GSMTD-SCDMATD-LTEWLAN的四網協同,在湘潭全城普及無線寬帶網絡,建設「無線城市綜合信息服務平台」。3月2日手機預約醫院掛號系統投入運營。[86]

「兩型」建設

湘潭市隨長株潭城市群於2007年被批准為「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兩型」社會指的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它是統籌經濟、生態、資源、社會等多方面的綜合發展建設。具體來說是指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節約資源,創造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形態,使人類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

行政機構在4塊區域設立了「兩型」社會建設的示範區,詳見「行政區劃」一節。

為防止長株潭三市的城市擴展中對生態的破壞並產生更大的城市化問題,確立了《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2010-2030年)》[87],利用湘潭與長沙、株洲之間的昭山、法華山附近的未開發區域成為城市群之間的綠心與生態屏障,其間被劃分為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控制建設區,其中禁止、限制開發區佔到總面積的89%,並且樹立了界牌以明確範圍。

湘潭的社會經濟發展通過轉換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以實現「兩型」目標。對於既有生產企業所存在的「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特點,重點做好鋼鐵、化工行業廢水治理工程和電力、鋼鐵、水泥行業脫硫脫硝工程建設,加快工業企業廢水廢氣治理工程建設,以減少工業污染排放。在生活減排方面,進一步加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善城鎮污水收集管網[88]。同時,新的產業引進向「兩型」項目傾斜。例如九華示範區的興業太陽能2011年底興建了「全球最大的集中連片屋頂光伏電站」[89]。從2007年以來的四年,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25%,二氧化碳和化學需氧量累計削減16%,同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3.6%和13.9%[90]

友好城市

湘潭與國內若干城市結為了友好城市,其中有較多交流報道的為上海市長寧區,兩市(區)1984年結為友好城市,並保持交流合作[91]。 在國際交流方面,湘潭市先後與日本等6個國家的7個城市結好,其中與日本彥根的友好交往時間最長也最頻繁[92]。韶山市與胡志明的故鄉越南南壇縣2010年6月23日結好。

友好城市[93] 結好時間 對方官網對湘潭的介紹
 中國 上海市 長寧區 1984年7月17日
 中國 海南省 海口市[94] 1998年11月2日
 日本 滋賀縣 彥根市彥根市 1991年11月1日 湘潭市(しょうたんし)の概要
 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 南埃爾蒙特South El Monte 1994年11月1日
 越南 同奈省 邊和市Biên Hòa 2001年11月24日
 烏克蘭 沃倫州 盧茨克Луцьк 2003年10月1日 XIANGTAN
 西班牙 萊昂省 萊昂León[95] 2010年11月18日
 荷蘭 西蘭省 泰爾訥普Terneuzen[96] 2011年2月25日
 越南 安江省 龍川市Long Xuyên[97] 2011年5月18日

註釋與參考

  1. ^ 基於六普數據,不含響塘與姜畲
  2. ^ 2011年湘潭市經濟總量指標出自《2011年湘潭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省GDP總量比較數據出自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數據庫:季度數據;2011年平均匯率1美元合6.4588元(人民幣),購買力平價4.1731元約合1國際元(基於2012年4月IMF《世界經濟瞭望》數據推算)。
  3. ^ 如不做特別說明,涉及在湖南省的排名默認為在湖南省14個地級市與自治州中的排名,而在全中國的排名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287個地級市的排位。
  4. ^ 湘潭亦籠統指稱湘潭市區與湘潭縣所組成的大區域。而地理上的城市除了市區建成區外,還包括隔江相連的湘潭縣城易俗河以及最近發展起來的九華示範區,它們一南一北,成為湘潭城區拓展的兩翼。據《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九華經濟區所在的漣水—湘江以北的湘潭縣域約390平方公里區域已編入湘潭市區的城市規劃區。九華是從2003年開始建設中的城市新區,建設中的機械製造、物流與科教中心。
  5. ^ 湘潭市人民政府關於將湘潭縣響水鄉成建制劃歸雨湖區管轄的通知,2009年,138平方千米的響水鄉由湘潭縣劃至雨湖區(九華示範區託管),湘潭市區面積由280增加至472平方千米。2010年又 將湘潭縣響塘鄉、姜畲鎮成建制劃歸雨湖區管轄,湘潭市區面積由472增加到658平方千米。此處總和是來源並不相同的雨湖區與岳塘區數據相加而成,並非官方發佈的總面積。另外全文中各處所使用的統計數據時間有異,並不一定都能反映出這一變化。
  6. ^ 6普統計2010年末湘潭市區人口為95.8萬,未包括後劃入市區的響塘與姜畲兩鎮,兩鎮人口11.24萬
  7. ^ 2006年版中國百強城市第83位,湖南省第3位。2005年版70位,湖南第2,2004年版列66,湖南第2。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2011年版第87位。
  8.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湘潭市 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9. ^ 轉引自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ISBN 7-5000-5943-4
  10. ^ 10.0 10.1 10.2 10.3 轉引自邵鴻,《嘉慶二十四年湖南省湘潭縣的土客仇殺事件》,《歷史人類學學刊》,2003年第一輯
  11. ^ 容閎:《西學東漸記》,商務印書館
  12. ^ 各參考文獻均有此敘述,例如①"湘潭為湖南第一大商業都會"出自劉秀生《清代國內商業交通考略》;②「在湖南,清中葉以前湘潭是最大的米市和商業中心。」出自龍登高《中國傳統市場的整合:11-19世紀的歷程》;③「湘江流域傳統的區域經濟中心在湘潭,明代以來,湘潭一直是漢口廣州經濟聯繫的中樞和中南地區區域貿易中心,而作為政治和文化中心的省會長沙,在經濟上反而是它的衛星城市」出自邵鴻《嘉慶二十四年湖南省湘潭縣的土客仇殺事件》。
  13. ^ 參見《中國人口史》,《中國人口地理》,另外還有些數據則有高估之嫌,例如:《試析近代中國大城市崛起的主要條件》所引用的《最近支那經濟》1915年大中城市一覽表中湘潭估計人口30萬,列全國21位。《湖南現代化的早期進展》中引用Baron Richthofen's Letters所述1870年作者旅行至此聽說其人口高達百萬。
  14. ^ 《近代之前長沙湘潭的商務差距及其形成原因》,《天府新論》,1998年4期
  15. ^ 轉引自《清代國內商業交通考略》,另《湖南人為何愛吃檳榔》轉引清光緒年間《湘潭縣誌》載「城市街衢三重長十五里三乘之。」
  16. ^ ①《中國大百科全書》1992年版;②《湘潭商貿中心的形成及其對長沙的影響》;③《湖南現代化的早期進展》中如此闡述湘潭衰落的原因:1860年內河航行權為開放之前,長沙雖是本省的政治與文化中心,商業並不如湘潭發達。原因是舊日與海外交通,多數穿越騎田嶺至廣東出海。而舊時用帆船舢板,大多直航湘潭,所以湘潭的商業繁盛,四川、陝甘各省商幫均前往貿易,長沙反而不如。然內河航行開放之後,鐵路同時興起,長沙水陸交通大稱便利,湘潭的繁盛自此下落(P393)。湘潭的盛衰,完全是地理位置及交通環境改變的關係(P397)。湘潭的衰落受近代交通工具及通商口岸興起的影響甚大。第一,鐵路的興起,株洲的地位後來居上。……第二,長沙日漸繁榮,取代湘潭地位。……第三,公路興起,長沙交通反較湘潭便利,人們樂就長沙。……第四,長沙為本省政治與文化中心,較之湘潭有更大的方便。總而言之,交通的改變,漢口、長沙的地位上升,湘潭的地位下降,所以前者取代了後者,再加上政治與文化的因素,湘潭自然不如漢口、長沙(P399)。
  17. ^ 「湘潭旅行記」,《時報》,民國四年四月十九日。轉引自《湖南現代化的早期進展》
  18. ^ 關於開埠通商,1895年馬關條約談判中日方在第一輪提出開放湘潭等七地為通商口岸。1899年岳陽開埠,《湖南現代化的早期進展》116-118頁中記載英人最初的目的是湘潭,因該城是湖南的米市,素來商業發達,且在湖南的心臟地帶,能打入湘潭,則全省無處不可伸展。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英人向北京政府提出開放湘潭的要求,總理衙門以文書徵求湘撫意見,湘撫陳寶箴轉而徵求士紳的意見,當時甚有影響力的大紳士王先謙、王闓運等人均堅持不可。幾經中央與地方的折衝,決定以當時人口較小且在邊遠地帶的岳州搪塞。光緒二十四年二月五日的《總理衙門檔》中記載了陳寶箴的電文:「湖南人情,本均難通商,因虞市局關係重大,必不可已,則岳州近鄂,叫湘潭稍便措手,故前上一點密陳,以岳易潭之議。惟此議若出自湘省官紳,岳州士民必以袒湘薄岳為疑,轉絕費手。既仍事在必行,應懇鈞署逕自以英人請往岳州通商為言。」可見湘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有犧牲岳州,保全湘潭,但希望不承擔此交換的責任。不過這些也都只是延緩了被迫開放的步伐而已。
  19. ^ 王衛星,《資源委員會與中國抗戰的經濟準備》,《民國檔案》2003年4期
  20. ^ 湘潭市「十五」工業發展回眸
  21. ^ 湘潭市統計局關於「十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22. ^ 界線不可作劃界依據
  23. ^ 本章數據主要來源《中國城市發展全書》編委會編:《中國城市發展全書·下卷》,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第1565頁。
  24. ^ 湘江飲用水基本達標,除湘潭段外 《瀟湘晨報》2012年4月7日第A05版
  25. ^ 2012年3月,湖南省人大環資委啟動了湘江流域湖南五市(郴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第二水源建設調研
  26. ^ 相關數據參見 2004年湖南省環境狀況公報113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城市空氣綜合污染指數排名
  27. ^ 人口與面積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7)》,與地方發佈數據略有出入。
  28. ^ 新京報社論:官員聯繫方式貼了又刪,損傷公信
  29. ^ 湘潭60個部門674人的手機號全部晾出來 不會再刪了
  30. ^ 30.0 30.1 30.2 湖南湘潭懸賞治市容 副市長公佈妻子形象求監督
  31. ^ 湖南城市文明交通指數發佈。測評體系包括機動車交通守法指數、城市道路非機動車交通守法指數、汽車停車位指數、城區交通延誤指數等20項指標,涵蓋城市交通5個方面的內容。而湘潭的兩個近鄰株洲與長沙分列前2。
  32. ^ 湘潭今起處罰街頭「六亂」行為
  33. ^ 湘潭「六亂」整治,一個月罰了29760人次
  34. ^ 湖南都市頻道《都市一時間》20120208湘潭市容環境監督員罰款亂象調查
  35. ^ 譚其驤,湖南人由來考,1987年
  36. ^ 36.0 36.1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第五人口普查分縣數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來源於湘潭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37. ^ 湖南省統計局:湖南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庫
  38. ^ 「老家是湖南湘潭縣」如其在鳳凰衛視《魯豫有約》20'37"中所述,其父譚相求,湘潭人,如岳雲中學校友錄所載。
  39. ^ 按六普人口計算,超過了原排名第2的株洲市的40561元。
  40. ^ 40.0 40.1 湘潭市統計局關於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0年統計數據)湘潭市統計局關於「十二五」期間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2010年數據)
  41. ^ 相關內容參見 湖南省政府長株潭兩型社會專版 以及 湘潭兩型社會網站
  42. ^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建設北京等30個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的通知
  43. ^ 2004年湘潭縣是湖南省最大的糧食生產縣,參見國家統計局網站 百強縣(市)數據
  44. ^ (2009年3月)國務院新批湘潭、泰州兩家國家高新區(《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45. ^ 湘潭九華工業園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46. ^ (2012年4月)湘潭市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更新工作順利完成
  47. ^ (2012年4月)韶山永泉科技園升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8. ^ 2012年1月統計,區域僅包含雨湖與岳塘區,不包含湘潭縣、湘鄉市與韶山市
  49. ^ 49.0 49.1 49.2 49.3 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10,中國城市統計年鑑2007,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ISBN 978-7-5037-5357-2
  50. ^ 湖南省第一次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51. ^ 2012年8月23日報道:湘潭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52. ^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監管局關於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湘潭支行籌建的批覆
  53. ^ 銀行機構搶灘湘潭
  54. ^ 54.0 54.1 湖南人為何愛吃檳榔
  55. ^ 周一士,《中國公路史》,頁108。轉引自《湖南現代化的早期進展》
  56. ^ 湖南橋樑技術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57. ^ 以科學發展觀推動湖南高速公路建設
  58. ^ 交通部綜合規劃司,國家公路運輸樞紐佈局規劃,2007,
  59. ^ 2011年11月1日起湘潭啟動公交車拒載老年人整改工作 顯示在湘潭市「非公益」的公共交通營運模式下公益問題仍然突出,例如湘潭108路公交拒載老人稱「我們不是救濟車」,甚至引發較激烈衝突,例如湘潭七旬老人衝冠一怒砸公交
  60. ^ 湘潭254台新增的士正式投放使用
  61. ^ 湘潭站和湘鄉站改擴建工程拉開帷幕
  62. ^ 湖南長株潭兩型社會改革總體方案已正式上報
  63. ^ 長株潭城際鐵路湘潭段開工
  64. ^ 湘潭水運發展迅猛步入全國內河大港行列湘潭港躋身全國內河大港
  65. ^ 長株潭城鐵開建 湘潭特大橋將「飛」過湘江
  66. ^ 當代中國的湖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P394
  67. ^ 1998-2007年優秀旅遊城市
  68. ^ 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示範城市創建市及試點城市名單
  69. ^ 湖南省湘潭市榮膺中國書法名城今日授牌
  70. ^ 關於命名2009年國家園林城市、縣城和城鎮的通報
  71. ^ 湘潭榮膺「中華詩詞之市」稱號
  72. ^ 湘潭、武岡、沅陵成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73. ^ 《中國城市發展全書》編委會:《中國城市發展全書·下卷》,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年,第1568頁。
  74. ^ 湘潭十大名菜
  75. ^ 國務院關於公佈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的通知
  76. ^ 給毛澤東「拜年」成湘潭家鄉人新年習俗
  77. ^ 第55屆荷賽藝術與娛樂類組照三等獎
  78. ^ 唐興寺與褚遂良
  79. ^ 黎滌塵:湘潭的佛教
  80. ^ 本節主要參考文獻為周磊:《湘潭老城故事》。
  81. ^ 湖南省第十屆運動會專題
  82. ^ 《中國城市年鑑2006》,北京:中國城市年鑑社
  83. ^ 中央電視台報道:湖南湘潭湘機中學學生撕書「起義」抗議學校
  84. ^ 關於取消湘潭市湘機中學省示範性普通高中資格的決定
  85. ^ 高校數量、規模,本科數量、規模、檔次均為湖南第2。
  86. ^ 湘潭擬5年內40億元建全省首個「無線城市」
  87. ^ 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總體規劃(2010-2030)
  88. ^ 長沙晚報2012年5月7日報道:湘潭「退二進三」鐵腕措施推動節能減排
  89. ^ 湖南日版2011年12月23日第4版報道:九華建成全球最大屋頂電站
  90. ^ 湘潭市「兩型社會」建設信息動態2012年第二期(總第44期)
  91. ^ 例如,湘潭市黨政代表團來我區訪問交流2010-7-26以及上海市長寧區考察團來湘潭2012-02-26
  92. ^ 可參看 國際交流事業について
  93. ^ 中國國際友好城市聯合會
  94. ^ 湘潭市與海口市結為友好城市
  95. ^ Xiangtan (China) se hermana con León y establece por primera vez colaboraciones con una ciudad europea
  96. ^ 我市與荷蘭泰爾納曾市建立友好合作夥伴關係
  97. ^ 與東川市簽訂《關於建立兩市友好合作夥伴關係協議書》

其他參考文獻

  1. 容閎:《西學東漸記》,商務印書館
  2. 《中國人口地理》(胡煥庸張善余著)
  3. 《中國人口史》(葛劍雄主編)
  4. 《湘潭縣誌》
  5. 《湘潭市志》
  6. 《湘潭地理》(中學教材)
  7. 《湘潭歷史》(中學教材)
  8. 張朋園,《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南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3(大陸版為湖南現代化的早期進展(1860-1916),長沙:嶽麓書社,2002年,ISBN 7-80665-185-3
  9. 周磊,《湘潭老城故事》,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ISBN 7-81113-419-3
  10. 《近代之前長沙湘潭的商務差距及其形成原因》,《天府新論》,1998年4期
  11. 《19世紀後半期中國錢莊的買辦化》,《張國輝集》
  12. 《利益與秩序:嘉慶二十四年湖南省湘潭縣的土客仇殺事件》
  13. 《中國傳統市場的整合:11—19世紀的歷程》
  14. 《清代國內商業交通考略》
  15. 《試析近代中國大城市崛起的主要條件》
  16. 《湘潭商貿中心的形成及其對長沙的影響》

外部連結